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堪稱一座寶藏,無數人去挖掘,都找尋到了嶄新的東西。金庸的評價很到位:「《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顯然,就文學而論,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的確是最好的,中國後世的小說家都從其中吸取了營養。」
一部《三國演義》,硬是把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描寫得驚天動地。對戰爭的描述,可謂空前絕後,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恩怨情仇,實在是剪不斷理還亂。
要把這樣一部宏偉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搬上螢屏,確實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跨時代的大型古裝歷史戰爭劇要上演,這投入得多少錢?演員的選擇得多久?世事難料,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最難拍的一部《三國演義》,最後卻成為了一代經典。
94版《三國演義》總投資1.7億人民幣
94版《三國演義》所凝聚的智慧和汗水,簡直難以想像。從最開始的前期籌備,到正式開始拍攝創作,就這期間的工作量就大到讓人毛骨悚然。最終的成品想必大家都已經鑑賞了一遍又一遍了,除了經典還是經典,這每一個環節都堪稱拍攝之最。
為了完成這部名著的拍攝,前前後後一共耗費了整整五年時間,從1989年正式設立項目開始,到1994年10月23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首播,這漫長的製作實在令人佩服。因為這些時間裡,每一個演員都在兢兢業業的工作,為了演好一個角色,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時間花了5年,這投資的錢也不少,達到了1.7億人民幣。劇組為了還原戰爭場景和歷史背景,取景地點涵蓋了河北、內蒙古、四川、寧夏、甘肅、青海、西藏、江蘇、湖北、雲南等十餘個省市自治區,真是經歷了千山萬水,方才見到了彩虹。
主角才250元每集,問題來了:錢哪裡去了?
《三國演義》裡面有七大主角,分別是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即便是這樣的主角飾演者,其片酬也才每集250元,這就讓人好奇了,投資了那麼多錢,都用到哪裡去了呢?
老一輩的導演和演員們都是在用心創作優秀的作品,投資的錢都用在了刀刃上。其中修建涿州和無錫的兩大影視基地就花費了一個億,直到今天這兩大基地仍然在為影視創作做貢獻。這樣花錢的速度可謂是真快,剩下的7000萬才是用於拍攝的全部投入。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部宏大的跨時代的歷史戰爭劇,所以需要的道具和服裝,是一個天文數字。所需要的人數,也是空前的。有這樣一組數字,看完讓人尊敬之情油然而生。
據統計,僅僅是服裝就有1000多種,3萬多套,耗資約500萬元。道具近7萬餘件,耗資約700萬元。為了拍攝宏大的戰爭場面,投入的人力財力更是令人驚嘆,僅動用群眾演員一項就達到了40餘萬人次。
其中1992年6月拍攝的「官渡之戰」,動用了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耗資40萬元左右。「火燒赤壁」的拍攝更是耗資巨大,動用了9臺攝像機和1架直升機,分別從水、陸、空三個方向同時拍攝,動用船隻72艘,大火燒掉50多車木柴,20多噸汽、柴油。
而這還只是84集中的兩個小部分,耗費的人力,財力,物力已經很多了。可想而知留給演員們的薪水還有多少?要知道,《三國演義》裡面有名有姓的角色就近400個,還不算其他的角色。
所以,才會有唐國強( 飾演諸葛亮)曾經在節目中說,「我們人人都是二百五。」唐國強和鮑國安片酬算是最高的了,一集也只有225元的樣子。製片人和導演每人每月250多元的收入,陸樹銘拍了4年,總共只拿了27000元的片酬。
因為收入完全沒辦法與現在的小鮮肉相比,劇組還鬧了很多笑話。有人傳出因為劇組的夥食不盡如人意,為了改善夥食,有三位主演跑出去偷吃水果,結果被當場抓住,最終由劇組出面道歉才算結束。
結語
94版《三國演義》是經典中的經典,即便過去了20多年,依然是大眾所喜愛的版本。其中諸葛亮罵死王朗的鬼畜版,「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就算是現在的00後,也紛紛點讚。
老一輩常說:「雖然片酬不高,條件也非常艱苦,但是整個劇組上上下下的人,沒有一個人計較報酬,大家都都兢兢業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把戲拍好,要對得起名著,對得起觀眾!」有這樣的演員,這樣的劇組,何愁拍不出經典?
正是有了他們的付出和精彩的演繹,才會給我們帶來如此經典絕倫的佳作,甚至達到了只要說出三國裡面的歷史人物,馬上就會說出飾演他的人,這是何等的成功?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