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北電影節(Taipei Film Festival)邁入第21個年頭了。近日,臺北電影節組委會公布今年電影的主視覺設計!
今年是第21屆臺北電影節,因此電影節LOGO的主體是手寫的21。
同樣是手寫的中文字體,筆畫中間透出些許斑駁,給人以一種光影的感覺。
本屆主視覺由曾獲得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的廖小子操刀,他以臺北電影節的象徵——蝴蝶意象設計,創造出觀眾眼中姿態各異的形象。
這個華麗的視覺風格,也將延續到今年臺北電影節的廣告與設計中,讓觀眾感受耳目一新的臺北電影節。
設計師廖小子是這樣介紹他的設計思路的:電影並非導演獨力完成的作品,同樣的素材經過不同工作人員的調動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詮釋。他運用浮水印一層層交疊的手法,構成象徵臺北電影節的蝴蝶意象,代表劇組工作人員投入各自的心血與專業,累積成為電影。
當主辦方向粉絲們提問:光影成像後,你真的知道你看見什麼了嗎?粉絲們的回答五花八門——
@Nan-c Lee 我看見了電音三太子
@王品晶 我看到祂..
@紀建廷 看到主視覺立刻想到XD
@Eric Hung 好像Galantis的封面
真是「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哇!
主辦方在社交媒體上還設置了一個LOGO框架,允許粉絲們將自己的圖片與LOGO合成,這是合成的效果圖。
今年的臺北電影節將在6月27日開幕,並持續到7月13日,入圍名單將在5月17日公布。
今年臺北電影獎改變賽制,鼓勵更多幕前幕後的工作者。今年針對產業規劃有一系列的精彩的活動與講座,以達成創作、產業與觀眾的溝通。
2019臺北電影節還請來了林依晨擔任形象大使。
這是林依晨首次為臺北電影節代言,除了拍攝形象廣告,她也將出席臺北電影獎頒獎典禮並擔任頒獎人。
今年的臺北電影節,組委會安排了一批經過數碼修復的重量級經典電影在電影節期間首映,其中包括位列百大華語電影之一的《海上花》等。
臺北電影節視覺識別系統包含臺北電影節、臺北電影獎、國際新導演競賽三項標誌。極簡線條與清爽的湖水綠色,發展出蝴蝶形狀的四片羽翼,每片翅膀都象徵與觀眾互動的「對話框」,同時傳達了「蛻變、新生」的精神。
明天我們將推送臺北電影節視覺形象,敬請留意。
廖小子本名廖俊裕,他身兼多職,除了獨立書店「三餘」、「讀字」的股東、獨立媒體《眉角》雜誌的創辦人,他還創立有小子藝術製作工作室,還涉足演戲。
廖小子的設計涉及藝術、書籍、唱片、展覽、視覺識別等,曾為高雄電影節、紀錄片《史明的迷霧叢林》、2016年倫敦設計雙年展臺灣館擔任視覺設計,得過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
關於臺北電影節
「臺北電影節」其前身為1988年創立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起更名為「臺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挖掘出許多有潛力的影像創作者,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加入主辦行列,除臺北電影獎外,並有國際電影觀摩,從此擴大舉辦成為國際規模的市民影展。
臺北電影節官網:www.taipeiff.taipei
-
歡迎關注最設計(ID:iad518)
加群回復「有聊」,投稿回復「有料」
合作微信(ID: zuisheji)
抖音這波海報,666!
吉利汽車的白金版LOGO?
山東旅遊LOGO專業戶:韓家英
西班牙BBVA銀行集團推出新LOGO,統一全球形象
重磅!阿里又推免費字體:阿里巴巴普惠體(附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