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和七十二洞妖王為何能相安數百年?原來他們都是草根英雄

2021-01-18 竹韻讀文史

花果山驚現七十二洞妖王,實力強勁

西遊記中的花果山是「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是少有的仙山福地,是猴族的天堂和聖地,也是孫悟空的出生地和發跡地。

他被推舉為美猴王后雖然很弱小,但是「日日、享樂天真」三五百年。用那四個老猴的話說是因為「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

直到孫悟空三百多歲後外出學道,榮歸故裡後打死混世魔王、置辦兵器、一統花果山,猴族發展到四萬七千餘口,這時候忽然又湧現了另一股龐大的勢力:

「早驚動滿山怪獸,都是些狼、蟲、虎、豹麂、獐、麂、狐、狸、獾、狢、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

七十二洞妖王的實力和人數如何,在後文也有體現。

當時孫悟空攪亂蟠桃會後逃回花果山,玉帝派了十萬天兵天將前來圍攻:

「李天王即調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鬥。大聖也公然不懼,調出獨腳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就於洞門外列成陣勢。」

雙方是兵對兵、將對將,毫無保留、全員上陣、一對一地捉對拼殺起來:

「這一場自辰時布陣,混殺到日落西山。」

基本上是從早上七點開始打到晚上七點結束,整整一天時間。

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花果山的人數和十萬天兵天將人數差不多,二是花果山的兵將實力和十萬天兵天將也差不多,任何一點懸殊太大就沒法堅持這麼長時間。

如此看,花果山也應該有十萬人左右,而猴族只有四萬七千人,看樣子七十二洞妖王的人數比猴族還略微多點。

獨腳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能和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等天庭實力派戰將周旋一整天,可見他們的實力也不弱。

既然七十二洞妖王實力強勁、人數眾多,那麼他們為什麼沒有趁孫悟空還弱小的時候霸佔水簾洞?而是和他相安三百多年無事,一直等他發展強大起來、統一猴族,然後他們才自願俯首稱臣呢?

花果山地位特殊,是動物們的樂土

一、花果山原來有鎮山大神。

孫悟空剛跳進水簾洞時,洞內「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餚渣」,很明顯,這人是

看孫悟空進來了,所以才匆匆忙忙避讓了,致使火跡未熄、杯酒尚溫。

這人是誰,有人說是盤古大神,有人說是太白金星,有人說是東海龍王。但不管是誰,他的使命肯定都是在那裡保護、守衛弱小的孫悟空,看到他馬上成美猴王了,於是他才放心離開了。

他就是花果山原來的主人,雖然暫時離開了,但是他的威懾力一直還在,還在一邊監管著,所以七十二洞妖王不敢輕舉妄動,更不敢圖謀洞天福地之水簾洞。

二、花果山是一片祥和之地。

花果山地處大海,相對獨立。走獸之王麒麟、飛禽之王鳳凰都不管他,人間王者也不管他,屬三不管之地,是動物的天堂。

而且這裡食物豐富、環境優美,各種動物都能無憂無慮地生活,沒有生存壓力,所以也沒有競爭。

而花果山就屬猴子最多,前主人留給孫悟空的四個老猴又是神通廣大之輩,故此其他的七十二洞妖王輕易不敢招惹猴族、拼個兩敗俱傷。

三、七十二洞妖王沒有統一。

猴族推舉孫悟空為猴王,是一個強大的集體。而七十二洞妖王相對弱小、力量分散,因種族不一、生活習性不一。

最主要的是他們之中沒有出現一個像孫悟空一樣的強大的王者,所以沒法統一,也沒法形成一個強大的集體。

即便某一洞妖王覬覦水簾洞,但他們族群的實力和猴族比相差太遠太遠,所以他也只能想想而已,而不敢付諸於行動。

西遊規則使然,抱團取暖更安全

西遊記中妖怪們的生存法則,都是抱團取暖,特別是實力相近的。比如哪吒曾經降服過九十六洞妖王,比孫悟空的花果山的妖王還多。

二郎神曾經和梅山六兄弟結為七小聖,梅山兄弟六個也是一夥的。

另外還有雙叉嶺三怪、獅駝嶺三怪、七個蜘蛛精等,他們都是講究合作而不是競爭和廝殺,即便像大鵬金翅雕如此狂妄的人也不例外,也是屈居青獅白象之後。

除非雙方級別和本領差得太多,比如觀音菩薩的金魚精奪取了原主人老黿的府邸長達九年,西海龍王的外甥小鼉龍侵佔了黑水河河神的府邸多年,他們才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是西遊記中的七十二洞妖王和孫悟空,當時他們都是草根英雄,本領相仿、惺惺相惜、相互欣賞,所以他們不覬覦孫悟空的水簾洞,孫悟空也不覬覦他們的領土。

就如孫悟空和牛魔王結為七大聖、和二郎神結為兄弟的原因一樣。

但是孫悟空學道歸來不一樣了,成了天仙,相當於留學鍍金歸來、還有了職稱,那本領和檔次提高了一大截,再加上他統一了猴族、置辦了兵器,按照人族的方法治理花果山。

而人是最智慧的生靈,任何妖怪都不能比。

所以擺在七十二洞妖王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被動投降,一個是主動投誠。於是七十二洞妖王相約而動,都很明智地選擇了主動納降,免動刀兵。

相關焦點

  • 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被天兵天將抓住,孫悟空為何不想救他們?
    但原著與電視劇不同的是,花果山除了孫悟空及四萬多隻猴子猴孫,還有不少妖魔鬼怪,最具代表性的,是七十二洞妖王。孫悟空從菩提學院畢業,回到花果山,打死了混世魔王,搶了傲來國兵器,組建了猴子軍隊,一時風光無限。這時,他的名聲響遍了花果山,於是,眾妖都來拜碼頭。原著是這樣寫的——次日,依舊排營。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
  • 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之謎?它們力挺孫悟空,不惜和哪吒殊死一戰!
    一日廝殺下來,孫悟空清點人數,「七十二洞妖王與獨角鬼王,盡被眾神捉了」。等待這些妖王的,恐怕便是斬妖臺伺候了。【二】參戰的七十二洞妖王,其實並非花果山嫡系。誠如孫悟空在戰間動員會上所言,「勝負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殺人一萬,自損三千,況捉了去的頭目乃是虎豹狼蟲、獾獐狐狢之類,我同類者(猴族精銳部隊)未傷一個,何須煩惱?」
  • 七十二洞妖王為何會滅亡?孫悟空為何不救他們?悟空也有苦衷!
    孫悟空從菩提師祖處學得七十二變後,回到花果山。接著,孫悟空於東海龍宮處取得如意金箍棒,此後,便在花果山上大展神威。山上一般都有飛禽走獸,那麼,花果山也不另外,虎豹狼蟲,滿山的妖怪,都過來給孫悟空磕頭拜禮!
  • 孫悟空曾是七十二洞妖王,大鬧天宮成名後,取經遇妖卻束手無策?
    孫悟空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是人們心中不屈於命運和頑強鬥爭的古典神話英雄。他是中國神話故事裡描繪和模仿最多的一位神,可以說孫悟空是民族氣節象徵之一。說到孫悟空,大家就會想到那個為了長生不老而遠渡求學的猴崽,為了合適兵器就搶劫東海的妖王,為了花果山猴子猴孫就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為了彌補罪業就無怨無悔保護西天取經的行者等等,那麼今天我們來說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束手無策和貴為七十二洞妖王的他,為何在取經的道路上總被各路妖怪治的服服帖帖的?
  • 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七十二洞妖王去了哪裡?
    (蝸牛看西遊第1401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回來,剿滅了水髒洞混世魔王,又眾傲來國搶來兵器,開始操練猴兵猴將,一時威震花果山。這時,有三路妖王來投奔他。第一路妖王,是七十二洞洞主。但當孫悟空與天庭撕破臉,引來天兵天將剿殺花果山時,這三路妖王是什麼態度呢?七十二洞妖王與兩名獨角鬼王堅決以花果山為自己的家,與眾猴一起死戰。而平時與孫悟空稱兄道弟的六位大哥,卻連蹤影也沒有。等孫悟空打勝之後,就來喝酒祝賀,正式開戰之後,就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 孫悟空如何走上造反之路?七十二洞妖王都是教唆犯!
    按照劇情,本期我們將帶來孫悟空的墮落之旅!混世魔王的死,開啟悟空的欲望之門。一、悟空意識到了武力的重要性只有自己拳頭夠硬才能在妖界立足。如果沒有混世魔王,那孫悟空還只是一隻單純的,追求安逸的小猴子!二、悟空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件兵器為什麼選混世魔王做炮灰,因為混世魔王是一個兵器控!原文中他第一句臺詞就是問孫悟空拿的什麼兵器?
  • 孫悟空也很無情,任由天庭抓走七十二洞妖王,他為什麼不救呢?
    孫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後,便開始日夜操練猴子們,讓他們學習本領,自己又去東海尋到了金箍棒,名氣一天比一天大。這個時候附近的妖怪們就來巴結孫悟空,各種各樣的妖怪都有,統計下來總共有七十二洞,而他們都願意認孫悟空為老大,每年給孫悟空交公糧,然後還隨意聽孫悟空的調遣。就連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這七十二洞妖王都和孫悟空一起並肩作戰,對抗天庭。可是他們本領不及天上的天兵,被全部抓走。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為何無人看他,與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遭遇有關?
    孫悟空因為心中不斷膨脹的欲望,跑去天宮大鬧了一場,就在他以為玉帝沒有可用的人才時,他生命當中的剋星如來出現了,這位大佬到達戰場之後,是相當的文雅,他的手裡沒有任何的兵器,也不見他使用出任何的法寶,就是一個簡單的賭約就定了雙方之間的勝負。此後500多年的時光裡,悟空都是孤孤單單一猴待在五行山下。可能有些人會問,這麼長的時間裡有人去看他嗎?
  • 五百年前孫悟空慘遭圍剿,獨角鬼王和七十二洞妖王被玉帝殺了嗎?
    文:心猿(作者授權發表)《西遊記》原著第四回,孫悟空二度反下天庭。玉帝隨及派遣天兵天將圍剿花果山。在該行動中,孫悟空帳下獨角鬼王和72洞妖王,悉數被李天王率領十萬大軍全體俘虜(發生在二郎神與大聖交戰之前)。
  • 孫悟空與牛魔王等七大聖聯手,為何打不過十萬天兵?你看孫悟空說了啥
    這裡不僅有大鵬、白象怪、青獅精三個妖王級別的人物,手下妖兵也有10萬多。而且獅駝國的國民全部都是妖怪,正如原著所說,「四門都是狼精靈。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面雄彪作總兵。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佔路程。」一句話,在獅駝國妖怪幹了所有人的工作。但這只能代表妖怪的數量多。
  • 孫悟空是妖是仙是佛?|孫悟空孤獨考(二)
    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徵糧的。齊齊整整,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鐵桶金城。」孫悟空這架勢,四萬七千嫡系群妖,七十二洞旁系歸順,軍容整飭,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實力雄厚,典型的妖界大佬作派。
  • 10、花果山七大聖結義,齊天大聖孫悟空為何排名最後?
  • 為何說齊天大聖時代的孫悟空,是最黑化的?
    放眼花果山,水簾洞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多數妖魔在此時便會自大起來,可是,孫悟空沒有。  孫悟空想:「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驚動人王,或有禽王、獸王認此犯頭,說我們操兵造反,興師來相殺,汝等都是竹竿木刀,如何對敵?須得鋒利劍戟方可。如今奈何?」  孫悟空最開始操練軍隊,提升戰力,不過是為了保護水簾洞不再受人欺凌。可是,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 西遊世界四大妖王,獅駝嶺三魔墊底,第一出人意料!
    比如白骨精,名氣最大,可法力不行,勢力也很小,與某些「妖王」不可同日而語。這些妖王,往往獨霸一方,令天庭、西天都頭疼不已。那麼你知道西遊世界勢力最強的四大妖王都是誰嗎?閒著也是閒著,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第四名:獅駝嶺三魔
  • 孫悟空學會筋鬥雲,為何招來師兄嘲笑,你看他們都是什麼身份
    本期,聊聊孫悟空在學習筋鬥雲中的一個有趣細節。如果要問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到的最牛本事,肯定是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七十二變有七十二種變化,也有七十二條性命。在車遲國,劊子手一刀把猴子腦袋切下來,當夜壺一腳踢老遠,鹿力大仙使壞,讓土地牢牢按住不讓孫悟空喚回去。豬八戒十分擔心,沙僧卻道:「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就有七十二個頭哩。」(其原因蝸牛改天再解讀。)
  • 孫悟空被壓了500年,它6個結拜兄弟為何沒去看它?
    孫悟空,花果山七大聖之一,被壓在五行山五百年,卻始終沒有一個妖族之人前來看望他。既然他與牛魔王、蛟魔王、獅駝王等妖魔義結金蘭,為何他們卻都不願來對孫悟空表達關心呢?其實吧,說到底也是孫悟空自作孽,活該沒妖怪來看他。
  • 孫悟空戰二郎神:二郎神和孫悟空誰厲害
    大聖也調獨腳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出來對壘,殺了一天,獨角鬼王與七十二洞妖王,這些所有的幫手,都被天神捉去了。此時,猴王已經沒了幫手,主力就他一個人,而來的11路神仙僅參戰了4路,還有7路根本就沒動手!雙方呈膠著狀態,猴王已被圍困,還沒有捉住,可以算勢均力敵。但明顯已經處於弱勢。後面來的那個二郎神,是第四個和孫悟空單挑的人,鬥了三百多回合,不知勝負。
  • 孫悟空排在生死簿第1350號,那麼排第一號的是誰?
    他打死了愛吹牛皮的村霸混世魔王,搶了東海老摳的金箍棒,建立了裝備精良的猴子軍團,一時間名聲大盛,花果山大大小小的妖王趕緊上門爭當小弟。悟空會聚群猴,計有四萬七千餘口。早驚動滿山怪獸,都是些狼蟲虎豹、騃麂獐犭巴、狐狸獾狢、獅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兒神獒各樣妖王,共有七十二洞,都來參拜猴王為尊。每年獻貢,四時點卯。也有隨班操演的,也有隨節徵糧的。
  • 孫悟空結拜的六個妖王!除了牛魔王,其他五個為何全部失蹤?
    孫悟空當年其實結識了包括牛魔王在內的六大妖王,另外五位分別是分別是覆海大聖蛟魔王、混天大聖鵬魔王、移山大聖獅駝王、通風大聖獼猴王、驅神大聖豸禺狨王。為什麼孫悟空西天取經的時候這五位妖王就再也沒有聽說過了呢?妖王《西遊記》開篇就將世界劃分為了四個大洲,它們分別位於東南西北四個位置:西牛賀洲、東勝神洲、北俱蘆洲、南贍部洲。
  • 西遊記有4人曾大鬧天宮,孫悟空是最差的一個?青獅精:別逗了
    文/瀟湘客《西遊記》中最經典的一個橋段當屬孫悟空大鬧天宮,孫悟空帶領手下四萬七千猴妖,以及七十二洞妖王,反抗天界的追捕與擒拿。但目前大多數西遊愛好者都將大鬧天宮看作是一種對強權的反抗,孫悟空象徵性的作為一個追求自由,不屈鬥爭的英雄而被大家所喜愛,不過話說回來,雖然這種解讀稍有偏差,卻也無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