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熱映,我們如何回溯抗美援朝電影

2020-10-28 毒眸官方號

文 | 武怡楠


編輯 | 江宇琦


10月23號上映的戰爭電影《金剛川》,截至毒眸發稿前夕,總票房已破3億。這部影片講述了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最後階段的金城戰役中,一座木橋如何在一天之內被美軍反覆炸毀、又被志願軍反覆修補的戰爭奇蹟——而片外8月開拍、10月上映的速度,也算得上是這種「生死時速」的寫照。


值此「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除了《金剛川》,今年還有動畫電影《最可愛的人》、紀錄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故事片《英雄連》將陸續登上大銀幕。博納影業出品的《冰雪長津湖》、張藝謀執導的《最冷的槍》、萬達影視出品的《上甘嶺之四十三天》等抗美援朝背景的獻禮片也將於明年和觀眾見面。


這不是中國電影歷史上第一次抗美援朝題材的創作高峰了,作為一場關乎民族發展的「立國之戰」,抗美援朝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其所牽扯出的許多故事、背後所承載的諸多情感、自然也就在過去的七十年裡,一次次成為銀幕上的經典。


歷史上最早大量湧現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創作,是在戰爭剛剛結束後的50、60年代,其中最為經典的兩部電影,非《上甘嶺》(1956)和《英雄兒女》(1964)莫屬。尤其是兩部影片留下的音樂和諸多臺詞,就像某種線索,至今還在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


2016年的香港大學,龍應臺在一場演講中發問:「你們的啟蒙歌曲是哪一首」,彼時港大校長周偉立的回答是《我的祖國》。緊接著,隨著「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的歌聲響起,全場學生開始自發地大合唱起來。


《我的祖國》的旋律華美激昂、有著穿透時間和世代的力量,而這首歌最初就是《上甘嶺》的插曲。電影當中,在坑道保衛戰中堅守的志願軍們缺乏補給、缺糧斷水的情況下,女衛生員王蘭的浪漫高歌,引無數觀眾落淚。到了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時,也特別選用了這首歌曲搭載。


電影《上甘嶺》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上甘嶺》上映時,一些志願軍老兵對坑道這段描寫並不滿意,因為實際情況更為嚴酷。對此,影片導演沙蒙解釋道:「藝術反映生活,但生活不等於藝術。」


這種創作理念對日後新中國的電影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也評價稱:「藉此能看出導演的訴求並不止於在電影中如實再現戰爭的殘酷,他更希望能表現艱難困苦中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和平的嚮往。」


除了有動人的插曲,《上甘嶺》還有恢弘的戰爭畫面,一經上映就引發轟動,成為一代人的精神符號: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北京地區連續上映876場,觀眾達68萬人次,平均上座率超92%,打破了北京上映影片觀眾人數的最高紀錄。


《金剛川》的主題曲《英雄讚歌》,則來自另一部經典影片《英雄兒女》的同名插曲。多線敘事的《英雄兒女》脫胎於巴金的小說《團圓》,《英雄兒女》不似《上甘嶺》改編自真實的戰鬥事件,但也基於巴金的大量觀察——他曾在朝鮮戰場上待過7個月,停戰後又在朝鮮城鄉繼續生活了5個月,才動筆寫下《團圓》。


片中英雄王成的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曾是國產戰爭片中最令人震撼的臺詞之一。雖然當時塑造英雄,常常有「高大全」的傾向,但基於數位原型創作而成的王成,因其凝聚的真情實感,並未給人空洞之感。革命軍人因愛國主義驅使而選擇以血肉之軀對抗敵人,確實無數次的上演過。


電影《英雄兒女》截圖

那些年裡,除了《上甘嶺》和《英雄兒女》,抗美援朝題材還湧現了很多其他作品,從不同角度直接展現了戰爭中形形色色的人,不過大多數都離不開「一線戰士」、「後勤保障」、「中朝友誼」、「反特」和「女兵」這幾個大主題。


直接反映空戰、坦克戰、志願軍作戰的《長空比翼》(1958)、《英雄坦克手》(1962)、《打擊侵略者》(1965);根據軍教片改編的驚險動作片《奇襲》(1960);特務、諜戰題材的《三八線上》《鐵道衛士》(均為1960);講述後勤補給的《烽火列車》(1960)等,和大量的軍教片、紀錄片一起,為後人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畫面。


至於「女兵」,《上甘嶺》依然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最初的劇本裡,《上甘嶺》只有男性角色。是後面主創了解到志願軍女戰士王清珍、衛生員解秀梅等人在上甘嶺戰役中為戰士吸尿、為救傷員而身負重傷的事跡後,才選擇加入了女性人物王蘭,也才有了前文提到的經典畫面。


到了70年代,抗美援朝相關題材的影片仍有不少,但產量有所下降,在表現手法上也鮮有創新。


例如講述反絞殺戰的《激戰無名川》(1975),刻畫了志願軍如何冒死搶修大橋,和如今《金剛川》上的那座木橋有著時代的呼應;《長空雄鷹》(1976)也是以炸毀大橋引入戲劇衝突;此外,還有講雷達兵和空戰的《碧海洪波》(1975)和《飛虎》(1978)等作品。


進入80、90年代,受內地電影創作思潮的轉變(主旋律影片大賣,因為年輕人更愛國?)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等因素影響,抗美援朝題材作品的數量開始下滑。20年間的代表作,僅有《心靈深處》(1982)、《戰地之星》(1983)、《神龍車隊》 (1992)、文獻歷史片《較量》(1996)、《鐵血大動脈》 (1998)等少數作品。


21世紀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關係的變化,抗美援朝題材的創作也進入一個相對的沉寂期。2000年拍攝完成的《北緯三十八度》因為種種原因,至今還未公映。不過,在《集結號》(2007)、《我的戰爭》(2016)等影片中,仍有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直接展現。



如今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沉寂多時的抗美援朝題材終於又熱了起來。


不過從「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走來,抗美援朝主題的電影拍攝已經走過近70年之久,在如今的語境下,這一題材的表達自然會有很多變化。


首先便是創作視角。《金剛川》和近些年不少主旋律影片類似,開始更多聚焦歷史大事件下的普通人。全片最大的情感落點之一,或許要數張譯扮演的張飛。他可以在某個戲劇張力極強的瞬間,自嘲自己為「莽撞人」,和觀眾形成了某種情感共振。


同時,抗美援朝戰爭正在走向更大的表達空間。


如果說在《上甘嶺》時代,一些親歷過戰爭的人們還覺得影片的某些藝術表達是在「美化戰爭」;那麼當《金剛川》中出現無人騎行的白馬,接受過一定電影教育的觀眾已經更能理解這種顯性的精神符號——「渡過那座理想橋」,拍抗美援朝永遠不是在懷念那段戰爭,而是在嚮往和平。


除此之外,在《金剛川》上映的2020年,國內外都在經歷著一些深刻的變化。就像編劇汪海林所言:「今明兩年會有大量的抗美援朝題材的作品出現,這和如今中美關係的大背景是有關係的。」


《金剛川》專門闢出一個段落,相對客觀的展現「對手」,後面的更多影片或許也會有更多對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直觀描寫。相比起來,在曾經的抗美援朝影片中,英雄和敵人總是對立的、敵人總是「豺狼」般窮兇極惡的形象。《國產電影為何難嗅硝煙》一文就曾指出,早期美軍多被描繪成面相醜陋、貪生怕死、不堪一擊的小丑。


其實,這是時代共通的問題,美國在拍韓戰(即抗美援朝)時也曾陷入刻板印象。


《鋼盔》(1951)、《堅韌的刺刀》(1951)、《獨孤裡橋之役》(1954)、《豬排山》(1959)等影片都出現過志願軍的形象。在《豬排山》這樣的影片中,志願軍被拍成了依靠人海戰術的隊伍,並沒有真實展現當時志願軍三三建制、穿插包圍分割圍殲的戰術戰略。


雖然70年間,抗美援朝的電影表達多有變化,但不變的是這些影片背後所寄託的精神與民族情感。我們不曾忘卻那197653名烈士,我們也始終銘記這場立國之戰的純粹精神——就像《金剛川》中「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這句臺詞的質樸一樣,那是時代最鮮活的碎片。

相關焦點

  • 看韓國網友如何評價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
    眾所周知,韓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與美國為同盟軍,因此韓國人對於這場戰爭的立場自然也有所不同。與我們的叫法也不一樣,韓國更習慣稱之為「6.25戰爭」或「韓戰」。那麼對於最近熱映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韓國網友是如何評價的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
  • 《最可愛的人》《金剛川》兩部抗美援朝影片在泰州市熱映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保家衛國,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作為「特級英雄」楊根思、「狙擊天才」張桃芳的家鄉,泰州市各大影院正在熱映《最可愛的人》《金剛川》兩部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
  • 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電影《金剛川》掠影
    近日,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各地影院熱映,這部電影以抗美援朝戰爭為背景,具體講述了志願軍某部隊為保證金城戰役的勝利,保護一座大橋的故事,影片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敵我雙方圍繞大橋展開的殊死較量。抗美援朝戰爭發生在建國初期,當時我國的經濟基礎薄弱,武器裝備落後,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作戰,令許多人望而生畏,其中也包括一些久經沙場的名將。然而,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第一代領導人以超乎尋常的膽識和魄力,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策。
  • 早報超有料丨《你好,李煥英》定檔賈玲搭檔沈騰 張涵予獻聲回溯抗美援朝
    多少鍛鍊毀於冬天的一頓火鍋…不說了,大家趕緊讀讀早報來開啟今日份的運動量吧~預告搶鮮看丨《你好,李煥英》定檔2021大年初一 《保家衛國》張涵予獻聲回溯抗美援朝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電影人合力推出的「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接力熱映中。其中,作為系列電影裡唯一一部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日前曝光配音特輯。實力演員張涵予以其深沉渾厚的解說配音,娓娓揭秘了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硝煙,動情講述一位位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的赤忱信念。
  • 《金剛川》熱映!多年不見抗美援朝新電影了!
    文|鯤鵬友昨天,帶孩子去電影院,看了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電影《金剛川》。《金剛川》電影上映,是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對抗美援朝的紀念,不僅僅體現在宏大敘事上。這種現象,不是我們能不能看到電影的小問題!而是,我們對抗美援朝歷史態度的大問題!為什麼導演們很少拍抗美援朝的電影?為什麼影視公司很少拍抗美援朝的電影、電視劇?
  • 抗美援朝70周年,《金剛川》等系列電影上映,致敬最可愛的人
    「立國之戰」,生動展現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T哥這就帶大家盤點一波正在熱映或即將上映的幾部電影。,影帝張譯說:「電影行業總是說大話,但我這次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電影《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共同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金剛川渡江一役中,志願軍工兵連無懼美軍炮火,在金剛川地區橋梁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情況下,創造出一個個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
  • 曲陽抗美援朝老英雄觀看電影《金剛川》
    202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上午10點,曲陽縣凱嘉影院迎來兩位胸掛勳章的「銀髮」老兵--楊記錄和牛明義,他們是70年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的老英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電影《金剛川》近期上線熱映,曲陽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凱嘉影院為抗美援朝老戰士和部分退役軍人提供免費觀影專場。通過與抗美援朝老兵同場觀影,致敬英雄,珍愛和平。
  • 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原標題:《我們和〈金剛川〉》講述幕後故事   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正在全國熱映中。《金剛川》的紀錄電影《我們和〈金剛川〉》定檔12月18日。   《我們和〈金剛川〉》由田羽生擔任總導演,王曉蒙執導,主要講述了電影工作者在拍攝電影《金剛川》過程中的幕後故事。   該片帶觀眾見到一群電影的「幕後功臣」。從導演、演員、燈光師、道具組、化妝組,甚至到特殊演員(殘疾人演員),他們的故事,都被記錄下來。
  • 《金剛川》提檔至抗美援朝日前,張譯、吳京、鄧超再現熱血軍魂
    隨著國慶與中秋雙節的結束,10月也在悄悄的流逝,10月份除了這兩個重要的日子外還有一個值得我們紀念的日子。那就是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日。今日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部提檔至10月23日上映的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金剛川》,《金剛川》這部電影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敵我雙方力量差距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浴血奮戰的拼搏事跡。
  • 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結構、內容、音樂評析
    導語:電影《金剛川》創作時從實際出發,在結構上採取三條線索,三個主要人物的方式,內容上注意突出人物的特性,音樂上巧妙運用經典插曲。① 寫在前面: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 今年是偉大的抗美援朝七十周年。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的紀念抗美援朝活動。
  • 金剛川,長津湖,上甘嶺,吳京承包了抗美援朝三大戰役
    隨著電影《金剛川》的熱映,抗美援朝戰爭片再度崛起,這類電影不但觀眾愛看,也成了眾多名導競相選擇的拍攝題材,因為有了熱度,而觀眾也樂於為這類增強士氣鼓舞人心的影片奉獻票房,於是這些導演就蜂擁而至,紛紛開始嘗試著鼓搗戰爭片。
  • 抗美援朝70周年,宜陽影城請您免費觀看《金剛川》!
    10月23日《金剛川》上映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在我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可是關於描述、刻畫它的電影卻非常的少,而此次管虎執導的電影《金剛川》,就是描繪其中的一場戰役。而這部電影的主題,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精神,這場戰鬥場面不應該被後人忘記。如果您是1950年至1980年出生的退伍軍人,如果您在宜陽縣,請與我們聯繫。
  • 志願軍老兵成都觀看《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精神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10月25日,中影晴瑞影城CGS舉辦「致敬英雄兒女」《金剛川》觀影活動,特別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現場觀影。「我老了,背也駝了,扛槍打仗不行了,但有義務宣傳抗美援朝精神。」88歲的老兵韓雨秋說道。《金剛川》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背後的一段真實往事。和電影中戰士們冒著美軍的轟炸機搶修橋梁一樣,時任志願軍獨立四團一營三連班長王光炳和戰友們的任務,也是搶修鐵路和橋梁,保證供給。
  • 真實戰爭場景震撼人心,《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持續熱映
    11月4日至8日,《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各地免費觀影宣傳場陸續舉行,活動由中影參控股院線、華夏參控股院線、中影影投等百餘家影院聯合組織,眾影院合力推出抗美援朝主題觀影活動,以真實影像回溯歷史,將紀念氛圍不斷推向高潮。
  • 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官宣導演
    剛剛,電影《金剛川》 官宣,首款概念海報發布!《金剛川》概念海報「硬核導演聯盟」管虎、郭帆、路陽聯手執導,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計劃2020年內上映。演員陣容方面目前還未官宣,但據說將有吳京和張譯參演。
  • 影評|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
    》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 。
  • 如何看待近日《金剛川》熱映,引發觀影潮。網上各種聲音鋪天蓋地
    如何看待《金剛川》,要跳出電影的層面,背後傳遞的某種信號,3個月趕拍已經不是蹭熱度,而具有更深的內涵,就電影本質來看,來源於歷史素材,表現上或有瑕疵,但表達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團結可戰勝一切的精神,更多的是以當年的裝備讓對手打了一次錯誤的戰爭,日月更迭,雖然在很多方面依然不如對手,但綜合國力也今非昔比,一種不服輸的精神不能丟,狹路相逢勇者勝
  • 不只《金剛川》,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接力定檔
    為了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電影人製作了4部抗美援朝系列電影。昨天,系列電影中的《最可愛的人》曝光概念海報宣布定檔10月23日,將與《金剛川》同天上映。此外,電影《英雄連》《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也發布概念海報,宣布將在近期與全國觀眾見面。
  • 金剛川熱映!如何蹭金剛川電影的熱點,剪出60W贊的影視視頻?
    這部電影中,我們能看到些什麼,面對著敵人轟炸不知道及時臥倒,對敵方空襲的預警完全靠靈異第六感,不給非前線部隊提供足夠的補給,影片中的很多行動莫其妙,體現不出紀律性。吳京扮演的兵痞無視上級命令擅自行動,劉浩扮演的步兵班長沒有命令擅自開槍暴露目標,最後又擅離職守去援助防空連,如果我們的志願軍都是這樣的紀律性還能打贏戰爭,不覺得很魔幻嗎?如果說只要有犧牲精神,困難越大逆境中爆發的勇氣越強烈,我們就要理所應當地被共情感染,認為這體現了我們風貌,那和拍攝一部義和團神拳無敵不怕子彈打敗八國聯軍的電影有什麼區別呢?
  • 吳京、張譯再度聯手,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定檔
    《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由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以血肉之軀頑強拼搏的英勇事跡。該片於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