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的宮殿群,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也同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故宮規模宏大,耗資巨萬,光三大殿即使是是地上的金磚也是千裡挑一,薄厚輕重都有極為嚴格的規範。然而,這樣一座奢華壯麗的宮殿從建成之日起便屢遭天災和戰火的侵擾。尤其是高高在上的三大殿易於遭到雷擊而被焚毀。
參觀過故宮,我們便知道,午門是故宮紫禁城的南門,走進午門,進入太和門,裡面就是三大殿。
整個皇宮分為前朝,後寢兩個部分。先說後寢的中路是乾清宮,是皇帝日常起居和辦公的地方,當然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后,妃嬪居住的地方。而前朝,是朝廷舉行典禮活動的地方,處處要顯示皇家的威嚴。
這就回到我們剛剛說的前朝部分的核心建築,即中路的三大殿,此外還有東路的文華殿和西路的武英殿。三大殿的特點就是高大威嚴。古代建築都是木製建築,為了建造三大殿,又建造了高高的臺座承接。
這樣就產生了一個隱患,遇到雷雨天氣,高高在上的三大宮殿就會遭到雷劈起火而被焚毀。據史書記載,三大殿自建成以來,曾經多次被火災焚毀。
故宮最早一次雷擊著火事件便發生於1421年,也就是故宮剛建成的第二年就發生了雷擊著火事件。三大殿均被燒毀。之後十幾年間幾乎年年失火,經歷了將近20年才將其重新修復。
故宮除了遭遇天災之外還有人禍,即王朝的更迭戰爭。當年李自成攻入京城,結果皇位剛坐了幾天,龍椅還沒坐熱乎,就被吳三桂趕出了紫禁城。關鍵是他逃跑的時候,學習項羽燒阿房宮,一把火燒了紫禁城。
到了近代,日本侵華差點毀掉故宮,所幸的是日本到北京城沒有戰鬥,故宮得以保存。當時,如果日本真的炸毀了故宮無疑會激起中國更大的民憤,這不是日本侵略者想要看到的,他們初衷想從思想上控制中國來著。
可以說故宮經歷了無數次腥風血雨之後終於迎來了一盛世。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無數次的修復和完善故宮的開放面積一直在擴大。
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宮博物院將連刷三個首次,成為京城「最亮」景點——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紫禁城古建築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
這不由得引來無數網友激動的一發不可收拾。最皮網友關注點在於能不能和清朝的宮女搭訕?畢竟曾經清朝宮女的照片被拍到過。確有此事。
在1992年,又是一個雷雨天氣,一道明亮的閃電過後,在故宮的紅牆上就有一行行走過的宮女,僅出現了5秒,手快的遊客將其拍下,神秘的宮女只留下這一張照片就消失了。
儘管,專家後來進行科學解釋,因為宮牆是紅色的含有化學物質四氧化三鐵,而閃電可能傳導下來,如果在那個年代碰巧有宮女從此經過就會被記錄下來,此時宮牆相當於錄像帶,下次閃電出現的時候,就會放映出宮女來。
但是,故宮的低調讓人們難以抵擋她的神秘,大家難以置信。上元夜大家可以一睹故宮,相信大家會驚訝的喊出原來你是這樣的故宮
600歲的故宮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原來一直莊嚴肅穆的故宮居然變得「萌萌噠」,也可以這麼青春活潑,相信今夜之後,故宮的文創產業便一發不可收拾,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