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白茅嶺監獄風雨兼程秉承紅燭精神

2021-01-18 澎湃新聞

60年前,一大批來自黃浦江畔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帶著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來到白茅嶺,他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艱苦奮鬥、白手起家,開啟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肩負使命 挺進皖南勘察

1955年8月2日, 面對上海遊民安置任務的繁重壓力,在上海市委和市人委的統一領導與規劃下,市民政局、農業局、公安局等單位組成30餘人的調研勘察組,前往安徽等地,為籌建遊民改造安置基地。

楓樹嶺作業區-移民開墾的試點用地

勘察組對宣城、郎溪、廣德3縣28個區的27萬多畝丘陵荒地的的歷史資料進行搜集整理,對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常見的疾病和群眾生活情況,作了詳細調查。

建場初期,白茅嶺農場建設者的茅草屋

草鞋和蓑衣

當時的農場還是一片荒涼,人煙稀少,連路都沒有,可以說是「天晴一塊銅,下雨一塊膿」。一天考察下來,腿和腳都被茅草割得紅一道黑一道。途中,他們吃自己帶的乾糧,水壺裡裝的井水喝完了,就喝路邊的河水溪水;晚上住的是臨時搭的三角棚,蟲叮蚊咬,歷盡艱辛。

1956年1月,上海市委、市人委有關領導在聽取勘察組匯報後,決定在皖南宣郎廣地區建立勞改農場。2月2日,在一片天寒地凍之中,籌建工作組進入楓樹嶺作業區,投入東南西北4個村的規劃設計、物資採購等前期籌備工作。

齊心協力 艱苦開創基業

1956年2月22日,對於白茅嶺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上海市民政局正式發文:「我局在皖南廣德楓樹嶺地區建立勞改農場」,任命樊玉琳為「皖南勞改農場」場長,總場設于楓樹嶺。

樊玉琳:1956年3月至1958年4月任白茅嶺農場場長,是白茅嶺農場創始人之一

樊玉琳同志是一名老新四軍、老黨員,為了黨的事業,他始終衝鋒在前。抗戰時期,他曾變賣家產交給組織作為抗日經費,更曾在郎廣地區打過遊擊戰。解放後他在上海市區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職位。然而當黨和人民需要時,已經56歲的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故地,領導農場籌建工作。他帶領同志們穿草鞋、戴草帽、住草棚,規劃設計,選定場址,親自採購建築材料,在荒山野嶺中打開了白茅嶺建場新局面。

原楓樹嶺舊址

為了認真貫徹「改造與安置相結合」的方針和「邊建、邊送、邊墾、邊教」的原則,首批40名幹部於1956年4月10日抵達農場,至7月上旬,先後從上海新人習藝場調集了泥工、竹工、木工500多人。

樊玉琳場長帶領大家一邊修建茅棚、修築道路,一邊開墾荒地、種植蔬菜,建場工作如火如荼。開始的三個月是農場建設中最為關鍵的時期,奠定了農場初期的整體面貌。而對於農場的創建者來說,這是與天鬥、與地鬥、與時間賽跑的三個月。

為了儘早完成接收遊民的任務,他們寫下承諾書、立下軍令狀,把建場當成了戰場,這也成為了白茅嶺幾代人「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無私奉獻、務實求新」精神的最初體現。

幹部們投身光榮而艱辛的建場洪流

幹部們懷著建設農場的火熱激情,積極投身於艱苦而又光榮的建場洪流中。在野嶺荒山、白茅叢生的環境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排排村屋的建立,一批批遊民的安置,一片片荒地的開墾,到處洋溢著欣欣向榮的可喜景象。

第一批新人習藝場營建隊中,有技術幹部3人,其中一名叫許連洪。在建場初期沒有供電的情形下,他自學沼氣照明,不顧髒臭,屢次脫下衣服,跳入糞池測試,終獲成功,為白茅嶺點亮了第一盞燈。在1960年7月18日,他在搶修新建磚窯道時,突發大拱窯圈倒塌,年僅26歲的共產黨員許連洪為農場建設事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建場的歷史舊址

雖然條件艱苦,但是白茅嶺的前輩們創造出了驚人的成果。短短三個月,皖南農場已經初具規模,安置6000多人,建成場部1個,楓樹嶺、邱村和郎溪3個作業區,下轄8個村,各類專業隊、生產隊28個,建成竹草房屋933間,種植蔬菜、旱糧作物259畝,開墾荒地3867畝,收穫了建場創業的累累碩果。

砥礪探索 引領風氣之先

日夜流淌不息的無量河與高高聳立的獅子山,見證了前輩們在白茅嶺這片熱土上的艱苦初創,也伴隨了一代代白茅嶺人忠誠擔當、奮勇拼搏的壯美詩篇。

探索實施「三分」工作模式

從1985年4月至1989年4月,白茅嶺監獄探索實施分類關押、分類分級管理、分類教育「三分」工作模式。1989年7月,全國監管改造工作會議在白茅嶺監獄召開,「三分」工作得到司法部的充分肯定,伴隨改革開放的春風推廣至全國監獄,並於1994年12月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獲得的榮譽......

「一日規範」影響深遠

1988年3月創建的白茅嶺監獄教導大隊,成為監獄規範化建設的樣板。《民警一日工作規範》《犯人一日行為規範》,兩個「一日規範」影響深遠。教導大隊的經驗成果推動了監獄內部管理的法律化、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白茅嶺監獄逐漸以「工作出規範、崗位出標準、隊伍出人才」著稱於上海乃至全國的監獄系統。

60餘載砥礪奮進,不畏艱難險阻。洪水肆虐時,我們的民警跳進激流,為押犯車隊引路,是衝不垮的人體路標;疫情來襲時,我們「召必回、戰必勝」,是聽黨指揮的逆行勇士。滄海桑田,我們初心依然;時代發展,我們使命在肩!為了黨和人民,為了申城平安法治建設,為了上海監獄的安全穩定,我們將一如既往、努力奮鬥!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 鐵流

2、

3、

白茅嶺監獄

原標題:《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白茅嶺監獄風雨兼程秉承紅燭精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白茅嶺監獄虛位以待,只等你來!
    白茅嶺監獄虛位以待,只等你來!這裡春風十裡帶你感受美麗的風景與一方的安寧這裡潛力無限帶你煥發青春的朝氣與奮鬥的激情這裡充滿信念 帶你綻放高牆的花朵與紅燭的焰火這裡是上海市白茅嶺監獄!白茅嶺監獄共招錄監獄人民警察40名!!!不限戶籍!期待您的加入!上海市白茅嶺監獄,始建於1956年,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地,皖南郎溪、廣德兩縣丘陵地帶,距離上海274公裡,交通便利,氣候溼潤,環境優美。
  • 以文塑魂 | 白茅嶺監獄警營文化建設掠影
    以文塑魂 | 白茅嶺監獄警營文化建設掠影 2019-11-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治改造的上海樣板|白茅嶺監獄篇
    政治改造的上海樣板|白茅嶺監獄篇 2020-11-26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監獄的前世今生
    (上海市白茅嶺監獄)第二階段,艱苦創業時期(20世紀50年代—70年代):荒灘變良田,毛竹堪大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這個時期監獄工作貫徹黨的方針的主要表現。從1950年開始,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上海先後向陝西、新疆、青海、黑龍江等地調犯。
  • 四十三年風雨兼程鑄就「雪達精神」 緊跟時代打造百年品牌
    近日,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青島市工商局會同青島大眾網推出「改革開放40年,回顧民企發展路」系列報導,帶您一起了解部分民企40年裡的風雨歷程。近日,記者在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青島市工商局帶領下,走進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了雪達集團四十三年來風雨兼程鑄就的「雪達精神」。
  • 要去的遠方,風雨兼程披星戴月
    不要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世界很微妙,人與人之間也很微妙,要去的遠方,不要因為風雨兼程,就忘記你原先決定想達到的遠方。也許迷途的惆悵會扯碎我的腳步,可我相信未來會給我一雙夢想的翅膀,雖然失敗的苦痛已讓我遍體鱗傷,可我堅信光明就在遠方。
  • 重走創業路 | 從風雨到豔陽 一路泥濘一路花開
    ,一代代雷馬屏人歷經風雨,艱苦奮鬥,無數革命先烈和幹警長眠於青山之中,才換來了今天的輝煌成就。 為了讓青年民警從監獄厚重的歷史中汲取養分,引導他們主動尋找雷馬屏的魂和根,繼承雷馬屏的紅色基因,近日,雷馬屏監獄團委舉行了「重走創業路,初心再出發」的活動,分三批次組織監獄青年民警返回老基地,重走創業路。青年民警從風雨到豔陽 ,一路踏著泥濘,頂著驕陽,一個堅定的信念在心中盛開。
  • 「紅燭精神」築警魂 「智」慧公安護平安
    民主與法制網浙江訊(記者 傅瀟瀟 □蔣定國)浙江省金華市公安局金東分局澧浦派出所始建於1982年,經過20多年的風雨歷程與不懈奮鬥,使「紮根基層、甘於奉獻;追求卓越、一心為民」的紅燭精神在一屆又一屆領導班子、一批又一批民警的更替中得到不斷承襲。
  • 勵志人生 風雨兼程
    勵志人生 風雨兼程 2013-08-20 來源:資助中心   【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苦難的經歷並不是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而是奮鬥的動力。我無法選擇我的父母與家庭,但我可以決定怎麼去生活,怎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朗朗晴空。
  • 生活是一個人的風雨兼程,人生是一個人的海闊天空
    不要靠近那些不喜歡你的人不要遷就那些不尊重你的人不要相信那些裝腔作勢的人不要迎合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有時,學會一點目中無人會讓自己活得更自在和更自信生活,是一個人的風雨兼程人生,是一個人的海闊天空人生,是我們一個人與世界的相遇相守,其他人,只佔我們生命的邊邊角角,成長,是一個人的風雨兼程和海闊天空。
  • 永葆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奮鬥精神
    艱苦奮鬥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中國共產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過去幹革命、搞建設需要艱苦奮鬥,今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同樣要靠艱苦奮鬥。艱苦奮鬥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全國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 風雨兼程十五載 砥礪前行再遠航
    風雨兼程十五載 砥礪前行再遠航 2020-12-25 0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華秋實」,「風雨兼程」用英語怎麼說?看過來,乾貨匯集
    70年來,記者朋友用手中的筆和鏡頭描繪了偉大中國的滄桑巨變和砥礪復興,見證了中國外交的風雨兼程和春華秋實。知葉叨叨叨: 一起來看看這句話中出現的知識點。所以風雨兼程便可譯作: weather rain and sunshine.既然講到了「風雨兼程」,小夥伴們是不是和知葉一樣想到了一句耳熟能詳的勵志語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呢?所以最後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汪國真的《熱愛生命》英文版吧!
  • 程琳《風雨兼程》,這幾首歌滿滿都是回憶~
    《風雨兼程》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視專題片《九州方圓》主題歌,季承、曉藕作詞,王曉嶺作曲。即使多年以後,程琳還在《同一首歌》中再次翻唱自己的這首作品。程琳《風雨兼程》今天你又去遠行,正是風雨濃山高水長路不平,願你多保重記得那年初相識,也在風雨中風濃雨濃情更濃,祝你早成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風雨兼程明天我也要登程,伴你風雨行山高水長路不平,攜手同攀登還是常言說得好,風光在險峰待到雨過天晴時,捷報化彩虹
  • 風雨兼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風雨兼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11. 西瓜全身都是寶,西瓜皮炒著當菜吃,瓜瓤可以解渴,清火,瓜籽也可以炒了在休閒的時候吃,西瓜全身不全是寶。12. 鹽水鴨皮白柔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13. 朋友圈曬旅遊的曬娃的曬美食的我看今天天氣不錯回家曬曬被子14. 我是個有原則的吃貨,奇怪的人給我的還得經過消毒才吃嘞。
  • 風雨兼程 再創輝煌——賽立信2020年新春致辭
    在國慶前夕,我們全體賽立信員工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共同為祖國母親送上了一份獨特的生日賀禮,用歌聲表達賽立信人誠摯的愛國情懷,用笑容彰顯賽立信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們始終銘記,祖國的繁榮昌盛,才是每一個「小家」幸福的根本,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發自心底的美好祝願。2020年是賽立信成立的第23個年頭,也是公司正式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的第三年。
  •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六十年風雨兼程飛越高山遠海 萬裡長空終圓...
    原標題:【十九大精神進央企】六十年風雨兼程飛越高山遠海 萬裡長空終圓民航強國夢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上海12月1電(記者 劉璐)1912年,中國航空界先驅馮如駕駛自治飛機在廣州燕塘進行了飛行表演,自此揭開了中國大陸航空發展的序幕。
  • 風雨兼程裡,誰是你最珍貴的樹洞
    你們已經建立了精神上的連結,成為了無比親密的精神家人,所以,無論什麼時候,無論貧困與富貴,他都能與你一路同行。想起在多年之前的學生時代,我也曾遇到過我生命中的樹洞,那是一個內斂而優秀的女孩子,我們經常一起坐在夏日的老槐樹底下,披著一身斑駁的光影,分享著各自的心事,憧憬著彼此的未來。
  • 專題黨課: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我講解的課題是: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講述:一是新時代艱苦奮鬥精神的的內涵,二是新時代弘揚艱苦奮鬥精神的意義,三是新時代如何弘揚艱苦奮鬥精神,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下面,我們進入第一個問題的學習。
  • ...弘揚抗疫精神 扛起使命擔當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及東院...
    紅旗渠幹部培訓為學習踐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10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