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介紹了電影的情節,本文開始分析電影的內涵。
影評改編自漫畫《blue is the warmest cold》(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而藍色不僅是電影的主色調,更暗示了電影的深層內涵。
藍色是阿黛爾最愛的顏色,在阿黛爾與艾瑪街頭初遇時,艾瑪便是一頭藍發,富有神秘氣息,兩人互相注視,在對方的心裡留下了自己的影子。
接下來當帥氣的男生向阿黛爾表白時,為了擺脫內心的迷茫,阿黛爾選擇與男生約會,在約會中,不同於男生的全情投入,阿黛爾的眼神空洞。
而到學校後,阿黛爾企圖向好友訴說了自己的困擾,卻無法說清楚,阿黛爾說:我少了什麼。而好友回答:這一定是有原因的。可原因是什麼?阿黛爾自己都想不清楚。在現實生活中,剛剛邁入青春期的少年對自己的取向並不明晰,但又無法向外界得到幫助,沒有人理解。此片的經典之處不僅僅是表現同性之愛甚至愛情,而是表現了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迷惘無助。
與學校女生接吻的時候,女生的指甲與戒指是藍色的,與阿黛爾享受與女生的親密接觸形成對照。
阿黛爾誤入les酒吧,遇見艾瑪,此時阿黛爾穿著藍色的衣服。艾瑪是一名畫家,喜歡哲學與藝術。在與阿黛爾交談過程中,艾瑪發現這個女孩子不僅長得好看,還學習文學,問出了「為什麼沒有醜的藝術」這樣問題,這讓注重精神的艾瑪對阿黛爾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第二天艾瑪到阿黛爾的學校門口等她,艾瑪向阿黛爾介紹了薩特的存在主義「人由自己的行為定義自己」。
倆人正式在一起後,一起參加了同性驕傲大遊行,這時是倆人愛情最美好的時候。影片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倆人之間的纏綿,倆人之間十分和諧。這些描寫即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又成為了熒幕上最經典的拉拉床戲之一。
鏡頭一轉,便是幾年後,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艾瑪的頭髮不再是藍色而變成了金色,這代表艾瑪已經走向成熟,倆人的生活與精神產生了差異。在艾瑪的生日晚宴上,阿黛爾替艾瑪籌備晚宴,準備食物。艾瑪與一位懷孕的朋友——麗茲舉止親密,這讓阿黛爾心中不安。在晚宴上阿黛爾始終無法融入艾瑪的朋友圈,只能尷尬無助的為每個人端茶倒水,服務艾瑪的朋友。
在晚宴結束後,阿黛爾一個人孤獨的洗著盤子,通過這個鏡頭,表現出了在精神上,艾瑪已經遠離了阿黛爾,艾瑪勸阿黛爾發揚自己的才華,艾瑪想要縮小兩人之間的差距,卻被阿黛爾拒絕。可以說艾瑪已經完全對自己的愛人失望,只能說出:我喜歡你在這做飯什麼的。倆人分手的種子已經埋下。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愛人甚至夫妻之間精神不平等,往往一方有著自己的世界,在前進,在成長,而另一方以對方為自己的世界,原地踏步,就像許多家庭主婦一般,辛苦操持家務卻與丈夫的距離越來越遠。
當阿黛爾想與艾瑪親熱時被艾瑪搪塞,艾瑪的欲望是與精神相連接的,當兩人精神不再相通,艾瑪曾經對阿黛爾火熱的欲望也冷卻了下來。寂寞的阿黛爾選擇了出軌,而發現了的艾瑪憤怒的將阿黛爾趕了出去,出軌過程本應該是故事的重頭戲,卻被一筆帶過,因為倆人分手的根本原因不是出軌,而是長期的精神不對等。
有一個經典場景,阿黛爾置身於藍色的大海之中,仿佛置身於艾瑪無邊無際的藍色的愛,她將艾瑪作為自己世界的中心,可恨又可悲。當阿黛爾約艾瑪出來時得知艾瑪與現女友麗茲的姓生活並不完美,為了挽回艾瑪,主動吻了艾瑪,卻沒想到艾瑪給予了她熱烈的回應,但卻又推開她,表示自己不再愛她,已經和別人在一起了,說出了那句:但我對你有無限的溫柔,一生一世。
影片的最後,艾瑪舉辦了自己的畫展,邀請了阿黛爾。阿黛爾精心打扮,穿上了最愛的藍色連衣裙,她還在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與艾瑪和好。在艾瑪的畫展上看到艾瑪的畫的風格分為前期不成熟的藍色和後期成熟的紅色,象徵著艾瑪的蛻變與成長,成長就是回不到了過去,只能向前。死心的阿黛爾離開畫展,而對阿黛爾有好感的男生,追出去後走上了相反的街道,世界就是這樣,沒有那麼多剛好的擦肩而過,到處都是遺憾與錯過。
在人物形象方面,阿黛爾的頭髮總是非常的凌亂,代表了她內心的迷茫與混亂。而影片中表現了大量阿黛爾不停吃東西和睡覺的場面,表現出她是一個重視低級欲望的人,與艾瑪追求的「高級」格格不入。阿黛爾將艾瑪作為自己世界的中心,卻拒絕成長。
艾瑪是一個理智的人,她奉行薩特的存在主義,恪守嚴格的責任論。有人覺得艾瑪並不愛阿黛爾,其實不然,在酒吧時艾瑪主動搭訕阿黛爾,又在僅僅知道學校而可能被騙的情況下依然去等她,為了給她畫像遲到了與相戀2年的女友的約會,在一起後帶阿黛爾去見父母,將她介紹給自己的朋友,給她介紹她不懂的知識,可以說艾瑪作成了一個完美愛人的樣子。
艾瑪與麗茲相熟的時候,麗茲是懷孕狀態的,說明艾瑪對麗茲的感情與肉體無關,後文也說明艾瑪與麗茲的親熱並不完滿。而艾瑪依舊選擇了與麗茲在一起。
最可悲的是我與你的肉體如此契合,而精神如此遙遠。
求關注,求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