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朗月婷「重生」黃文秀
——寫給《秀美人生》的片言碎語
許大立
290萬與800
那日應邀去城市之北某電影城,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委宣傳部帶來的脫貧攻堅題材影片《秀美人生》。在繁華的城市街道上行進,車流浩蕩,如不盡長江滾滾來,經歷了個把小時的折騰。之所以矢志不渝,是衝著黃文秀的名聲。觀影會現場某領導講話稱,當下全國290多萬一線扶貧幹部,已有800多人光榮獻身,或勞累或疾病或因各種緊急情況倏然發生。這兩個數字,讓我心震顫不已!該片女一號原型——獲得了許多國家級榮譽的脫貧攻堅先進人物黃文秀,就是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夜裡,急急趕回扶貧地樂業縣百坭村的路上,被洪水吞噬······這麼一位朝華初露的壯族女孩,這麼一位聰慧敏學的扶貧戰士,壯志未酬,勝果未嘗,就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莽莽群山滔滔洪水之中。好人命殞,青山無語。
用心鑰解開心鎖
《秀美人生》的敘事架構其實很簡約。幾個故事,幾個人物,幾個難解的癥結,在這個壯族姑娘為首的脫貧攻堅工作隊的努力下一一化解。她仿若天生具有攻堅克難的能力,既有基因的力量,也有學識的貢獻。那個廝守在大山上的老爺爺寧可受苦受累,也不願搬離祖先的土地;孫子上學只能騎馬絕不乘車······是因為兒子幾年前死於車禍,更不願意多少代的祖墳無人守護。在風雨交加山洪暴發的時刻,黃文秀和她的夥伴們突然出現在大山深處,救下了風雨中危殆之極的老爺爺一家。老爺爺幡然醒悟,死守老屋會毀了孫子的性命和前途。終於,這個老爺爺搬到了山下新居裡。老人的固執只能用柔軟的心鑰去打開。如果沒有黃文秀他們的堅持與智慧,沒有他們時刻掛在心上的警惕,沒有在最後一刻解救老人一家於洪水,興許這把難開的鎖還掛在大山裡呢!
喚醒懶漢心底的希望
懶漢也許是一些貧困村共有的痼疾。黃大貴就是這樣一個不死不活的存在。他整日昏睡,不務諸業,蓬頭垢面,如行屍走肉。黃文秀多次走訪,調查原委,解開心結,方知其女友桂芳未婚先孕,因畏懼坊言悄然離去,好多年了無影蹤。黃大貴從此精神萎靡,覺得活著已經沒有意義。在黃文秀的反覆勸導下,他開始種植經濟作物三葉青,懶人黃大貴終於步入人生新境界。
黃文秀為徹底打開他的心結,開著車多方尋覓,居然發現他的女友既未跑也未嫁,躲在一僻遠小鎮上做些小生意,與孩子相依為命。男人走了正路,女人也有了盼頭,這對壯家兒女,終於從女方父母手上拿到了「八字帖」,一家人從此幸福團聚。
脫貧攻堅不是刀槍上陣明火執仗,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場場觀念與思想方法的交鋒。既要靠智慧,又得靠毅力,還得有市場經濟的頭腦。貧賤夫妻不一定能相濡以沫,過上好日子才會真正讓他們白頭偕老!
此片的編導的確抓住了問題的命門。
鋼琴家演活了第一書記
筆者知道黃文秀,卻不知道郎月婷,實在是孤陋寡聞。興許以前看過她的電影,但的確沒留下一丁點兒印象。此番看了《秀美人生》,方知郎月婷演了黃文秀,還演得那麼逼真。飾演黃文秀,難就難在黃是全國知名度很高的扶貧女幹部,是重點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出生在廣西百色的大山之中,家裡也曾是一個貧困戶。有意思的細節是,黃文秀從北師大研究生畢業有了工作拿了工資,家裡年總收入過線,也就幫家裡脫了貧。
大家閨秀的郎月婷,因為小時候練舞蹈下不了劈叉的郎月婷,誤打誤撞改學鋼琴。一不小心成了著名青年鋼琴家的郎月婷,與黃文秀生命反差如此之大的郎月婷,居然去飾演了這麼一位樸實無華的扶貧幹部。脫下亮麗的衣裳,洗去高貴的粉黛,以一個農民女兒的心態去尋找靈魂裡的黃文秀,好大的跨度好大的落差。很難很難,真的要脫胎換骨!但是她做到了,就像她初學鋼琴,就像她初學表演,她把已經逝去的黃文秀,復活在了百坭村,重生在老百姓的心裡。
說實話,如果沒有度娘的無私奉獻,我真的以為郎月婷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廣西壯族妹子,甚至以為她和黃文秀或多或少有點血緣關係。郎月婷舉手投足,一顰一笑,和照片上的黃文秀幾無差異,真可以說「以假亂真」。我也不曉得那種清水出芙蓉般壯家女兒的韻味,怎麼就潛移默化到了一位鋼琴家的靈魂深處。真是絕了。
導演編劇功力不淺
此片編劇我不了解,但導演苗月卻是大名鼎鼎。一般來說,這類正能量小投入的影片,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很難精心製作精益求精。但是《秀美人生》做到了。不僅僅整個故事框架規整大氣,諸多情節也很精細講究。編劇很用心。比如黃文秀去百坭村前買車考駕照,碰上了一位極不耐心的兼職教練。得知他是農大畢業的果樹專家兼詩人之後,黃文秀找到了他的詩朗誦他的詩觸動了他心靈最柔軟的部分。後來他不僅成了百坭村的扶貧工作隊員,也成了黃文秀心中的男神。比如黃文秀每次回單位,都會給同事帶些山村的土特產,不是饋贈,而是代售。我所認識的一位村第一書記,也和黃文秀一樣,私車已作公用,返城必銷鮮貨。再比如黃文秀堅持讓父母取下自家門口的貧困戶銘牌,卻一樣得為父親的癌症幾頭奔波,乃至焦頭爛額失聲痛哭······她是凡人,不是仙女。這些塑造人物形象的細節豐富生動,有血有肉,讓人更感到真實可信意蘊無窮。
據說郎月婷在百坭村拍《秀美人生》,三個月下來,村民們都把她當成了黃書記靈魂歸返,她的妝扮衣著音容笑貌幾無不同。這個生在東北長在東北的姑娘竟然有了壯族女兒的神韻。此乃天意?非也,是導演和演員,吃透了故事與生活,入戲至深,用情也甚。
導演苗月毫不掩飾對郎月婷的喜愛。她說,郎月婷找到了人物精神氣質上的共鳴,在演技上超越了簡單的像與不像,達到了侵入式表演的境界······難怪此片在百坭村首映,有村民哭著說,月婷姑娘讓文秀書記「重生」了!
精準扶貧就是攻山頭
黃文秀和她的戰友們把精準扶貧形象地比作「攻山頭」,工作隊的地圖上標著一戶又一戶這樣的山頭。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個難攻的山頭被拿下,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她卻消失在滾滾洪流之中。導演高明,淡化了黃文秀犧牲那一刻的無奈與悲壯,沒用一個鏡頭渲染她的搏命時刻······她的生命化作了青山沃土,化成了豐收田野,化為長天秋水,與百坭村融為一體,世代永存。
此片據稱有不俗票房,在小成本電影中獨佔鰲頭。我信。故事好,景致美,音樂恬,節奏強,剪輯優,色彩宜······尤其女一號入戲深,外形純樸自然,與山村村民渾然一體,演活了黃文秀,也使得《秀美人生》花開富貴,譽滿影壇。
《秀美人生》主題曲中有這麼一句:「年輕人的態度,就是鄉村的未來。」就是啊,無數和她一樣的年輕人,正在廣闊天地創造著更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重慶日報報業集團)
版面欣賞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