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愴然而涕下

2021-02-07 明老師說詩歌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有時候,詩歌鑑賞就是在說故事,把故事的前因後果說完了,詩歌也就鑑賞完了。比如這首《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出生於殷實之家,唐高宗期間,他來到京城,希望一展宏圖。不料科場連連失利。京城本是名利之城,陳子昂駐足在繁華的街市,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不甘心就這樣淹沒在人流之中。「賣琴了!傳世名琴!」陳子昂尋聲望去,只見一群人圍成一圈,議論紛紛。「確實是好琴!」「太貴了,百萬啊!」……陳子昂擠進人群,是一把上好的古琴,紋理順直,用手輕輕划過,音色圓潤明亮而不失厚度。「先生好眼力,可否……」「我買了!」小販有些驚訝地望著眼前這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只見他眉頭緊蹙,似乎有不解之惑,聲音低沉有力,透露出幾分豪氣和執拗。「明天,我將在宣陽裡彈奏此琴!」

夕陽西下,陳子昂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他的背後,是驚訝,是豔羨,是關於這個陌生的年輕人的種種猜想。

第二天,長安宣陽裡。

暮春時節,春已老,但花未盡。

陳子昂寄居的寓所已是人頭攢動,大家都想一睹這個年輕人彈奏古琴的風採。日近午時,陳子昂帶著他的古琴走出來了,他席地而坐,將胡琴置於膝上,他的手指划過琴弦,發出了金玉般的聲音。人群一陣騷動,大家伸長脖子,眼光都落在這個清瘦的年輕人身上。

陳子昂的手停在琴上,他只是撫摸著這琴,這色澤,這文理,這質地,都是難得的好。他內心有些矛盾。「這樣做值不值啊?」「為了在京城博得一席之地,值!」他慢慢地抬起頭來,看了看周圍的人,這裡有王公貴族,也有平民百姓,他們,只因為這把琴,來到我的門前!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他想起那些寒窗苦讀的日子,想起榜上無名時的失落,想起多少書生皓首窮經,也終寂寂無聞……他猛地將手中的琴砸下地面,伴隨一聲巨響,琴已碎成一地,人群中發出了驚訝聲,然後歸於沉寂。

「我,陳子昂,有文百軸,不為人知,今天竟因為這把琴讓大家關注於我,我感到很痛心。要了解我的,請看我的詩文!」陳子昂沒有更多的解釋,他吩咐書童將他平日裡寫的詩文逐一發給那些王公貴族。

第二天,陳子昂的名字傳遍了整個京城!

第二年,陳子昂進士及第。

……

殿上,武后向陳子昂詢問為政之要。這是武則天第三次面見陳子昂了,陳子昂也從意氣風發的年輕人變成了雙鬢微霜的中年人,但不變的是他慷慨激昂的言辭和為國效力的忠心。他內心有些困惑,為什麼實現自己的理想的路就那麼漫長,漫長到他看不頭,我該逢迎還是該堅持呢?人生多歧路,難得一切都是由命運來安排嗎?知音難覓,難道我終將默默無聞嗎?

「愛卿,你說說你的看法吧!」武后的聲音柔和但不失威嚴。

陳子昂謝過皇恩,「臣以為為政之要在八:一措刑,二官人,三知賢,四去疑,五招諫,六勸賞,七息兵,八安宗子……」陳子昂越說越激動,他引經據典,慷慨陳詞,旁若無人,他絲毫沒有在意同僚的竊竊私語,也沒有注意到武后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了。

不久,陳子昂竟意外地升任右衛胄曹參軍。

不久,武則天稱帝,國號大周,陳子昂上表《周授命頌》,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當今皇帝更多的關注他。事態好像沿著他希望的方向發展,皇帝又召見了他幾次,不過,他的政治理想最終還是停留在他的長篇策論之中。

……

武攸宜討伐契丹,他奏請皇帝,要求左拾遺陳子昂出任他的幕府參軍。皇帝準奏。

節節敗退!

陳子昂看著眼前這個頭腦簡單,完全沒有軍事韜略的皇親國戚,內心煎熬,這一仗本不該如此啊!

「陛下把全國的兵力交給大王您,安危成敗在此一舉,怎能漫不經心呢?現在您還沒建立法令制度,如同兒戲……」陳子昂苦心勸諫。

「書生之見!」武攸宜打斷了陳子昂的話,走進了軍營,留下了陳子昂一人在風中凌亂。

他知道自己的意見終不會被採納。

往北,就是幽州臺,那是燕昭王招賢納士修建的黃金臺。

一天,陳子昂獨自來到幽州臺。這裡已是荒草萋離,雜樹叢生。但他依稀看到當年禮賢下士的燕昭王,看到了燕國君臣相樂的情景,他感到無限的悲傷:「或許真的有命運在主宰著自己的人生,我到底是身不逢時啊。」他抬頭看看廣袤的天空,天色陰沉,烏雲低垂,一隻飛鳥掠過,然後消失得無影無蹤。「是啊,天地之大,我又算什麼呢?渺小得如蒼穹下的一隻飛鳥,如大海中的一顆粟米,生的意義又何在?生命何其短暫,何其渺小,人生終是一場悲劇!」

男兒眼淚,悄然滴落!

這就是《登幽州臺歌》的故事。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二十二個字,將近四十年的人生經歷。

「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這二十二字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 了 。

前兩句感嘆人生的遭遇。生不逢時,是多少賢士壯志難酬的根本原因。但有限的時間節點決定了命運的悲劇性,「向天再借五百年」最終只能是一句空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倒更像是現實。古人已無法再見,而來者我也無緣相見,君臣之歡終究只能存在於歷史裡。這兩句將讀者帶入漫長的歷史裡,使得詩人的悲劇性更具有普遍意義,也更具有感染力。

後兩句刻畫了一個孤獨的登臨者形象。在悠悠天地間,他孤獨無助,他渺小卑微,他內心痛苦,他淚雨滂沱。這裡的陳子昂沒有了在宣陽裡摔琴的任性,也沒有了一夜看盡長安花的躊躇滿志,更沒有了在殿前奏對時的慷慨激昂,他感受到了人生的悲涼,感受到了命運的無奈。這裡,將人置於悠悠天地之間,雖沒有描寫登臺所見,但讀者可以跟隨詩人的視線,想像到眼前的闊大浩瀚。

這裡,時空的無限和人生的有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蒼涼悲壯的情緒也在對比中得到強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失意的文人在誦讀此詩時忍不住淚流滿面的原因。

人生,終究是悲涼的。

 



 

 長按上圖,掃描二維碼

關註明老師哦



相關焦點

  • 陳子昂的書生宿命:獨愴然而涕下
    渺小得如蒼穹下的一隻飛鳥,如大海中的一顆粟米,人生的意義又何在?生命何其短暫,何其渺小,人生就是一場悲劇!」男兒眼淚,悄然滴落。在悠悠天地間,陳子昂感到非常的孤獨無助。    此刻的陳子昂,沒有了在宣陽裡摔琴的任性,也沒有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躊躇滿志,更沒有了在殿前奏對時的慷慨激昂。
  •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是四川人,祖上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名相陳平。劉邦是個臭流氓,當皇帝以後怕人篡權,把重臣殺了十之八九。陳平是裡邊倖存的那十之一二,智商情商不是一般的高。 陳家傳到陳子昂這一代,雖說已經好幾代沒當官,卻仍然富甲蜀中。
  • 韓國瑜告別致辭:目前不會接受任何職務,獨愴然而涕下
    島內媒體ETtoday新聞雲6月11日從活動現場報導介紹,韓國瑜在致辭時一一點名市府團隊表達誠摯感謝,最後向所有支持者宣布,「目前我不會接受任何邀請、職務,也不會參與任何組織,以及任何形式的活動,請容許在這風雨如晦的時刻,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感謝市民每一雙雙手的託付、期盼,我都會謹記在心」。
  •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此詩語句即從此化出,然而意境卻更蒼茫遒勁。  陳子昂這首感傷之作是由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觸發的,但是其客觀意義卻遠遠超越了他自身以至他所處的時代的範圍,帶有一定的廣泛性。表現在這首詩裡的感傷情緒,和世俗的憂生嘆逝有明顯的不同。這是一種在對事業和人生的執著追求中產生的喟嘆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
  • 史上最孤獨的一組詩詞,道盡滄桑,令人愴然涕下……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簡單二十二字,寫盡了詩人理想無法實現的無奈與苦悶。剛健的筆觸,開闊雄渾的意境,鏗鏘有力。小編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古代文人的一些關於孤獨的詩詞。期望大家喜歡!滿腔熱血報國無門,含冤入獄遙想壯志,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只有對著這破牢發出悽涼感嘆: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向後不見後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自己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 那些唐詩的英文翻譯(下)
    杜甫的《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Having ten thousand volumes read,I wrote as if by God I was led.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美文誦讀』天地悠悠何懼愴愴,滄海茫茫不輟央央
    光陰不曾駐足,但苔蘚 銘記下了它倩影,匍匐在地的綠意書寫著謙遜的高傲。其實,我們的心已狂奔,在廣闊的田野上仰天長嘯,在遼闊的天宇間引吭高歌,在壯闊的大海裡放聲高唱:天地悠悠 何懼愴愴,滄海茫茫不輟央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