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墨
憑藉《我的前半生》馬伊琍獲得白玉蘭獎項,走向事業的另一個巔峰,相比事業的一帆風順,愛情卻頗多波折,正如馬伊琍飾演《我的前半生》女主角羅子君。
老實穩重的陳俊生愛上頗有心機凌玲,陳俊生不顧昔日的情分,拋下八歲的兒子,「抽刀斷水」式絕情與羅子君一刀兩斷。
你可以無情無義,我也可以寬容大量。
羅子君經歷一段低迷的消沉漸漸恢復元氣,選擇坦然接受與陳俊生的關係,接受不是為了心存幻想的討好,而是心已經徹底放下的坦然,無論陳俊生好與壞已經傷不到自己。
面對是解決情傷最好的良藥。
陳俊生心底並不算壞,平心而論算得上重情重義之人,只不過有些多情罷了,陳俊生心知肚明帶給羅子君的傷痛永遠無法磨滅。面對「虧欠」通常選擇逃避和彌補,陳俊生選擇彌補,經濟上的彌補,精神上的鼓勵。
現實的馬伊琍何嘗不是如此,之前我挺喜歡表面老老實實的文章,雖然多數人一開始並不看好這段愛情,但是生活是過給自己看的,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
文章的出軌或許在多數網友意料之中,卻在馬伊琍意料之外,馬伊琍的「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這句話最能說明一切,陳俊生和文章是何等的相似,馬伊琍和羅子君又是多麼心有靈犀,或許是巧合,但是敢拿自己的故事說事,挺佩服馬伊琍的胸襟。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註定,馬伊琍和文章沒能逃過宿命的安排,也許離婚是對彼此的解脫,2019.7.28二人的恩恩怨怨定格在這一天,明天的昨天將成為歷史,除了孩子再無瓜葛,這和《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和陳俊生是何等的相似,「除了孩子兩不相欠」,如今看來《我的前半生》只是提前公布了現實中二人的大結局。
「吾愛伊莉,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傾情守候。」二人離婚時文章的動態不就是陳俊生的心聲。
「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有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馬伊琍離婚時這條動態不就是羅子君的心情,愛過、恨過、努力過,兩不相欠,各安其好。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愛上好閨蜜唐晶的前男友賀涵,三角戀糾結著三個人的內心,讓彼此不得好受,或許在愛情面前自私和任性是理所應當。
現實中肚量寬廣的馬伊琍怎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別急、《我的前半生》原著並沒有賀涵這號人物,劇中的賀涵完全是杜撰出來的,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原著裡的翟有道。
原著羅子君在旅遊途中遇到心有靈犀的翟有道,看似衝動且不靠譜,但是還是那句話,「戀愛就像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腳知道」,自己感覺舒服、開心即可,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而委屈自己。
現實中根據網友曝光馬伊琍與新男友的戀情和翟有道也有共同之處,比如:遠離喧囂低調的相處,恩恩愛愛享受生活的美好,也期待二人有一個好的開始和結尾。
如果生活是一門自學成才的學問,那麼婚姻是最難的那一部分,有過糟糕經歷的女人,必須學會這三點。
①與過去道別,與原生家庭和解。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阿德勒
現實一定沒有像紙上談兵這樣簡單,但是該談還是要談,談也可理解為邁出陰影的第一步,童年的不幸、糟糕的工作、背叛的愛人……這些都可能給一個人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如果把陰影看做一種疾病,「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來形容非常確切。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受傷而不去談戀愛,擔心長胖而不去吃飯,既然無法阻擋,又不願意逆來順受,那麼不如面對接受,接受和面對是消除陰影的最直接方法。
我們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魄力,要有「置死地而後生」的毅力,去面對那些糟糕的事情。可能一開始會很痛苦,就像《我的前半生》羅子君,面對陳俊生和凌玲避免不了尷尬和不適,但是通過接觸,回頭再看不知不覺心中的那團陰影早已雲消煙散。
學會道別才能消除陰影,學會面對才能坦然面對,我們不是為了適應他人委屈自己,而是為了自己不受委屈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②享受生活,用儀式感滿足自己的心靈。
唯有懂得享受生活,才敢於面對自己;唯有積極工作,才能很好享受生活。
聽起來有些繞口,但是卻是事實的真理,就拿女人在家帶孩子來說,你可以扮演成免費保姆的角色,也可以把自己活成潑婦怨婦,當然也可以擁有辣媽般的精緻,所有的一切取決於你的一念之間。
計劃是享受生活的列表,心態是決定行動的重要因素。
既然無法改變事實,那麼就要在有限的條件下讓自己變得美麗而優雅,因為抱怨只能換來卑微的憐憫,學會享受生活才能找到生活的樂趣,客觀的看清自己才能擁有內心的平靜,及時豐富自己才能滿足自己的心靈。
只要心態擺正,只要甘心情願,洗洗衣服、拖拖地、清理一下衣櫃、陪孩子學習、做遊戲不失為一種樂趣,我最近關注塗磊老師的頭條號,老師經常發一些享受居家的感慨,最初我以為是作秀,後來我懂得原來是享受儀式感生活,用頭條記錄、分享生活中點滴幸福。
人生短暫,何必浪費本就不多的青春;享受生活,用儀式感滿足自己的心靈可好。
③調整好狀態,擁抱未來。
未來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如果知道答案,生活該多麼無聊無趣,把握局勢清醒的糊塗不失為一種智慧的態度。
看完《我的前半生》的人都知道,結局羅子君調整好狀態,享受並擁抱未來,開啟人生精彩的新篇章。
吳大姐:「子君、當你看到眼前雜草叢生的荒涼場景,兩個月後變成生機勃勃的面孔,你有什麼感受?」羅子君:「從前是不敢想像,如今是有些興奮」,「不敢想像」是準備不足、預期不夠的自然反應,遇到問題你把它當做困難還是挑戰完全取決於前期準備的是否充足,否則只是放空話的騙子。
目標是心態的「藥引子」,唯有目標明確,規劃詳細、可盼預期,才能調整出良好心態,否則調整心態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一廂情願。
兜兜轉轉回到「挖井」這個話題,知識的積累、人脈的積累、經驗的積累,才能做出準確無誤的判斷,當你做好這一切,或許調整狀態、擁抱未來只是輕而易舉的理所應當。
結尾:生活不可複製,但是可以模仿,我們無法複製羅子君的人生經歷,卻可以學習她的韌勁和對生活充滿活力、希望的自信,在快速發展生怕脫軌的時代,這不正是你我所缺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