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Gallone@bigfun社區
「獨·具匠心」是bigfun的一檔關於獨立遊戲的欄目。每周一期,為大家推薦國內外優秀的獨立遊戲作品,分享遊戲作品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本期我們來聊一聊這款國產恐怖遊戲——《港詭實錄》(本期作者:@Gallone)
上周二的時候我在微博上看到了關於國產恐怖遊戲《港詭實錄》的推薦,半推半就之下我就上了車。
截止至昨晚,該遊戲在steam上的評分為多半好評,其他社交平臺上的評價也褒貶不一。那麼這部遊戲到底表現如何呢?下面就由我這個膽小鬼來儘量理性的分析一下。
場景還原舊貌 建模差強人意
《港詭實錄》,從遊戲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實」應當是它想要突出的特色之處,而遊戲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故事主要發生在香港的九龍寨城,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區。作為一個龍蛇混雜的「三不管」之地,許許多多的都市傳說和奇詭事件在此誕生。
九龍寨城,或九龍砦城,位於九龍城區的一座古城。佔地面積6英畝,約2.7公頃。曾是英國割佔而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界中之界」,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於1993年拆除。
—引自百度百科
逼仄的小巷,昏暗的光線,陳舊的建築、五花八門的招牌,隨地亂扔的垃圾和自行車,甚至是牆體上貼著的各種海報牛皮癬,都在力求能夠還原當時的場景。
現實中的九龍寨城
《港詭實錄》中的九龍寨城內景,雖然我不是香港人也不是港片愛好者,但對裡面的一些陳設還是會有熟悉感。
不過和其他作品比,精細程度還是會稍微差一點。
《使命召喚》中的九龍寨城
漫畫中的九龍寨城
然而與較為逼真的場景相對的,是較為「落後」的建模。無論是打醬油的人類,還是章節故事中的各位女鬼姐姐,建模都有點渣,貧窮中透著一股廉價感,比如女主角嘉惠。
遠看好像還能說得過去,但一卡大頭……emmm……
無論是頭髮和皮膚紋理,還是衣飾的細節處理,都顯得有些粗糙。《港詭》雖然給她設計了一襲校服款旗袍來凸顯身材,但是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我真覺得一言難盡。雖大但是毫無美感啊!!
平躺以後我們女主顏值塌方更明顯了,甚至疑似出現了貼圖問題(有一塊奇怪的黑色)…
又比如第二章的蜘蛛女鬼伶宜老姐姐,與其說它嚇人,還不如說是長得太醜了讓人不適…
而角色雖然都是3D的,但面部表情豐富啦,能夠對上口型啊什麼的,基本不用去想,動作也比較僵硬。
另外,作為一個恐怖遊戲,嚇到玩家是必要的,但通過穿模等bug來造成恐怖效果就可以但沒必要了。我後來看了幾個UP主的視頻和評論,基本上都會有穿模或者卡bug的情況,所以這應該不是個別問題。
由於玩家對遊戲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美術留下的,所以這兩者品質上的「割裂」從一定程度上導致玩家對它的評價開始出現分化,雖然大部分不在意建模瑕疵的玩家認為《港詭》還原了香港老建築和舊風物,再結合它的劇情,呈現出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依舊會有一些對建模、貼圖、光影、特效、優化等方面有著較高要求的玩家卻覺得遊戲過於粗糙,完成度不夠,畢竟這是一款促銷期都要賣到50元的遊戲。
跳殺未能免俗 劇情值得推敲
作為一個很膽小的人,我認為《港詭實錄》講的故事其實不算很恐怖。那它作為一個恐怖遊戲,恐懼的源頭是哪呢?主要就是兩項,音效和跳殺。
這塊就簡單說一下我看的幾個視頻的感受吧。《港詭實錄》的音效和jumpscare相輔相成,都是會突然跳出來嚇唬你一下。而到了追逐戰的時候,BGM會突然變燃。對,有幾處給我的感覺不是緊張刺激,反而是熱血滿滿,也就是說,它是美國大片的飆車追逐,而不是恐怖鬼片的惡鬼索魂。
至於跳殺,這個其實也沒什麼新意,多半是鬼怪突然出現卡大頭。而《港詭實錄》在這方面有個小敗筆(當然也可能是為了降低難度),那就是惡鬼拜訪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個柜子。看到它就意味著你要開始躲了,而只要藏進柜子裡,鬼就看不到你了!
看來這鬼不僅是物理輸出的,還沒有穿牆能力,並且視力也不大好,因為那個柜子真的是關不嚴實的,縫可大了,它居然還是看不見…
真·出入平安
此外,有的鬼吧,我覺得真的可以出現但沒必要。我記得在遊戲比較靠前的地方,有個場景中遠處會突然出現一個散著步的鬼(或者是人?),這並沒有嚇到膽小的我,反而讓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不過雖然如此,就算我對鬼的出現都有了預感,我還是被嚇到了…
而《港詭實錄》的劇情在我看來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它主要改編自都市傳說和曾經發生在香港的案件,在我們現實的世界中有跡可循。
遊戲劇情發端於一場靈異節目的錄製,女主播嘉惠被鬼魂拖走,我們扮演的男主便踏上了一邊尋找嘉惠一邊逃生的旅程,遇到了三隻惡鬼:鬼媽媽、蜘蛛怪和紅衣女,而這三隻惡鬼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故事。
第一段故事,來源於都市傳說鬼媽媽煮飯。原故事說的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個夏天,九龍寨城的某棟樓房裡經常傳出陣陣惡臭,警察接到鄰居投訴後上門拜訪,發現惡臭中還夾雜著一股飯菜的香味。敲開門後是一個六七歲小女孩開的門,問家裡有沒有大人,說是媽媽在家,正在休息,飯香就是因為她做了飯。結果警察進裡屋一看,一具早已腐臭的成年女性屍體躺在裡屋,已經死去多時了。
遊戲裡的背景跟這個傳說也基本沒什麼區別。鬼媽媽是一位叫做何如明的無證牙醫的妻子,她們的女兒則是給男主提供了暫時「避難所」的何婆婆。
第二段故事,具體原型不詳,但應該與粵劇《紫釵記》有關,因為女鬼唱的曲就是它的選段。《紫釵記》講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才子(書生)佳人(淪落風塵的貴族)被權貴拆散,又被俠客拯救,最終破鏡重圓的故事。只可惜《港詭實錄》裡的女鬼陳伶宜就沒那麼幸運了,而他的愛人何頌生,想要復活她卻慘遭反噬,使伶宜變成了六角蜘蛛樣的女鬼。
第三段故事,來源於香港真實案件,紅衣女跳樓案。
這裡的公共屋邨,在現實中為香港屯門友愛邨,這裡接二連三發生了數起跳樓事件,其中以紅衣女最為著名。相傳著紅衣自殺會化為厲鬼,可見這名女子怨念深重。而遊戲中的女鬼名芷珊,是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著兩個女兒,大女兒林婉燕被過繼給了母親的好友,小女兒林可欣則患有糖尿病。芷珊跳樓自殺後,可欣也被發現死於屋內。
這三個故事間的轉換,是基於一臺「被詛咒」的DV機進行的,被這臺DV機拍過的地方都會形成一個全新的、沒有病痛和飢餓的空間,與現實世界不同,這也與另一起都市傳說「異度空間」相似。
另外,三個故事看似沒有關聯,實際上卻是緊密聯繫的。這裡我先不劇透了,有興趣的玩家可以認真看下遊戲裡收集物品的文案。起碼看完它們以後就不會覺得劇情混亂了,《港詭實錄》還是認真地講了一個家族的故事的,並且最後還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疑問留待下一部解決,雪兒是誰。
遊戲原名是《牛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會在房間裡找到一張寫了「雪兒,牛一快樂」的照片。牛一快樂即生日快樂,而直到結尾我都沒想通雪兒是哪位…會不會是第一個故事裡婆婆的名字,或者是第二個故事裡伶宜和頌生的孩子?
P.S.遊戲中收集的古書頁講述的其實是他們祖輩的故事,對於理解主線是有幫助的,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謎題設計合理 細節背景考究
除了讓人心跳飆升的跳殺和追逐戰,《港詭實錄》還有些不錯的解謎。這些謎題的設計還算比較合理,也比較簡單,基本上都能在附近找到答案。而且基於九龍寨城這個背景,謎題也帶上了不少「玄學色彩」。比如在蜘蛛女鬼篇,有個謎題是在八卦陣盤上,按照之前看到的「六足中陰身」木偶身上畫著的器官進行調試。這就有了一股民俗味,還有點點陰森和神秘。
六足中陰身是個佛教的說法,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而除了場景還原外,我感覺《港詭實錄》裡的許多設定細節還是很用心的。比如鬼媽媽煮飯故事裡,鬼媽媽的丈夫是個無證牙醫,為何要選這樣一個職業呢?這可不是作者隨便定的,牙醫(無證的那種小作坊)是當時九龍寨城一個標誌性的職業,甚至因為物美價廉,吸引了很多城寨外面的居民;比如蜘蛛女鬼故事裡的唱段和舞臺;又比如紅衣女鬼故事裡,家中的冰箱裡塞滿了不能被吃掉的巧克力和必須得用的胰島素,而小女兒可欣想去的遊樂園麗園在現實中也是有原型的。至少在這些方面,我可以充分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
總結:
對於我這個原本就膽小的人來說,《港詭實錄》的恐懼雖然比較套路,但還是足夠嚇到我。但常玩恐怖遊戲的玩家可能會覺得缺少新意,恐懼感流於表面而不是源自內心,概括一下就是不夠味。
而其它的部分,正如它steam上75%的好評率一樣,並不完美。steam一些差評底下,製作者有回覆說團隊只有兩個人,一些地方做的確實不夠好,後續也會有改善。對此所以我還是抱有一個鼓勵和支持態度的,只不過50塊的價格確實高了一些,我覺得30-35差不多。
總之,對於喜歡民俗恐怖的玩家來說,遊戲還是值得入手的;但對於習慣恐怖大作品質的玩家來說,可以但沒必要。不過如果再考慮情懷加成,支持一下國產也是不錯滴,更何況製作組的ZZLC看起來非常正確,不會有隔壁那樣作死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