「嚴父出孝子」,郭德綱:我管好他總比他在外邊被別人教育強

2020-09-05 超人媽媽白小白

近幾年,相聲發展的十分火熱,德雲社也經常活躍在我們的視野當中。隨著郭麒麟參加電視節目的頻率增加,喜歡他的觀眾也越來越多。郭麒麟受到粉絲們喜愛的最大原因不是郭德綱兒子的身份,也不是因為他「小鮮肉」的長相。主要還是因為郭麒麟自身的實力,還有他較高的情商。



案例

最新一季的《最強大腦》中,在攸佳寧提到「腦二代」平均智商下降現象時,郭麒麟立即結合自己的經歷,以幽默風趣的方式接過了這個話題,使節目氛圍一下子變得輕鬆了起來,網友們也稱郭麒麟這種真實狀態太可愛了。



很多家長也紛紛表示,郭老師真是人生贏家,不僅將相聲藝術做得那麼好,還還教育出了一位非常出色的兒子。其實,家長們不知道的是,在郭麒麟優秀的背後,是郭德綱嚴格的教育理念。



郭德綱在一次訪談中也提到,自己對於郭麒麟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比如,對其他人一定要稱呼為「您」,還爆出郭麒麟在吃東西之前也要通過父親的同意。



其實,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給孩子立下規矩的重要性。孩子的一舉一動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邊,都能體現出一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對於孩子的培養,家長的言傳身教相當重要,孩子的行為源於對家長行為的模仿。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規範孩子的行為,語言。並且應該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立下規矩,好的習慣可以伴隨孩子一生。



很多家長反應,自己在家裡經常強調孩子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孩子總是「左耳聽,右耳冒」,有時候心情好了就按照爸爸媽媽說的去做,可大多數時候又會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根本不把家長立的規矩放在眼裡。



也有一些家長在對於孩子的教育管理上很懈怠,不能「從一而終」的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到頭來卻怪罪孩子的自律能力太差。



在這裡給各位家長提幾點建議

1.不要盲目跟風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存在,每個孩子需要的教育理念也可能不相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找到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的跟風,學著別人的教育理念,強制讓孩子「大眾化」。



2.不要操之過急

孩子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不應該急於求成,不應該在孩子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教育效果的時候,就輕言放棄或者嚴厲打罵孩子,要注意孩子是處於發展中的人,孩子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3. 不要非打即罵

很多家長對於「嚴父」的理解就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嚴厲的責罵孩子,甚至動手打孩子。實際上,這是一種理解誤差,在打罵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傷,嚴重的情況下會對孩子形成陰影。


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發展都很重要,伴隨著良好家庭教育長大的孩子,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都散發著迷人的氣質,在生活、學習、事業中都會表現的更加優秀。

相關焦點

  • 嚴父出孝子?你是這樣的嗎
    以前很多的家長乃至於現在的有些家長都信奉於「嚴父出孝子」,都覺得的孩子是不嚴成才,那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嚴父出孝子」。「嚴父出孝子」是我國古人教育孩子的一句名言,原句是「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出自《增廣賢文》。
  • 郭麒麟:我不想上學了,郭德綱剛要發火,兒子的一句話打動了他
    郭麒麟初三時,有一天他突然跟郭德綱說:「我不想再上學了」,郭德綱一聽很是上火,但很快就被郭麒麟的一段話打動了。郭麒麟說:「我想問您一個問題,你認為我愛上學嗎?」從《二十四史》到《清史稿》,郭德綱說:我給不了我兒子文憑,但這些東西他會受用一生的。郭麒麟曾說,自己才16歲的時候,父親郭德綱就在北京給他安排了一個專場,2700人的劇場,郭麒麟是拒絕的,但卻在父親重壓之下硬著頭皮上了。
  • 被父親管得最正的星二代,郭德綱對郭麒麟的教育,可比相聲還精彩
    郭麒麟能有如此好的人緣,離不開他父親郭德綱對他的嚴格教育,也離不開他自己的自律和爭氣後來郭麒麟在節目中聊到對父親郭德綱的印象,他是這樣說的:自己6歲的時候,突然來個男的說「我是你爸」,真是即搞笑又心酸。
  • 最正星二代郭麒麟,離不開嚴父郭德綱的教育,養兒就要養「正」
    文|啞鈴媽媽郭德綱是一個響噹噹的「相聲大師」,教出了無數優秀的徒弟,他的「德雲社」也是眾星雲集的地方,他的財富與名望是有目共睹,他是這個時代的「明星」。他的兒子郭麒麟,一個實實在在的「星二代」,但他是一個「貧窮」的星二代。
  • 他是楊少華「孫子」,楊議卻管他叫哥哥,他和郭德綱同輩但不同心
    他是楊少華「孫子」,楊議卻管他叫哥哥,他和郭德綱同輩但不同心孝子》、《假酒》、《如意比如意》……高英培最愛的徒弟就是孟凡貴了,要不也不會師徒合作那麼多膾炙人口的相聲。高英培對孟凡貴管教的很嚴格,甚至打過孟凡貴兩次。一次是去武漢鋼鐵廠慰問,演出結束,看見路旁有賣汽水的,孟凡貴給了錢,拿去一瓶汽水就喝,錢還沒找完,一瓶就喝沒了。
  • 郭德綱是個啥樣的人,都在郭麒麟身上體現出來了
    郭麒麟出演《慶餘年》裡範思轍這一角色,徹底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郭麒麟的父親郭德綱是著名的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娛樂圈裡打拼幾十年,什麼苦都吃過、什麼罪都遭過,如今終於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而郭德綱別看在臺上嘻嘻哈哈的,在生活中是個典型的嚴父。對弟子們嚴格,對親兒子更是嚴上加嚴。先學做人、再學說相聲,是他家父親對兒子的最基本要求。跟郭德綱生活在一起,沒有那麼多歲月靜好,郭是說相聲出身,「嘴損」是常有的事兒,看見兒子哪做得不對了,上來就是一頓數落,從來不會給他留面子。因為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對他的消費理念從小就嚴格控制,所以之後就算家裡發達了,郭麒麟花錢依舊不會大手大腳。
  • 談起郭麒麟的婚姻大事,郭德綱又「口是心非」了
    對欒雲平,郭德綱總用「愛徒」來形容,喜愛之情難以掩藏;對嶽雲鵬,郭德綱總用「我的兒」來形容,驕傲之情溢於言表;對燒餅,郭德綱總用「兒徒」來形容,不是親兒子卻勝似親兒子。這是郭德綱在教育孩子時最常說的話,他的教育理念也是禮儀為大。郭德綱本人就是看重禮儀的人,即便成年或走紅,他在父親面前仍一副孩子的樣子,對父親畢恭畢敬。
  • 初中輟學、父母離異、不受寵愛,為什麼他卻成了郭德綱最好的作品
    他超越了不幸福的童年,與嚴父郭德綱達成和解,也與自己握手言和。沒錢交房租,房東在外面敲門,他在裡面不敢出聲。為了參加一檔節目,導演給他出了一個難題:48小時櫥窗挑戰。他被關進透明櫥窗裡,像個小丑一樣被別人圍觀吃喝拉撒。
  • 星二代郭麒麟養成記:郭德綱從來不誇他,更說「多好都得罵」
    見到父親之後,他立刻表演了一小段相聲,但是郭德綱沒有誇獎郭麒麟,而是面無表情。郭麒麟之後的學藝生活就是這樣開頭了,沒有父親的讚揚和支持,只有無盡地批評。實際上,在郭麒麟給老郭表演那段相聲之後,郭德綱轉就對王海說:「我兒子站板凳上說了段相聲,我是多不希望他說啊......」
  • 郭德綱的兒子,于謙的徒弟,15歲說相聲,富二代為什麼還要努力?
    不論是他幼時學藝、一路打拼的曲折,還是帶出高徒、聞名中外的用心,亦或與娛樂圈裡眾人的對戰互噴,郭德綱都是風浪中走過的人物。郭麒麟說,德雲社有很多爸爸的徒弟,每次大家一起吃飯,他都是最後一個,等別人吃完才能盛飯。郭德綱家來了客人,郭麒麟都不能上桌。這些話聽起來有點辛酸,但郭德綱說這就是他們家的規矩,甚至郭德綱對家裡長輩也都要畢恭畢敬。郭德綱說:「我總覺得對於孩子不能太寵著,你寵著,外邊那些人不是全是他親爹,你把他罵夠了他出去之後就沒有人再罵他了。
  • 郭德綱的教育之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1 令人意外,曾出了名的嚴父郭德綱,竟然凌晨向兒子郭麒麟喊話求拉贊助。其實,郭德綱對兒子的教育,是出了名的嚴厲,甚至他自己都坦言:「郭麒麟的童年,可以用悲慘來形容」。 郭德綱回覆說:必須要傷自尊,這麼大的孩子把他所有的自尊全部打掉。我把他欺負夠了,遠比他出去後被外人欺負我心裡好受。而且在你的家裡邊有其他的外人,你不能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一頭,我該罵的都罵了,該管的都管了,我兒子什麼都懂,他出去不會吃虧啊,因為到了工作單位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你親爸爸呀。
  • 郭德綱于謙扮嚴父慈母,郭麒麟「一封家書」表白于謙,大林很通透
    郭德綱于謙扮嚴父慈母為師,而是成了于謙的徒弟,這也是郭德綱的良苦用心,因為他明白自己對兒子虧欠良多。于謙老師給大家的印象是瀟灑、快樂,的確如此,相比於郭德綱,于謙多了許多柔情,尤其是在教育徒弟上,但于謙也是一個很圓滑的人,這也是和老郭的互補。
  • 喜劇界兩大巨頭,為什麼趙本山女兒幹不過郭德綱兒子
    雖然郭麒麟最初的確是因為郭德綱兒子這個頭銜獲得關注的,但是到底還是少東家爭氣,可以看出來,郭麒麟正鐵了心的嘗試多種不同的領域,做演員,做明星在娛樂圈混得風生水起。現在郭麒麟正在彰顯自己的魅力,相信他很快就可以甩掉郭德綱兒子的標籤。
  • 盤點郭麒麟禮貌瞬間,對服務員稱呼顯家教,家風只服郭德綱
    說起郭麒麟人人都稱讚,小小年紀在相聲上已經非常優異,不僅僅如此,在各種節目上都可以看到郭麒麟的禮貌,這也讓人十分佩服郭氏家風,郭德綱怎麼教出這麼好的兒子。其實這些禮貌都來自郭德綱的家風,郭德綱家風嚴禁,曾在節目中說過自己家的家風,這是郭氏傳承下來的教育
  • 從曹雲金口中的奸臣到郭德綱口中的忠臣孝子,欒雲平變遷史
    德雲鬥笑社裡,最風光的郭德綱徒弟是哪個?你可以說是嶽雲鵬,萬千寵愛於一身,也可以說秦霄賢,這是要捧他啦,大家總這麼說。但最被器重的那一個,卻非欒雲平莫屬。十多年前,欒雲平還是曹雲金口中的奸臣,而現在,郭德綱介紹欒雲平時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的愛徒,德雲社的忠臣孝子。
  • 郭麒麟首次回應父親郭德綱的坎坷經歷:總有一天我得保護他
    郭麒麟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不捨得再讓他擋我前面,幫我去面對風雨。總有一天我得把他扒拉到我身後,我去保護他。」懂得父親闖蕩江湖的不易,懂得小時候父親對他嚴厲的教育,都是在塑造他的人格。郭麒麟:「沒有我,他這套教育方式放在別人身上是行不通的。關於他教育的這件事情,是一個互相成就。我成就了他的教育方法,但同時他也成就了我的三觀建立和人格。」
  • 不承認郭德綱是我父親,那是不孝,誰說星二代就要超越父輩的光環
    雖然總被冠以「德雲少幫主」(或許不一定是他)的頭銜,但他不炫富、不驕縱,他不諱言有個非著名的爹:「如果不承認郭德綱是我父親,那不就是不孝嗎?」他爹也不諱言:「影視這條路郭麒麟能走多遠,不知道,相聲這條路的未來一片光明。」
  • 郭德綱曾說過這是他最驕傲的作品(上)
    郭麒麟赫赫有名的德雲社少主周年父親郭德綱都誇讚他是自己最傑出的作品,價值百萬跑車去辦個人首展,他的每一次舉動都會引起娛樂圈地震少年觸覺的他為何能用文化徵服眾人?父親為何取出不支持他學?身為星二代的他又為什麼從不鋒芒畢露?
  • 中國式嚴父,無能又可悲
    我常常在想,我們對「嚴父」這個詞,是否一直以來都有很深的誤解?曾看過一個視頻,一個還在讀幼兒園的孩子說:「如果我爸爸把逼我的勁頭用在他自己身上,我早就是富二代了。」我還見過很多中學生,被他們的父親要求不準吸菸,不準喝酒,不準談戀愛。但自己卻整天煙不離手,半夜三更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和各種女性曖昧、出軌,亂七八糟。父親們覺得自己這樣做天經地義,理直氣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在教育孩子,是在為孩子好,是在盡一個「嚴父」的責任。
  •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01我聽郭德綱的相聲有十多年了。他的相聲只要在網上都找得到的,我基本上都聽過。聽來聽去,覺得後來他也在重複,也有點詞窮,但是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對語言的把握能力,非常了不起。像這樣的喜劇天才,一個時代也出不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