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美妝相關話題非常熱,是各大社交媒體熱搜榜的常客。這既是經濟下行期「口紅效應」的凸顯,也是得益於年輕消費群體成長,越來越追求個性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在網上買美妝產品,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而「正品、低價」,則是最受其關注的因素。
nice是今年美妝電商的一大亮點,價格低廉的美妝產品吸引了一大波年輕消費者買單,交易量激增。當然,也有消費者發出疑問,如此低的價格,究竟nice上售賣的商品是否是正品呢?就讓我們從模式、打假、售後等方面探探究竟。
1、模式
首先,理清nice的商業模式。nice是一家C2B2C、C2C模式相結合的電商平臺,在這裡,C代表買賣雙方,B代表平臺方,也就是nice。nice作為平臺,僅連接買賣雙方、促成交易,自己不賣貨。
nice也正是憑藉著專業的商家、個人賣家運營能力,吸引了大批粉絲。從app內可以看到,nice上架的美妝產品並不是全品類,而是幾百款熱門爆款產品,推薦語也極具特色,比如「李佳琦推薦、楊冪同款、情人節禮物、倪妮代言」。不難看出,nice追求的不是大而全,而是小而精,很多款式在線下門店或其他平臺經常斷貨。除了常青款、爆款,nice還會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保持新鮮感,讓消費者隨時買到時下最火的美妝產品。
再來看nice售賣美妝的流程。吸引資質合格的商家入駐——通過「集合競價」,展示最低價格——消費者下單——商家發貨——消費者收貨後,可在nice進行免費的在線鑑定。
「集合競價」是nice的一大特色,直接促進了商品價格的降低。與淘寶天貓以店鋪、個性化商品的展示形式不同,在nice上,消費者看到的是標準化商品介紹,而價格則默認展示不同商家的最低報價,消費者下單默認的就是最低價格。因此,商家為了快速出貨,就要比其他商家價格更低,才能得到展示、被購買。消費者還可以隨時刷新價格,選擇合適的時機「下手」。
其實,即使不同商家互相砸價,也不會虧本。因為在其他平臺,商家為了獲得流量往往要購買平臺各種推廣位、展示位,大大拉高了銷售成本。而在集合競價模式下,只要價格低就能得到展示,無需推廣,反而有了更大的利潤空間,商家才敢降價。
此外,nice還有「求購」功能,可以理解為「講價」。消費者下單前可以出價,出價往往比商家的最低報價低幾十塊,如果有商家想快速出貨,即可接受「求購」,收錢發貨。所有交易記錄在該商品的購買記錄中實時顯示,價格公開透明,也從側面為其他用戶對於該商品的價格判斷提供了參考。這樣,消費者有了議價權,進一步促進了價格的降低。
所以不難看出,nice平臺的美妝產品價格低,並不是為了追求低而低,而是通過機制的設置,促使賣家讓出利潤,讓消費者買到心儀的產品。
2、打假
當然,與所有電商一樣,信譽是電商的命門,出現假貨賠本的不單單是商家,更會讓平臺的公信力受損。不良商家「售假」是平臺必須直面的問題。對於售假,nice的態度一直是「零容忍」,通過各種手段嚴厲打擊不良商家,多舉措杜絕假貨。
首先,nice作為中間平臺,為維護正品給賣家設置了非常高的準入門檻,並不斷提高對賣家出售資格的審核、與賣家籤訂零假貨承諾書。同時,一旦查出商家涉嫌售假,nice會對商家做出嚴厲處罰。
nice在商品詳情頁的明顯位置標出了其對美妝的態度:大賣家入駐、對假貨零容忍、假一賠三、直送超低價、24小時發貨。直接體現出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
3、售後
對於美妝產品,nice特別開通了「直送」功能,商家直接發貨至買家,大大縮短了交易流程。在售後方面,為了幫助消費者解除後顧之憂,nice推出了免費的在線鑑定服務,並與專業化妝品鑑定平臺維鑑進行合作。有了專業第三方鑑定機構背書,nice美妝產品的線上鑑定服務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nice還對美妝產品承諾「假一賠三」、快速理賠。比如2月份曾經解決的一次售假糾紛,nice就快速反應,最大限度保障了消費者的利益。
在電商平臺購物,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平臺規則,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希望對nice app的梳理介紹,能幫助消費者更好的「買買買」。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