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女子」這一稱呼直接顛覆常人眼中「女子本弱」的特點,這讓人聯想到了當代獨立女性的定義。
一直有人覺得女性有一份穩定可靠的工作、不靠男人吃飯、經濟穩定.擁有這些特性就叫做獨立女性。那設問那些認為女人就必須生孩子、照顧家庭、洗衣做飯的人,道理何在?
獨立不是一個口號,獨立是一種能力,無論男女,在經濟、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能攻堅克難才是真·獨立。
關於「女權」的話題,讓我想到一篇文章:《近代中國女子剪髮運動初探(1903-1927)——以「身體」為視角的分析》裡的一段話:
「當然,在肯定剪髮風潮所表達出的強烈的女權意識同時,也應該看到兩者之間的邏輯關係存在很大的想像成分。
從當時女權主義者的言行來看,其剪髮的邏輯,即女性通過「外表男性化」來打破男性對社會資源和權力的獨享,從而獲得權力。
在今天看來,這種想像的權力並不具備可操作性,反而強化了男權社會的合理。但由於時代局限,當時東西方的女權運動普遍陷入了這種悖論中。
當然,五四時期的女子剪髮運動突破了「男性女權運動」的窠臼,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就為女權運動的蓬勃開展奠定了「性別基礎」。」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
當今社會,人多口雜,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誰活成自己不喜歡的模樣。
「女權」、「男權」...都是不太恰當且美滿的詞語,「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一直在倡導,小到習慣,大到法律。希望大家都能理解,男女差異的是性別,不是能力,男女平等而不是對立。
如今,獨立成為了評價女性的成就標準之一,獨不獨立取決於個人,人各有志,大可不必勉強誰成為誰的某某某。成為一個全面的女性,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在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自由發展,創新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自己良好的個性,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