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沒啥煲劇的雅興,《人民的名義》斷斷續續看了近2個月才完成,《羋月傳》更是看了沒幾集就放棄了。而且我這人還有抵制日貨的「情懷」,但是黑澤良平版的《麻辣教師》,我愣是在暑假裡用兩個多星期的時間看完了,可見這部劇對本人的吸引力。當中一些引人深思的,主要是鬼冢英吉老師的臺詞,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集時,鬼冢還未當上老師,以園藝工的身份進入明修學院工作。首次對話的學生,是想輕生的吉川。
於是出現了如下的臺詞。。。
於是乎鬼冢老師不(wei)羈(suo)的設定就從此開始了,雖然話說得讓人有點大跌眼鏡,但是,從吉川活到大結局的劇情來看,效果還是挺成功的。
後來朱老師帶某屆高二時碰到類似情況,直接照搬了這招,結果那孩子現在還活著,上大學了。
園藝工鬼冢來到小賣部休息,這時遇上了因為被開除回來學校報復的學生,3人拿著球棍開始打砸搶,並且要找教導主任內山田理論,於是內山田出場,等等,保安大哥哪去了?警察蜀黍知道嗎?
一頓簡單粗暴的訓斥之後,內山田命令園藝工鬼冢擺平這件事,於是鬼冢擺平了。。。
內山田!
現在的老師,尤其在深圳,稱呼學生為「人渣」的實屬罕見,但是,這個情節折射出來,教育應當以尊重作為前提,「人渣」是沒有說,那麼其他的話呢?在我看來,「蠢貨」、「沒前途」、「爛泥扶不上牆」之類的話,只要是傷及孩子自尊心的,都不應從老師和家長的嘴裡說出來。待人尊重,是教育工作的前提。這點朱老師足夠自信,我的孩子們可以作證。
上原杏子應該是鬼冢在放牛班遇見的第一個問題學生,事實上,任何學生的問題都是有根源的,這是杏子的獨白:
而鬼冢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夠簡單粗暴的。。。
沒錯,園藝工跑去學生家砸牆了。。。
似乎收效還是挺顯著的,於是鬼冢英吉從園藝工變成了明修學院的教師。
成為老師以後,鬼冢開始去學生家進行家訪,第一位訪問的是長期不來學校的葛城美姬,結果,一進家門就被擺了一道。
原來,葛城的爸爸是一位警察署長,忙於工作又擔心女兒的安全,就給了她一隻帶有定位及報警功能的手機(怎麼想到了小天才兒童手錶?),結果美姬常用來作弄人,她的爸爸也拿她沒辦法。
聽這位父親的話,似乎都有點放棄女兒的意思了,難怪葛城美姬面對所謂的訓斥,只是冷冷地回復一句:你偶爾回來一趟,就是為了和我說這些嗎?
終於有一天,葛城美姬遭遇了真正的「緊急情況」,而因為「狼來了」的遊戲玩得太多,葛城署長又當她是惡作劇,等到發現女兒真正被綁架時,鬼冢老師已經救了她送回到爸爸面前。
上原杏子,葛城美姬,還有很多的孩子,都有一對工作很忙的父母。自認為儘可能地多賺錢,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就盡到了自己的職責。然而,如果僅僅是讓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好一點,又和養雞養鴨有什麼區別呢?再就是狼來了的故事,孩子在成長中,難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大人也不懂事那就不對了。如果大人,特別是父母都放棄了,那麼還能有什麼別的希望嗎?正如鬼冢所說,工作可以換,甚至學校也能換,然而,父母是無法取代的。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只有堅持,並尋找更合適的教育方法。
第5集中,堂島誠也同學受到繼父的勒索(劇情需要。。。),失蹤,鬼冢英吉開始尋找並幫助堂島,於是上班時間出現了所謂的「曠工」,此時,內山田認為堂島無故曠課,應當被開除,鬼冢老師曠工,並且執教的高二4班問題層出不窮,應當被解僱,而校董櫻井良子是這麼回應的:
雖然像電視劇裡這種極端的案例,在我的教育工作中不多現。不過,問題學生背後往往有著一對問題家長,這倒是事實。忙於工作,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這種觀念在問題家長中並不少見。同一個班的學生,接受了幾年相同的教育,結果往往是參差不齊的。面對這個問題,教師往往難以拿出根本的解決方案。反之,往往越是優秀的班級和學生,家長群體對孩子教育的問題則更為重視。
然而,「有教無類」這個原則不能放。教育工作者面對不同的學生沒有選擇,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父母,只要在我們手裡就是我們的學生,當老師的則負有責任。不負責任的父母,孩子難以教育,這是事實。但如果老師也放棄,留下的則只剩下絕望。在這時,教師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自身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事情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時間關係,朱老師就不一一轉述劇情了,文筆水平有限,寫得也不直觀。總之,《麻辣教師GTO》這部劇,當老師的都可以看看。接下來是硬廣時間,需要這部劇的同事請關注我的公眾號「天生路上無天才」,然後私聊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