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有很多有文化的人,可能在婚姻當中都會有著自己的一種想法,肯定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個自由戀愛。比如說老舍這樣的一個文藝界的勞動模範,他不僅是一個人民藝術家,更是一個作家,現代小說家擁有很多的身份,代表作更是比較多的,《駱駝祥子》就是他其中的一個代表作,只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因為文化大革命的運動受到了迫害,被逼無奈的情況下,選擇了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身亡,真的是一個悲劇。
除了這些以外,老舍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出生於北京的他,父親曾經是滿族的護軍,死在了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戰爭當中,母親依靠著給人洗衣服來維持生活,他在9歲的時候因為有人資助到了私塾讀書,通過讀書的經歷以後讓他對文化方面有著自己的見解,雖然也曾經因為經濟困難而退學,但是他卻很努力的考取了公費的北京師範大學。
畢業以後他還在小學當過校長,除此之外他就開始發表自己的文章,在第一次的時候是在1921年,他發表了只有700字的作品。後來的他還曾經到國外留學,一直到1930年才又回到了國家做教授,邊寫作邊教學,因此還認識了妻子胡絜青,當時她的妻子也是那個時代非常獨立的女性,成績更是很優異,也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僅在書法繪畫當中很有能力,更是一個才華出眾的女子,雖然他在26歲了,但是在那個年代的她依舊還在讀書,這些都可以看到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女生結婚還是比較早的,像她也屬於結婚比較晚的人了,家裡面的父母也替他的婚事著急,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老舍,並且在母親的幫助下,兩個人很快就確定了關係。當時兩個人還有過一段異地戀情,老舍對他也是非常喜歡的,可以說是每天都會給她寫一封信,當時的兩個人真的是非常恩愛的,一個是才子,一個是才女,這樣的婚姻確實讓當時很多人羨慕不已。
這是兩個人美好的關係,並沒有維持多長的時間,在結婚以後,因為他的妻子為了丈夫的事業就做起了家庭主婦,主要是照顧孩子婆婆以及家庭,先是生下了一兒一女。只是在當時的社會當中又爆發了抗日戰爭,讓很多的家庭因此受到了牽連,老舍一家也是在當時那個時候受到迫害的人,當時老舍是自己離開的妻子,就照顧著三個孩子和一個婆婆。沒有想到老舍離開就是6年的時間,甚至老母親去世他都沒有能夠回來,可以說在離開家的這段日子當中,妻子成為了家庭的支柱。只是老舍在這個過程當中卻與另一個女子在一起,而且同居了。當時妻子帶著孩子從北平到了重慶,沒有想到卻看到了自己的老公與其他女人在一起了。
這個女人名字叫做趙清閣,同樣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女子,15歲因為包辦婚姻就選擇離開家裡面獨自闖蕩,19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個報刊的基本撰稿人。她在與老舍在一起的時候,絲毫不在意外界人的眼光,可以說他們兩個人所相遇的時間並不是很對。在這個時候老舍面對這兩個女人,他卻選擇了逃避,而趙清閣知道了,這個男人不可能給他名分的時候也選擇了退出。
老舍雖然對趙清閣非常喜歡,在兩個人分手以後,他依然瞞著妻子在接濟這個女人,但是她卻沒有勇氣成為一個拋妻棄子的男人,也不願意面對著被人們人們批判的眼光。像老舍這樣的一個文人,他可能並不很適合婚姻,比如說在三個兒女的吵鬧當中會對他的創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與妻子之間的爭吵也漸漸的增多。只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如果在離婚以後會面臨怎樣的結局,所以他一直都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看似在文學當中做出很大貢獻的老舍,其實在感情當中他卻是一個比較懦弱的男人,他的所作所為其實對於這兩個女人都是一種傷害,作為妻子來說也沒有辦法原諒他所做出的事情,雖然兩個人並沒有離婚,但是他們早已經成為了看似親密的陌生人。作為老舍的妻子來說,本來也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為了家庭,似乎失去了自我,而這些她的老公並沒有看在眼裡,可以說在三個人的感情當中沒有誰對誰錯,也沒有誰輸誰贏,只是希望所有的人能夠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