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重慶代表團舉行首場雲記者會——代表談"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國人大代表、渝中區委書記黃玉林表示,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渝中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為目標,聚焦6大服務業、打造10大集聚區"強核提能級",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全域建設重慶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全國人大代表黃玉林(巨建兵 攝)
全面投入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引進一批總部型、功能性金融機構,集聚一批金融要素市場,打造一批高端財經智庫,培育一批特色金融商務樓宇,辦好解放碑論壇,不斷提升金融業規模和能級。
發揮解放碑、時代天街兩大"百億級"商圈的"極核"帶動作用,加速集聚國際品牌和高端業態,聚焦"三線"提檔升級傳統專業市場,乘勢發展"平臺經濟",繁榮發展"四首經濟""夜間經濟",在全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體現渝中作為,力爭3年內商品銷售總額突破4500億元。
對接重慶全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中國軟體名城"的戰略機遇,加快構建區塊鏈應用生態圈,推動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施5G融合應用行動計劃,布局"線上"未來,力爭在3年內打造500億產業集群,培育、發展區塊鏈技術和應用企業達到150餘家。
高標準打造環重醫創新生態圈,堅持"一中心、一集群、一鏈條、一基金"的發展思路,以重慶醫科大學及其附屬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為核心,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國內領先的醫學創新產業高地,形成500億級產業園區。
黃玉林介紹,目前,渝中正與錦江、青羊等地深化戰略合作,推出了"遠親不如近鄰"等雙城互動活動,洪崖洞、貳廠文創公園與寬窄巷子正式結對融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城市營銷、商貿促銷、專業服務、司法互助等領域合作全面推進。
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目標,渝中正加快提升城市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品質。在高水平建設"人文渝中"的同時,渝中將主動對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推動"成渝地·巴蜀情"區域品牌培塑、巴蜀文創產品開發工程等項目,主動參與成渝地區文化旅遊推廣聯盟,聯動成渝地區各區市縣整體規劃、宣傳、營銷巴蜀文化、抗戰文化、紅巖文化等文旅資源,爭取設立重慶國際交往文化陳列館,聯動打造成渝精品旅遊線路和文化旅遊品牌。
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目標,渝中還將創新推進重慶自貿區、中新合作項目、中央商務區渝中板塊建設,打造"空中保稅區"、服貿產業園,建設中新金融園區。充分發揮外事、外貿、外資資源富集優勢,集聚高端生產要素,開展國際性文化、經貿交流,擴大國際交往"朋友圈",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進一步提升渝中開放能級、服務能級。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