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大劇《都挺好》在昨天晚上結束了,我也是在更新之後的第一時間就追完了這部劇。裡面的明玉果然不出所料,與原生家庭迎來了和解。
在最後家庭成員互相和解,特別是蘇大強這個作精老頭子立遺囑的時候,把我感動的哭的稀裡譁啦,看到明玉跟蘇明成個大渣男和解的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感動的不能自已。
雖然電視劇結束了,但是關於這部劇的討論依然很熱烈。大家都知道明玉是這裡面可以說最委屈,也是最具有代表的一個人物。
上面有兩個哥哥,放到現在應該是受盡了恩寵,可是明玉卻恰恰相反。她從小不被自己的媽媽待見,還老是被二哥欺負。爸爸又是一個窩囊廢,從來不敢站出來替他說上一句話。她在這個家裡連買一本練習冊的資格都沒有,而她的媽媽卻願意兩個兒子出國留學、工作、買房、買車、結婚等事把家裡的房子賣掉。明玉也為此喪失了讀名牌大學的機會。
這些也說明了在很多家庭都存在的一個問題,重男輕女。
要知道,這個觀念的由來那可是有年頭了。
人類從母系社會進入到父系社會之後,女性的角色就逐漸的轉變成為家庭繁衍後代。到了農耕社會,女性的角色就成了在家裡養蠶繅絲,縫衣做飯。這麼一來女性的地位當然趕不上為家裡提供物質生存資料的男性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儒家首先對男女關係做出了規範,這一時期,女性就基本上是男性的依附了。 《周易.繫辭上》:「 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者道成男,坤道成女。」 《列子.天瑞》:「男女之別,男尊女卑。」。可以從古籍中看出,這時的女性地位已經被限制了。
到了漢朝時期,儒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進一步對男女關係做出了規範。漢班昭《女誡.夫婦》:「夫有再娶之義,婦夫二適之父,故曰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故事夫如妻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這一時期,漢朝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董仲舒更是提出了三綱五常的觀點,受到了統治階層的追捧。其中的夫為妻綱,更是規定了女性的地位要遵從於男性。
等到了宋朝時期,儒家又出現了一位聖人一樣的人物,他就是大哲學家朱熹。朱老兄立志成為聖人,他把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做了一下延伸。這可倒好,把原本的夫為妻綱,又進一步變成了「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這也意味著,在漢朝的時候,女性死了丈夫之後,是可以改嫁的,但是從現在開始不允許了。不管你是多大歲數,只要丈夫死了,你就要從一而終,守活寡。這對女性是多麼大的摧殘啊。可是沒辦法,國家就是這麼推行的。
所以我們經常看電視劇可以看到,到清朝的時候,哪位女性守寡幾十年,從來沒有傳出什麼桃色新聞,然後當地政府就一層層上報,到皇帝那裡之後,皇帝下令給她立個貞節牌坊,還大肆的宣傳。不僅她的子孫後代感覺光榮,就連同鄉的人也感到莫大的光榮。
說了這麼多,我們可以看到,女性的地位幾乎是一直低於男性的。這也就導致了,反映到普通的家庭裡面,一家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必然就是重男輕女的,幾乎沒有例外。
都挺好裡面,明玉找家裡要錢去培訓班的時候,她的媽媽就說她是一個女孩,早晚是別人家的人,而且他們也不指著她養老,所以拒絕了她的請求。
這又說明了一點,為什麼家庭裡面重男輕女?因為把女孩看做別人家的媳婦兒,而且對自己的養老幫不上忙。
在過去,一個家庭往往要生很多孩子,如果一連生了幾個女孩,那這個家庭的成員是要被氣死的。如果養不起那麼多人,就算把生出來的女孩送給別人也是要堅持繼續生的,為的就是要一個男孩。俗話說養兒防老,為的就是在自己老了以後,能有兒子給自己養老送終。
而在這些人的觀念裡,女兒註定是要嫁給別人家當媳婦的,大了以後就不會對這個家庭做出什麼貢獻了,更指望不上為自己養老送終。而一個家庭的資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說他們更願意把資源傾注在對自己有用處的男孩身上。
長此以往,一個又一個的蘇明玉就這麼誕生了。
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強調男女平等。可是效果甚微,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和部分的城市,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很嚴重。
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產力水平的落後。
試想,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百廢待興。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耕地還要靠以前的牛耕。一個家庭要想維持生計,必須把土地種好,把土地種好的一個前提是勞動力要充足,這就導致他們要多生幾個男孩來充當勞動力。
可是生男孩的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生出了很多女孩,女孩在農業生產中是趕不上男性的。在這方面她們天然出於劣勢,那麼在家庭裡,自然沒有男性的地位高。
生產力低下,國家實力也就不算太高,那麼各項福利制度也就不算完善。其中有一項就是養老制度,即使到今天養老還是一個大問題。具體的這裡不再贅述,很多人不得不把養老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這也就出現了前面提到的那個導致重男輕女的原因。他們需要兒子來養老,自然會更重視兒子了。
在都挺好裡面,卻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最後蘇大強的養老其實是女兒蘇明玉來負責的,因為蘇明玉最有錢,經濟實力最強。這也成了被人詬病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想,假如蘇明玉沒有錢,那麼她還能夠跟原生家庭和解,獲得大家的尊重嗎?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去想。
既然知道了為什麼家庭中出現重男輕女的原因,那麼究竟該怎麼樣消除呢?
蘇明玉可以說是一個逆襲的典例。
但是她受過的苦一點都不少,而且能夠成為蘇明玉的也寥寥無幾。
其實在今天,重男輕女的現象已經非常非常少了。但是不能說沒有,時至今天,我身邊還有朋友仍然飽受它的折磨。而都挺好這部劇能夠大火,也說明很多人找到了共鳴。
究竟該怎麼解決,我想仍然任重而道遠,非一日之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