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原著「羅子君劇情中的她」搬到了現實

2020-12-25 依墨知

文|依墨

憑藉《我的前半生》馬伊琍獲得白玉蘭獎項,走向事業的另一個巔峰,相比事業的一帆風順,愛情卻頗多波折,正如馬伊琍飾演《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羅子君。

老實穩重的陳俊生愛上頗有心機凌玲,陳俊生不顧昔日的情分,拋下八歲的兒子,「抽刀斷水」式絕情與羅子君一刀兩斷。

你可以無情無義,我也可以寬容大量。

羅子君經歷一段低迷的消沉漸漸恢復元氣,選擇坦然接受與陳俊生的關係,接受不是為了心存幻想的討好,而是心已經徹底放下的坦然,無論陳俊生好與壞已經傷不到自己。

面對是解決情傷最好的良藥。

陳俊生心底並不算壞,平心而論算得上重情重義之人,只不過有些多情罷了,陳俊生心知肚明帶給羅子君的傷痛永遠無法磨滅。面對「虧欠」通常選擇逃避和彌補,陳俊生選擇彌補,經濟上的彌補,精神上的鼓勵。

現實的馬伊琍何嘗不是如此,之前我挺喜歡表面老老實實的文章,雖然多數人一開始並不看好這段愛情,但是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文章的出軌或許在多數網友意料之中,卻在馬伊琍意料之外,馬伊琍的「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這句話最能說明一切,陳俊生和文章是何等的相似,馬伊琍和羅子君又是多麼心有靈犀,或許是巧合,但是敢拿自己的故事說事,挺佩服馬伊琍的胸襟。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註定,馬伊琍和文章沒能逃過宿命的安排,也許離婚是對彼此的解脫,2019.7.28二人的恩恩怨怨定格在這一天,明天的昨天將成為歷史,除了孩子再無瓜葛,這和《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和陳俊生是何等的相似,「除了孩子兩不相欠」,如今看來《我的前半生》只是提前公布了現實中二人的大結局。

「吾愛伊莉,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傾情守候。」二人離婚時文章的動態不就是陳俊生的心聲。

「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有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馬伊琍離婚時這條動態不就是羅子君的心情,愛過、恨過、努力過,兩不相欠,各安其好。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愛上好閨蜜唐晶的前男友賀涵,三角戀糾結著三個人的內心,讓彼此不得好受,或許在愛情面前自私和任性是理所應當。

現實中肚量寬廣的馬伊琍怎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別急、《我的前半生》原著並沒有賀涵這號人物,劇中的賀涵完全是杜撰出來的,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原著裡的翟有道。

原著羅子君在旅遊途中遇到心有靈犀的翟有道,看似衝動且不靠譜,但是還是那句話,「戀愛就像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自己感覺舒服、開心即可,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委屈自己。

現實中根據網友曝光馬伊琍與新男友的戀情和翟有道也有共同之處,比如:遠離喧囂低調的相處,恩恩愛愛享受生活的美好,也期待二人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結尾。

如果生活是一門自學成才的學問,那麼婚姻是最難的那一部分,有過糟糕經歷的女人,必須學會這三點。

①與過去道別,與原生家庭和解。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阿德勒

現實一定沒有像紙上談兵這樣簡單,但是該談還是要談,談也可理解為邁出陰影的第一步,童年的不幸、糟糕的工作、背叛的愛人……這些都可能給一個人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如果把陰影看做一種疾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來形容非常確切。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去談戀愛,擔心長胖而不去吃飯,既然無法阻擋,又不願意逆來順受,那麼不如面對接受,接受和面對是消除陰影的最直接方法。

我們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魄力,要有「置死地而後生」的毅力,去面對那些糟糕的事情。可能一開始會很痛苦,就像《我的前半生》羅子君,面對陳俊生和凌玲避免不了尷尬和不適,但是通過接觸,回頭再看不知不覺心中的那團陰影早已雲消煙散。

學會道別才能消除陰影,學會面對才能坦然面對,我們不是為了適應他人委屈自己,而是為了自己不受委屈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②享受生活,用儀式感滿足自己的心靈。

唯有懂得享受生活,才敢於面對自己;唯有積極工作,才能很好享受生活。

聽起來有些繞口,但是卻是事實的真理,就拿女人在家帶孩子來說,你可以扮演成免費保姆的角色,也可以把自己活成潑婦怨婦,當然也可以擁有辣媽般的精緻,所有的一切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計劃是享受生活的列表,心態是決定行動的重要因素。

既然無法改變事實,那麼就要在有限的條件下讓自己變得美麗而優雅,因為抱怨只能換來卑微的憐憫,學會享受生活才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客觀的看清自己才能擁有內心的平靜,及時豐富自己才能滿足自己的心靈。

只要心態擺正,只要甘心情願,洗洗衣服、拖拖地、清理一下衣櫃、陪孩子學習、做遊戲不失為一種樂趣,我最近關注塗磊老師的頭條號,老師經常發一些享受居家的感慨,最初我以為是作秀,後來我懂得原來是享受儀式感生活,用頭條記錄、分享生活中點滴幸福。

人生短暫,何必浪費本就不多的青春;享受生活,用儀式感滿足自己的心靈可好。

③調整好狀態,擁抱未來。

未來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如果知道答案,生活該多麼無聊無趣,把握局勢清醒的糊塗不失為一種智慧的態度。

看完《我的前半生》的人都知道,結局羅子君調整好狀態,享受並擁抱未來,開啟人生精彩的新篇章。

吳大姐:「子君、當你看到眼前雜草叢生的荒涼場景,兩個月後變成生機勃勃的面孔,你有什麼感受?」羅子君:「從前是不敢想像,如今是有些興奮」,「不敢想像」是準備不足、預期不夠的自然反應,遇到問題你把它當做困難還是挑戰完全取決於前期準備的是否充足,否則只是放空話的騙子。

目標是心態的「藥引子」,唯有目標明確,規劃詳細、可盼預期,才能調整出良好心態,否則調整心態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一廂情願。

兜兜轉轉回到「挖井」這個話題,知識的積累、人脈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才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當你做好這一切,或許調整狀態、擁抱未來只是輕而易舉的理所應當。

結尾:生活不可複製,但是可以模仿,我們無法複製羅子君的人生經歷,卻可以學習她的韌勁和對生活充滿活力、希望的自信,在快速發展生怕脫軌的時代,這不正是你我所缺少的東西。

相關焦點

  • 原著《我的前半生2》羅子君五個結局,不過是實屬無奈的大器晚成
    《我的前半生》大結局陳俊生對羅子君說:「如果可以,我願意回到從前的從前!」 言外之意陳俊生懷念與羅子君共同相處的那八年,之所以懷念是因為忘不掉羅子君,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 原著《我的前半生2》羅子君的五個結尾只是無助的大器晚成
    《我的前半生》陳俊生的結尾表示羅子君:「如果可以,我願意回到從前的從前!」言外之意是陳俊生和羅子君一起回憶這八年,因為他無法忘記羅子君和他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羅子君生病住院或發生事故,面臨生死災難,在人生千鈞一髮那一刻,別忘了去敵人那裡,而重回美好是現實情感的良藥,是美好的開始,唐晶不是鐵石心腸,薛阿姨是最好的例子,羅子君母親告訴唐晶無法忍受的言語她的母親告訴唐晶到最後一刻唐晶不管過去,她去醫院看她,給足阿姨不幸的是,我們不必生死存亡,一個小事故就足以使兩人互相爭鬥,代價是巨大而殘酷的,但卻是非常現實的。
  • 為什麼說電視劇版《我的前半生》毀原著,三大狗血劇情令人虐心
    後續劇情可能狗血老套,你還會繼續追劇嗎?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正在熱播,因為所有主演演技全程在線,再加上不拖沓的劇情、劇中金句連篇,所以《我的前半生》剛剛播出就受到了廣大粉絲的追捧,甚至有網友稱《我的前半生》比《歡樂頌》還要精彩得多!
  • 羅子君與唐晶人生軌跡的交疊,讓《我的前半生》成為照向現實的X光
    有部劇胡扒醫已經想說很久了,那就是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由秦雯編劇、沈嚴執導、黃瀾擔任製片人,靳東、馬伊琍、袁泉、雷佳音、吳越主演的《我的前半生》。想必這段時間,大家都已經被它刷屏了吧?這部劇的影響力和話題度甚廣,播出不過半個月,網上對於它的劇情解讀、人設分析、角色盤點早已是層出不窮。
  • 馬伊琍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差距」,折射出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亦舒《我的前半生》就像為馬伊琍「量身定做」的穿越劇,劇中羅子君(馬伊琍飾)丈夫陳俊生出軌,羅子君離婚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逐漸走出離婚的陰影。現實中也是如此,馬伊琍前夫出軌,她選擇了原諒,「愛情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 《我的前半生》原著的故事是什麼
    《我的前半生》是著名作家亦舒的一部原創小說,被改編成影視劇,首次發布。很多人看過影視劇《我的前半生》,但知道原著的人卻很少,因為亦舒小說的版權在網上不容易找到,而且很隱蔽。原著故事的情節是什麼?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 《我的前半生》陳俊生凌玲「戰勝」羅子君,這種事現實中會有嗎?
    關於為什麼愛上表面看起來不如自己妻子的凌玲,陳俊生在《我的前半生》裡說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凌玲讓他「心裡舒服」,有她在,陳俊生的生活和工作都沒有那麼大壓力。當然,這也是一種假象,因為凌玲想要陳俊生這張「大飯票」。
  • 《我的前半生》陳俊生、凌玲「戰勝」羅子君,這種事現實中會發生嗎?
    關於為什麼愛上表面看起來不如自己妻子的凌玲,陳俊生在《我的前半生》裡說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凌玲讓他「心裡舒服」,有她在,陳俊生的生活和工作都沒有那麼大壓力。當然,這也是一種假象,因為凌玲想要陳俊生這張「大飯票」。
  • 《我的前半生》評分破8 現實題材劇中一匹黑馬
    該劇根據亦舒同名原著改編,講述了全職太太羅子君遭遇離婚後,在閨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回歸職場,重新找回自己的故事。  憑藉緊湊現實的劇情和無處不在的犀利金句,《我的前半生》在東方衛視首播後成績斐然,播出第二天收視成績就一舉破1,當晚收視率達1.054,單集最高收視率1.188,同時段排名省級衛視全國第一。
  •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如何評論羅子君?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播出以後非常的火,而劇中的唐晶賀涵和羅子君三人的關係也成為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離婚後的羅子君在閨蜜唐晶和賀函的幫助下終于振奮起來,在職場中的都顯得成熟了,這時不光是引來了陳俊生重新與羅子君複合的「念頭」,就是已經是「死對頭」的賀涵也對羅子君發生了好感。
  • 董花花:《我的前半生》之現實版羅子君,能否迎來人生逆襲?
    文:糰子姐01最近處於輿論漩渦的董花花,可謂《我的前半生》中,現實版的羅子君,甚至還是高配版。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講述的是離婚後失去經濟依靠和曾經幸福婚姻的羅子君,如何靠自己的能力重新站立起來,迎來新生的故事。
  • 前半生和後半生的「羅子君」都是幸運的
    前半生的羅子君,婚後,丈夫年薪百萬,辦公地標上海最繁華地段。「錢」並不是羅子君最需要操心的事,她每天住著大房子,出入高檔商場和美容院,柜子裡隨便一雙高跟鞋的價格就是普通白領一個月甚至兩個月的工資。相夫教子本該是羅子君式家庭主婦的本職工作,可是家中請了專職保姆,專門搞衛生、做飯和接送孩子。
  • 我的前半生結局是什麼
    我的前半生結局是什麼?我的前半生羅子君賀涵小說結局如何?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我的前半生結局揭曉。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卻在現實生活中矛盾暗湧,慢慢消逝愛情,經過一番波折,他們各自尋找幸福,理想地結束了前半生生涯的故事。 雖然是根據亦舒同名小說改編,不過劇版和小說相差頗大。馬伊琍透露,小說是發生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劇版則將背景放在了現在的上海。
  • 《我的前半生》原著:羅子君這樣的女人,什麼環境都能逆風翻盤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雙重打擊下,羅子君還能站起來,重新開始,離不開好閨蜜唐晶以及人生導師賀函的全力幫助。這也成為了這部劇的槽點:如果一個女人的逆襲是靠好朋友以及人生導師才能完成,這和言情劇裡的傻白甜有什麼區別。亦舒原著中的羅子君並不是劇中的形象。
  • 《我的前半生》原著:羅子君這樣的女人,什麼環境都能逆風翻盤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被離婚,從生活優渥的全職太太成為一切都要獨自面對的單身女人。除了感情失意,更重要的是面臨生活困境。雙重打擊下,羅子君還能站起來,重新開始,離不開好閨蜜唐晶以及人生導師賀函的全力幫助。這也成為了這部劇的槽點:如果一個女人的逆襲是靠好朋友以及人生導師才能完成,這和言情劇裡的傻白甜有什麼區別。
  • 羅子君:拿什麼治癒你,我的前半生
    劇情走到這裡,已經脫離了女性崛起的意味,而是變成了狗血的三角戀。相比賀涵,吳大娘用她的雷厲風行和不易察覺的治癒行動教會了羅子君職場生存。吳大娘打扮女人味十足,做事卻風風火火,三觀也超正,活脫脫一個獨立女性該有的樣子。初見子君就開門見山:「你是誰的小蜜我不管,我招人是做事的,事情做的好不好我會管。」
  • 《前半生》大結局:羅子君才是最高段位的綠茶婊!
    明明發覺自己愛上閨蜜男友,還不劃清界限羅子君對賀涵產生異樣的感情,並不是在唐晶去香港以後,而是早在與陳俊生打完離婚官司時,那時候的她就已經認識到賀涵的話、賀涵的手給了她某種特別的力量,而在賀涵到她家給她進行了一番入職指導之後,她幾乎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了自己愛上賀涵這個現實。
  • 我的前半生全集32~34集劇情介紹 羅子君最後是和賀涵在一起?
    我的前半生電視劇全集1-42集劇情介紹第32集:我的前半生第32集子君在酒店底樓遇到賀涵,對於自己和家人屢次三番地給他添麻煩深感愧疚。吳大娘看出了兩人的關係,逼她承認了自己喜歡賀涵,之後才指點子君,調查出這個客戶在辰星的歷史資料,找到問題就可以讓Phil身敗名裂。第34集:我的前半生第34集Phil被B&T開除了,賀涵開心慶祝時從俊生處得知子君做的,非常感動。子君被蘇曼殊開除,賀涵站在調研公司外等子君。子君笑中帶淚,這一次失去飯碗她不害怕,感謝賀涵和唐晶的幫忙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 44歲的馬伊琍,她的家庭讓避免活成了《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
    馬伊琍憑《我的前半生》獲白玉蘭獎當40歲的馬伊琍出演羅子君時,她很難想像父親的曾經的話和女兒說的竟如此相似。《我的前半生》播出,愛馬嚴肅地問了馬伊琍一個問題:「陳俊生說叫你不要工作了,在家裡,他養你一輩子,你也信?!他說只愛你一個人你也信?!」 當時愛馬才看完第一集。馬伊琍哭笑不得地說:「那是羅子君好不好?我是你媽,我是馬伊琍!」這時愛馬告訴馬伊琍:「我長大以後一定不會像羅子君一樣靠男人養活,我喜歡跳舞,而且跳得不錯,長大以後可以做舞蹈老師。」
  •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和羅子君,只有後者才能讓賀涵不顧一切
    《我的前半生》中,唐晶和羅子君,只有後者才能讓賀涵不顧一切首先,這真的是很好的電視劇,理性觀劇的人,可以在他人成功或失敗的人生經歷中,吸取經驗,兼收並蓄,讓自己少走彎路,做最好的自己。其次,看完《我的前半生》的結局我超級心疼唐晶,希望能有個續集,演員都不變,讓我看到唐晶那麼優秀的女人最後能有個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