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有溫度,熱點有態度。點擊「關注」,每天一篇,貓叔陪你聊熱點!
01
如果你要問我,在目前最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裡,哪個姐姐的人設立得最穩?
那無疑非萬茜莫屬。
從節目一開始,不少參加節目的姐姐們,就難掩心中對她的讚美與喜愛,紛紛表示「想和她成團」。就連「目中無人」的黃聖依與「平日高冷」的寧靜都對她的演技稱讚有加。
就這樣,在姐姐們的追捧下,在整個娛樂圈男藝人的打CALL中,這位戲紅人不紅的姐姐,憑實力出圈,不少人才開始真正認識這位團寵姐姐。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被她的演技折服、被她灑脫的氣質吸引,被她看起來「好颯」的長相傾倒,她也毫無懸念的成為了觀眾喜愛度的「第一名」。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前幾期節目中,滿身都是優點、獨佔觀眾好感度的女人,卻因為衍生節目《定義》中的一段採訪,被傳「人設崩塌」了。
其中最有爭議的一點,就是節目主持人易立競問萬茜關於「對紅怎麼看」。
當時能明顯的感受到,萬茜已在前面易立競的一系列鋪墊問題中,被問得有點慌了。
她一時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反問:你對紅怎麼看?什麼叫紅?
易立競哪有這麼好忽悠,也絕不是那種會被採訪對象帶偏了節奏的主持人。她立刻察覺到了萬茜對這個問題的防備,一針見血地說:我這樣說你會牴觸嗎?
萬茜只好回答說,「我一直都懶得折騰,沒有一顆想紅的心」。
易立競又繼續反問:你不想折騰的話,之前那些唱歌跳舞不是折騰嗎?
萬茜緊接著說,那不是沒有折騰成功嗎?
就是這段採訪,被一些網友扒出來後,認為她故意製造「清心寡欲」的人設,其實背後謊話連篇,很多回答也是自相矛盾:
說自己不想折騰。其實早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就已經參加過《聲臨其境》和《武林大會》;
說自己第一次在節目中彈唱。其實最早就是以歌手身份出道,2007年一畢業就籤了唱片公司,還拿下了風雲榜的提名;
說自己第一次彈吉他彈錯了。其實到處都是萬茜會彈吉他的通稿,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歌是她第一次彈,根本不熟。
不久後,萬茜曾在知乎上回答的一個問題「作為不紅的演員是什麼體驗」,也被眼尖的網友們扒了出來。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紅不紅,隨緣就好。她還自嘲自己火不起來的原因:頂著一張無緣偶像生涯的臉,又懷著一顆懶得折騰的心。
但在鍵盤俠的眼裡,這一切就成了她人設崩塌的證據。甚至有人在留言區裡喊話說:不想火的人,請主動退出娛樂圈。
02
說實話,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笑了,這是一個什麼邏輯?
難道在娛樂圈裡就必須火?難道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就必須要被關注?有人關注就是成功,沒人關注就是失敗,就應該退出娛樂圈?
這樣下去只有一個結果,越來越多的老戲骨退出娛樂圈,越來越多不會演戲的流量小生混得風生水起。
還記得去年金雞百花獎開獎的時候,我寫過一篇《老戲骨的寒冬還有多長?》的稿子。
當時看到姚晨、馬伊利、段奕宏、徐崢、楊太義、塗們這些中老年優秀演員們提名最佳男女主角的時候,是多麼的興奮。
想起三年前Angelababy在2016年擊敗姚晨和李媛,拿下百花獎影后時說:我要是運氣好一點,早就拿了個大滿貫。
想起她心安理得的拿著8000萬片酬說:我就就值這個價。
想起一年接了11部戲的楊冪,在節目上無畏地說:質量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
如今終於可以感嘆,多少年了,真正熱愛電影的老戲骨們,寒冬要過去了。中國電影的春天,要復甦了。
但仍然有讀者在下面反駁說,你太矯情了,市場就是這樣,誰是流量擔當誰就配拿所有的獎。
是的,娛樂圈早已不是以前的娛樂圈了,它已經被資本包圍。對於混跡在娛樂圈裡的明星來說,流量就等於曝光度,流量就等於排名,流量就等於金錢。
早就沒人在乎,你是否熱愛這個行業,你是否有實力做這一行,你是否想把它作為一生的事業。
曾經一個娛樂記者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
幾年前他去橫店採訪,在萬盛街一個餐館吃飯的時候,突然進來一個人。
他看著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來這個人叫什麼。旁邊的一個副導演,瞟了一眼說,這人是很厲害,還是國家一級級演員,拍過好幾個正劇的老戲骨,現在淪落到在橫店演配角。
後來,我朋友告訴我名字後,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朋友說,他也算圈裡人了,採訪過不少明星大咖,在這一行,早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但當他親眼看到那位老戲骨的境遇後,還是會無比的心疼。
前段時間,《隱秘的角落》大火。但隨著它一起上熱搜的,還有在裡面飾演朱朝陽爸爸的演員張頌文。
但上熱搜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在戲裡演技爆炸,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而是已演了16年戲的他,如今43歲了,還買不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面對大家的質疑,他卻很看得開:
中國大部分40多歲的人應該擁有一套房產,而我屬於那種40歲都沒有一套房子的人。
可這句話,卻越看越讓真正喜歡電影的中國影迷們心寒。
03
回到正題。
就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萬茜「不想紅」的人設時,她的經紀人發了一條《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的長文,立刻上了熱搜第一名。
在長文裡,經紀人解釋了萬茜在參加節目的這兩個月時間裡,網友們的諸多質疑。包括《定義》的採訪、四年前知乎的問答、參加節目的初衷、是否存在營銷的問題……
雖然大部分都是官方性的回答,但貓叔卻很認同一點:
一個演員的職業追求不應該被紅與不紅定義,每個行業都有不以紅為目的的職業追求者。
的確,你不能因為萬茜在《定義》中說自己「不愛折騰」,但又上了「不少綜藝節目」而去斷言她撒謊,她就是很「想紅」。
萬茜是一個演員,有籤約的公司,有自己的團隊。很多時候,她不可能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
特別是在流量當道的今天,很多以前不愛在公眾面前露臉的實力派演員,也會在公司的安排下,適當的參加一些娛樂節目。
特別是像萬茜這樣的演員,在行業裡口碑很好,又是實力派,長相也不錯。籤約公司肯定是想讓她多在綜藝節目裡露臉,這樣才會避免「戲紅人不紅」的尷尬場面再次出現。
如果你非要說,萬茜就是「兩面派」,她「不爭不搶」的性格,根本就是裝出來的。
其實,當你真正了解萬茜後,你會發現,她真的不用裝。因為,她就是這種性格的人。
萬茜出生在湖南益陽一個普通家庭,因為從小受熱愛音樂的爸爸影響,她一直想當個歌手。並在高中畢業後,考進了上戲,與郭京飛、錢芳等人做了同學。
對萬茜報考時的表現,招考老師芊澎至今記憶猶新:
考試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抑制不住內心的緊張情緒,但她就像桿槍一樣,在旁邊站得筆直又無所畏懼。
讓她唱歌她就唱歌,讓她跳舞她就跳舞。全程都顯得很淡定,好像對考試結果一點都不在意。
所以,她不是進了娛樂圈才在意自己紅不紅,她是從一開始就沒在意過自己能不能進娛樂圈。
而且,在讀書時,萬茜算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她的可塑性很強,在話劇表演上有其他人羨慕不來的天賦。
在讀書期間,就曾代表學校去國外參加話劇交流。而且還3次代表學校參加了國際戲劇節。
按理說,照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萬茜遲早都會成為中國話劇界數一數二的人物。
但她根本不在乎,畢業後竟籤約了唱片公司,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歌手。但可惜,努力出的專輯不溫不火,這時,她依然沒在乎,又選擇了演戲,做了一名演員。
而當被問起,為什麼不回去演話劇要拍電視劇的時候,她直接說,演話劇太窮了,真的養不活自己。
其實,有些人本來就是這種「人淡如菊」的性格,但你總要讓她活在你的定義裡。
如果沒有活成所有人「眼裡的樣子」,那這個人就是矯情、就是愛裝、就是有心機、就是人設翻車。
到底是她所做的一切,是真實的。還是你期望看到的一切,是真實的?
在貓叔看來,自欺欺人的不是她,而是你自己。
就像著名影評人史航對萬茜「想不想紅」的評價一樣:
萬茜她可能不紅,但她會很亮,她不是明星,但她會是個光源。
紅不紅,想不想紅,又有什麼關係呢?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轉發與留言,是貓叔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