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復旦投毒案兇手林森浩被執行死刑,一場悲劇本可以到此結束。但總有人乞求寬恕,乞求原諒,乞求真相。
有人說想看到被害人黃洋的至親們發出寬恕他的籲求。有人聲稱:死刑就是用所謂的正義去殺人。有媒體不惜筆墨為林森浩開脫:「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進、好強、善良的一半,始終沒有停止與苦悶、自責、充滿挫敗感的那一半的戰爭。」
還有敬業的記者,直到兇手伏法以後,還向受害者黃洋的父親提問這樣的問題:
無疑,林森浩是名校高材生、他有過光輝的升學史、他存過很多善的念頭、做過對的事,但不論出於什麼動機,他輸了這場人性的考試。他選擇以傷害他人生命的方式消除內心的怨懟。即便是在黃洋搶救期間,他也因為怯懦和僥倖沒能坦白,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或許是現實的貼近感讓某些人、某些媒體、某些記者迷失了。歷史君翻出清代的一則故事,幫大家捋捋思路。
本文選自書籍《中國人:群居的食草族》,霧滿攔江著
轉自:文裁縫(微信ID:wencaifeng007)
一
清朝時,昆明有個縣太爺,叫王燮。王燮家的少爺,人稱王衙內。王衙內的人生理想,和《水滸傳》中的高衙內沒什麼區別。他不想成為龍和鳳,他只想生活在幸福中。幸福是簡單的,就是帶三五個家丁,終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上大街閒逛。
天天跟在王衙內身後的家丁,有個狐假虎威的老何。
老何雖然只是個家丁,但他有個學霸兒子——我們就叫這孩子何學霸好了。小學霸聰明絕頂,寫的文章,連浸淫詩書一生的老夫子都拍案叫絕,無法改動一字。於是縣太爺王燮,就讓家丁老何把小學霸帶來,給自己兒子當書童。
王衙內和何學霸,就這樣坐在一起,開始學習。
有了稍好一點兒的讀書環境,何學霸的成績一飛沖天,名聲不脛而走。而王衙內也沾光出了名,江湖人稱王學渣。
高考了——不對,這是清朝時候的事兒,那時候高考叫科舉——王學渣愁眉苦臉,背著大袋的銀子出門,被父親逼著去趕考。
何學霸躲在無人之處,號啕大哭——他父親是個狗腿子,根本沒有戶籍,也就是沒有戶口。
二
清朝跟現在一樣,沒有戶口的孩子,沒資格參加科舉——但各地也在狠抓升學率,畢竟從自己地盤考出去的學霸,家鄉人人臉上有光,幸與榮焉。於是昆明當地有頭有臉的士紳全都在奔走活動,用盡了各種方法,終於給何學霸弄到了戶口。
何學霸時來運轉來,奔赴考場,果然是榜上有名,而且名次極靠前。皇帝御筆一揮,曰:對於這樣年輕而優秀的好幹部,一定要大膽任用!於是何學霸進翰林院進修,翰林院是什麼地方?是重要領導幹部大本營,翰林院最差勁的,出來也是個縣太爺。錦繡前程在向何學霸熱情招手。
這一年,何學霸剛剛18 歲。
這一年,王學渣勝利落榜,理直氣壯地回家啃老。
三
王學渣終究是官二代,和草根不在一個起跑線上。縣太爺王燮花錢給兒子捐了個官。
此後二十年,何學霸和王學渣,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前行。何學霸從翰林院出來後,先在六部挨個做侍郎——也就是做副部長,然後外放成為封疆大吏—— 41 歲那年,他已經官拜兩江總督。
王學渣在官場上,不改當年衙內的作風,雖然他沒什麼成就,但熬資格,官也在慢慢地升——但與何學霸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
飲水思源,何學霸卻從未曾忘卻王學渣。一旦有了機會,他立即向皇帝舉薦自己的學渣小夥伴。
四
何學霸與王學渣時代,正是清鹹豐朝。鹹豐是個倒黴蛋皇帝,他前腳登基,後腳洪秀全就鬧起來了,攻陷南京,改叫天京並向鹹豐叫板。太平軍攻入浙江,攻城略地勢如破竹。鹹豐帝急找何學霸:何愛卿,值此危難之際,何人可出任浙江巡撫,替朕分憂呢?
何學霸大聲道:陛下,臣這裡還真有個現成的人選。
鹹豐大喜:愛卿快快道來,是哪個呀?
何學霸:陛下,臣舉薦正在官場上混日子的王學渣……不是,臣舉薦江蘇布政使王有齡。
鹹豐帝:啥?你給朕舉薦王學渣?
何學霸:陛下,你連這事兒都知道?
鹹豐帝:滾!
這事就這麼算了。
但何學霸卻沒完,他又一次上疏,力薦王學渣,氣得鹹豐直哆嗦。
隔幾日,何學霸又來了,再次上疏,舉薦王學渣。
鹹豐帝終於發飆了:何學霸你個一根筋,天底下這麼多的人,你難道就認識一個王學渣嗎?
何學霸抬槓道:陛下,臣覺得讓學渣去對付太平軍,蠻合適的。
鹹豐帝:算了,那就試試吧。
風水輪流二十年,昔日的王衙內,終於混到靠當年家丁幫扶的慘澹地步。
五
眨眼工夫,鹹豐帝死了,權力型女人慈禧出場。她坐在兒子的龍椅上,探頭往外一看,頓時驚呼起來:好刺激,你看那邊有個學霸和學渣,正聯手大戰洪秀全……不得了,出怪事了!
其實也沒什麼怪事,就是何學霸和王學渣的人生大考,來臨了。
第一個面臨大考的,是兩江總督何學霸,他當時駐紮常州,太平軍螞蟻一樣突然湧來。何學霸鎮定自若,作出英明決策:戰略轉移,轉移到上海租界去享受人生。
正要走,當地士紳百姓把他攔住了:學霸大人,你是封疆大吏,有守土之責。
敵人來了你不能逃,棄土而逃可是殺頭之罪呀。
殺你個頭呀!何學霸憤懣地說:我這一生容易嗎?爹是家丁狗腿子,我是書童小跟班,好不容易才熬出頭來,大好的人生還沒享受夠,你們就跑來讓我死,憑什麼呀?我偏不死,氣死你!
不死不行!眾人攔在學霸面前:學霸大人非死不可,你想逃,得先過我們這一關。
這一關有什麼難過的?何學霸樂了:警衛連,預備,舉火槍,放!
砰砰砰!槍響了,何學霸打死打傷許多老百姓,殺出一條血路,徑直逃往上海,鑽租界裡躲了起來。
何學霸逃了,他舉薦的王學渣,也進入了考場。
六
太平軍蜂擁而來,包圍了杭州,把王學渣困於城中。手下人建議:學渣大人,咱們快逃吧,再不逃就沒機會了。
王學渣嘆息道:人啊,只活一輩子,像條狗那樣也是活,像個人那樣也是活。
這世上的狗狗太多了,咱們乾脆做人吧。
王學渣堅守空城兩個月,城破,自殺身亡。
太平軍被王學渣的忠勇感動了,不敢冒犯,厚殮其屍,護送其棺木回鄉。
七
何學霸的名字叫何桂清,他出身苦寒,走科舉路線進入仕途,官運亨通。但在常州棄土而逃,更殺勸阻百姓多人,慈禧太后派人到上海把他捉住,以臨陣逃脫罪,砍了腦袋。
王衙內名叫王有齡,他少年科舉失敗,此後人生,淪為官場混子。如果不是當年的書童何桂清拉他一把,他是沒有機會出頭的。
但人生就是這麼弔詭。出身苦寒的何桂清,雖然是科舉考場上的成功者,卻未能通過最後的人生大考,身死名裂聲名掃地。而不被鹹豐帝看好的王有齡,卻沒有辜負舉薦自己的何桂清,世相如此七顛八倒,讓人看得跌破眼鏡。
八
其實吧,道理我們人人都知道,考場裡考的那點玩意兒,跟人生的品德能力,有時半點兒也不搭。只不過,當一代年輕人長大進入社會,總得弄出個篩選機制來,以便大家挑選揀用。沒有這個篩選機制,這世界就是鐵板釘釘的世襲制,苦寒孩子永世也沒有出頭機會。
但是,智慧、能力或品德,這些東西都是無法量化的。所以,古時代的科舉,現在的高考,完全是一套與孩子品德能力無關的篩選方式。所謂的學霸,只是他最擅長玩這種篩選遊戲罷了,一旦進入社會,此前的一切歸零。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短褲。進入社會打拼,才知道誰才是真的學霸。
古時代的科舉,坑慘了不知多少人,甚至坑害了這個民族。現在的高考,弊病同樣也不少,所謂高分低能,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現在的高考,其作用不過是用來給官宦世家添堵,給世襲製造障礙。之所以不廢除它,只是因為沒有一個有效的機制可以替代。所以,這個時代的學渣,真的沒什麼丟人的。這個時代的學霸,也沒什麼值得炫耀的。高考不過是一場遊戲一場夢,遊戲結束了,就該幹正事了。夢醒了,就該爬起來刷牙洗臉了。
話雖如此,但高考失敗,傷害卻是終身的——一旦在這條線上被劃下,就意味著人生的一次重挫,意味著你將失去許多機會。比如說王衙內,如果不是科舉,他的書童根本不可能有出頭的機會。只是因為不擅長玩科舉的遊戲,讓王衙內失去了整個人生……
但我們期望,王衙內的悲劇不會再重演。畢竟現在是個商業社會,多元的選擇給了每個人更多的機會——王衙內時代,除了當官只有種田。而現在,冰冷的商業法則把一切都金錢化了,只要你努力,你奮鬥,你所有的本事都會在市場上被購買兌現。
人只活一次,拼要拼一生。任何時候都要明白這個道理。
關於作者【霧滿攔江】:著名當代作家,新浪名博,自媒體人。已出版歷史、傳記、財經、小說等圖書六十餘種,千餘萬字
提示
發送ls001至ls045中任何一個,可收到人文歷史收集的往期最頻點擊,例如ls008、ls015、ls020、ls033……(ls即是漢字歷史拼音的首字母,一次發一個,不要貪心哦)
分別發送「習近平」「毛澤東」「鄧小平」「宋美齡」「蔣介石」「周恩來」「劉少奇」到【人物】專題系列文章。
商務合作:留言或添加QQ304664957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