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電視劇接近尾聲了,直到現在才漸入佳境,各人的性格、缺點、成長曆程開始完整地呈現出來。
這部劇其實在講成長,痛苦艱辛的歷程。
不同於爽劇,它的人物、故事都很貼近現實,自播出開始,裡面的角色全都被觀眾罵過,為什麼?因為觀眾明白一切,而劇中的人物卻在迷茫。
看著他們,反思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缺點和局限,面對選擇、面對困局、面對自己的欲望,誰不是栽了一個又一個跟頭才漸漸知道生活的本來面目?
李思雨和陳一鳴,明顯就是一路順風順水學習好又不讓人操心的好孩子,在上海工作十年也沒經歷過什麼風浪,尤其陳一鳴,家教很好,三觀巨正還心思單純,自我感覺非常好。
他所有的不幸都是從自我感覺太好開始的,當生活給了他太多磨難的時候,他竟然還天真地以為能收穫到心眼比星星還多的女總裁的愛情!
李思雨是個理想主義者,善良簡單,但性格太爭強好勝,急躁衝動,自我為中心,這種個性不狠狠摔一下都對不起她,終於看到她關了公司,這才是現實的生活。
只不過冒出了一個關小唐,大概是最後想讓觀眾爽一下吧。
張芝芝的成長完全在意料之中,她的成長最為直接,整個人脫胎換骨,是觀眾最容易接受的,看預告似乎她也收穫到了新的愛情,雖然很電視劇化,但還是讓人欣慰。
劉洋的結局大概不會再說了吧?以他的能力在大上海生存下去應該不難,只是作為一個渣男,他付出的代價足夠大了。
顧曉菱一定是和雷浩文在一起的,從一開始就知道,這一對完全是愛情片的一般模式,挺甜的。
劇的開始部分有些慢了,而且觀眾是以看爽劇的心態來看的,可是左看右看一點都不爽,而且劇中每個人都這麼不完美,殊不知這才是生活的原貌。
劇中人物其實都挺讓人信服的,尤其是王子茹,她的每一次出場是氣場滿滿,一步步的算計把李思雨和陳一鳴拿捏得死死的,兩個小白兔哪裡是對手?
段位太高了,陳一鳴真是太天真了。
現在想想,整個劇就是王子茹設的局,從第一集認識李思雨就開始算計,一步步算無遺策,看著一個個獵物盡入囊中。
雖然如此,還是不希望王子茹翻車,只希望陳一鳴清醒,畢竟我們鬥不過的人其實永遠都鬥不過。坐等大結局,陳一鳴辭職談話的那一幕真的讓我感觸很深,與自己最後離職的現場一樣樣。
現在看來是自己太年輕太順利太理想化,跟陳一鳴一樣覺得自己職位在公司挺重要的,這麼多年不說業績斐然吧,跟公司共同成長一路走來苦勞功勞大家也是「認同的」,可是誰想你對上司隨口辭職相懟時,對方輕易就同意了。
甚至還有一種就等著高薪的你裸辭的錯覺,沒有一點心理準備甚至是沒有一點退路,這一刻他不是陳一鳴他就是我自己!
李思雨和陳一鳴的愛情,彼此認定對方在該結婚的年紀卻一個怕結婚一個想結婚,還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成就,害怕婚姻會影響事業上升期的自己,太多太多不確定讓自己不敢輕易轉身成為另一個身份。
張芝芝和劉洋的婚姻也能找到很多共鳴,丈夫對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參與太少。
最後他不會去考慮孩子在學校與老師,同學以及同學家長會怎樣,也不會去規劃孩子應該學些什麼怎麼去學,他覺得孩子還小育兒是媽媽的事,而他所有的重心是工作賺錢。
他當甩手掌柜的同時,也會厭煩且認定女人在孩子問題上的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