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風 | 牟洪營: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021-02-08 鹽風文學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初次讀這首詩歌和聽見這首曲子,心靈被蕩滌了,那麼清澈,悠揚,婉轉的一首笛琴曲,此曲只應天上有,何時飄落到人間?竟是這樣的絕色傾城,這樣的引人入勝。


    有撫琴的手撥弄著今晚的月色,又從薄涼的月色裡打撈起風的嘆息,以及星的碎語。吹笛人的惆悵漂浮於月光之上,她在笛曲的涼意中寂寞地美麗著。笛聲悠悠,氣息如蘭,將滿腹的心事吹奏成一朵朵疼痛而美麗的睡蓮。此刻,我正從一闋宋詞裡醒來,在寧靜悠遠的音樂中懷遠。



  讓我的目光在行雲流水的音樂之上踮起足尖,遊弋於江南的三月。當一縷清澈的風從笛管中吹拂過來,它已然將那一節青澀的舊夢徐徐展開,降落在庭院深深的暮春時節。透過潮溼的音樂,看見楊柳的濃蔭堆疊出重重煙霧,氤氳成一幅潑墨的山水畫卷,塗抹著生命故事的背景。


那來自心底深處的共鳴和震撼,無不牽動著心靈上最溫柔的一根弦,仿佛有人在深情地呼喚。笛音低回,但並不如泣如訴,絲管裡流淌出來的是脆生生的暖,如飲一杯甘美的酒,醉到濃豔。那醇醇的韻味仿佛是小橋流水的潺潺之音。


笛聲伴著琴曲,在心間飄蕩,在耳際環繞,如一杯綠茶的清香,輕輕飄到心靈深處,那麼繚繞著,纏綿著,動情處,禁不住會讓人潸然淚下。柔和的鋼琴曲起起落落,跳躍著靈動的旋律。像一雙溫暖的手,那麼溫柔的撫摸著,揉捏著。讓人那麼妥帖和舒適。



  這意境,似乎是在紅花綠柳,天高雲淡的世外桃園一樣,柔美的笛聲裡,演繹著夢想,品味著希望。兩種不同的樂器,一古一今,一中一洋,卻如此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笛的樸素與琴的時尚恰當地融合。笛在跳動的琴曲裡舒緩地起伏,那深沉的韻律表達了特有的思想和感悟。


  似一幅山水畫,清淡、悠遠卻意境無窮。那細膩,那溫潤,那風情,無不完美地展現在聽者面前。似一位楚楚動人的妙齡女子,長發飄飄,在淡淡月光下,執一管素簫,緩緩地吹奏著。夜色靜謐安詳,月光如水灑地,該是多美的一幅景致。


  又似一位瀟灑俊朗的男子,颯爽英姿,那份陽光般的堅定、從容,是塵世間的自在與逍遙。輕柔、纏綿、溫厚,就如一篇好看的文字,流暢、美麗、洗鍊,在舒緩美妙的情境中那麼輕易地就觸摸到內心深處,這就是音樂的功效。


亂紅,一個「亂」字,有多少塵世的紛擾,卻又是多麼渴望遠離塵世的紛擾,那亂紅飛過,將是另外一翻景象吧?一個紅字,閱盡了人世間的繁華、富貴。所有的落花飛雪、曾經的在水一方、現世的咫尺天涯。且由它浮雲春水流動著時間,且由它暗香幽風,冷冷歌吹,且由它皎潔無垠灼灼其華的繁華盛世良辰美景,無非是紛紛擾擾紅塵萬丈寂寞深淵。混合我遙想輾轉纏綿悱惻塵世荒涼。



「亂」與「紅」結合在一起,襯託出了一種質感的美。笛音一出,那紛紛抖落的,便是那一地的亂紅,飛過春的天空。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笛音,越來越遠,仿佛是一切都已成為過去……


前塵往事,何必要糾纏太多,灑脫地面對得與失,對與錯,揮手一笑中,便像那一地亂紅,漸漸地,漸漸地消失在塵事中。可生活畢竟還是要繼續,隨後的一聲磬音,又似乎讓人驚醒,春去春還來,花落花還開……


還是這曲亂紅,不停歇的迴旋在我的心頭。是誰?揉碎枝頭春意,撒落一地嫣紅,是誰?教煙雨迷離,飄蕩滿眼蕭遜色?吹笛的唇上,是否有血,染紅了飄飛於夜空的思絮?月色裡有飛花萬點,應是從一闋宋詞裡飛濺出來的雨滴。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注釋】⑴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⑵堆煙:形容楊柳濃密。⑶玉勒:玉制的馬銜。⑷雕鞍:精雕的馬鞍。⑸遊冶處:指歌樓妓院。⑹章臺: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有「走馬章臺街」語。
  • 醉美|歐陽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首詞以生動的形象、清淺的語言,含蓄委婉、深沉細膩地表現了閨中思婦複雜的內心感受,是閨怨詞中傳誦千古的名作。此詞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疊字之工,致使全詞的景寫得深,情寫得深,由此而生深遠之意境。詞人首先對女主人公的居處作了精心的描繪。「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這兩句,似乎是一組電影搖動鏡頭,由遠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 每日分享·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注釋>>>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幾許:多少。許,估計數量之詞。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詞的上片著重寫景,但「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在深深庭院中,人們仿佛看到一顆被禁錮的與世隔絕的心靈。詞的下片著重寫情,雨橫風狂,催送著殘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風雨無情,留春不住。於是她感到無奈,只好把感情寄託到命運同她一樣的花上:「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這兩句包含著無限的傷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評曰:「詞家意欲層深,語欲渾成。
  •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鞦韆去......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此詞簾深樓迥及「亂紅飛過」等句,殆有寄託,不僅送春也。或見《陽春集》。李易安定為六一詞。易安云:「此詞餘極愛之。」乃作「庭院深深」數闋,其聲即舊《臨江仙》也。毛先舒《古今詞論》:永叔詞雲「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此可謂層深而渾成。何也?
  • (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自宋代以來,產生了不少以《蝶戀花》為詞牌的優美詞章,像宋代柳永、蘇軾、晏殊等人的《蝶戀花》,都是成為經久不衰的絕唱。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山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李清照《臨江仙》詞序云:「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世人都愛「庭院深深深幾許」一句,疊用三個「深」字,道盡多少悽涼。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古詩詞中的「點睛之筆」(一)
    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點評:「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與「雲破月來花弄影」和「柳徑無人,墮飛絮無影」合稱「三影」,同為名句,系描神之筆。張子野筆闢蹊徑,不寫蕩鞦韆的人,而借鞦韆影來展示他人對春殘花落的無感無知和作者的多愁善感,以他人之樂反襯己之哀。
  • 惜春詩詞精選二十九首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蜂爭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楊惜金縷。-9-殘春一夜狂風雨。斷送紅飛花落樹。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無情容易去。高樓把酒愁獨語。-16-天意才晴風又雨。催得風前,日日吹輕絮。燕子不飛鶯不語。滿庭芳草空無數。
  •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悼念敬愛的傅聰老師
    反覆強調著你的法國作品風格不對、理解不對、演繹不對,你做為研究生要有自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的高壓激發了某人的倔強之心,畢業論文開題定為《弗蘭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文本與演繹研究及引發的美學思考。美學部分主要探討中西審美差異,犯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艮勁兒,就想不但要拉好,還想從根源上探究下中國學生如何演奏好西洋音樂作品,融合平衡的度到底在哪裡?
  • 【宋詞】淚眼問花花不語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譯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登上高樓也望不見通向章臺的大路。 風狂雨驟的暮春三月,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
  • 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在《醉翁亭記》中,他寫明了「醉翁」的來由:「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歐陽修諡號為文忠,世人都喜歡叫他歐陽文忠公。他和韓愈、柳宗元、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也是我們熟知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餘7個人分別是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 【戲觀劇社】《孤戀花》:亂紅飛過鞦韆去
    孤戀花亂紅飛過鞦韆去作者/林逸塵(原載於《電視劇》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