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瑞士爬友的「螢光黃」紐西蘭綠樹守宮說起,淺談這些爬圈「神物...

2021-01-09 騰訊網

紐西蘭綠樹守宮(奧克蘭綠樹守宮,Auckland Green Gecko,Naultinus elegans),全身呈明亮通透的翠綠或深綠色,通常在身體的兩側各有兩排或被黑色細紋包圍的淡粉、蕉黃、乳白或白色斑紋。

這些身體兩側的斑紋,有些貫穿全身連成直線,有些則呈點狀斑駁不均勻的散布,其中還有個體翠綠無紋或僅有極少的白色斑點零星分布。

通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下嘴緣兩側會有不同程度的白邊或黃邊,口腔內也別有洞天,猶如傍晚的天空表現出詭異的藍紫或灰藍色,而舌頭則是深棕或深藍色,還有著橘色或深棕色的眼睛。

一般而言,雌性的腹部呈淺綠色,而雄性的腹部則是淺藍色,但是由於個體差異和體色的細微差別,這並不能作為它們性別區分的唯一標誌性特徵。

幼體與成體的體色差別並不明顯,僅在出生後背側脊柱呈暗綠色,並且向身體兩邊逐漸稀釋成黃綠色。

但是,這種幼體背側脊柱的明顯暗綠色,也會在數次蛻皮後逐漸消失。

其中,最為誘人的則是一種被稱為「金絲雀」(Bright Canary)或黃化(Yellow Form)的金黃或螢光黃表型紐西蘭綠樹守宮。

這種與它們被爬行動物愛好者社群熟知的稱謂格格不入的體色,是由於其體內載色體(Chromophore)缺乏某種色素所導致的意外,卻成為了一種能夠穩定遺傳的隱性基因。

最近(2020年12月06日),來自瑞士的爬寵飼養和繁殖愛好者(tǔháo)Nicolas Defabiani,恰巧收穫了一批有著金絲雀表型的紐西蘭綠樹守宮。

也藉此拋磚引玉,介紹一下那些人工繁育的紐西蘭綠樹守宮表型、基因和品系,而它們中的很多表型也神奇的在其原生環境中得以保留。

原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介紹的絕大多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表型和基因都源於自然,但是那些在其原生環境中最常見的表現在這裡被稱為原色個體。

其中,有些個體身體上的白色斑紋相對較少或不延脊柱相互對映,而有些個體身體上的白色斑紋卻對稱分布或斷斷續續連成直線。

這也發展成為了紐西蘭綠樹守宮「純天然」的選育特徵。

無紋

從下列照片中可以看出,這種無紋的表現不僅能讓它們全身的白色斑紋消失,而且也讓體色變得更為淡雅。

即便,也有個體僅是褪紋的表現,而並非全身無紋。

人工繁育的「原色」與無紋對比

人工繁育的「褪紋」與無紋對比

直線紋

與無紋相似,紐西蘭綠樹守宮的直線紋也存在不同的表現,比如下列照片中的某些個體僅在脊柱兩側排列著相互映襯的斑紋。

然而,真正的直線紋,當然是從頭頂至尾尖連成一線的獨特表型。

低表現與高表現直線紋對比

橫紋

雖然,這種紐西蘭綠樹守宮的橫紋表現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橫紋,但卻是它們所有紋路表現中較為罕見的一種。

原本它們背部縱向排列的白色斑紋或線紋,卻形成了橫向排列的「直線」。

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任何一條紐西蘭綠樹守宮身體兩側出現橫紋相連的表現,這也有待熱衷選育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飼養愛好者不斷的選育。

體側線

另一種紐西蘭綠樹守宮中比較罕見的紋路,具體表現為在身體靠近腹部的兩側有點狀斑紋排成一線或相連成直線。

當然,某些個體在拍照時呈現出的完美側線,也可能只是其接近白色腹部的延伸。

比如,上圖中的這條有著完美體側直線的紐西蘭綠樹守宮,似乎更像是視覺錯位的腹部邊緣表現。

另外,大多數的橫紋個體也會有類似體側的點狀斑紋排成一線。

黃變異

通常,紐西蘭綠樹守宮的體色是綠色的,而黃變異(Xanthochromic)的個體則缺乏藍色素。

這似乎又「抵消」了其體色中的部分黃色表現而讓它呈現出一種朦朧的黃綠或螢光黃體色。

這與此前在文中已經提到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金絲雀」變異個體有著相似的形成機制,但並不清楚它們是否是同一種基因在人工繁育與野生環境中的不同表現。

因此,本文將野生環境中自然形成的稱為「黃變異」,而人工繁育的稱為「金絲雀」,其形成的機制則統稱為「黃化」。

如果你認為上面的某些照片中有PS的嫌疑,那麼當你了解到黃化的守宮趴在更為罕見的黃化(Aurea)植物上的故事,你就會讚嘆自然世界的神奇力量。

這種本該綻放著紅色花朵的紐西蘭聖誕樹(Pohutukawa,Metrosideros excelsa),卻在紐西蘭北部離岸島嶼莫蒂蒂島(Mōtiti Island)出現了兩株罕見的開著黃花的樹種。

然而,莫蒂蒂島的位置又正好在紐西蘭綠樹守宮的分布範圍內,才有了黃化的紐西蘭綠樹守宮趴在黃化的紐西蘭聖誕樹上的照片。

但是,上述自然界的巧合又是否是物種相互依存的方式,仍懸而未決。

淡彩或淡黑

自然攝影師曾經在紐西蘭最北端的北地大區(Northland)拍攝到一條有著淡彩(Pastel)表現的紐西蘭綠樹守宮,這種身體上同時缺少藍色和黃色所形成的變異表現絕無僅有。

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表型應該是一種黑色素減褪的淡黑(Hypomelanism)表現,才讓它們的全身顯得蒼白無紋。

金絲雀

金絲雀或黃化個體,應該是目前紐西蘭綠樹守宮中唯一一種已知或確認的,存在基因遺傳特性的隱性基因表型。

野生環境中的"黃變異"有著與人工環境中的「金絲雀」相似的「螢光黃」表現

不難看出,紐西蘭綠樹守宮的黃變異表現或「金絲雀」表型能與上述任何一種紋路變異相結合,形成更多的變異品系。

「原色」紋路表現的「金絲雀」

「褪紋」或無紋表現的「金絲雀」

直線紋表現的「金絲雀」

橫紋表現的「金絲雀」

體測線表現的「金絲雀」

人工繁育的黃化個體更多的呈現出亮眼的螢光黃色,而自然界中的黃化表現則更為豐富。

然而,更為神奇的是這些被認為由於身體缺少藍色素而形成的黃化紐西蘭綠樹守宮,其標誌性的藍色口腔卻沒有因此而產生任何的變化,也讓這種基因的表現形式和形成機制留有懸念。

·

即便,紐西蘭環保部門嚴禁紐西蘭綠樹守宮的出口行為,並始終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監測、管理和保護措施,以幫助它們增加野外種群的數量。

被固定在紐西蘭綠樹守宮身上的微型發射器,以監視那些被放歸野外的人工孵化個體

但是,除了來自人類的盜獵行為和居住用地的不斷開發以外,紐西蘭綠樹守宮還受到貓和老鼠等主要捕食者的威脅。

這種胎生繁殖周期(孕期)接近一年,每次僅產下1至2條幼體,紐西蘭特有的守宮物種,在野外生存的狀況仍面臨諸多困境。

目前,紐西蘭綠樹守宮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列為易危(Vulnerable),並且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CITES Appendix II)物種,按照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進行管理。

-End-

二次元話題

你對「文章內容」有啥看法?

一起來聊聊吧~

圖文編輯:元元

有態度的爬寵圈獨立撰稿人

有創意的爬寵基因小程序開發。

趣養爬圖冊

小程序推薦

看完記得點這裡呀!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守宮竟然不是巨人?真冠軍比它大兩倍! | 肆養周報
    但是巨人守宮,準確應該是主島巨人(抱歉在視頻中沒有說清楚)絕對是現在公認的最大守宮,最長體長可達 40CM 以上,體重超 400g。雖然說大守宮能超過 40CM 的個體其實並沒有準確的紀錄,但是有記錄的個體長度也可達 36CM ,這已經超過了太平洋巨人守宮的 35CM 的最大記錄了,但是太平洋巨人守宮體型相對肥一些,有可能是在體重上超過了大守宮了把。總之綜合來看,其實大守宮和太平洋巨人應該並列第二。
  • 同樣的爬為啥差距這麼大?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截止到
  • 從亞寵展看爬寵未來走向~ 臺灣省新出的綠鬣法規值得學習!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截止到 2019
  • 來看看日本最大的爬展吧!還有【瘋狂怪物蛙】全解析!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截止到 2019
  • 世界上最大的守宮--新喀裡多尼亞巨人守宮(Rhacodactylus leachianus)簡介
    --新喀裡多尼亞巨人守宮。繁殖巨人守宮最好是把雌雄性分開飼養,只有交配時才共養一段時間效果最好,如果飼養得當,巨人守宮一般可以活到20年以上。同時也是最小的巨人守宮,非常短的嘴部(母的頭型略長),長度在27cm以下,母的更小。體色從黃綠色到亮橄欖色,伴有粉白,橙色甚至紅色的高對比度花紋,花紋中還散布著清晰的黑點。也是巨人中成熟早的,公的一般只需要2年時間即可繁殖。
  • 睫角守宮和魔物守宮的雜交雙胞胎,看上去真的好可愛!
    以下這組由加拿大守宮繁殖場#@Nüwa's Dragons主理人#
  • 這次採訪跨屬守宮繁殖者~ | 肆養周報
    還有什麼好說的,要入爬就趁現在。比如最近爬房就在打折,持續到 11 . 11 號為止。今日特惠物種 · 10CM以上海蟾蜍 爬寵中常常能見到這樣的品種,而且很多雜交都是繁殖者有意為之,雜交種有更強的體質,能顯示出兩個不同物種的特點;而反面,部分雜交種失去了繁殖能力,稀釋了這個物種的血統純度。今天採訪的就是這樣一位幸運的繁殖者 —— Alen,神奇的跨屬物種 —— 魔睫守宮。
  • 4位「爬友」的冷血爬寵飼養故事,我居然有被暖到
    蜘蛛、蛇、角蛙、蜥蜴、壁虎,這些讓人害怕的「冷血」動物,正在成為新晉的熱門寵物。因為以爬行綱為主,它們又被叫作「爬寵」,餵養它們的愛好者們則自稱為「爬友」。「可愛」與「可怖」是常常被用在它們身上的一對反義詞,前者來自爬友們,後者來自不了解爬寵世界的大多數人。
  • 【曝光爬圈騙子】所有做壞事的人本質上都是智力缺陷(大家一起轉發)
    今天曝光一個長期冒充圈內眾多名人的騙子,抖音、微信都曾盜用過【rlyl的自然世界】的註冊商標和名字,還冒充過【神甲會】、【珍寶堂】、【爬圈】、【龜盟】、【何山愛龜說】、【一二水族】、【金魚的王者】等眾多圈內知名個人或組織名號,在各處招搖撞騙敗壞大家的名聲
  • 爬寵中的基因縫合怪! | 肆養周報
    我們直接看物種,先說兩棲類,近期有藍姥爺、負子蟾(CB)、日本雨蛙、蘇利南海蟾(XXXL)、金背蟾蜍、波子角蛙。日本雨蛙和國內的華西雨蛙比較像,免去了國內三有的束縛。市面上的海蟾蜍多為蓋亞那海蟾,蘇利南海蟾(XXXL)很稀少,價格是普通海蟾的幾十倍。
  • 臺灣怎麼養爬系列——爬店巡禮(1)
    這次應【龜鏡】之邀,介紹一下自己了解的臺灣養爬環境,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是臺灣的爬店;二是臺灣的動物園;三是臺灣的一些個人養殖現狀與理念。從小就喜歡在臺灣的水族街、爬店四處晃。與大陸不同,相對完善的法令環境與相對落後的電子商務,使得臺灣的爬店主要在線下為主,這些實體爬店取得資質後,即可售賣。從爬店買的物種也通常不涉及法律問題。
  • 養一隻爬寵的秘密
    △一隻在指頭上的佛羅裡達跳蛛△一隻海南瞼虎但總體來說,爬寵類大部分物種的均價在千元以下,而且後期所需投入較少,比起貓狗等常規寵物,對人們的經濟與飼養壓力是小了許多。從純白的「白騎士」到純黑的「黑夜」,以及「雨水」「高黃」「陽光」「川普」「暴風雪」「銀河」「蘿蔔」「橘子」……這些可愛或文藝的稱呼背後是人們幾十年的選育。甚至連它們的眼睛顏色與圖案都有基因決定。用一個豹紋守宮繁殖者的話來說,「你永遠不知道一顆守宮蛋裡的守宮長什麼樣子」。
  • 探秘「守宮砂」,紕漏一樁因「守宮砂」引發的血案
    翻閱文獻,會發現,守宮砂一說,在中國古代還真是挺源遠流長的,但其功用和藥理就漏洞百出了。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也對此提出質疑。「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 古代女子的守宮砂到底是啥,真有那麼神奇嗎?說了你可能不信
    導語:古代女子的守宮砂到底是啥,真有那麼神奇嗎?說了你可能不信在古裝電視劇中常常能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丈夫在判斷自己的新婚妻子是否還是處子之身的時候,就會拉起妻子的袖子來看看手上到底有沒有守宮砂。這守宮砂到底是什麼,竟然能成為古代判斷一個女子是否是處子之身的依據?真有那麼神奇的作用嗎?說了你可能不信。在歷史上最早在秦朝時期可以見到守宮砂相關的記載,秦朝時期方術盛行,大量與方術相關的神仙志怪的書籍流行在世。與守宮砂相關的信息就記載在這些方術書籍裡,從記載中可以看到守宮砂的製作材料和方法。
  • 守宮砂是什麼_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真的嗎?
    在古裝劇中經常看見女孩子的父母或者師傅會在其手臂上點一個守宮砂,砂在貞操在,一旦貞操消失那必是終身恥辱。那麼這古代女子的守宮砂是真的嗎?那麼,守宮砂是用什麼做的?守宮砂真的能夠辨別是否為處女嗎?晉朝《博物志》中記載:如果用硃砂餵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硃砂後,把壁虎搗爛並千搗萬杵,然後用其點染處女的肢體,顏色不會消褪。只有在發生房事後,其顏色才會變淡消褪,是以稱其為「守宮砂」。
  •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豹紋守宮?這些優點存在並使它們受歡迎
    在互動過程中,雙方都會感到很開心,彼此之間會建立起一種獨特的情感。所以平時特別珍惜和狗狗的相處,儘量照顧好狗狗,所以最後有了好的陪伴。但是,現在寵物的種類似乎不僅限於貓和狗了。我發現現在有很多人喜歡的爬行動物。其中,豹紋守宮也是很多人看重的類型。他們就像壁虎一樣,特別小,但是他們被很多人喜歡。在飼養這種寵物的正常過程中,確實帶來了這種寵物的體驗。
  • 巨人守宮和黑化
    作者 | songrui編輯 | sheng排版 | Jhjie巨人守宮從80年代開始進入爬寵界已經快40年的歷史了,80年代最初野外採集巨人的兩位大佬是德國的Seipp和Henkel,他們在New Caledonia 的一個大的支島 Pine island 紮營,分了兩路順水而上,一路收集了不少野生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