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程凌潤
「2019年8月份以前,這個加壓站採取傳統人工值守的方式,13個人24小時輪流值班,水壓不正常只能人工判斷調節。現在,我們6個人只要白天值班就可以了,『智慧水務系統』可遠程監測站內供水壓力、水泵運行狀態、出站流量、電壓電流等生產參數,自動精準調節,市民用水更加安全高效。」8月25日,濟南水務集團金雞嶺供水加壓站的站長王雲說。
金雞嶺供水加壓站實現「無人值守」只是濟南水務集團「自動化」改造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自2017年3月以來,濟南水務集團對濟南市25個一級供水加壓站和268個二次供水加壓站實施了「無人值守」自動化改造。這些加壓站以自動化標準建設,達到廠站無人值守、精準自控、安全預警、節能運行「一體化」管理目標,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
穩!水壓自動調控,精準到小數點
據了解,市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是水廠將原水處理成符合國家標準的飲用水後,再由供水加壓站進行加壓,最後通過供水管道輸送到二次供水設施或直接輸送用戶家中的水龍頭。長期以來,供水加壓站傳統的人工值守管理效率、數據準確性、生產安全性已滿足不了當前供水發展需要。
「供水壓力是變化的,自動化調控精準度高、調控速度快,24小時實時微調可以保證市民用水更加安全、穩定。比如,在夜間用水低峰期,為降低能耗,會對供水壓力進行調控。以往人工管理時,大型供水廠站周圍受壓力波動影響,部分市民用水會稍不穩定,人工服務常有滯後性。自動化調控後,設備啟停時的壓力波動幾乎不影響市民用水。」濟南水務集團加壓供水管理部副經理殷曉嵐說,實現「無人值守」後,在電腦中設定好供水壓力,供水系統就會保持恆壓狀態。當系統檢測到外網壓力過大或者過小的時候,加壓站內的供水提供就會自動調節至設定的壓力值。
目前,濟南日供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下的一級加壓站已實現無人值守,如此一來,供水壓力調控可精準到小數點後三位,市民用水更安全更穩定。值得一提的是,當供水系統檢測到外管網「失壓」,也就是供水管網出現「爆管」,加壓站會保護性關閉供水閥門,自動停機,從而減少損失。而不是以往出現「爆管」,需要值班人員到現場尋找供水閘門再人工關閉。
降!人力解放了,能耗更低了
殷曉嵐介紹,現在加壓站雖然是「無人值守」,但不可誤解為是「無人管理」。恰恰相反,自動化解放出的人力,可以更好的利用資源,服務用戶。
以金雞嶺供水加壓站為例,其日供水能力為5000至6000立方米,供水區域集中在環山路片區。去年8月份實施「自動化改造」前,這裡13名職工實行4班倒,24小時值班。改造完成後,4人兩班倒,同時兼顧15個二次供水加壓站運行完全沒問題,今年7月份供水高峰期才增加至6人。
殷曉嵐告訴記者,2017年3月前,加壓供水管理部共管理市區25個一級加壓站,每個加壓站標配10人,實行4班倒,當時共有員工240多人。2017年3月份,濟南水務實施「四化兩創」(水質「優質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制度流程「規範化」、管理運營「智能化」、創建新型客戶關係和現代化客戶關係)建設,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科技管理方式建立水務現代化管理體系。一級供水加壓站實現「無人值守」,每個加壓站的標配變為5人。
「後來,我們又接管了市區的268個二次供水加壓站。業務量增加了,但員工數卻變為190人。」殷曉嵐說,供水加壓站實施「無人值守」以後,從直接數字上來看,是員工減少了50人。可如果算上增加的二次供水加壓站業務,相當於減少了100人的人力成本。
通過「自動化」改造,濟南水務構建分級管理的自動化生產運行體系,涵蓋水廠、加壓站、二次供水、管網設施、泵站巡檢、水質、水壓等各生產環節,達到廠站無人值守、精準自控、安全預警、節能運行「一體化」管理目標,實現生產過程「自動化」。
智!無人值守改造加速,助力打造「科創濟南」
打造「科創濟南」,是打造「五個濟南」的重要一環。濟南的科研院所眾多,科技服務業比較發達,科技轉移轉化的機構較多,這是打造科創濟南的優勢。而濟南水務集團則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前沿技術,通過生產「自動化」、流程「規範化」、管理「智能化」,全方位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殷曉嵐拿著一個類似於「額溫槍」的儀器介紹稱,這個儀器就是測量泵站設備溫度的。以往,工作人員值班的時候,需要定期測量設備的運行溫度,如果運行溫度異常,值班人員需要向調度中心匯報。但測的這個溫度只是設備外表的,而不是內部的。現在實現「自動化」改造後,設備內部有溫度傳感器,數據更精準,並且會實時傳給調度中心。
目前,濟南市區內王官莊、臥龍、領秀城、歷南、金雞嶺、普利門、解放橋、馬鞍山、二環東等15個加壓站,東部城區東源、龍南、奧體西路、轉山西路等12個加壓站均完成「自動化」改造,實現了「無人值守」,日供水量10萬立方米以下的一級加壓站基本實現無人值守,187處二次供水設施並納入自動化管理。
據悉,今年底前,濟南水務集團將完成七賢、建設路加壓站自動化升級改造;甸柳、名士豪庭、奧體加壓站無人值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