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共同體」指引上合組織發展方向

2020-11-17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蘇暢

  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在政治、經濟、安全、人文領域均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對「上海精神」的認同、對地區發展與穩定的共識,是各成員國在政治和安全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2020年11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會議上發表了《弘揚「上海精神」 深化團結協作 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對「上海精神」作出進一步深刻闡釋,提出要構建「四個共同體」,即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強調要「以實際行動踐行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維護國際秩序」。這體現出三層深刻涵義:一是對上合組織機制建設、未來發展提出切實構想;二是在當前上合組織地區面臨嚴峻挑戰之際,提出通過構建四個共同體,為成員國攜手共克時艱提供了一整套治理方案;三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實踐探索和多元拓展。這四個共同體是對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豐富、提升和完善,賦予「上海精神」新內涵,進一步指明上合組織的發展方向。

  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充分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人類帶來嚴峻考驗,目前仍然在全球肆虐。面對疫情,人類社會需要並肩作戰,摒棄偏見、拒絕疫情政治化,攜手戰勝疫情。為此,中方提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多項務實方案,體現出大國擔當和實幹精神。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上合組織成員國一直在相互支援。在中國疫情好轉之後,中方向包括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提供大量抗疫援助:多批次派遣醫療專家組分享抗疫經驗、協助疫情防控;提供大量醫用口罩、核酸檢測試劑、防護服等醫療物資;與成員國建立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中資企業、民間團體以及在上合組織地區的華人華僑積極捐助抗疫物資。成員國在疫情中守望相助,攜手抗疫,已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奠定了良好基礎。

  構建安全共同體,為地區國家穩定與發展提供前提條件。2020年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大國競爭、局部衝突、自然災害對全球乃至每一個國家、地區都是巨大考驗。構建上合組織安全共同體,既符合現實需求,也符合各成員國的根本利益。在日益嚴重的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威脅面前,對安全共同體的高度認同,是各國在安全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關鍵因素。在「伊斯蘭國」潰敗、大量國際恐怖組織轉移到南亞之後,上合組織地區面臨的國際恐怖主義威脅是共同的、沒有例外的。但是,部分西方國家對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持雙重標準,把別國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當成人權和民族問題,給地區合力反恐製造障礙。例如,新疆穩定對中亞乃至歐亞整個地區的安全貢獻巨大。如果沒有近年來新疆安全的全面改善,在當前中東恐怖主義全球化、阿富汗內戰激烈、「伊斯蘭國」回流蔓延的嚴峻形勢下,中東和南亞的恐怖主義很可能以新疆和中亞為突破口,對中亞地區的安全局勢將構成重大威脅。同樣,哈薩克斯坦政府的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也引起西方國家的指責,被扣以「破壞民主和人權」的帽子。因此,只有不斷加強上合組織安全共同體的共識與合作,才可能控制日益蔓延的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

  構建發展共同體,為成員國促發展、保民生提出務實方案。新冠肺炎疫情給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經濟均造成不小衝擊,中亞和南亞成員國更是嚴重。習近平主席提出「三組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各成員國發展戰略、歐亞經濟聯盟),為成員國復工復產以及戰略發展提供可行規劃。此外,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要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合作。中國是全球數位技術領先大國,在上合組織框架下推動數字經濟合作,可以達到以下目標:一是發展數字經濟,符合各成員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二是創造就業機會,這是當前疫情下各成員國促發展、保民生最為迫切的需求;三是為適應疫情而出現的新業態奠定好基礎條件,包括跨境電商,轉移支付等;四是通過數位化可以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拓寬合作,為成員國合作抗疫提供有力支持。

  構建人文共同體,推動民心溝通,為上合組織長遠發展夯實民意基礎。「上海精神」中的「尊重多樣文明」,是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在衝突不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上海精神」更為可貴。只有相互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和諧共存。上合組織自成立以來,人文合作已覆蓋到多領域:文化交流、科技合作、教育交流、人才培養,為成員國搭建起文明交流互鑑的多樣平臺,為成員國間的民心溝通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疫情之下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人文合作也沒有停止:除密切的抗疫醫療合作之外,遠程教育也有不少合作,例如中國上合組織青年交流中心向成員國青年提供雙創(創新創業)職業培訓,其靈活、系統、務實的培訓方式得到受訓人員的歡迎。上合組織人文合作已建立起不少好的交流機制,需要把這些交流機製做深做實,多挖掘新的人文合作領域,在民心溝通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擴大民間往來交流,推動民間組織、社會團體、學術機構的交流,形成政府引領、民間互動的良好模式。

[ 責編:李澍 ]

相關焦點

  • ...論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重要講話
    「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亞太合作指明方向路徑,宣示中國攜手各國向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不斷邁進的堅定決心。
  • 這部紀錄片,7個人物故事,讓你get一個不一樣的上合組織
    峰會召開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中國緣》欄目,將於11月8日起陸續播出七集人物紀錄片《上合——我們共同的夢想》,聚焦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嘉賓,記錄他們在青年交流、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背景下的故事,傳達「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紀錄片一是依託上合組織背景,通過特殊人物視角講述上合故事。
  • 7個人物故事,讓你get一個不一樣的上合組織
    節目聚焦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嘉賓,記錄他們在青年交流、經貿合作、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背景下的故事,傳達「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依託上合組織背景,紀錄片《上合——我們共同的夢想》通過特殊人物視角講述上合故事。
  • 國際觀察:為後疫情時代上合組織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首次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的重大倡議。兩年前,從青島峰會出發,上合組織開啟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徵程。兩年後的今天,新冠疫情加速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上合組織成員國命運與共意識增強。
  • 新華社評論員: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論習近平主席...
    「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亞太合作指明方向路徑,宣示中國攜手各國向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不斷邁進的堅定決心。
  • 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
    促進各方發展規劃和互聯互通倡議對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第四,堅持合作共贏。要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不斷提升區域合作水平。在協商一致基礎上推進務實合作,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維護亞太合作正確方向,讓亞太經合組織行穩致遠。中方支持亞太經合組織加強疫苗、公共衛生、中小微企業等領域合作,助力抗疫合作和經濟復甦。
  • 圖為7月,中國—上合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主題交流視頻會現場。
    據哈通社報導,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表示,上合組織在抗疫期間展現了協調努力方面的實力,「患難見真情」體現了各成員國之間的合作精神。    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首次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提出構建「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人文共同體」的重大倡議。
  • .|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充分發揮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黨支部的示範引領作用和支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將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黨支部建設成為引領優良班風、校風、學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維護學校改革發展的戰鬥堡壘。本次理論學習將帶領大家共同學習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原文刊載於《人民日報》2020年11月21日 第01版。
  • 「國際銳評」共建亞太共同體 開啟亞太合作新階段
    「共建亞太共同體」——20日,以視頻方式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達成這一目標,為未來20年亞太經濟合作指明了方向。「我們應該以此為新起點,開啟亞太合作新階段。」在當天峰會的發言中,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再次倡議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並首次全面闡述其四點內涵,為推進亞太發展獻策助力。中方倡議和APEC新藍圖實現「共振」,絕非偶然,而是因為特殊背景下,人們對團結合作與多邊主義有著強烈訴求。
  • 熱點|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今日召開,2020年後...
    (編者註:「茂物目標」是於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立的,是指發達經濟體在2010年前、發展中經濟體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分析人士認為,APEC有望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推動多邊主義合作,推動疫後經濟恢復,為亞太地區長期發展確定方向。
  •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著眼於世界百年大變局下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以寬廣宏大的國際視野和自信從容的格局風範,指明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在百年變局中的歷史方位,推動國際社會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塑造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等重大問題凝聚共識、開展合作,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就此共提出了23項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
  • 習近平:攜手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以來的30多年,是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全球治理深刻重塑的30多年,也是亞太地區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30多年。30多年來,亞太經合組織合作不斷深化,取得長足進展:我們以茂物目標為指引,不斷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我們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經濟技術合作兩個輪子一起轉,努力實現優勢互補和均衡發展。
  • ...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王毅說,習近平主席著眼於世界百年大變局下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和歷史之變,以寬廣宏大的國際視野和自信從容的格局風範,指明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在百年變局中的歷史方位,推動國際社會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塑造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加強全球經濟治理等重大問題凝聚共識、開展合作,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就此共提出了23項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
  • 習近平談「命運共同體」
    我們應該以此為新起點,開啟亞太合作新階段,延續亞太地區強勁發展勢頭,迎接亞太地區共同繁榮未來,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2020年11月2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發言去年,我提出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 習近平將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相關情況介紹來了→
    在全球疫情與百年變局相互交織背景下,上合組織國家以視頻方式舉行峰會,充分表明各方對上合組織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繼續弘揚「上海精神」、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同維護地區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樂玉成表示,上合組織成立19年來,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勢頭,成功探索出一條新型區域組織的合作與發展道路。「上海精神」是本組織日益發展壯大的理念基礎和行動指南,並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新華社記者陳杉王雅晨商婧  特殊之年,特殊的中國元首
  • 讀懂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秘書:廣東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佔有特殊位置
    隨著高科技產業集群的發展,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的9個城市,未來將成為世界高科技、創新和經濟活動的中心。諾羅夫表示,中國「十三五」規劃取得重大成果,在此期間,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使5500萬中國公民擺脫了貧困。中國徹底消除貧困,也為全球消除貧困做出了傑出貢獻,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的寶貴經驗正被世界許多國家積極實施。
  • 中國倡議為世界發展指明方向
    這些講話在推動國際社會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塑造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提出了23項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了中國將推進自身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為國際社會注入了強勁信心和力量。
  • 多國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多國人士表示,習近平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為新形勢下亞太合作指明方向路徑,為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匯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共識
    在全球多邊「講壇」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主張和舉措,發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為疫情防控、經濟復甦和全球治理提供了方向與指引。中國不僅這樣說,而且也在這樣做,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百年變局之中的全球發展治理注入了更多正能量。在特殊時刻帶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