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綠樹守宮(奧克蘭綠樹守宮,Auckland Green Gecko,Naultinus elegans),全身呈明亮通透的翠綠或深綠色,通常在身體的兩側各有兩排或被黑色細紋包圍的淡粉、蕉黃、乳白或白色斑紋。
這些身體兩側的斑紋,有些貫穿全身連成直線,有些則呈點狀斑駁不均勻的散布,其中還有個體翠綠無紋或僅有極少的白色斑點零星分布。
通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下嘴緣兩側會有不同程度的白邊或黃邊,口腔內也別有洞天,猶如傍晚的天空表現出詭異的藍紫或灰藍色,而舌頭則是深棕或深藍色,還有著橘色或深棕色的眼睛。
一般而言,雌性的腹部呈淺綠色,而雄性的腹部則是淺藍色,但是由於個體差異和體色的細微差別,這並不能作為它們性別區分的唯一標誌性特徵。
幼體與成體的體色差別並不明顯,僅在出生後背側脊柱呈暗綠色,並且向身體兩邊逐漸稀釋成黃綠色。
但是,這種幼體背側脊柱的明顯暗綠色,也會在數次蛻皮後逐漸消失。
其中,最為誘人的則是一種被稱為「金絲雀」(Bright Canary)或黃化(Yellow Form)的金黃或螢光黃表型紐西蘭綠樹守宮。
這種與它們被爬行動物愛好者社群熟知的稱謂格格不入的體色,是由於其體內載色體(Chromophore)缺乏某種色素所導致的意外,卻成為了一種能夠穩定遺傳的隱性基因。
最近(2020年12月06日),來自瑞士的爬寵飼養和繁殖愛好者(tǔháo)Nicolas Defabiani,恰巧收穫了一批有著金絲雀表型的紐西蘭綠樹守宮。
也藉此拋磚引玉,介紹一下那些人工繁育的紐西蘭綠樹守宮表型、基因和品系,而它們中的很多表型也神奇的在其原生環境中得以保留。
原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介紹的絕大多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表型和基因都源於自然,但是那些在其原生環境中最常見的表現在這裡被稱為原色個體。
其中,有些個體身體上的白色斑紋相對較少或不延脊柱相互對映,而有些個體身體上的白色斑紋卻對稱分布或斷斷續續連成直線。
這也發展成為了紐西蘭綠樹守宮「純天然」的選育特徵。
無紋
從下列照片中可以看出,這種無紋的表現不僅能讓它們全身的白色斑紋消失,而且也讓體色變得更為淡雅。
即便,也有個體僅是褪紋的表現,而並非全身無紋。
人工繁育的「原色」與無紋對比
人工繁育的「褪紋」與無紋對比
直線紋
與無紋相似,紐西蘭綠樹守宮的直線紋也存在不同的表現,比如下列照片中的某些個體僅在脊柱兩側排列著相互映襯的斑紋。
然而,真正的直線紋,當然是從頭頂至尾尖連成一線的獨特表型。
低表現與高表現直線紋對比
橫紋
雖然,這種紐西蘭綠樹守宮的橫紋表現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橫紋,但卻是它們所有紋路表現中較為罕見的一種。
原本它們背部縱向排列的白色斑紋或線紋,卻形成了橫向排列的「直線」。
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任何一條紐西蘭綠樹守宮身體兩側出現橫紋相連的表現,這也有待熱衷選育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飼養愛好者不斷的選育。
體側線
另一種紐西蘭綠樹守宮中比較罕見的紋路,具體表現為在身體靠近腹部的兩側有點狀斑紋排成一線或相連成直線。
當然,某些個體在拍照時呈現出的完美側線,也可能只是其接近白色腹部的延伸。
比如,上圖中的這條有著完美體側直線的紐西蘭綠樹守宮,似乎更像是視覺錯位的腹部邊緣表現。
另外,大多數的橫紋個體也會有類似體側的點狀斑紋排成一線。
黃變異
通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體色是綠色的,而黃變異(Xanthochromic)的個體則缺乏藍色素。
這似乎又「抵消」了其體色中的部分黃色表現而讓它呈現出一種朦朧的黃綠或螢光黃體色。
這與此前在文中已經提到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金絲雀」變異個體有著相似的形成機制,但並不清楚它們是否是同一種基因在人工繁育與野生環境中的不同表現。
因此,本文將野生環境中自然形成的稱為「黃變異」,而人工繁育的稱為「金絲雀」,其形成的機制則統稱為「黃化」。
如果你認為上面的某些照片中有PS的嫌疑,那麼當你了解到黃化的守宮趴在更為罕見的黃化(Aurea)植物上的故事,你就會讚嘆自然世界的神奇力量。
這種本該綻放著紅色花朵的紐西蘭聖誕樹(Pohutukawa,Metrosideros excelsa),卻在紐西蘭北部離岸島嶼莫蒂蒂島(Mōtiti Island)出現了兩株罕見的開著黃花的樹種。
然而,莫蒂蒂島的位置又正好在紐西蘭綠樹守宮的分布範圍內,才有了黃化的紐西蘭綠樹守宮趴在黃化的紐西蘭聖誕樹上的照片。
但是,上述自然界的巧合又是否是物種相互依存的方式,仍懸而未決。
淡彩或淡黑
自然攝影師曾經在紐西蘭最北端的北地大區(Northland)拍攝到一條有著淡彩(Pastel)表現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這種身體上同時缺少藍色和黃色所形成的變異表現絕無僅有。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表型應該是一種黑色素減褪的淡黑(Hypomelanism)表現,才讓它們的全身顯得蒼白無紋。
金絲雀
金絲雀或黃化個體,應該是目前紐西蘭綠樹守宮中唯一一種已知或確認的,存在基因遺傳特性的隱性基因表型。
野生環境中的"黃變異"有著與人工環境中的「金絲雀」相似的「螢光黃」表現
不難看出,紐西蘭綠樹守宮的黃變異表現或「金絲雀」表型能與上述任何一種紋路變異相結合,形成更多的變異品系。
「原色」紋路表現的「金絲雀」
「褪紋」或無紋表現的「金絲雀」
直線紋表現的「金絲雀」
橫紋表現的「金絲雀」
體測線表現的「金絲雀」
人工繁育的黃化個體更多的呈現出亮眼的螢光黃色,而自然界中的黃化表現則更為豐富。
然而,更為神奇的是這些被認為由於身體缺少藍色素而形成的黃化紐西蘭綠樹守宮,其標誌性的藍色口腔卻沒有因此而產生任何的變化,也讓這種基因的表現形式和形成機制留有懸念。
·
即便,紐西蘭環保部門嚴禁紐西蘭綠樹守宮的出口行為,並始終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測、管理和保護措施,以幫助它們增加野外種群的數量。
被固定在紐西蘭綠樹守宮身上的微型發射器,以監視那些被放歸野外的人工孵化個體
但是,除了來自人類的盜獵行為和居住用地的不斷開發以外,紐西蘭綠樹守宮還受到貓和老鼠等主要捕食者的威脅。
這種胎生繁殖周期(孕期)接近一年,每次僅產下1至2條幼體,紐西蘭特有的守宮物種,在野外生存的狀況仍面臨諸多困境。
目前,紐西蘭綠樹守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列為易危(Vulnerable),並且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物種,按照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進行管理。
-End-
二次元話題
你對「文章內容」有啥看法?
一起來聊聊吧~
圖文編輯:元元
有態度的爬寵圈獨立撰稿人,
有創意的爬寵基因小程序開發。
趣養爬圖冊
小程序推薦
看完記得點這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