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月的晴天
《以家人之名》熱播,劇中賀子秋的遭遇一直是觀眾心中的痛。
從小被拋棄,此後母親賀梅歸來,更是往賀子秋的心上刺了一刀。
在賀梅遠去的那些年,賀子秋從來沒有放棄過尋找母親,一直以來尋求一個答案。
但是賀梅回來之時,並沒有解釋什麼,而是對賀子秋說了狠心的話。
但是劇情逐漸明朗,賀梅的故事線也來了,賀梅和李爸喝酒談心,講述了自己曾經遠去深圳的背後原因。
觀眾一致認為賀梅開始洗白了,但是一部分並不認同。
賀梅到底是怎麼洗白的呢?
賀梅最先洗白是從幫助子秋開始。
賀梅找到李爸,講述賀子秋咖啡廳的現狀,並把自己精通咖啡經營的朋友推給李爸,讓以李爸的名義幫助子秋。
這個行為,表示賀梅沒有像說的那般,不管賀子秋,而是把心疼和愛護藏在心底,慢慢展現。
既然心裡有賀子秋,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呢?
那一定有苦衷,至於到底是什麼,之後的原因會展現。
當然關心賀子秋只是洗白的開始。
重頭戲在最新的劇集當中,已經表現。
賀梅參加聚會之時,遇到了在外打工的賀子秋,便知道賀子秋確實遇到了困難。
於是帶著心裡的疑惑,找到李爸訴說,並要來了趙華光的電話。
賀梅怒氣衝天,把趙華光怒罵一通,為賀子秋討回公道,向趙華光要回本該屬於賀子秋的資金。
行為初心是好的,但是賀子秋知道後沒有直接接受,反而心理崩潰。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
畢竟賀梅反反覆覆,從來不說心裡話。
但是賀梅為賀子秋出氣這個行為,確實圈粉不少。
為賀子秋出頭之後,賀梅的故事線便來了。
也是賀子秋一直想要知道的真相。
當初,賀梅為什麼丟下賀子秋,遠走深圳,並且再也沒回來過,棄親兒子於不顧,到底是何原因?
賀梅帶著兒子冬冬來找李海潮,對趙華光大罵一通之後,和李爸喝酒談起了心。
賀梅往前的冷酷無情,全然不見。
怒罵趙華光的時候,儼然像一個愛子心切的好母親。
完全把李海潮當做好朋友,傾訴著心事。
原來,當年賀梅在工作地方,也就是當櫃姐時期,被自己的領導追求,賀梅並未答應。
但是這位領導隱瞞已婚的事實,結果被正妻知道,正妻鬧到工作地方,被所有人都看到。
賀梅感到難堪,與追求她的領導理論。
領導完全不理會,提出讓賀梅辭職,但是還想和賀梅發展地下關係。
賀梅一怒之下,扇了領導一巴掌。
怒而辭職,回到租住的家,牆面上全是罵賀梅的話,房租太太也全說賀梅離開。
賀梅的名聲一落千丈,被所有人當做「小三」。
無處可去,無法生活的賀梅,選擇離開是非之地,去了深圳。
賀梅當年離開另有隱情。
雖說故事有些牽強,有些人並不認同。
覺得再怎麼樣,也不能拋棄孩子啊。
但是李尖尖的一段話,倒是道出其中深層原因。
李尖尖說:「人被逼著生活的時候,那就不能算是個人了,為了一口飯像驢一樣,拉磨,挨鞭子,像狗一樣,去垃圾桶裡翻東西吃。」
雖然說得過於沉重。
但事實便是如此,在窮困邊緣生存的人,隨時都可能被推進深淵。
分析一下賀梅當時的情況。
單親媽媽一人帶著孩子,辛苦工作賺錢,卻遭到誣陷,被所有人指著鼻子罵「小三」。
不管是為了生活,還是為了子秋不被歧視,確實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是最好的選擇。
她當時走的時候,本意並不是為了拋棄子秋,而是打算安定之後回來接子秋的。
可是事實上,賀梅也親口說過,幾十個人住一個屋子,賀梅連自己都顧不上。
所以只能忍痛把子秋留下,而且在她得知李海潮收養子秋之後,可能以為跟著李海潮才是最好的做法。
作為母親,怎麼捨得和兒子分離?不過是生活困苦,實屬無奈之舉。
事情已經水落石出,賀子秋深受打擊,表示原因已經不重要。
但是從賀子秋的反應來看,內心的疑惑已經在慢慢退散。
雖說賀子秋對賀梅說了狠話,但是賀子秋心軟,只要賀梅後期一直散播愛,子秋一定願意投入媽媽的懷抱。
而且賀子秋不止一次說過,賀梅現在有新的家庭和孩子,不想打擾。
但事實上,冬冬不是賀梅親生。
所以,賀子秋一定會原來賀梅,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今日討論:你們覺得賀梅是個壞母親嗎?
--end--
五月的晴天:專注於兩性情感觀點,書評影評,成長勵志類文章創作,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所有人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