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圖氣象報告:聚合

2021-02-07 亞洲人類圖喬宜思

Photographer: Nathan Dumlao

 

人與人之間,有緣相聚,彼此的情誼自然值得好好珍惜,但是你也要明白,一起做朋友與一起做事情,兩者是全然不同的範疇。

 

朋友之間以情感為基礎相互包容,不必太過計較,但是若涉及到合作共事的局面,一定要把彼此的責任、義務歸屬以及相互需遵守規則,好好講清楚,否則到頭來很容易傷了感情,連朋友都做不成。

 

要走得長遠,不是奮力蠻幹就可成事,在合作的關係裡,若是有任何人委屈求全,或是討好退讓,也不會長久,你得好好設立界限,建立運行的架構,有智慧將資源重新分配整合,讓團隊裡的每個人發揮所長。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和諧,是因為彼此有共同的規矩可以依循,而圓滿,才有可能。

 

請回到你的內在權威與策略,情感歸情感,請理性作出改變。

關於人類圖氣象報告

每一次的人類圖氣象報告,都是根據當天的「流日圖」,觀察宇宙星辰對我們可能帶來的影響,寫出一篇簡單的提醒。它不是預測命運,而是讓我們更有覺察,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好好過生活,好好作出每一個決定。

關於本文作者喬宜思(Joyce Huang)


・亞洲人類圖學院負責人

・亞洲第一位全球人類圖學院(IHDS) 正式認證中文人類圖分析師

・人類圖「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課程 (Living Your Design)課程引導師,與培訓師資之老師資格。

・人類圖「天生我材必有用」(Rave ABC)課程認證講師

・人類圖「人類圖全盤整合」(Rave Cartography)課程認證講師

・人類圖夢的解析(Dream Rave)分析師

・人類圖家庭動力認證分析師 

人類圖系列書籍


《活出你的天賦才華》購書請至→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34968.html

《回到你的內在權威》購書請至→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34828.html



按下閱讀原文得你的人類圖⇣⇣⇣

相關焦點

  • 人類圖氣象報告:天真的意義
    關於人類圖氣象報告每一次的人類圖氣象報告,都是根據當天的「流日圖」,觀察宇宙星辰對我們可能帶來的影響,寫出一篇簡單的提醒。它不是預測命運,而是讓我們更有覺察,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好好過生活,好好作出每一個決定。
  • 人類圖氣象報告:適應
    關於人類圖氣象報告每一次的人類圖氣象報告,都是喬宜思根據當天的「流日圖」,觀察宇宙星辰對我們可能帶來的影響,寫出一篇簡單的提醒。它不是預測命運,而是讓我們更有覺察,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好好過生活,好好作出每一個決定。
  • 人類圖氣象報告:過去已經過去了
    關於人類圖氣象報告每一次的人類圖氣象報告,都是根據當天的「流日圖」,觀察宇宙星辰對我們可能帶來的影響,寫出一篇簡單的提醒。它不是預測命運,而是讓我們更有覺察,回到自己的內在權威與策略,好好過生活,好好作出每一個決定。
  • 【讀書會心得】《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當接到少兒圖書館「喜閱365」辦公室的小潔讓我下周日到梧桐樹下故事屋講述圖畫書——《山田家的氣象報告》的邀請時,我樂了!腦海中立馬重現上周日,聽完蔡焱同學的讀書會後,我在他們的辦公室裡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地向木木、娟娟、花花介紹《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本書的場景.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自己挖坑埋自己」?還是說原來小潔他們那時就在那兒等著我呢?不過,不管到底是誰挖的坑,這個坑我都跳得非常開心,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本書,實在太喜歡這本書的作者——長谷川義史。
  • 【李玲讀繪本-01】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第一本《山田家的氣象報告》這本繪本描述了山田一家的日常生活。
  • 聯合國專訪WMO助理秘書長:全球氣象與中國貢獻
    世界氣象組織對當地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如何在未來建立防災減災機制,利用新技術和政府協調能力向不發達國家提供幫助,將損失和人員傷亡減小到最低。」張文建舉例說。圖為風雲衛星對「伊代」的監測圖自1963年啟動全球天氣監測計劃以來,世界氣象組織對全球天氣預報的準確性越來越高,預報時段越來越長,三到五天的預報可靠度已達90%,一到兩個星期的預報可靠度也不斷提升。
  • 假如,範閒是氣象工作者! | 《慶餘年》的「氣象腦洞」
    看似是男主角範閒穿越回古代的故事,實際上,卻是穿越到未來——隨著核戰爭爆發,「當代」人類文明走向滅亡;而在「重啟」的地球上,生命再次完成進化,直至出現「新生代」人類文明,並進入了封建時代。順利進入太史局或欽天監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良這個時代的氣象觀測設備。畢竟,觀測是預報業務的基礎嘛!我國古代不僅有日晷,更有全世界最早的雨量器和測風儀器。《三輔黃圖》中記載:「長安宮南有靈臺,高十五仞,上有天儀,張衡所制,又有相風銅烏,過風乃動。」
  • 繪本《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山田家今天是晴天!
  • 中國未來城市大格局: 聚合城市還是都市圈?
    實現聚合城市的意義:1.有利於快速實現城市化。聚合城市通過增加人口承載力、聚集人力、科技、經濟等人類資源和自然資源,實現共享,利於城市發揮群體創造力,實現經濟效率極限和公共福利最大化。2.通過聚合城市規劃策略,實現傳統城市去中心化,使中國城市由過去單中心轉向多中心的空間結構。
  • 自治區氣象局召開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
    7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召開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發布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  劉海波我代表自治區氣象局就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的主要結論通報如下:一、氣候條件、主要氣象災害以及次生災害情況(一)總體氣候條件分析2019年全區氣候總體上為正常年景
  • 直播不翻車,就要上聚合:5路聚合的Ucast Q8直播盒子評測報告
    這也是為什麼有網絡聚合功能的編碼器成為市場剛需。從早前的雙路聚合到Ucast Q8的5路聚合,大家也面臨一些選擇困難症。3月19日,影視工業網聯合測評室第六期,罐頭場視頻製作總監有風和海眾影視創始人劉紫錫一起給大家帶來Ucast Q8的直播評測。影視工業網聯合評測實驗室上海站負責人有風,作為直播老手,在這次直播中也遇到了網絡不穩定的狀況。
  • (新華時評)世界氣象日: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  題:世界氣象日: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新華社記者高敬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這一主題旨在提醒人們關注新形勢下氣候與水跟人類生產生活的關係,以更切實有效的行動,守護我們的藍色星球。  氣候與水,共同塑造著這個世界。觀雲測雨、興修水利、治理水患,自古以來,人類就不斷探尋著氣候與水的關係。現如今,科技的發展讓我們認識氣候的能力有了巨大的飛躍,但人類活動也正前所未有地影響著氣候。
  • 16款功能強大的氣象軟體 帆友請存
    颱風路徑的動圖是這樣的:這次颱風妮妲正面登錄深圳大鵬半島,對深圳、惠州、廣州等地遊艇會是一大考驗。颱風已過,廣東沿海地區的遊艇會因為提前做好預防工作,並沒有重大損失。不少水手通過颱風妮妲對防臺有了更深的認識。
  • 聚合支付它還「香不香」?
    ,又入手了聚合支付平臺「樂惠」。事實上,聚合支付市場已經吸引了眾多參與者,包括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以及銀行(如工行「e支付」、建行「龍e付」)等等。來自易觀分析發布的《2019中國聚合支付市場專題分析》(簡稱「報告」)顯示,到了2019年,聚合支付規模預計會達到40萬億元。相較於其他的支付方式,聚合支付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兼容性和流量特徵。
  • 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學術年會召開
    12月8日,第四屆海洋氣象論壇暨大連市氣象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大連市氣象局召開。  此次論壇主題為「推進氣象科技創新 助力東北亞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是大連科協年會分論壇。
  • 世界氣象日,談古論今說天氣
    今天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我們一起揭開天氣預報的神秘面紗通曉氣象,精準預測,讓人類生活更美好,是人們對大氣科學不斷探索的源動力。從「看雲識天氣」的經驗傳承,到「二十四節氣」的韻律實踐;從1860年代第一張手繪天氣圖的誕生,到20世紀以數值模式為基礎的現代天氣預報體系的建立,人類對氣象預測的「精準」追求,從未停止。1910年代,Lewis Fry Richardson第一次將應用差分算法的天氣圖內插到網格上,手繪了第一張「手工數值天氣預報」,不過依賴人工計算,一百多人耗時一年多,這樣的預報結果出來早已失去意義。
  • 網爆氣象局長倒賣5門高射炮 官方闢謠(圖)
    部隊退役的高射炮中,一部分被移交氣象部門,用於人工增雨。  目前,除了37高炮以外,車載式火箭炮也能用於打增雨彈。  「局長倒賣高炮,私分非法所得」  2月26日晚6時許,「氣象局長倒賣高炮」的帖子出現在網絡上。發帖者的網名為「雲南人」,使用QQ空間博客發帖。但此人的個人資料卻註明,此人「現居北京市東城區、男、年齡19歲」,其他資料並未填寫。
  • ​好奇心促使臺灣青年郭淞豪與福州結下「氣象情緣」
    (受訪者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實習生 張玲穎  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來襲,在臺灣從事氣象行業工作的郭淞豪在關注當地氣象動態的同時,也實時跟進颱風在大陸的動向信息。他告訴記者,信息來源於他2018年首次來到福州參與海青節時的積累。  那年,第六屆海峽青年節新設兩岸青年生態與氣候交流會。
  • 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紮根實踐土壤攻克城市氣象難題
    「聚焦城市氣象機理和區域數值模式體系兩個核心,保持研究定力長效發展」「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36項、省部級23項」「7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睿圖6個模式系統完成轉化應用」……憑藉過硬成果,在2020年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評估中,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以下簡稱「城市院」)各項關鍵指標名列前茅,綜合實力在八家國家級氣象研究機構中排名第一。
  • 築就戰「疫」氣象防線——北京市氣象部門疫情防控和氣象保障服務...
    2月4日,市氣象局召開黨組會暨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圖/葉芳璐)一個月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隨之到來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市氣象局也成為這場戰役的陣地之一。1月26日正值大年初二,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祖強參加中國氣象局關於疫情防控的緊急會議並迅速傳達會議精神,要求各單位嚴防死守、上下聯動,隨即領導班子就防控氣象保障工作方案通過微信群進行討論。29日,市氣象局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氣象保障工作方案,指導各單位開展疫情防控和氣象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