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竇驍、崔始源、王珞丹、陳家樂、歐陽娜娜、連凱等主演的青春熱血電影《破風》正在持續熱映中。在這部口碑爆棚、被譽為「暑期檔顏值最高」、「最熱血」、「最燃情」、「最生猛」的影片幕後又發生著什麼樣的故事、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小編就來為大家深扒一下:
1.竇驍在拍攝時總共「撲街」了11次,最嚴重的二次把頭盔都撞裂了。
2.彭于晏在拍攝時要穿戴為呵護屁屁專門設計的單車褲,確保每天9小時的騎行後,還是個「完整」的男人。
3.由於腿毛不利於傷口處理,而且在雨中騎行時,容易形成水膜,讓單車手失溫。體毛濃密的竇驍經常要祭出法寶「美腿刮毛器」,卻每次都弄得滿腿是血。
4.王珞丹的角色原型是香港的一個自行車手,叫黃蘊瑤,片中王珞丹車禍的情節是真實發生過的。比賽時摔斷了肋骨,但仍堅持比賽,最後拿了亞軍。因為導演林超賢看到那個視頻非常觸動,所以把主角名字定為:黃詩瑤。
5. 王珞丹每天要練習50次衝刺訓練,20秒衝刺40秒休息,練到30次的時候,就特想哭,練到50次的時候就想吐了。
6. 陳家樂在拍攝影片時發生摔車意外,被診斷為鎖骨骨折。
7.本片的高雄大本營裡存放單車的車庫高達2000平,僅演員單車服的成本就超過10餘萬港幣,更是轉戰臺北高雄、香港中環、義大利雪山、韓國釜山、騰格里沙漠等十餘座城市進行拍攝。
8. 彭于晏訓練期間把香港所有的山騎了個遍,每天都要騎行120公裡。
9. 職業車手吃喝拉撒都在單車上,為了在限定時間內完成特定路段,邊騎車邊尿尿更是「家常便飯」,當然啦,彭于晏也在日常高強度的訓練裡掌握了這項「技能」。
10. 在臺灣拍攝時,高雄封路13公裡,十幾部攝影機和直升機同時進行陸空多面拍攝,展現了氣勢恢宏的單車賽事,尤其是彭于晏臺灣街頭帥氣騎行的身影也成為一道迷人的風景。
正是由於這些幕後不為人知的付出和流汗,才完美展現《破風》中激烈、刺激的競技體育魅力,還原真實的運動場面,成功突破傳統類型,獲得業內業外「清一色」的好評和認可。
=========================華麗麗的口碑分割線======================
演員@李媛就被片中演員們付出所感動:「《破風》很勵志很熱血的好電影,帶入感很強,比賽時超燃,自己的神經都跟著較勁起來!看到結尾拍攝片段為整個團隊的付出和汗水點讚!王珞丹霸氣側漏,我敬你是條女好漢!」
同樣被熱血感染的還有@編劇餘飛:「今天看電影《破風》時感覺熱血沸騰!強烈推薦久坐辦公室的同志們觀看,重拾熱血青春,非常提氣!」
電影雜誌《虹膜》主編、@著名影評人magasa認為導演林超賢功不可沒:「林超賢是一個被低估的導演,幾乎每次都能很盡職完成工作。林超賢很好地利用了他豐富的動作片經驗,比賽場面拍得緊張刺激,也提倡了拼搏和犧牲的團隊合作精神。」
@木易李敦也認同:「從《激戰》的拳擊到《破風》的自行車比賽,林超賢總是能恰如其分的把握觀眾的心理,而且極其擅長場面調度。演員方面化學反應明顯,王珞丹巾幗不讓鬚眉的演繹打動很多觀眾, 她穿梭於彭于晏跟竇驍之間更是遊刃有餘,令人羨慕。」
緊張刺激的賽車場面也是產生大量「自來水」的因素,著名電影大V@桃桃淘電影:「賽車的部分很不錯,尤其前40分鐘的戲份,緊張、刺激,一環一環的往前走。林超賢在動作戲上仍然很好的處理了緊張感以及臨場感,有幾處很抓人。《破風》是內地院線類型的開疆拓土,這類題材只有在林超賢在做,而且拍出競技的臨場感與緊張感,順暢又明確,讓觀眾跟著現場的刺激走,有些細節還讓人提心弔膽。」
@薇薇安沈也說:「看《破風》,心跳跟隨每一次比賽而加速,車手每一次進攻都牽動我每一根神經。青春、熱血、勵志,林超賢用他獨到的運鏡和剪輯使比賽做到引人入勝。彭于晏等幾位演員的敬業與誠意令人敬佩和感動,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此片,汲取滿滿的正能量,感受 「破風手」要傳達的最寶貴的團隊精神!」
當然,正能量、高顏值也不能錯過,@顧劍:「電影值得一看,首先是高顏值,其次是青春、勵志、正能量。」
《破風》突破了當前中國電影市場傳統類型片的壁壘,以體育片所特有的真摯打動了@鸚鵡史航:「《破風》誠摯單純的體育片,賽道上運鏡極有碾軋感,激動。而且很掃盲,很解惑。場下感情戲則沒那麼碾軋,多為擦邊滑過。但希望《破風》大賣,催生更犀利體育片,激勵我輩宅男。」
就連一向嚴格苛刻的清華著名教授@尹鴻也對《破風》讚不絕口:「《破風》是目前中國最好的體育類型片,沒有之一。寫的雖是小眾自行車手,但酷炫,陽剛,青春,勵志,鐵漢柔情又有運動刺激,高顏值美景觀好敘事。雖然時長拖了點,個別細節也還不完全精確,但仍是難得讓人爽起來的正能量華語片!」
-END-
感謝您關注電影業內訂閱最多、最活躍之一的電影圈微信平臺:dyq8848。希望與我們交流,請加電影圈個人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