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吉他英雄,我們把他們奉為神!
但是有時候,也會好奇的想,這些神級大師是怎麼與吉他結下不解之緣的呢?
他們的吉他道路是一路平坦還是充滿坎坷呢?
/被音樂耽誤的木匠/
在臺北的郊區裡,瓦斯行老闆的6歲的兒子夢想是當一名木匠。
偶然的一天,閒來沒事的他在借來的一把破舊尼龍弦木吉他上,來回的擺弄,他可能是在想以後自己成為木匠,也要做一把這樣的吉他。
但是還沒有等到他成為木匠,他卻在那把破舊的吉他上學會了第一個和弦,這偶然的觸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於是他成為了後來的樂壇大哥李宗盛。
/「動機不純」的押尾光太郎/
在十幾歲的時候,押尾就開始玩吉他了,關於他是如何接觸吉他的有個流傳的小趣事。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押尾的錢幣掉在地上了,同班的女同學為他拾起來,這就讓小時候的押尾怦然心動了。
如何才能受到更多女孩子的喜歡呢?這個問題讓當時的押尾光太郎糾結了很久,後來他終於找到了「一條明路」
在日本的一個節目採訪上,押尾終於講出了他學吉他的「動機」。
當年押尾有個朋友喜歡彈松山千春(日本一位創作歌手)他總是被妹子們圍著,這讓押尾羨慕不已,於是就有了,會彈松山千春=受妹子喜歡,這種印象。在這種「動力」的鼓勵下,押尾光太郎拿起了吉他,開始學習松山千春!
好像現在很多同學,也有著跟大師一樣的「學習動機」
/喜歡籃球的松井佑貴/
松井佑貴是日本指彈界的後起之秀,因為受押尾的影響比較深,因此在演奏風格上有「小押尾」的稱號。
但是,在14歲前的松井佑貴的夢想裡,可是並沒有吉他的存在。那時候的松井貴佑酷愛打籃球,夢想著自己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
但是後來因為受傷而不得放棄夢想。
也許是在他養傷的無聊過程中感受到了吉他的樂趣吧,沒有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的松井貴佑卻成為了日本史上的指彈吉他天才~
/「不愛上學」的Tommy Emmanuel/
1955年的澳大利亞,小Tommy出生了。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閒暇時光酷愛彈吉他和鋼琴的媽媽給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
1959年,小Tommy 4歲了,那年他收穫了父母送給他人生第一份禮物——一把吉他。
媽媽做夢都沒有想到,本著培養孩子業餘愛好的初衷,一把吉他就陪伴了Tommy大半人生。
當收到禮物的那一刻,小tommy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他開始從收音機裡聽旋律用吉他演奏出來,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6歲的他已是一位稱職的職業吉他手了。
在1966年他父親過世後不久,Emmanuel一家便跟著澳洲鄉村音樂明星Buddy Williams旅行,直到他們被澳洲兒童福利部門阻擋下來。Emmanuel一家的小孩隨即被送往正規學校。
而現在,Tommy Emmanuel的職業生涯已經超過四十五年了,而且不斷與世界各地的頂尖樂手有所交流。貓王曾經與tommy有過合作,流行天王mj也曾經在一首曲子中請tommy為他伴奏。在澳大利亞他是國寶級的人物。
/「ADHD」 JACKY LAU/
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JACKY 劉卓威是來自香港的吉他演奏家,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
他患有一種病叫做「ADHD」【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對於自己沒興趣的事物,他是沒有辦法專注的,而不幸中之大幸的是,JACKY遇到了吉他。
這份對于吉他的專注,使得他成為香港演藝學院30年來首位Fingerstyle講師,評選為全港僅三位之一的Alumni Star 星級校友,就連Tommy 大師也稱他的演奏為Immpeccable(無可挑剔的)
其實我們心中的那些大神們,學吉他的初衷也並沒有多麼傳奇,也許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也許是因為無聊打發時間,也許只是為了「撩妹」
那麼,你與吉他又是如何結下不解之緣的呢?或許你的故事正在發生著吧~
如果你還沒有拿起吉他,歡迎在這個夏天與吉他來一場不期而遇~
危險吉他暑期1元購活動火熱報名中,報名《危險吉他初級課程》,可1元換購《學吉他先要避開的20個「雷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