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綜藝之神」,沈騰最近格外繁忙。
兩部綜藝前後腳無縫對接。
《王牌對王牌》第五季剛剛收官,新綜藝《笑起來真好看》便又緊隨其後。
只可惜,保證了數量,卻沒能保證質量。
接檔的《笑起來真好看》,不但沒能博觀眾一笑,反而質量還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極速下滑。
甚至,它還以3.5分的豆瓣評分,創下了今年開年以來的綜藝最低分。
網絡上,觀眾給它做出的評價,全都是清一色的差評。
究竟它有什麼魔力,能夠讓觀眾群情激奮,罵聲一片?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點開了這檔綜藝。
坦白說,單從陣容來看,《笑起來真好看》本身還是具備一定實力的。
三位主持,全都各具特色。
沈騰,是內地喜劇表演一哥,人稱「長在笑點上的男人」。
李誕,是脫口秀的拓荒者,雖然長相著急,卻自帶有趣的靈魂。
謝娜,是善於釋放天性、活躍氣氛的主持小能手。
這三個人湊在一起,就算他們不說話,觀眾都能腦補出一齣好戲。
只可惜,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他們湊在一起,不但毫無化學反應,而且還讓觀眾尬出天際。
結果就是,沈騰沒能發揮出他超強的反應能力和頑梗能力,李誕也沒能發揮出他擅長的插科打諢。
而謝娜,更因拿捏不好尺度,成為了全場最浮誇、最惹人厭的煩人精。
好端端的一出《笑起來真好看》,硬生生地被他們玩成了「笑起來真尷尬」!
節目第一期,謝娜就先遲到了一小時。
在她遲到期間,沈騰、李誕面面相覷,只能無奈地開啟尬聊模式。
騰哥一上來,就問了一句:「我看你也不謝頂」。
這話題,就感覺挺禿然的,讓人沒法接。
懵逼幾秒之後,李誕只能硬著頭皮地回了句「我估計會的」。
尬聊之後,場面變得愈發尷尬。
直到謝娜登場,依然不見絲毫緩和。
姍姍來遲的謝娜,不僅沒有絲毫愧疚,而且一上來就對其他兩人進行挖苦諷刺,一會說沈騰胖了,一會又說李誕眼睛小。
所有言行舉止,看起來都非常不討好。
除了主持之間沒有火花之外,《笑起來真好看》設定的比賽機制,看起來也十分弔詭。
比賽全程,會有20名玩家陸續登場,每位導師可以從中選擇7人加入自己的隊伍。
3X7=21,最後甚至還能多富餘出一個位置。
所以通俗地講,這場所謂的比賽,其實就是一場沒有淘汰的「和諧比賽」。
每期節目,都會請來四位嘉賓。
第一期請來了婁藝瀟、蔣夢婕、秦霄賢、李汶翰,第二期請來了喬振宇、陳大愚、柳巖、黃澄澄。
比賽主要由兩大板塊構成。
一個是「即興喜劇」,一個是「迷你喜劇」。
前者考驗臨場發揮,後者考驗表演創意。
比賽過程中,4位嘉賓以「老帶新」的原則,兩兩組合。
即興喜劇環節,節目組會提供一個不完整的小短劇,遇到沒詞的地方,導師會在題詞庫裡隨機提取一句臺詞,要求演員在不破壞原有劇情的前提下,將臺詞合理化並繼續完成表演。
而迷你喜劇環節,則是以迷你小品的形式,讓演員經過排練後,將節目組提供的劇本呈現在舞臺上。
節目的初衷,本來是好的,可具體落實下去,卻是一言難盡。
正式進入比賽環節後,場上充滿了此起彼伏的冷場與一言難盡的尷尬。
第一期小短劇的主題,是孩子失蹤三天後回家,老母親興師問罪。
結果,參賽過程中,婁藝瀟、李汶翰卻全程懵逼的完成了所有表演。
媽媽(婁藝瀟):為什麼三天都不回家?
兒子(李汶翰):讓子彈飛一會(觸發即興臺詞)。
媽媽:你為什麼不接受咱家公司?
兒子: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觸發即興臺詞)。
看到這種對話,別說演員懵逼,就連觀眾,那也都是一頭霧水啊!
仔細品品,其實還真不怪嘉賓。
畢竟,節目組給出的臺詞,其實都根本不是什么正經詞:光頭強又去砍樹了、奧利給、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
別說圓沒法法圓,就連接都沒法接!
說白了,這所謂的即興喜劇,其實根本就是個坑。
即興喜劇的笑點,沒有編排在表演上面,而是編排在了刁難嘉賓上面。
為的就是要通過刁難,來讓嘉賓出醜、難堪,製造喜劇效果。
如果沒有沈騰、賈玲那樣的臨場能力與喜劇天賦,普通人很容易便會陷入窘境。
與其說它是「即興喜劇」,不如說它是「即興尷尬」或「畸形喜劇」,反倒更貼切一點。
真正的即興喜劇,其實根本不是這麼玩的。
它應該在一個基本的故事背景和角色設定下,根據臨時信息去不斷地去豐滿角色、擴寬故事。
和即興喜劇一樣,迷你喜劇環節同樣也是問題不斷。
其中最令人詬病的一點,便是消費情懷的「炒冷飯」。
第一期,劇組給婁藝瀟和李汶翰安排了小品《愛情老年公寓》。
一聽名字,直接勸退。
表演過程中,兩人無甚火花,只能拿些老梗出來自我調侃。
比如,李汶翰是「出道半生,歸來仍是素人」的選秀鮮肉,婁藝瀟是除了《愛情公寓》再無成功作品的熟臉明星。
到了第二期,節目組還如法炮製,拉陳佩斯的兒子陳大愚一起入夥,繼續「冷飯伺候」——讓陳大愚表演陳佩斯的小品串燒。
作為星三代的陳大愚,雖然用祖傳的喜劇包袱逗笑了觀眾,但他整個人看起來,卻顯得落寞了許多。
就連臺下的沈騰,也都難掩失望之意。
縱使陳大愚想脫離父親光環,在這個舞臺上尋求突破,節目組也未必會給他這個機會。
畢竟,節目組之所以會邀請他參加節目,說到底,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
還不是衝著鼎鼎大名的陳佩斯去的?
作為一檔喜劇綜藝,《笑起來真好看》不但毫無新意可言,而且還惡意刁難嘉賓、不斷嫁接老梗,徹底出離了「選拔喜劇人才」的節目初衷。
完全都是靠一些很低級的噱頭,來博取流量。
一眼望去,整個就是一出大寫的尷尬:主持尬聊、嘉賓尬演、觀眾尬吹。
螢屏之內,一片歡騰;螢屏之外,一地雞毛。
兩期節目看下來,只覺得豆瓣3.5的評分,委實「實至名歸」,一點也不冤枉。
或許,它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告訴觀眾——
原來一檔喜劇綜藝,也可以做得如此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