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深深記得,我玩過的第一部電子遊戲,叫做俄羅斯方塊。
那是一部比手機大一點的掌上遊戲機,安裝四節五號電池就能啟動,裡面最經典的遊戲就是俄羅斯方塊,還有方塊的衍生遊戲,例如賽車、戰機打怪物、砌牆等等,畫面都是俄羅斯方塊組成的。這部遊戲機是我表哥從同學手裡借來的,只能玩兒一個周末,我和表哥十分興奮,輪流玩兒了兩天兩夜,零花錢全都用來買電池,連冰棍都沒捨得吃。
後來學校附近開了一家遊戲廳,他家有一臺插遊戲卡的小型遊戲機,連接黑白電視就能玩兒,兩個手柄分別是主把和副把,一元錢一小時。我和小夥伴都是每人拿五毛錢,湊一塊錢過上一個小時的遊戲癮,錢花完了也不走,就站在那裡看別的小朋友玩兒。
這種遊戲機非常帶勁,插卡以後可以玩兒馬戲團、超時空要塞、忍者龍劍傳、三目童子等等。最經典的雙截龍可以用鐵膝蓋一下子打死怪物;魂鬥羅狂按手柄的AB鍵和上下左右,運氣好的時候能夠調出三十條命;超級瑪麗每吃一百個金幣就能加一個人,還能在最後奪旗的時候掐準秒數,令畫面上閃現出大炮的火花。
後來又出現了遊戲畫面十分精良的遊戲卡,比如聖鬥士星矢和忍者神龜,玩兒起來如同身臨其境,讓人流連忘返。
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鎮中心開了一家大型遊戲廳,每一臺遊戲機是一款獨立的遊戲,操作臺上有一根紅色的鐵桿搖柄,還有一排花花綠綠的按鍵,投幣才能玩。那時候的遊戲幣兩毛五一個,純銅的,遊戲幣製作的十分精美,鑄造公司分別是華業和藝美,有時候買到花紋特別好看的遊戲幣,我會收藏起來慢慢欣賞。
開始最火爆的對打遊戲就是街頭霸王,角色有紅人、白人,他們倆能發出動波,還能升龍。另外遊戲裡的拳王、美國大兵、印度長手鬼等人物也各有特色,小夥伴們往往各自選定一個人物,進行激烈對決,輸家必須給贏家買一根雪糕,作為這次「決鬥」的彩頭。
戰鬥類遊戲後來出現了風靡一時的拳皇系列和侍魂系列。通關類的遊戲也有很多,懲罰者、西遊釋厄轉、三國志、恐龍世界、戰斧,玩遊戲比較厲害的小夥伴,往往能夠一個遊戲幣通關,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和學習的榜樣。
如果玩夠了遊戲,想要賭一賭運氣,還可以選擇玩兒一會兒水果機。這種遊戲機沒有什麼操作技巧,全靠手氣,投進一枚遊戲幣以後選擇一種水果,遊戲機會在一陣悠揚的音樂聲中啟動,最後隨機停留在一格水果圖案上。我記得中了蘋果會獎勵五個幣,哈密瓜獎勵十個,大西瓜二十,最高獎勵是王冠,足足五十個遊戲幣,十分刺激。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出現了網吧的原始雛形,我們鎮裡叫做「電腦房」。
電腦房裡一般會有十幾臺老式電腦,白色的大腦袋顯示器,嗡嗡作響的主機,只能連接區域網遊戲。遊戲包括戰略戰爭類的紅色警戒,槍械戰鬥類的三角洲和半條命。半條命的遊戲進入畫面很恐怖,一個強壯的外國槍手,一隻眼睛上安裝了一個紅色的消防柄,一度成為我童年時的噩夢。
直到回合制的劇情遊戲——仙劍奇俠傳的出現,徹底點燃了我們的遊戲熱情。雖然現在看來,第一代仙劍奇俠傳的畫面像素很低,操作不夠流暢,遊戲BUG也很多。但是在當時,那是我們心目中最頂尖的遊戲。
我們班比較要好的幾個同學,會湊錢去電腦房打這款遊戲,輪流上機操作。找到一個寶箱,我們會歡呼雀躍;輸在怪物手裡,我們會唉聲嘆氣;拯救了一個村莊,我們會驕傲上整整一天;當劇情發展到後來,美麗而又善良的靈兒死去的時候,我們沉默著離開了電腦房,足足一個月沒有再踏足那裡半步,我們是真的傷心了。
後來,電子遊戲和電腦遊戲發展很快,陸續出現了畫面精美的PS類遊戲,還有千年、石器時代、傳奇等大型網遊,但是兒時對於電子遊戲那種執著的追求,和簡單的快樂,卻再也沒有辦法找回來,也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