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老鼠愛大米》和背後的網絡歌手嗎?

2020-08-28 借山聽雨

2001年時的雪村也許想不到,他偶然上傳在網絡上的一首製作簡單、配樂單調、只有短短1分14秒、甚至不太像歌曲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在60天內從2600萬的中國網民中向外延伸,開始在全國12億人群中流傳。那年的大街小巷,都能聽到一句「俺們那嘎都是東北人」!或者是「翠花!上酸菜!」


這個長相酷似「光頭強」的北大德語系高材生一舉成名。1997年,中國第一首網絡歌曲《惠多》出現,但這種音樂形態並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直到雪村上傳這首歌的那個下午,他在網際網路上為一個全新的音樂世界拉開了時代的幕布,他也由此被譽為了「網絡歌手鼻祖」。

在這個幕布背後,是一群立志成為「歌手」的非專業人群。不同於職業歌手專業化的包裝,網際網路給了他們簡單而直接的成名方式:無論歌曲與歌聲是否專業,只要能流傳於網際網路而被廣泛認知,就能籤約音樂公司、專輯大賣。相比於需要獲得專業人士賞識的命運眷顧,網際網路上的每一雙耳朵都是他們音樂的「伯樂」。

2001年之後,網絡歌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2002年唐磊的《丁香花》,2003年歐得洋的《孤單北半球》,2004年龐龍的《兩隻蝴蝶》、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香香的《豬之歌》,2005年東來東往的《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首網絡歌曲在大街小巷傳唱,這些歌手「一朝成名天下知」,專輯甚至賣過當紅的職業歌手,享受頂級的社會關注度和待遇。


唐磊《丁香花》

QQ、酷狗等音樂流媒體迎來蓬勃發展後,許嵩、汪蘇瀧、徐良為代表的「QQ音樂三巨頭」接棒網絡歌手,在網絡音樂上風生水起;2014之後,網絡直播和移動短視頻興起,則使得馮提莫、陳一發等直播間的大咖成為新一代當紅網絡歌手。

十七年間,傳統唱片產業日漸衰落,數位音樂異軍突起。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的數位音樂產值便已經達到529億元,佔到了音樂產業核心層產值的75%以上,到了去年,同比增速達到10%。毫不誇張的說,數位音樂已成為音樂產業的主流。過去被認為「不入流」的群體,開始逐漸成為流行樂壇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一些傳統歌手甚至選擇主動貼上「網絡歌手」的標籤。

當初被人鄙視的「網絡歌手」標籤,如今已經隨著實體唱片產業的沒落逝去——所有歌手現在都是網絡歌手了。

「大家手機鈴聲都是《老鼠愛大米》」

儘管雪村以「第一代網絡歌手」的身份被人記住,但千禧年之前,他一直在嘗試走傳統歌手成名的路子。1994年,雪村創作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但遲遲沒有出專輯的機會。「雖然我覺得這首歌有市場,但如果不是基於網絡的發展,可能還要一直再等下去。」成名後的他在接受採訪時說。

2001年,寬帶大規模接入中國市場後,中國迎來「寬帶年」,當時國內的網民才剛剛有2600萬。上網提速後,開始有人在網絡上上傳個人作品。與此同時,天涯等論壇興起、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建立,也為作品的傳播提供了基礎的平臺。

一次偶然的機會,雪村在朋友戴軍的建議下,將這首歌曲和其他歌曲一起上傳至伺服器中。沒想到,簡單直接、不同於主流音樂的特質使之大放異彩,很快在論壇和網站上擴散,歌曲配合著當時最為流行的Flash動畫,最終使雪村登上「網絡歌曲第一人」的「神壇」。


當年的flash動畫

沒有唱片公司和宣發製作,只有自己的「詞曲編唱錄混縮」;沒有MTV的錄製和包裝,只有Flash的粗糙和呆板,雪村形容這次的成功更像是「一塊天大的餡餅」砸在了自己頭上,最火的時候,《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不僅一度產生了幾十個流行的Flash動畫版本,更是直接帶動了Flash成為網絡歌曲的載體形式,走向「網絡歌曲Flash時代」,甚至在歌曲發行磁帶後,「造成了磁帶供不應銷的一個局面」。

雪村的爆紅讓更多有音樂夢想的人看到了機會,儘管和專業歌手比起來,他們的專業素養、職業化水準都略顯不足,但這絲毫影響不了他們走紅網絡。唐磊在2002年創作了《丁香花》這首他「當時並沒怎麼在意」的歌曲,在次年發到網上後,意外走紅。唐磊因此直接走上了職業歌手的道路,同名專輯甚至由高曉松親自操刀,海巖擔任策劃人,銷量一度突破30萬張。


首張同名專輯《丁香花》由高曉松親自操刀

越來越多不知名的職業歌手也開始受惠於網絡,披上了「網絡歌手」的稱號。最初,龐龍的《兩隻蝴蝶》是傳統的專輯歌曲,被人傳到網上後,很快席捲了各大音樂網站,成為網絡金曲,連帶著同名專輯一起賣出40萬張。龐龍卻強調說:「我與其他『網絡歌手』不同,我本身就是職業歌手,只是在網絡上『發跡』而已。」儘管如此,等到《你是我的玫瑰花》宣傳時,嘗到甜頭的龐龍,已經把網絡宣傳作為他的第一選擇了。

網絡歌手可以爆紅的背後,是網際網路發展下數位音樂為音樂產業帶來的變化。2004年,網民的數量已經達到9400萬,網絡的普及率也達到7.2%。同一年,MP3銷量達到了428.4萬臺,增長141.62%。試聽網站和PC端音樂播放器湧現:百度MP3搜索(2003年)、酷狗音樂(2004年)和酷我音樂(2005年)、QQ音樂(2005年)相繼面世,數位音樂的時代正式來臨。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彩鈴的用戶數超過了2000萬。《老鼠愛大米》成了第一批享受彩鈴紅利的人。當年的楊臣剛,靠著一首《老鼠愛大米》走紅,「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的流行盛況不亞於三年前那句「翠花,上酸菜」。

現在看來,這首歌的歌詞直白、旋律簡單,演唱也並無技巧,離同時期職業歌手的水準差了不少。饒是如此,有數據顯示,傳言其同名專輯仍然狂賣300萬張,甚至超過同年兩大最頂級職業歌手周杰倫(《十一月的蕭邦》,270萬)和林俊傑(《江南》,250萬)的專輯銷售數量。

2004年百度的年度關鍵詞中,「老鼠愛大米」排在第六位。不僅如此,楊臣剛還以500萬的身價籤約飛樂唱片,兩度登上春晚的舞臺。到了2005年,這首歌彩鈴的單月下載便達到了600餘萬次,創造了吉尼斯世界記錄。


《老鼠愛大米》CD

音樂人郭峰曾為此困惑不已,為什麼龐龍會火,為什麼那麼多人的手機鈴聲都是《老鼠愛大米》?在傳統音樂人的認知裡,「土」和「俗」一直是網絡歌手難以擺脫的標籤。更大的落差在於,傳統歌手通過專業設備付出巨大努力做出的音樂在網絡上仍然比不過網絡歌手的「非專業」作品。對此,龐龍的回應直接而平淡:「這沒什麼,他想不通很正常,有時我自己也想不通。」

作為「領路者」的楊臣剛似乎更加明白網絡時代歌曲應該具備的特質:「網上哪些概念點擊率高,我在曲風上和整個歌曲名上都會考慮加入這些,因為這些代表的就是老百姓所容易接受的東西。」他還總結了網絡歌曲成功的三要素:中國網民平均欣賞水平適合「口水歌」和平民化的作品、歌迷的推薦和跟風、當時華語樂壇不夠活躍

《老鼠愛大米》之後,網絡歌曲爆款越來越多:香香的《豬之歌》《香飄飄》、胡楊林的《香水有毒》、王蓉的《芙蓉姐夫》《我不是黃蓉》、誓言的《求佛》、王強的《秋天不回來》等。幾乎每一首網絡歌曲都能在全國的大街小巷聽到,也能成為KTV社交的重要「符號」。


胡楊林的《香水有毒》

這些網絡歌手甚至像巨星一樣開起了演唱會。在2005年4月的一場「中國網絡歌手勁爆江城演唱會」上,四大當紅歌手楊臣剛、唐磊、龐龍、香香領銜,門票銷售火爆、演唱會的上座率達到7成,唐磊自信地說:「把現在中國最火的歌全都放到一起,這個演出當然火了!」

隨著網絡歌手的賽事開始舉辦,2005年,主流音樂獎項「中國唱片金碟獎」也開始設立「網絡音樂類」獎項,參與評比網絡歌手和網絡歌曲,唐磊等網絡歌手和傳統歌手一起競爭主流音樂獎項;但是與此同時,業內的質疑和批評聲也愈發嚴厲。歌手楊坤說:「我希望他們有一些好的音樂品質,而不是說花幾百塊錢,做一個小樣就直接放上去,突然一夜火了,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這些歌是沒有品質的,是讓中國流行音樂倒退了十五年的。」


楊坤質疑網絡歌手

2007年在「抵制網絡歌曲惡俗之風」座談會上,閻肅、谷建芬等40餘名音樂人出席,《那一夜》《狼愛上羊》等罕有性暗示的「低俗化」網絡歌曲成為痛批的對象。閻肅說:「絕不能再任由這種惡俗化的風氣蔓延下去了,音樂人要對我們的國家和下一代負責。媒體應該把好關,從源頭上遏制低俗網絡歌曲的傳播,並旗幟鮮明地展開批判。」


座談會的專題報導

儘管這些網絡歌曲打著「擦邊球」紅極一時,但大部分只是曇花一現。這些網絡歌手的成名門檻低,但是個人素質和職業歌手的差距明顯,成名後仍然缺少優質的音樂平臺「助推」和團隊的包裝,再加上金曲可遇不可求,最早的歌曲反而成為他們身上最大的烙印,甚至形成「只聽過歌不認識歌手」的局面。

和楊臣剛幾乎同時火起來的選秀歌手「超女冠軍」李宇春,當她今年已經出了第九張專輯的時候,楊臣剛上一部專輯還停留在七年前,名氣和聲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其實,唐磊早在2007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危機感:「現在網絡音樂要單單憑自己作詞作曲,並且還是憑愛好唱歌,成功率會比較低。因為靠單個人的力量是很難與一個團隊相比拼的。

QQ音樂三巨頭

2006年,初代歌手仍在網絡上慶祝自己的成功時,他們沒有意識到時代給予的饋贈很快就要「枯竭」了。當主流歌手持續生產歌曲,繼續保持在歌壇生命力的時候,網絡歌曲來來去去,再難以出現具有楊臣剛、龐龍那樣統治力的歌手。2009年,被認為「網絡格萊美」的中國網絡音樂節落下帷幕,同樣離去的,還有初代網絡歌手的時代。

2009年,一個叫許嵩的年輕人發布了首張詞曲全創專輯《自定義》,成為當年QQ音樂十大專輯第六位。又一年後,他的個人獨立創作專輯《尋霧啟示》問世。從2006年開始,他便嘗試著將第一首歌《玫瑰花的葬禮》上傳至網絡,三年間,粉絲與日俱增。當第二張專輯問世的時候,許嵩已經成為最知名的網絡歌手之一了。


QQ音樂三巨頭徐良、汪蘇瀧、許嵩

比許嵩晚一年出專輯的汪蘇瀧,出生於一個藝術世家,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大學開始逐步將自己的歌曲上傳至音樂平臺,很快就爆火;汪蘇瀧的好友徐良第一首歌《胸前》上傳在曾推出了本兮、沉珂、小賤等網絡歌手的YYFC(原創音樂網站)上, 2011年獲得了「最紅網絡音樂人」稱號和「QQ音樂」排行榜第一名等榮譽,之後也躋身QQ音樂巨頭行列。這個時候的他們,更願意被人稱為「獨立音樂人」,而不是「網絡歌手」,

相較於初代的網絡歌手,從詞曲創作到編曲演唱,第二代的網絡歌手表現得更加「全能」和「專業」,最終僅憑藉個人力量也能在日益龐大的網絡音樂中脫穎而出。最火的時候,他們的名字和音樂出現在QQ音樂各項榜單的最前列,與周杰倫、林俊傑等歌手並列。2011年,許嵩籤約曾推出林俊傑、阿杜等傳奇歌手的海蝶音樂,徐良和汪蘇瀧籤約美妙音樂,走上了和初代網絡歌手相同的路。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們在音樂公司享受的資源和水準已經不是初代前輩們可以相比的了。

許嵩加盟後隨即推出第三張被很多粉絲認為是「巔峰之作」的專輯《蘇格拉沒有底》,兩周銷售量便破十萬,還拿到了亞太音樂榜—數位專輯銷量榜的冠軍,之後他更是擔任海蝶的音樂總監,出版專輯,仍繼續活躍在一線歌壇;徐良的發布《不良少年》專輯,第一主打歌15天在QQ音樂便達到500萬次試聽量,但是之後受制於曲風,輝煌早已不再;而汪蘇瀧發布《萬有引力》,拿到了音樂先鋒榜「最佳創作新人」獎,順利打入臺灣市場,還登上了臺北小巨蛋的舞臺,之後也開始為影視劇演唱主題曲,並參加綜藝。


汪蘇瀧、徐良為《快把我哥帶走》演唱主題曲

與最初的網絡歌手一樣,三巨頭能在2009年到2013年短短5年的時間迅速走紅,同樣離不開時代的紅利。這5年間,智慧型手機迅速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媒體興起。得益於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音樂得以進行大規模分享和傳播,網絡歌手也得以聚集大量的粉絲,粉絲和流量的地位日益凸顯。

隨著手機APP顛覆了PC端的應用和搜尋引擎,音樂流媒體也迎來迎來了移動端的時代,行業開始洗牌。2011年,百度花巨資與環球、華納、索尼三大唱片公司達成協議,上線擁有百萬正版音樂曲庫的ting,並在2012年將其更名為「百度音樂」;2012年,QQ音樂的歌曲在微信、QQ和QQ空間內的分享次數達到60億次;2013年,阿里成立音樂事業部,收購蝦米網和手機音樂播放器天天動聽,並上線蝦米音樂人平臺,同年,網易雲音樂成立。


2011年,QQ音樂成為國內首個同時在線人數突破1000萬的在線音樂平臺

社交媒體和音樂APP的發展,不僅讓音樂水平較高的三巨頭有了成為職業歌手的機會,也能讓更多的普通的網絡歌手在這個時代中挖掘機會,比初代網絡歌手崛起地更加迅速。2011年,45歲的王旭和30歲的劉剛,在狹窄逼仄、燈光灰暗的出租屋裡,翻唱了汪峰的《春天裡》,略帶沙啞的聲音和直達心底的情感感動了網絡,他們成為「一夜走紅」的網絡歌手,登上春晚,發行單曲。

不只像初代網絡歌手的音樂席捲大街小巷,這一時期的網絡歌手的爆紅歌曲也開始刷爆各種榜單。2012年,曾演唱過《QQ愛》的初代網絡歌手王麟憑藉《傷不起》席捲各大音樂排行榜;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入圍年度華語金曲;崔子格的《老婆最大》佔領城鄉手機鈴聲;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蟬聯百度音樂歌曲TOP500 27周的冠軍。


年度華語金曲《老男孩》

比起一代網絡歌手,在社交媒體和音樂流媒體時代成長起來的二代網絡歌手的的境遇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儘管他們之中大多數人以各種方式短暫曝光、獲得熱度,又重新湮沒在網絡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最終能夠完成進階,但是時代已經為他們另謀出路:或是像許嵩那樣走職業歌手的路線、或是像筷子兄弟那樣走「神曲」和影視劇的路線、也可以參加綜藝節目持續獲得曝光。

2014年的聖誕夜前夕,在新年到來之際,周杰倫在QQ音樂上發布了華語第一張數位音樂專輯《哎呦,不錯哦》,定價20元。預售期間,銷售量突破白金銷量(5萬),締造了首張數位音樂白金專輯的神話,最終獲得了15萬張的線上銷量。這被認為是老牌音樂人向數位音樂轉型的開始。從此以後,環繞在網絡歌手身上長達數十年的「傲慢與偏見」的盔甲實際上已經開始剝落了。理論上來說,發布首張音樂專輯的周杰倫也成為了一個「網絡歌手」了。


《哎呦,不錯哦》締造了首張數位音樂

白金專輯的神話

所有歌手都是網絡歌手

現在看來,在磁帶時代風靡一時的傳統音樂人高曉松,在初代網絡歌手興起時的判斷頗具先見之明:「我覺得網絡就是一個無所不在的東西,我們現在說網絡歌手,將來就會根本不存在這個說法了……我們將來的職業歌手完全可能就是從網絡中誕生的,甚至是絕大多數。」

歌手的江湖早已經風雲變幻。《2015年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持續增長三年後,2014 年中國內地實體唱片市場終於抵擋不住數位音樂的衝擊,產值規模同比下降5.4%;新華書店系統、零售門店等線下渠道銷售量同比下降19%;星外星、京東等線上實體唱片銷售量同比下降21.8%。銷售量唯一上漲的是具備「收藏價值」的黑膠唱片,實體唱片行業輝煌不再。


2011-2014年國內實體唱片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數位音樂市場規模繼續增長,到了2014年,中國數位音樂的市場規模達到了491.2億元,同比增長11.5%;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4.78億,同比增長5.5%;網絡音樂企業數量更是激增至1034家,增幅接近50%。

2015年之後,音樂流媒體平臺對網絡歌手的扶持力度增加。蝦米音樂開始「尋光計劃」。入駐蝦米平臺的音樂人在用戶的選舉投票中,將會獲得扶持機會,包括歌曲製作、MV拍攝等,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MV正是受到支持而拍攝出來。


龐麥郎的《我的滑板鞋》MV

不止是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2個億支持獨立音樂人的「石頭計劃」、QQ音樂的「原創音樂人扶持計劃」、百度音樂的「伴星計劃」、新浪微博的「音樂紅人計劃」等也相繼出臺。這些計劃的目的幾乎一致:大力扶持網絡歌手、獨立音樂人。

在音樂流媒體繼續培養網絡歌手的同時,國內直播得到井噴式的發展,2016年迎來「網絡直播元年」:YY、鬥魚、虎牙等為代表的直播平臺數量超過 200 家,用戶規模為 3.25 億人,直播 APP 的日活躍人數達到 2400 萬。這些直播平臺直接塑造了新的網絡歌手形式「主播歌手」。這種方式不需要走傳統網絡歌手通過單曲傳唱而走紅的路子,而是「歌沒紅,人先紅,歌再紅」的方式。「網絡歌手」慢慢過渡為「網紅歌手」了。

馮提莫正是網紅歌手的代表。被調侃為一米五的身高、加上清純可愛的外表、清亮動人的嗓音,馮提莫通過翻唱歌曲,迅速走紅,微博粉絲達到了896萬,比許嵩還要多出100多萬。2017年,她在網易雲音樂上發布了個人首支單曲《識食物者為俊傑》。

儘管歌曲反響一般,但她那時候已經「紅」了。之後,馮提莫開始登上央視、湖南衛視等一線衛視的舞臺,身價達到上千萬。在《異口同聲》的節目上,馮提莫還和偶像張韶涵合唱了《隱形的翅膀》,演出結束擁抱張韶涵時,已經發行了7首單曲的馮提莫一度哽咽:「我看到偶像太激動了,從來沒有過這樣」。


馮提莫和張韶涵同臺

看到主播歌手的潛力後,直播平臺開始將主播歌手送往各大音樂流媒體平臺:YY 直播等一批平臺開始將有唱作能力的主播輸送至網易雲音樂,送他們「出圈」;花椒的一些主播也在網易雲音樂發布了作品;去年 12 月,鬥魚與酷狗達成戰略合作,預計三年內培養 10 名平臺的歌手,發布百餘首歌曲。

在主播歌手們在演藝圈逐漸「上路」時,另一批網絡歌手通過短視頻進入人們的視野。2016 年,現象級應用抖音成立,微博也開始發力短視頻。2017 年,短視頻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 156.3%,達到 48.7 億元;今年,增長率更是達到 301%。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憑藉一首《學貓叫》迅速在抖音走紅的YY主播小潘潘,正是其中的幸運兒。發布短短5天的時間裡,小潘潘每天都能清晰地聽到抖音粉絲增加的「叮叮」聲,一直看著粉絲漲到了147萬。「我幾乎唱過所有的當紅網絡歌曲」小潘潘告訴毒眸,「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的歌曲能這麼火,我之前也出過幾首歌,知道沒人理會的感覺。」


YY主播小潘潘

走紅後,作為YY的金牌藝人,她一個月的時間連上三檔央視的節目。與她情況相似的還有摩登兄弟、郭聰明等,他們走紅後也開始在專業團隊的幫助下,繼續完成成為「一名職業歌手」的夢想。

相對於「網絡歌手」,小潘潘更願意被人稱為「歌手」。她向毒眸解釋說,之前也會對「網絡歌手」的身份存在偏見,但自己也成為了其中一員,「一些質量好的網絡歌曲的製作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其實我暫時沒有感覺到和職業歌手的差別,但我覺得歌曲深度可能是他們最大的不同點。」

然而,想要跨越「歌手」和「網絡歌手」之間的那道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方面,網絡歌手面臨更嚴格的外部環境,政策監管、網友監督等,需要更加在意自己的言行。此前,不少剛開始踏入演藝路的直播網紅被封殺,比如莉哥在直播中篡改國歌曲譜被封殺、陳一發調侃南京大屠殺被封殺等。

另一方面,在職業化道路逐漸寬闊的背景下,網絡歌手比起過往需要更深厚的音樂素養。以《離人愁》走紅的李袁傑參加《明日之子2》錄製中,他將rapper說成了popper,在華晨宇要求他「不彈『4536251』,彈6級」時,他一度語塞,不知道基礎的6級和弦為何物。李宇春懷疑說:「他的歌曲是怎麼寫出來的?」


華晨宇對李袁傑的批評

如果不能夠跨過這道坎,那麼橫亙在網絡歌手和職業歌手之間的那層厚厚的天花板就無法消除,等待著這些一夜爆紅的「時代寵兒」就是像龐麥郎一樣,在短時間內被快速消費後的隕落。

從自娛自樂的網友,到萬眾矚目的明星,網絡歌手們用了十七年時間打破了物理上的區隔,他們從幕後終於來到臺前,不過想要臺下的掌聲,或許這僅僅是開始。

相關焦點

  • 還記得《老鼠愛大米》和背後的網絡歌手嗎?
    2001年之後,網絡歌曲如雨後春筍般出現:2002年唐磊的《丁香花》,2003年歐得洋的《孤單北半球》,2004年龐龍的《兩隻蝴蝶》、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香香的《豬之歌》,2005年東來東往的《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幾乎每一年都會有幾首網絡歌曲在大街小巷傳唱,這些歌手「一朝成名天下知」,專輯甚至賣過當紅的職業歌手,享受頂級的社會關注度和待遇。
  • 網絡成就了《老鼠愛大米》,《老鼠愛大米》成就了楊臣剛
    2004年楊臣剛在網絡上推出單曲《老鼠愛大米》,這首歌橫空出世,很快火遍了大江南北,不僅改變了楊臣剛的命運,也標誌著中國網絡歌曲或神曲時代的來臨。大時代是如何成就楊臣剛這個小人物的呢?當時,他將自己作詞作曲演唱的《老鼠愛大米》上傳到網絡,因為接地氣,旋律優美和歌詞朗朗上口,迅速走紅。「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不管有多少風雨,我都會依然陪著你……」那時大街小巷都播放著,人人口中都哼唱著這首歌曲。
  • 楊臣綱以《老鼠愛大米》開啟網絡歌曲的時代,現如今他怎麼樣了?
    老朋友,曾經這首火的大江南北,聽遍街頭巷尾的歌曲,你還記得嗎?《老鼠愛大米》是由楊臣綱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2004年發行的同名專輯《老鼠愛大米》中。此歌曲發行後在網絡上掀起熱潮,2005年獲得第五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網絡歌曲獎」和「最受歡迎卡拉OK歌曲獎」。
  • 你還記得《老鼠愛大米》的他嗎,如今淡出觀眾視野
    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不管有多少風雨不知道大家還能記起這首熟悉的歌曲,距離這首歌曲的創作時間已經20年了,20年之後唱起來依舊是回憶滿滿。2004年這首歌在網絡爆紅,走在街頭的楊臣剛仔細一聽才發現是自己的歌曲。為什麼這首歌曲會突然爆紅呢???
  • 還記得《老鼠愛大米》嗎?創作者楊臣剛後來怎樣?自嘲開出租養家
    「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不管有多少風雨,我都會依然陪著你……」2004年,這首《老鼠愛大米》深受無數歌迷的喜愛,它在網絡上迅速爆紅,贏得了2005年「最佳網絡歌曲獎」和「最受歡迎卡拉Ok歌曲獎」,還在當年央視春晚亮相。當然,這也為歌曲創作者楊臣剛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期間充滿了曲折,但最終他還是成為了一個低調的人生贏家。
  • 還記得楊臣剛嗎?靠《老鼠愛大米》一首歌賺了2億,走紅後被騙光家產,現在咋樣了?
    有的人曇花一現,就消失了,有的人成為常青樹,幾十年依然還屹立不倒,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一夜成名卻很快消失的明星,相信大家對他都略有所聞。就算你們不知道這位明星,肯定也聽過他那首歌一《老鼠愛大米》,他就是1979年出生的楊臣剛。楊臣剛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他雖然其貌不揚,但是很有才華,還專門學習了作詞作曲,喜歡音樂,擅長吉他和鋼琴。
  • 九零後的你,這些網絡歌曲你還記得嗎?還記得當年的MP3嗎?
    九零年代的你現在過的還好嗎?還記得當年自己的青春年少,青蔥歲月嗎? 90後,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爭議的話題。無論是學業,事業,感情等等都被壓抑的踹不過氣。但是你還能想起來當年陪伴你無數次夜晚的歌曲嗎?在你迷茫的時候,痛苦或者快樂的時候,哪些歌曲讓你念念不忘呢?
  • 華晨宇把《老鼠愛大米》唱成了甜膩膩風
    加上打敗楊坤的音樂老師蘇詩丁還重返舞臺,可以利用特權首先發起挑戰,真是讓人「不寒而慄」!碰到如此「勁敵」,讓小妞意想不到的是:華晨宇也沒守住塔頂,落敗了!究竟是哪位素人歌手把他拉下了「神壇」?小妞帶大家來重溫一下~
  • 靠一首歌「吃」一輩子的歌手,最愛勞斯萊斯,還記得他嗎
    很多80後和90後都聽過一首經典歌《老鼠愛大米》,《老鼠愛大米》的演唱者叫楊臣剛,他憑著這首歌賺了不少錢,一輩子都能吃喝不愁。當年這首歌成為了我國最火熱的網絡神曲,很多商業演出都找楊臣剛參加。楊臣剛賺錢後只有一個愛好,那就是買豪車,當年楊臣剛一口氣買下三輛勞斯萊斯,每輛勞斯萊斯的顏色都獨一無二,簡直就是行走的人民幣。
  • 從《老鼠愛大米》到《丁香花》,那些陪伴我們青春的經典網絡歌曲
    唐磊、龐龍、楊臣剛、水木年華、劉嘉亮,這些名字你也許已經印象模糊,當《丁香花》、《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愛上你我很快樂》、《你到底愛誰》這些歌曲的旋律響起時,你的記憶慢慢變得清晰。這,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嗎?唐磊《丁香花》還記得你的第一首手機彩鈴嗎?
  • 楊臣剛老鼠愛大米賺1.7億,卻被偽富婆騙光家產,今靠賣飯為生
    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這首歌的旋律直到如今呢依然朗朗上口,但這首歌的原唱你還記得嗎?在之後他憑藉這首歌,寫了一本同名小說《老鼠愛大米》,又賺一筆不小的數目。有人說像他這種靠一首歌火得網絡歌手,也就是運氣使然,不然為什麼在這之後他就在沒有像樣得作品。
  • 老鼠愛大米,曾被譽為「網絡歌曲鼻祖」,日文版也敲可愛~
    好像有...又不太想的起來~來吧,這次讓兔兔來班門弄斧一番~「我愛你 愛著你 就像老鼠愛大米」夠接地氣吧,而且夠可愛~這首歌名為《老鼠愛大米》(又名《這樣愛你》),由楊臣剛作詞作曲並演唱,發行於2004年。
  • 唱《老鼠愛大米》的楊臣剛告訴你,什麼叫悶聲發大財!
    楊臣剛靠著這首歌除了獲獎無數、掙錢無數外,他還出演了電影《老鼠愛大米》、電視劇《老鼠愛大米》,出版了小說《老鼠愛大米》,另外他因此上了最大的綜藝春節聯歡晚會!去了誰火誰來的《快樂大本營》!參與錄製《魯豫有約》講述《老鼠愛大米》背後的故事。
  • 你還記得15年前年紅極一時的這16首網絡歌曲嗎?
    從2002年開始網絡歌曲就開始走進大眾的視線,你或許早已經不記得歌手的長相,或許歌名已經模糊,但當這些歌響起的時候,你一定會跟著哼唱!下面為大家整理2002年~2005年爆紅的16首網絡歌曲,看看你還記得幾首。
  • 還記得那個唱《老鼠愛大米》的楊臣剛嗎?他來四川遂寧幹了一件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楊臣剛餐廳開業資料視頻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在央視春晚演唱《老鼠愛大米》的著名歌星楊臣剛,在四川遂寧投資開了一家老鼠愛大米餐廳,生意火爆!」12月12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接到遂寧一網友報料: 曾以一曲《老鼠愛大米》在央視春晚唱響並創下5億彩鈴下載量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北京著名歌星楊臣剛和著名青年作家張一一,兩人聯合在四川遂寧百家姓古鎮開店,生意紅火。
  • 從老鼠愛大米到驚雷,網絡歌曲由通俗走向低俗
    近日,歌手楊坤和「驚雷」原作者六道之間上演了一場互撕大戲,引得無數吃瓜群眾圍觀。同時,六道還說「驚雷」比楊坤的任何一首歌都火;三,楊坤再次回應,希望停止爭論,並稱咖啡喝大蒜他都喜歡,除了「驚雷」這種;四,六道也再次回應,表示想化幹戈為玉帛,希望和楊坤連麥,一起交流音樂。事情的起因只是楊坤在直播時的幾句吐槽,卻引起了全網熱議。是網友太閒了,喜歡跟著打口水仗嗎?
  • 《老鼠愛大米》和《兩隻蝴蝶》咋樣了?一個當富豪,一個被封殺
    十幾年前網絡音樂興起,一時間湧出了不少流行歌手,他們的聲音傳遍了五湖四海,當時的唐磊、龐龍、楊臣剛和香香被稱為&34;。當年,火遍全中國的歌曲莫過於《老鼠愛大米》和可是在火遍全國之後,演唱歌手的消息逐漸減少,如今兩人怎麼樣了?
  • 每個歌手都是網絡歌手,而如今網絡歌手卻看不到網絡歌手
    老漢的嘴碎:每個歌手都是網絡歌手。老漢這幾天無意間聽到了飛兒樂團的新專輯《末日青春:補完計劃》,其實歌曲都還不錯,在如今這個寫歌的環境下已經是很好的作品了,但是因為飛不在了,飛兒樂團還能是飛兒樂團嗎?像飛兒樂隊這樣團圓經歷過變化的歌手團體,在如今的網絡音樂時代,優勢反而還不如一個不出名的樂隊,因為咱們都聽過飛的歌聲帶給我們的感動,如今飛不在了勢必會影響一大批歌迷,可以說每個歌手都要在網絡化的今天學會當一名網絡歌手。說到網絡歌手,在當年唱片業還吃飽飯的時候,當時對與網絡上的歌手真的是一通鄙視。不過當時的情況也確實是,專業唱片業和網絡野生歌手在呈現出的作品上有比較大的差距。
  • 41歲楊臣剛,25歲因《老鼠愛大米》賺1.7億,如今落魄了?
    2005年,26歲的楊臣剛出《老鼠愛大米》的同名愛情小說。歌手寫小說,這件事情真的挺迷的,不知道當時賣出了幾本。 《老鼠愛大米》之後,他紅遍了大江南北,大家在嫌棄他低俗的同時,也羨慕他的機遇和「草根逆襲」: 1)《老鼠愛大米》歌曲創下「單曲月下載量」600萬次的吉尼斯紀錄。
  • 41歲楊臣剛,25歲因《老鼠愛大米》賺1.7億,現狀如何?
    》的單曲,同年11月,他又推出了《老鼠愛大米》的同名專輯,專輯中除了有這首主打歌之外,還有10首風格類似的網絡歌曲,比如《大話西遊》、《跟我談戀愛》、《我很可愛 可憐我沒人愛》等。06在2004年推出《老鼠愛大米》之前,楊臣剛雖然也在做樂隊,彈吉他,做音樂,但不過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音樂人。《老鼠愛大米》之後,他紅遍了大江南北,大家在嫌棄他低俗的同時,也羨慕他的機遇和「草根逆襲」:1)《老鼠愛大米》歌曲創下「單曲月下載量」600萬次的吉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