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雷:在音樂的世界裡,不如做一隻蛐蛐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滴——」

  趙雷起身,按了按手中的遙控器,關掉了牆上的空調。當空氣回歸絕對安靜之後,他轉身坐回到電腦前。此時,趙雷的經紀人齊靜,正持著手風琴坐在他身旁,兩個人在進行了簡短的交流之後,就進入了準備狀態——等趙雷點下錄製按鈕,齊靜拉動琴箱,為那首正在製作的新歌編曲,加入一段頗具張力的配色。

  這一幕,發生在前不久的一個星期日下午。

  在北京城的一個四合院裡,趙雷和他的音樂夥伴們正在為即將上映的一部電影製作宣傳曲。而在此之前,除了偶有幾場演出,以及陸續發布的幾首新歌之外,許多人已經好久沒有見到趙雷的身影了——哪怕那些邀請他演唱《成都》的演出商們,加起來可以擠滿他家門前的整個胡同。

  走下《歌手》的舞臺,趙雷並沒有過多理會外界排山倒海般的聲音。相對於利用名氣趕緊撈金,他更在乎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的四合院裡,趙雷總是趴在工作檯前,忙活著把旋律與歌詞從腦海中揪出來。揪完了,就喊上三五個好友,在院子裡的楊樹下擺上炭火,烤幾把羊肉串。有時候,他就躺在小屋裡的沙發上,什麼都不想,睡上一整天。

  音樂與生活,才是屬於「趙小雷」的簡單快樂。哪怕就在今天,他滿了32歲,也不影響內心總有一片單純又乾淨的地界兒——他管這叫「初心」。「說得再痞一點的話,初心,就是我以前放蕩不羈的那個勁兒唄,」與新京報的專訪臨近結束,他平和的語調中越發顯露出倔強,「就是,我按照我自己的步驟來,我才不管你是誰,才不管你要我做什麼。我,自己喜歡才是最重要的。」

騎行在北京大街上的趙雷。圖/藝人微博

  胡同生活

  「因為我要出去上廁所,只要一跟大家(鄰居)打招呼,他們就會說,『哎你別走,你等一下,我拿一東西啊!』然後就拿過來了一張唱片,或者一張照片讓我籤名。」

  T恤是從工作室角落裡隨手抽出來穿上的,夾腳拖是胡同口超市裡最基礎的款式,而沒有任何修飾的面龐上,還殘留著凌晨四點錄完音的熬夜痕跡——當這樣的北京孩子趙雷站在烤爐前,汗流浹背地翻動著羊肉串兒、揮灑著辣椒麵兒時,有一瞬間,你很難與舞臺上那個抱著吉他歌唱的他重疊在一起。但他手一揮,毫不在意,「在我這兒,沒那麼多規矩啊。」

  趙雷在這個小院兒裡生活了很多年。雖然如今他在別處給父親買了房子,但這裡依然是他音樂誕生的基地。閒了,他就從家跑步到院子裡,開始新的一天。有的時候,當他一走進胡同,街坊四鄰就有人能認出他來,「以前有個大爺過來喊我『小趙啊』,」趙雷模仿著鄰居的聲調,「我說哎您好您好,他說『你這也不跟我們打聲招呼,也不跟我們說話,跟我們根本不熱乎』。我想這大爺是哪個院的啊。當然我不能這麼問人家,我就說您就是前邊那個院的吧?他說『對對對,那就是我們家,回頭去我們家教我閨女彈琴啊,我閨女特別喜歡你的歌,她也弄了把吉他!』過一會兒再往前走,又碰到一個大哥,大哥喊,『趙老師,什麼時候在胡同裡給我們開場演唱會啊?』我就說,好咧!沒問題!」

  在這條老北京的胡同裡,街坊鄰居們其樂融融。但趙雷說,有一次他真的就被一位大哥扯到家裡,給他閨女籤過名,「所以我有時也挺害怕。而且因為我要出去上廁所,就經常會碰到他們。我只要一跟大家打招呼,他們就會說,『哎你別走,你等一下,我拿一東西啊!』然後就拿過來了一張唱片,或者一張照片讓我籤名。」

  除了鄰居,也有偶然得知地址的歌迷來敲門,「比如拎著酒,拎著吃的過來找你,不過一般大家都比較禮貌,敲敲門,掛門上就走了。」但也有困擾他的事件發生,「有個歌迷之前老來,而且每次來就像到了家一樣,有一天我在那洗衣服,她進來之後就跟我說,『哎,嘛呢,洗衣服呢?」趙雷有點無奈。而這種現象頻繁出現的節點,來自於一檔節目,「主要還是《歌手》嘛,因為那個節目太火了,大家都在看。」

在大理,趙雷和吉姆餐廳。圖/藝人微博

  《歌手》之後

  「每個人選擇的不一樣,我一直在創作。我不想大家揪著這首歌(《成都》)不放,好像你只有這麼一首歌一樣。」

  「我從來沒拿自己當什麼公眾人物。」

  但他自己也知道,走在路上被人認出來、要求籤名合照,本來就是公眾人物才有的「待遇」。「可是我自己又不想承認。所以我們選擇很多節目不去上。唱歌可以,但什麼作秀的節目,從來不去。」

  2017年初,趙雷在獨立音樂界早已有了不小的知名度,但因為在節目上抱著吉他淡淡歌唱了一曲《成都》,他徹底「火」了。關於各種評價,他說自己偶爾會看,但是看的沒有那麼多。「反正在上這個節目之前,有點預感。」

  而在這之後,直接結果就是,總有人邀約他唱這首所謂的「代表作」。

  在前不久的一檔紀錄片中,趙雷面露崩潰神色說:「這首歌已經快唱『吐』了。」雖然他心裡清楚,許多歌手都經歷過類似的陣痛期,「但是我只想說,每個人選擇的不一樣,我有我自己接下來的作品。對,我一直在創作。我不想大家揪著這首歌不放,好像你只有這麼一首歌一樣。這就是我有時候選擇不唱的理由。」

  同樣,由於忍受不了機械地重複,在去年的一場演唱會中,趙雷對過於密集的場次安排公開表示不滿,「其實我只是想把歌做好而已,如果大家都喜歡,這才是讓我引以為傲的事兒,這也才是一個武夫該做的。武夫就是要習武嘛,關於那些需要智謀去取勝的事,就交給那些軍師吧。」

  趙雷希望自己能靜下來,專注做些事兒,為此,他還關了微信。平日裡,朋友們只能依靠簡訊和電話聯繫他。

  「其實音樂上,如果能像一隻蛐蛐一樣,一直叫喚著,開開心心就行了。」他望了望窗外的院子,「對,其實蛐蛐是叫得最多的。我覺得它比什麼牛啊羊啊狗啊叫的都多。在夏天的草叢裡,蛐蛐就是一直在出聲的那個生靈吧。」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趙雷都處於走走停停中。圖/藝人微博

  一隻刺蝟

  「我媽走後,我爸就是我的家了,我和他的關係越來越好,我經常不回我屋睡,而是跟他一床睡。」

  在趙雷的工作室裡,到處擺滿了刺蝟玩偶。

  這隻動物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標誌——他把這隻動物的形象放進演唱會裡,印在衣服上,任何熟悉他的人看見刺蝟,第一時間就會想起趙雷。這也許是因為某種相似——趙雷總有自己的固執和堅持,就像渾身的刺。不過,刺蝟的刺有多堅硬,肚皮就有多柔軟。

  趙雷從小是個「皮孩子」,招貓逗狗,貪玩撒野是童年的常態。直到現在,他還時常惦記著小時候胡同口的那棵石榴樹,「石榴那麼大個,肯定特別甜,要是能給它偷咯……」說著,他笑了起來,「其實現在也愛貧,愛鬧,有時候我們在車上,看到路人在馬路旁站著,就會問他一句,『嘿!走嗎?』讓人以為好像我們是黑車司機,特有意思。」

  沿著非傳統路線長大的趙雷,在十幾年前,「流浪」遍了祖國的西部。直到今天,他身上仍然保有著放蕩不羈的勁兒,但那片底色不是狂妄,而是善。趙雷有一個習慣,就是去外地演出時,都會把父親帶在身邊,「他就是我的家了。對,就是無論你買了什麼房子,買了多牛的車,認識多好看的女孩,全扯淡。在我出去以後,如果老爺子不在我身邊,我會非常不踏實。」

  「小的時候,我媽是那種特愛逗的人,我就天天地看著他們倆逗一下或怎麼著。」趙雷回憶著,「在我媽那兒,我學會了摸摸他肚子,摸摸他臉,然後親一下。我媽走了以後,我跟我爸的關係越來越好,我經常不回我屋睡,而是跟他一床睡。有時候要出門,晚上不回來了,我就給他剪剪腳趾甲、手指甲,心裡踏實一些。」

  趙雷說,其實他希望一切都不要改變,「如果都能像從前那樣,就好了。」而今年將啟程的巡演,他也用了一個懷舊的數字做主題,「2495,其實我常用的密碼就包括這幾個數字。也是我家以前座機號碼的後四位,我一直都記著這幾個號碼,也經常能想起那個已經停機的電話。這對我而言,也是對從前的一種懷念吧。」

專輯《無法長大》中收錄了那首著名的《成都》。

  趙小雷的音樂故事

  2011年,趙雷正式推出第一張專輯《趙小雷》,此後,他相繼推出了《吉姆餐廳》《無法長大》兩張完整作品以及數首單曲。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不同的地名,而許多音樂養分,正來源於他四處遊歷的生活。

  北京

  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北京就是血和心臟,或者說,靈魂。出去太久了之後,我會覺得我丟了我的心臟。比如在美國待一個月,我會非常非常想回來,我就喜歡坐在這個小屋裡,看看書,看看電影,或者就幹坐著。我還記得,《北京的冬天》這首歌,是我在一個樓下的小花園裡寫的,當時我去找一個朋友,在樓底下等他。那是2007年,我剛從雲南回來,沒地兒住,就等他給我送鑰匙。等他的時候我就在想,啊,冬天又來了,我還是這樣,雖然去了那麼多地方,可我還是一無所有。後來想著想著就寫了這麼一首歌。

  麗江

  回北京之前,我從拉薩到了雲南,包括麗江。《再也不會去麗江》,其實並不是說我真的再也不去麗江了,也不是說麗江不好或者怎麼樣,而是因為我在麗江有過一些痛徹心扉的事發生,也遇到了一些不太好的人和一段愛情。我說我再也不去麗江,是我不想再回到過去的那種狀態,因為麗江讓我整個變了一個人,我回到那兒,就會想起很多事兒。這首歌出來之後,我也確實再也沒去過。我都是去大理、昆明這些地方。

  西安

  當時我從麗江去了攀枝花,回到成都,又去的西安。我記得我到西安的時候就沒錢了。我當時去一個地下通道,裡邊有一個賣畫賣藝術品的人,他支了個攤兒,有一個歌手在旁邊唱歌。這個歌手跟我說,你要是想在這唱歌,必須要先跟那個賣畫的人說,得排隊。然後我就跟那賣畫的人說,大哥,我是從北京過來的,我沒錢了,我一會兒能在這唱歌嗎?他說可以唱,等一下吧,等那哥們唱完了。我說好的。後來,我唱了一個多小時,發現也沒什麼人給錢,只賺了五塊錢。就覺得算了,可能這麼唱下去,也就這樣,就走了。就在鐘樓旁邊,找了個小旅店,三五十塊錢一個床位那種,然後讓家裡邊給我打了點錢,回了北京。

  成都

  成都現在倒是經常會去,演出啊什麼的,我很喜歡這座城市。我也去過小酒館,但是路過也沒有人認識,挺好的,就像一個遊客一樣。有一次我跟老爺子我們幾個人在那邊吃飯,老闆就跟我們聊天說,你們是哪來的?我們說是北京來的,老爺子就說,啊這邊這個小酒館可是夠火的,老闆說,對對對小酒館特別火,那個唱歌的趙雷把它唱火了。然後就有人問老闆,趙雷你見過嗎?他說,沒見過,但是趙雷以前老在這邊待著。我一想,其實我以前就在玉林路住過一個星期啊。又有人問他,那你要是見著趙雷,你會認識嗎?他說那肯定不認識啊,你們,不會也是做音樂的吧,怎麼我看你們都挺像搞藝術的?我們說,我們不是,我們也要去小酒館照相,合影,然後就走了。這個老闆始終也不會知道你是誰,這個感覺是最好的,你知道嗎?這是最好的。口述:趙雷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

  人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相關焦點

  • 杭州一隻蛐蛐身價過萬,一群人砸大錢玩蛐蛐就為了......
    蛐蛐又叫蟋蟀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養鬥蟋蟀,興於宋,盛於明清話說鬥蛐蛐在我國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真的很厲害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這項運動因為蛐蛐的巨大需求,它們的身價連年攀升一隻好一點的蛐蛐甚至比我工資還高
  • 一隻蛐蛐賣了11萬?揭山東「蛐蛐大縣」背後的秘密
    而且有的縣城光靠蛐蛐產業就能帶來6億年產值,而且據當地村民回憶,這幾年身價最高的蛐蛐還賣出過一隻11萬元這樣的高價。小蛐蛐成大產業,每年都有農民靠蛐蛐發「橫財」據天眼妹了解,其實蛐蛐是一種害蟲,主要在一年當中最熱的酷夏活動,以吃玉米的根莖為生。
  • 一隻蛐蛐賣到11萬元,山東這個縣城靠蛐蛐帶來6億元年產值
    一種生命僅百天的蟲子,卻被成千上萬的人追捧,看到有眼緣的蟲子,叫價上萬也是常事——寧陽縣這幾年身價最高的蛐蛐曾賣出過11萬元。在普通人眼裡,蛐蛐是讓成年人回憶童趣的玩物。在當地人眼裡,蛐蛐是地裡撿來的黃金。在蟲友眼裡,是堪比春節的儀式感。
  • 趙雷mp3音樂,趙雷歌曲全集百度雲網盤資源下載
    趙雷出生於一個傳統的北京家庭,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對趙雷管教不算嚴厲,因此趙雷選擇在地下通道唱歌,父母也沒有反對;高中畢業後
  • 2009-2019:「小人物」趙雷的十年
    這個問題換做我們來答的話,我們只想認真且堅定地說:NO!總有值得等待的音樂人在路上努力著,總有值得聆聽的好音樂在前方,至於我們能做的,繼續熱愛,始終相信,就夠了。所以,借著趙雷發布《小人物》錄音室版的機會,我們很想和大家一同來回顧一下,這位從北京胡同裡走出來的中國民謠歌手的十年,看看趙雷的成長之路,我們或許能在未來遇見更多可能和感動。
  • 趙雷的2019:發新歌錄節目,騎行臺灣,上音樂節
    作為媒體和觀眾,我們連續第三年去到錄製現場,看新老歌手陸續登臺亮相,而我腦海裡不斷在回放的,依然是兩年前的趙雷。 那是2017年,我們第一次以自媒體的身份外出採訪,趙雷第一次站上《歌手》。憑藉一首《成都》,趙雷和民謠一起迎來了一陣新風。   都說這兩年的民謠沒那時候熱了,可這兩年趙雷的變化與堅持,喜歡他的人都有目共睹。
  • 趙雷:總有一天我會站在你身邊 跟你一起對抗這個不可愛的世界
    趙雷的話:今天在臺上一直抱怨,我承認我今天是第一次這樣,的確最近狀態不是特別好,尤其是演唱會到一半的時候
  • 趙雷演出行程丨20191019西安 簡單生活音樂節
    趙雷演出行程丨20191019西安 簡單生活音樂節 整整50分鐘的演出時間裡,趙雷用一首首作品帶給所有樂迷滿滿的感動
  • 我中了趙雷的毒
    恰好那陣子人生最迷茫的階段,整天腦子裡有很多想法,卻始終沒有勇氣改變現狀,像是在成千上萬個路口,不知道該往哪走,消極之至。所以當聽到「我沒有擦去爭吵的橡皮,只有一隻畫著孤獨的筆」這一句歌詞,我知道我中了這首歌的毒了。我感受到了民謠的美,不光是旋律、歌詞,還有每一個孤獨的人的理想和追求。
  • 《中國好歌曲》要回歸了,它曾是趙照和趙雷最看重的舞臺
    目前,該檔節目的籌備已進入招商和報名階段,一隻手迎接廣告贊助方金主;另一隻招募優秀音樂人加入。一時間,我想起第一季參賽選手周三唱的那句歌詞,「現在該如何是好,這世界變化太快了。」恍惚之間,《中國好歌曲》從2014年來到了2018年,三年裡中國獨立音樂乃至華語世界歌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頭部藝人的名字在不斷更替輪換,而更讓人驚嘆的是――那些暫時位於底部的、類型各異的、層出不窮的、人數在五萬+的獨立音樂人們。
  • 【在場微散文】韓志敏:蛐蛐進城(配樂朗誦)
    蛐蛐進城文/韓志敏離家快十年了,期間沒回過一次。偶爾有心回去,父母總說:「那山溝溝有什麼好回的?這一去一回少說也要花五六百,找五六百容易嗎?」久而久之,我對家鄉沒了印象,也斷了念想。他們帶了很多鄉親們送的自己菜園子裡的菜,有土豆、白菜等。我母親指著一個豬飼料袋說:「你婆聽說你喜歡吃洋芋,死活都要讓我帶上,你就自己背回去吧!」一聽我就饞了,急忙打開看看。打開瞬間,蹦出來一隻蛐蛐,嚇了我一大跳。蛐蛐一沾地,立刻左右勘察,泥土、青草呢?它慌了,左蹦右跳,似要尋找藏身之處。但只有水泥地,註定它找不到。「唧唧……唧……」聲音好生無措。
  • 歌手趙雷憑藉《成都》大火,失去媽媽的孩子,演出都隨身帶著爸爸
    導語: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可以唱歌的人,一種是必須唱歌的人,我就是必須唱歌的人。——趙雷《歌手》的舞臺上,趙雷作為補位歌手,憑藉一首《成都》一夜之間家喻戶曉。在民謠音樂圈堅持了十多年,早已成名的民謠歌手趙雷,終於在主流的流行音樂舞臺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趙雷、陳粒、樸樹等上榜,網易雲音樂發布2016獨立音樂榜單
    李志、趙雷、陳粒、陳鴻宇、馬頔、好妹妹、謝春花、鹿先森、五條人、程璧、草東、貳佰、房東的貓……當曾經感到陌生的名字成為了你忍不住為之尖叫的偶像,當曾經從未聽過的聲音闖入耳膜直至佔據你全部的歌單,這時才發現,原來,你所聽的音樂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你的趣味、審美、甚至思考方式。
  • 趙雷,真不幸丨百家故事
    34年的人生,趙雷經歷了很多。年輕時他四處流浪,音樂是他的信仰。他抱著吉他在成都的小酒館裡唱,在麗江古城的酒吧裡唱,在拉薩的日光下唱。唱了幾年,他徹底紅了。2017年一首《成都》,讓很多人認識了這個瀟灑不羈的小夥。他開始在會堂裡唱,在音樂節草坪上唱,在萬人體育場唱。
  • 走紅後的趙雷,為什麼消失了?
    盛名是一座圍城,無法逃離的趙雷,選擇躲進這座城池的老胡同,安靜地做一個只會唱歌,也必須唱歌的小人物。09001號選手趙雷,我要掀起中國原創音樂的新浪潮。」2010年,湖南長沙。24歲的趙雷在第二屆《快樂男聲》海選現場說出了他的「豪言壯語」。 彼時,趙雷剛剛結束自己的流浪,一路上「下雨了就在雨裡唱歌;下雪了就在雪中寫詩;下刀子了就練鐵布衫;下餡餅了就張嘴接著。」
  • 【趙雷】世界紛繁,別離常在,擁抱心中的②零年代
    如果時間是個姑娘,那她也已經過了她的2019歲了,前段時間忙得緊,生活也在不經意之間發生了挺多變化,回想起來19年只看了一次趙雷的現場——成都仙人掌音樂節,看完後和老師邊喝可樂邊談論那次音樂節的演出,當時他說很喜歡那首南方姑娘,我說他好像沒唱南方姑娘,他說他唱了,我故意皮著說趙雷沒唱,就那樣爭執的場景……現在想來好像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
  • 關於趙雷的記憶
    聽了幾句我就被震住了,那時候還正經沒聽過民謠,根本不知道還有這樣的音樂。前段時間看馬世芳的雜文,寫他第一次聽到科恩的《蘇珊》(Suzanne),說就像「夢一樣滲透到我的血液裡去」。現在,我也試著回想第一次聽趙雷時的感受,但老實說那種久遠的感覺已經難以描述了。
  • 小楷音樂,趙雷現場版《小雨中》浮現在盛夏耳朵裡的神秘旋律
    趙雷,新生代民謠音樂唱作人,以其獨特的唱腔,以及質樸的曲調與歌詞,深受許多樂迷的喜愛。資料顯示,趙雷雖然已經很有名氣,但關於其音樂作品的進一步分析與研究的文章卻幾乎沒有。其實,趙雷在創作的技法上,運用最簡單的旋律素材、強烈吃重的節奏,將沒有任何發展與變樣的樂句大量的反反覆覆,在看似單調乏味的手法上,營造出源源不斷的能量,挑動現代聽眾的情緒。朋友,對自己好一點!每天,至少五分鐘,身心靜下來,因為,靜能生慧!靜能養精蓄銳,讓您走得更遠!
  • 趙雷是如何被 「廢掉」 的?
    而近日騰訊視頻播出的紀錄片《我和我的時代》,播出了第二集《歌手趙雷:走出成名這座圍 城》,騰訊團隊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跟拍趙雷,向觀眾還原了爆紅之後的一年裡,不知所措,甚至不斷懷疑自己的趙雷。 「趙雷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去演出的路上」 趙雷的歌詞裡,經常出現母親的影子,他曾說:「因為想念母親至深,導致我總有一種鑽心的孤 獨。
  • 趙雷消失許久終於露面,吉他彈唱新歌,還是十年前的樣子
    時間久到仿佛已經遺忘他,當再次出現的時候又帶來了滿滿的希望與欣喜,原來在記憶深處,那個讓人內心澎湃與感動的他還在,當音樂響起,一切又都回來了!初識趙雷大叔第一次正式的關注到趙雷,其實是在《中國好歌曲》,一首《畫》讓人記憶猶新,也是我對趙雷的初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