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表機開機後沒有任何反應。
電源供應不良,電源線連接不牢固。
關閉印表機,檢查供電電源是否正常,檢查開關電源是否有電壓輸出,重新連接電源線,確保插頭安插牢固。 印表機電源電路是否損壞。
應重點檢查電源電路中的開關管、電源厚膜塊、穩壓二極體、三端穩壓器是否損壞。一般情況下,開關管損壞較為常見。
2、發出列印命令後印表機沒有任何響應,或指示燈閃亮但不列印。
數據線連接不牢固或斷路。 重新連接數據線,確保接口、插頭安插牢固,並檢查字車帶狀電纜是否連接正常,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可以嘗試更換數據線。
計數器累計的廢墨量達到上限值。
噴墨印表機一般都有個廢墨墊,用來吸收列印頭清洗時排出的廢墨。印表機清洗所消耗墨水量是由主板控制的,計數器將每次清洗列印頭所耗墨水(也就是廢墨)量疊加。當計數器累計的廢墨量達到所規定的上限值後,印表機就會停止工作,防止廢墨墊吸滿墨水後墨水滴落到印表機內部。
解決的方法:更換一個新的廢墨墊,並將廢墨計數器清零。
列印文檔容量過大,印表機內存不足。
噴墨印表機不是很適合連續長時間作業,對於過多頁數文檔建議分段列印。對於頁面描述過於複雜的文件,應適當降低列印解析度和列印速度,不要超過印表機內存的限制。
列印埠設置不當。
在[印表機屬性]設置面板中,可以對印表機的數據接口進行設置。 LPTl是印表機埠,單擊下方的[埠設置]按鈕,可以對當前列印的連接埠進行正確設置。
字車被鎖定,或列印頭被異物卡住而無法運動。
有些印表機設有字車鎖定裝置,如果上一次關機時字車沒有回歸到初始位置就切斷電源,那麼再次開機時字車鎖定裝置就不能自動釋放,致使字車不能移動,因此使用印表機之前必須先解除鎖定設置。印表機前蓋可以隨意翻開,難免會掉進異物而阻礙列印頭的運動。因此,下達列印指令後,注意觀察印表機的聲音是否正常。
出現字車驅動電機或控制電路等硬體故障。
檢查字車驅動電機及其機械傳動機構是否出現故障,以及傳動齒輪與皮帶的嚙合、滑軌與字車的切合等是否良好。試著用手推動字車,保證字車呵可以滑動自如。
3、數據和缺紙指示燈閃爍,或者所有指示燈都閃爍並發出警告聲。
進紙盒內放紙過少,或放置不到位。進紙盒內紙張既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放置時必須整齊劃一,緊貼進紙口。
紙張感應器髒汙或損壞。
印表機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後,紙張感應器就會受到紙屑、灰塵的汙染,導致感應視窗被遮蓋,使印表機不能檢測到紙張,引發缺紙提示或警告聲。使用蘸有無水酒精的棉棒擦拭即可解決問題。
搓紙裝置有故障。
長時間列印時,搓紙輪會粘上紙屑或灰塵,摩擦性降低,這時使用無水酒精清洗乾淨即可。
實際進紙方式與軟體設置不一致。
檢查機器上的各項設置是否與列印軟體的設置有衝突,進紙方式、列印狀態等都應該保持一致。 出現機械故障,如列印頭受阻。列印頭受阻,使定位系統出錯,可能緊跟著引發卡紙、印表機無法正常復位、所有指示燈閃爍等故障。通常的解決方法:同時按下「進紙」鍵和「清洗」鍵,使列印頭重新復位,故障即可排除。
4、噴墨印表機字車有動作,但是不噴墨或噴墨不暢。
可能墨盒內墨水已用完。
換上一盒新的墨水進行列印,若故障消失,說明原先墨盒內墨水已用完,印表機自身沒有出現故障。
噴嘴可能被堵塞。
噴嘴部分出現堵塞時,可以通過印表機的自動清潔功能加以排除,但是堵塞嚴重時只能進行人工清潔,具體步驟是首先將列印頭的噴嘴與供墨部分分離,然後把噴嘴部分浸泡在酒清或專用清洗液裡,大約20分鐘後,等酒清或清洗液徹底發揮後,安裝好各部件,接上電源,安放列印紙,使用噴嘴檢查工具,列印出每一個噴嘴的樣式圖。其中,每一根斜線代表一個噴嘴,假如缺某一根斜線,說明列印頭還有某一個噴嘴堵塞,按下「清洗」鍵進行自動清洗,直到每一個噴嘴都暢通。
隨意灌注質量低劣的外來墨水。
墨水涉及大量的配置標準和測控數據。墨盒內墨水一旦與外來墨水發生接觸,可能發生化學反應,引發一連串的物理性質的轉變。其中,墨水的流動性、粘稠度的變化是最明顯的,甚至會隨即產生凝結物,堵塞輸墨通道和噴嘴,因此不提劣質墨水。
上一次列印結束時未將列印頭停在初始位置。
列印結束時未將列印頭停在初始位置,保護蓋也就不能對列印頭進行密封保護,各噴嘴及輸墨管內的墨水乾涸、凝固,致使列印頭不能噴墨。所以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印表機關閉之前,必須使列印頭回歸到初始位置,等蓋帽動作完畢後再切斷電源。即使沒有列印任務,也應該隔一段時間打開印表機,進行列印頭的清潔工作。列印頭的清潔也可以通過軟體工具來實現,這是防止堵墨現象的最好措施。
5、墨水指示燈顯示仍有墨水,但是列印時卻沒有墨水。或者是印表機可以繼續列印,但是墨水指示燈顯示無墨。
列印頭發生堵塞故障。 檢查列印頭的工作狀態,按照前面介紹的方法排除列印頭堵塞等故障。
墨水計量器出現故障,或更換新墨盒時墨水計量器沒有重新復位、調整,導致計量出錯。
部分印表機設有墨水計量器,使用軟體工具即可隨時查看墨水餘量。更換新的墨盒後,若多次出現錯誤的缺墨提示,可以斷定墨水計量器有故障,進行檢修或更換即可。
列印設置的更改導致實際用墨量和計量器計算量之間的差異。
更換新的墨盒後,用戶設置的是最省、最淺模式(經濟列印模式)。但實際的列印任務大多是大面積的精美彩色圖像,實際用墨量大於計量器的計量值,因此會出現墨水指示燈顯示仍有墨水而實際上墨水已經耗幹的情況。反之,用戶設置最佳品質輸出,而列印任務都是覆蓋率很低的單色文稿,實際用墨量小於計量器的計量值,這時雖然提示缺墨,但是還可以繼續列印。
更換新墨盒時,印表機處於關機狀態,新墨盒沒有被印表機認可。
更換噴墨印表機墨盒時必須在開機狀態下進行,使印表機對新墨盒做一些內部調整,完全接受新一輪的列印。
更換墨盒操作有誤。
噴墨印表機設有多個感應器,可以隨時檢測印表機的工作狀態。列印頭內部也有感應器,在裝墨盒時感應器的兩觸點相碰而發生變形,或用戶更換墨盒操作不正確、動作不到位,感應器就檢測不到墨盒,馬上提示缺墨。機械開關的整形調整需十分小心,不要撥動其他元器件。
6、列印出顏色與屏幕顯示的顏色不一致,偏色現象較為嚴重。
計算機顯示器的色彩顯現設置不正確,或者色彩管理系統出現問題。從控制面板中打開[顯示屬性]對話框,然後對[設置]選項卡進行重新設置。或者從控制面板中打開[Adobe Gamma]對話框,根據提示重新調整顯示器屏幕的色彩顯示及印表機的列印效果。
彩色文檔的色彩模式不合適,最好使用CMYK模式。 由於顯示器以色光加色法(RGB)顯現色彩,印表機列印的圖文以色料減色法 (CMYK)顯現色彩。CMYK模式的色域沒有RGB的大,部分較鮮亮的顏色在列印的圖文上根本無法顯現,因此列印彩色圖文時,最好先將文檔轉化為CMYK模式。通過Adobe的菜單選項即可實現轉變,然後做必要的添色後再進行列印,這樣偏色現象就會降低很多。
列印設置不恰當。
列印設置必須按照列印任務的要求做必要的改變。特別是列印彩色圖像時,[印表機屬性]面板中[主窗口]選項卡中各項的設置十分關鍵。
列印介質不符合要求。
列印介質必須符合要求。油墨附著在不同的列印面上會有很大的差異。遇到較精細的彩色圖文列印任務,再精確的噴墨操作在不符合要求的列印面上的效果肯定不會很好。部分照片印表機具有自動識別紙張的功能,但是遇到特殊介質時往往會出現識別差錯,直接導致列印品質的下降。因此,人為設置恰當的列印介質可以很好地避免以上問題。
安裝墨盒之前,必須仔細檢查墨盒的型號、生產廠商、出廠日期等,是對印表機的使用壽命、列印品質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證 。
7、印表機不能列印彩色,或列印時彩色正常,但黑色無法列印。
彩色墨盒與黑色墨盒一般都是分開的,其中一個墨盒的墨水已經用完。
大部分噴墨印表機的彩色墨盒(CMYK四色墨盒)與黑色墨盒相互獨立設置。有的品牌機器連彩色墨水也是採用獨立設置的。在列印過程中,各個墨盒內墨水的消耗速度不一樣,可能彩色墨水已經用完而黑色墨水還有富餘,或黑色墨水用完而彩色墨水還有富餘。這主要由平時列印任務的內容決定。遇到該類問題時,應首先檢查墨盒的墨量。
在更換墨盒時沒有安裝到位,也可能出現上述故障。
若肯定墨盒內墨水都充足,可以檢查墨盒與列印噴頭的銜接是否正常。墨盒初次安裝時,列印頭的吸墨針管刺破墨盒的封裝薄膜,完全插入墨盒。墨盒位置稍有偏差,噴頭的充墨過程就不能正常進行,因此安裝時動作必須簡練、到位。
印表機控制電路出現故障。
噴嘴噴射墨水主要依靠控制電路脈衝信號的控制。列印數據轉換成串行數據後傳輸到驅動電路,並將其轉換成列印並行數據,每個噴嘴對應一位數據。驅動脈衝產生電路產生的梯形驅動脈衝(即列印頭驅動脈衝)被輸出到列印頭,列印頭中相應的噴嘴噴出墨水,從而實現噴墨列印。若控制電路出現故障,彩色墨盒或黑色墨盒的控制電路出現故障,都會引發上述故障,使某一墨盒的噴墨操作不能正常進行。檢查電路板各元器件及數據線是否有斷路或損壞現象,更換、調整不良器件後即可解決問題。
8、列印質量很差:墨跡稀少,缺筆少劃,字跡時好時壞不易辨認,列印圖像時出現墨槓或空白細線,嚴重時有些顏色列印不出來。
印表機長期沒有使用,造成堵塞現象。
噴墨印表機如果長時間不用,墨水輸送通道及列印頭內的墨水會幹涸、凝結,造成嚴重的堵墨故障。不同型號、品牌的印表機工作原理有所不同,各自的輸墨系統都有自身的特點,若該環節出現堵塞現象,疏通工作只能藉助印表機自身的清潔系統來進行,列印軟體中設有列印頭清潔應用工具。若多次自動清潔仍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更換列印頭。因此建議每隔一段時間,打開機器進行一次自動清洗操作,否則會導致墨水輸送系統故障或列印頭堵塞,不易解決。
列印頭連接電纜出現斷路。
噴墨印表機的列印頭連接電纜一般都採用塑料柔性帶狀電纜(扁平電纜)。這種電纜在執行列印操作時,隨著列印數量的增加,某些地方很容易在字車移動過程中被磨損或產生摺痕。使電纜上的絕緣層磨掉,導致其與印表機架短路或使列印電纜摺痕出斷裂及插頭處個別插腳接觸不良,使對應的噴頭驅動電壓信號斷路,引起對應的噴嘴不能噴墨列印,致使列印出的缺筆少畫。
可以用萬用表的電阻擋進行檢查。方法是將萬用表的兩支表筆分別搭住所查電纜兩端的對應線上的電阻值是如果為零,則該電纜已損壞,必要時還要在摺痕處做彎曲試驗,觀察萬用表上所測阻值有無變化。確定連接電纜上有斷線後,必須用相同型號的噴墨印表機頭連接電纜更換。
進紙託架設定有問題。
在使用印表機前沒有將進紙託架設定好,進紙過程中造成軋紙,紙與噴頭摩擦後造成斷線。解決方法:將進紙託架設定好。
使用了劣質的墨盒。
劣質墨盒的墨水在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等方面都和墨盒有較大的區別,特別是劣質墨水中的雜質顆粒會嚴重影響印表機的墨水輸送。劣質墨水的價格相對較低,但是對印表機的傷害較大。
列印模式設置不當。
接受列印任務之前,對印表機各項設置重新進行調整,這是列印操作的第一步。[印表機屬性]設置面板中的「模式」選項設為「高級」狀態時,單擊[詳細設置]按鈕,彈出[詳細設置]對話框。當設置「省墨」列印質量標準時,在有些列印紙上可能出現上述現象。
墨盒內墨水量過少。
墨盒內儲墨量的多少取決於廠家的設計需求,墨盒使用到一定期限時會出現上述情況,更換墨盒即可解決問題。
輸墨通道內存在氣體(氣泡)。
若空白線條的位置隨機變化,很可能是輸墨通道內存在氣泡,使得墨水供應不連續。仔細檢查墨盒安裝是否到位,輸墨軟管是否有磨損、漏氣的部位並加以調整、修復。
9、列印文字扭曲、歪斜、錯位或疊印現象。
列印頭錯位或內部失協。
印表機在運輸、搬移過程中的震動過度或列印頭在使用過程中撞車都可能導致列印頭錯位,可使用列印軟體提供的列印頭校準工具進行校正。
印表機驅動程序被破壞。
當安裝在打算機上的印表機驅動程序或自帶的列印小軟體遭到破壞時,只要重新安裝即可解決問題。印表機配置的字體庫不合要求時,也會引起上述列印故障。
列印設置有誤。
紙張類型、版面設置等出現錯誤時,也會引發字體變形的現象,可在列印軟體中重新進行設置。 印表機配置的字體庫沒有列印文件所用字體。 重新配置印表機的字庫,或更換列印文檔所用字體。
字車或步進機構出現故障。
高解析度印表機字車與滑軌的切合要求很高,軌道上的灰塵或紙屑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阻礙字車的正常運行,造成字車皮帶脫扣、整體偏移等故障,導致套色不準、列印錯位。步進傳紙機構也是一樣,各傳動齒輪的嚙合不能有絲毫偏差,紙張的傳動速度與噴墨頭的列印進度稍有差異就會引起錯位或疊印現象。注重日常清潔和保養是避免該類故障的最有效方法。
指示燈會點亮,機子能自檢,列印出的字符為亂碼 數據線插頭鬆動。
拔下數據線插頭重新插好,並用縲絲或卡扣固定好。 接口電路損壞。 更換接口蕊片,在印表機的實際使用中不要帶電拔插數據接口插頭,以免瞬間產生的高壓靜電擊穿接口蕊片。
字庫損壞或有問題 換一臺好的印表機列印,如果同樣出現此故障,則可更換或重裝字庫。
10、印表機字車有動作,但是不走紙或走紙異常,甚至一開機就出現卡紙故障,屏幕提示無紙信息或紙張錯誤信息。
列印紙外觀、質量不符合要求。
列印紙的選購其實是很重要的,平整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既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受潮、帶靜電、裁切不規範的紙張都會引起輸紙故障。
印表機進紙架內掉進異物。
印表機要進紙、出紙,因此異物很容易從這些通道處掉進印表機的內部,所以在使用印表機時千萬要注意,回形針、定書釘、橡皮筋等容易掉進印表機內部的東西。如果有異物掉入的話,一定要立即取出,以免損壞內部元件。
列印紙放置不正確或進紙盒內裝紙過多。
列印紙導紙板必須調節到合適的位置,並在裝紙之前將紙疊打散,然後理齊放入。進紙盒內放紙不宜過滿,一般為進紙盒高度的2/3。
搓紙輪髒汙、老化、磨損。 搓紙輪髒汙、老化和磨損而引起輸紙故障是任何一種印表機的通病。一般情況下,清潔搓紙輪可以起到明顯的效果,老化嚴重的只能更換。
輸紙機構有故障。
檢查印表機的齒輪傳動機構,確保各齒輪相互嚙合以及與驅動輪之間的嚙合正常。
送紙傳感器有故障。
噴墨印表機的送紙傳感器多數使用光敏遮斷式傳感器往往在處理卡紙故障時會把該傳感器的壓杆拉斷或使其脫位,導致傳感器失效。修理或更換傳感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