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林建明

2021-03-02 臨江風情

    

       作者:林建明

母親病了,病得很厲害,得做開刀手術。

這是節前我還在上海的時候,母親打電話告訴我的。聽聲音,她充滿著恐懼,還有點孩子般的委屈,似乎我稍微說點什麼,哭聲就會衝腔而出,從遙遠的老家一路「呼呼」地傳到上海。

其實我也有點擔心,父親在的時候,母親有個小病小災的,他都不告訴我們,會及時帶她去看醫生。我們知道後往往都是過節的時間裡,母親嘮叨著花了多少錢的時候,父親總是用其他話打斷她的絮語。現在父親走了快兩年了,我一直還認為家裡有兩個老人,除了隔幾天打個電話外,也不能做點什麼的,後來每次打電話覺得母親耳朵似乎不太好,我說東她說西,溝通起來實在吃力,我就想,隨她說什麼吧,只要聽到很乾脆地聲音就好,身體、心理就沒什麼毛病。

母親一個人在家裡,確實讓人牽掛,帶她去上海,她捨不得幾隻雞,幾分菜地,又怕自己走了門口長草,貓狗跑到稻場上拉屎拉尿,好像比我們的牽掛還多。關鍵她和長子的關係又老是融不到一起,是那種有點說不清的家事。

我對她說過節的時候回家,帶她去醫院。聽了我的話,她連聲說好,和我小時候聽了她的許願心情是差不多的。

國慶那天出了上海的「城門」到了無錫,計劃那天晚上吃完「喜酒」再乘著夜色回家,每次回去心裡都急急的,恨不得一步就飛進村莊。

晚上八點多出了酒店的大門,雨竟然越發大起來,風也急急的,原來是又一個颱風來襲。颱風讓開了差不多一天車的我劫步了,再開四五個小時的車會讓身體不怎麼好的我散架的,況且還有幾個人隨車。

二號早上,吃過早餐出門就接到家裡的電話。母親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到家了,問我是不是不回去了?我只得笑著說,在路上了,不要急。

到家已是下午三點多,去看望母親和那只需開刀的手。母親的手伸在我的面前,是小拇指,有點彎曲,中間本該凹下去的那截被一個小包填平了,摸上去有點像老繭,和其他黝黑的皮膚不同的是,淺黃色,有些透明,是長了肉刺,也許是幹活時戳進了什麼沒有挑乾淨,應該不屬於什麼大病。

我吐了一口氣,應該沒有什麼毛病。

去醫院的時候已是九點多了,母親像個沒出過門的孩子,緊貼著我的身邊,惶恐不安的樣子,那隻輕鬆自如的手緊摳著我的上衣,將我扎在褲子裡的襯衫下擺都拽了出來。醫生挾著,捏捏,摸摸,頭歪了歪再看了看,就低頭畫天書般畫滿了一張紙,遞給我,讓我去交錢。我沒看懂寫的是什麼,但我認得「住院」兩個字。

交了一千塊押金,又得到一疊單子,護士說,先去抽血化驗,做B超,拍片子,然後去二樓做心電圖。有這麼嚴重嗎?現在不僅僅是母親緊張,我也跟著緊張。

樓梯上上下下的時間裡,所有該做的都做了,又掛完了四瓶消炎藥水。讓母親在走廊過道邊的藍色塑料椅子上坐下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

坐下不是休息,是在排隊,前面有好幾個等待手術的。西邊是兩扇關閉的玻璃門,貼著同樣的三個朱紅大字「手術室」。

我去問導診臺裡的白衣天使,晚上住哪裡?她看了我遞上去的單子,嫣然一笑,這麼一個小手術還住什麼院?看我不理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住院才能報銷的多,不住只能報二十五塊。我吸了一口氣,嚇死我了,又是拍片,又化驗的,我還以為病變呢?護士依舊笑笑,臉上像朵花似的,這還不是怕老人年紀大了吃不消?反正有醫保,放心吧,所有的檢查都正常,頂多也只花五六百,剩下的都報了,陪陪老人去吧!

想到了母親那雙腿,五年前父親打電話給我和我弟弟,也說要動手術,一條腿手術費要五萬。我們慌忙從上海趕回家,準備送她去醫院,誰知她死活不肯去,說快八十的人了,兩條腿要十萬,賣掉也值不了那麼多錢,又說怕有後遺症,恢復不好就下不了床,真正走不了再說。是啊,五年過去了,那雙腿還是好好的。我又想,像肉刺這種小手術以前怎麼用也不要幾十塊錢的吧。

其實讓母親恐懼的大概就是費用。和旁邊人閒聊時她伸出了那隻不痛的手,隱約有條疤痕,她說這隻也動過手術,花了七千多塊。她一個月的養老補貼才七十元,做個小手術得用十年的補貼,她心疼,「兒子的錢也不是大水淌來的」。

我忽然就想到自己,我是一個B肝病毒攜帶者,吃的是恩遞卡違抗病毒藥,前兩年配一個月的藥要近七百元,一年要八千多。村裡好心讓我辦了一個證,去鎮政府可報百分之四十,自己一年要花五千多。今年去青浦開過一次藥,竟然只需要十七元一個月的,讓我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反覆問醫生有沒有搞錯。醫生說,我還騙你啊,藥一樣的,廠家一樣的。是啊,沒錯,錯就錯在這價格太離譜了。這麼一點錢我還何必找政府麻煩,報什麼銷?只是不明白,以前這中間巨額的利潤到哪裡去了。

想多了沒用,我嘆口氣,不知道這社會某些部件是不是也生了毒瘤?需要動動手術。

作者簡介:林建明,筆名(愚人),安徽省銅陵市作家協會會員,老洲人。現定居上海青浦,從事建築裝修行業。業餘時間愛文學,愛讀書,愛碼字。在《光明日報》《長白山日報》《銅陵日報》《池州報》《德州晚報》《樅陽雜誌》刊物及省內外多家微信平臺發表文章一百餘篇。

圖片源自網絡

責編:平常心  微信:lun18743939376

相關焦點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 金融科技的未來 不在金融 在數字中國的...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受邀參加,並發表「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的主題演講。  林建明表示,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是一種優勢互補的存在,金融機構如何在數位化轉型中行穩致遠,需要藉助科技公司持續專注的技術創新和對風險的把控,補齊在運行機制和文化觀念上的短板,達成從工業時代流水線邏輯到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思維邏輯的轉變。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獲評「2020年度科創人物」
    活動期間舉行了高層論壇、數字成果展、「科創之光」年度評選等主題活動,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獲評「2020年度科創人物」。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榮獲「2020年度科創人物」獎  作為科技領域的高規格活動,本屆科創節備受矚目。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受邀參加,並發表「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的主題演講。林建明表示,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是一種優勢互補的存在,金融機構如何在數位化轉型中行穩致遠,需要藉助科技公司持續專注的技術創新和對風險的把控,補齊在運行機制和文化觀念上的短板,達成從工業時代流水線邏輯到網際網路時代網絡思維邏輯的轉變。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深圳薩摩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從科技公司視角分享了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的薩摩耶數科經驗。林建明在主題演講中分享到,金融科技的未來在於服務普惠群體,讓大眾享受到更智能、更便捷、更溫暖的品質生活;服務實體經濟,用最新科技成果促進實體產業的轉型升級;服務智慧社會,使社會進入自我運轉、自我規範、自我進步的後現代共享時代。這是未來數字中國的美好藍圖,也是金融科技的使命。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非金融機構的數位化賦能業務比重將不斷提升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17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上海舉辦,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做主題分享認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過去兩年,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在監管大環境的變化中走向了重新洗牌,林建明認為,金融數位化和產業數位化是不可逆趨勢,「隨著金融觸角的延伸、和科技的日臻成熟,僅有一碗頭啖湯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有更豐富的菜餚,提供給八方來客。」中國金融科技經歷了三次發展浪潮。
  • 自曝曾交往千名女友、靠吃藥永葆青春的84歲林建明因淋巴癌去世!
    就在前不久港媒曾經公布一組消息,那就是香港著名富豪林建明,因淋巴癌擴散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4歲。但是一時之間他的消息震驚娛樂圈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的去世,而是因為他曾經交往女友人數達數千名,而在他這個年齡段要想一直維持年輕的狀態,就是常年一直依賴服用藥物。
  • 自曝共交往千名女友、靠吃藥永葆青春的84歲林建明因淋巴癌去世!
    就在前不久港媒曾經公布一組消息,那就是香港著名富豪林建明,因淋巴癌擴散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4歲。但是一時之間他的消息震驚娛樂圈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的去世,而是因為他曾經交往女友人數達數千名,而在他這個年齡段要想一直維持年輕的狀態,就是常年一直依賴服用藥物。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讓金融科技在「內...
    (原標題: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持續加大科技研發力度 讓金融科技在「內循環」格局下發展行穩致遠)
  • 林建明‖散文‖​追光的人
    追光的人作者:林建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沒見到雪片兒。【作者簡介】林建明,筆名(愚人),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員,銅陵市作家協會會員,銅陵老洲鎮人。現定居上海青浦,從事建築裝修行業。業餘時間愛文學,愛讀書,愛碼字。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數字中國才是未來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出席會議並演講。他表示,金融業創新離不開外部科技公司的服務和驅動。而薩摩耶數科可以提供數字金融所需要的、能提升利潤的、能切實落地的解決方案。據統計,截止2020年12月,薩摩耶數科已與包括商業銀行、持牌消金和小貸公司在內的近100家持牌金融機構達成合作,已累計為持牌金融機構輸出了6000萬+用戶。
  • 林建明專欄 | 寫給兒子
    作者簡介:林建明,山東省東明縣長興鄉第一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愛好書法、文學,心中一直有詩和遠方。
  • 林建明|光陰的故事
    作者簡介:林建明,山東省東明縣第一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愛好書法、文學,心中一直有詩和遠方。 壹點號心夢文學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 文學作品 | 林建明: 我家有女未長成
    作者簡介:       林建明,山東省東明縣長興鄉第一初級中學語文教師。愛好書法、文學,心中一直有詩和遠方。吾女今年九歲,已上至三年級,功課還可以,頭腦聰慧,愛好頗多,做起事來比較認真,有點兒膽兒小,偶爾小任性。一個很普通的女孩兒,但又不乏其鮮明個性。
  • 杭州五個月引產手術?引產手術?
    杭州五個月引產手術?婆婆公公一直想要一個男孩子,之前時候做b超說是男孩兒,我前天去做b超,又說百分之百是女孩兒,真的是不想要了,已經有兩個女兒了。這是三胎了,要是再生個女兒,那我以後的日子都不敢想像了。因因為家庭一直比較貧苦,真的沒有能力養育了,那麼,懷孕五個月了還能引產嗎?杭五個月引產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