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智慧平臺保救助對象「應享盡享」

2020-12-25 中國常州網

    常州民政科技賦能溫情救助

    智慧大救助平臺助救助對象「應享盡享」

    秉持「民政愛民 民政為民」基本宗旨,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民政局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社會救助領域的運用,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總要求,以建設和試點推廣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為抓手, 橫向與14個救助部門協同,縱向逐步實現市、轄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聯動,穩住民生「基本盤」,切實把保基本民生工作落到實處。

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

    今年,全省社會救助創新實踐推進會在常州舉行,常州市打造的智慧救助管理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溫情社會救助改革的做法,得到了江蘇省民政廳的充分肯定。

    「大網格+大協同」,一體化推進「一門受理,一網通辦」

    今年9月,家住金壇區西城街道的胡女士家中發生火災,經濟損失較大。社區工作人員在了解情況後,幫助胡女士通過掃描登錄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在手機上填寫個人信息並申請急難型臨時救助, 胡女士很快就收到3000元救助金。

    今年,民政部門在已有民政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及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應用優勢及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建設,將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開闢信息化社會救助服務新模式。

常州市民政局大救助工作專班赴轄市區開展業務培訓和工作座談

    整合救助業務。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涵蓋14個救助部門29項在線業務受理申請,成為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受災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援助以及各政府部門、群團組織等專項救助在內的一個綜合性業務系統,所有救助業務都可在一個平臺申請辦理,有效解決社會救助制度碎片化、管理分散化、信息壁壘化的問題,真正實現「一門受理、一網通辦」。

    集成各方資源。集成民政、教育、人社、住建、總工會等社會救助部門的救助項目和政策文件,建成社會救助資源庫;集成社會救助數據,推進救助對象、資金資料庫建設;集成社會資源,搭建社會組織和慈善力量參與救助的供需對接平臺,建設社會資源庫。

    規範服務標準。將已上線部門的救助項目服務和管理標準進一步規範和固化,編制社會救助標準,使救助流程有規可依、救助政策有章可循、救助標準有據可查,推動社會救助全流程、全業務規範化標準化陽光運行,實現科學規範救助。

    「大數據+大救助」,智能研判保救助應享盡享

    「感謝社區對我的關心,這兩筆救助金,真幫了我大忙了。」日前,家住常州市天寧區的居民小邵向上門走訪的社區工作人員表達了感謝。

    去年,小邵的母親因患腦梗而導致生活無法自理,通過司法考試不久的小邵毅然辭去了工作,在家照顧母親。今年8月在街道的宣傳下,小邵通過「我的常州」手機App登錄了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提交了訴求反映。平臺通過「智能研判」功能初步分析出小邵的家庭情況符合支出型貧困臨時救助、慈善助醫和就業援助三項救助政策,並將信息推送給了對應部門的工作人員,小邵先後領取到了兩筆救助金,合計約3500元。

工作人員指導困難群眾通過手機登錄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

    科技賦能,溫情救助。常州市智慧大救助服務平臺通過與醫保系統的對接,實現了當年大額醫療費用支出的主動預警,預警範圍覆蓋本市3萬多醫療救助對象,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將傳統的事後救助轉變成主動發現,從而實現更加精準的救助。

    以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為載體,橫向部門協同,縱向逐步實現四級聯動,完善「大政策、大數據、大救助」的社會救助新格局。平臺還通過實時聯網核對、動態管理,依託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依申請核查出申請救助居民家庭客觀真實的經濟狀況,提高了救助工作的「瞄準率」。

    「大聯通+鐵腳板」,完善返貧檢測預警機制

    「困難對象姓名×××、家住青北社區×××、走訪對象類別為慈善助殘救助對象;困難對象姓名×××、家住青北社區×××、走訪對象類別為醫療預警對象。」早上一上班,青龍街道青龍苑北區社區專職網格員王惠娟手機中的「社會治理」App彈出了兩條提醒信息。通過查看信息詳情,她很快了解到自己所轄的網格內有兩名群眾存在一定的返貧風險,其中一名居民於近期申請了慈善助殘並通過了審核,需要安排定期回訪以了解其救助情況;另一名居民本年度醫療支出的現金支付部分超過了預警線,需要安排主動走訪以摸排其實際情況。

    天寧區青龍街道青龍苑北區社區是智慧大救助平臺的試點運行社區,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社區黨總支書記朱明波總結了平臺使用的兩點體會:「一是便捷高效,居民可以通過大救助平臺了解各項救助政策,並可以足不出戶在線申請救助。針對老年群體,社區專職網格員、網格長可以通過上門走訪的方式宣傳平臺救助,從而實現主動、及時救助;二是精細精準,社區可以通過大救助平臺查看部門救助政策信息和個人歷史救助數據,篩選出最適合的救助方向,增加了救助的受眾面。」

青龍街道青龍苑北區社區黨總支書記朱明波(右)指導工作人員通過智慧大救助平臺服務困難群眾

    圍繞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市民政局聯合市政法委正著力打造「網格+社會救助」體系,將社會救助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強化兜底保障,完善返貧監測,通過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務平臺和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平臺的實時聯通,形成「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工作模式。為幫助基層利用好平臺優勢,市民政局成立智慧大救助工作專班,目前,工作專班已在全市範圍內完成首輪督導,有效提升了平臺的知曉度和使用率,為基層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指路燈+引水渠」,引導多元參與、政社同行

    今年9月,在市民政局的統籌下,天寧區青龍街道和鐘樓區南大街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走訪的方式收集了社區困難群眾的60多個「微心願」,內容涵蓋實物捐贈、心理諮詢等。相關信息核實後在智慧救助平臺的「社會參與」欄目中進行了發布,市女企業家協會在看到信息後迅速協調資源,第一時間完成了全部「微心願」的認領。

    「感謝民政搭建的智慧救助平臺,讓我們精準地找到了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我們將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救助,為讓每個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出一份力。」在困難群眾「微心願」的物資發放現場,常州華錦針織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玉華在代表市女企業家協會發言時說道。

    今年,常州市民政局加強對社會組織、慈善力量的引導培育,促進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深度參與社會救助。一是創新公益參與方式。大力實施「黨建引領公益益事一起來」等一批公益創投項目,市級層面投入2700萬元,重點投向由社區網格員排摸的幫扶濟困、扶貧協作項目。二是研發公益慈善項目,常州連續4次入選全國公益慈善城市百強榜,每年近1500萬元善款用於助孤助殘助學等救助幫扶;創新「慈善超市」常州模式,引入33個「合伙人」,實現了「善社同行」。三是搭建公益對接平臺。在需求端,建立困難家庭信息發布制度,通過動態監測和上門走訪的方式摸清困難群眾實際需求,為各救助主體提供準確信息,成為社會力量參與救助的「指路燈」。在供給端,建立社會力量救助服務聯盟,統籌慈善總會、社會組織、愛心單位(個人)、志願服務等多方力量,打包發布物質幫扶、心理諮詢、技能培訓等多項資源,首批服務聯盟成員單位有近80家,為多方協力鞏固脫貧成果「引水清渠」。

    常民軒 吳燕翎 圖文報導

    來源:常州晚報

相關焦點

  • 藍凌科技:智慧辦公平臺為企業賦能
    原標題:藍凌科技:智慧辦公平臺為企業賦能
  • 成都黑科技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成都黑科技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中國經濟新聞網 2020
  • 科技賦能發展 合生創展轉型綜合性投資控股平臺
    目前,其布局轉型初現成效,離不開公司科技賦能、多元板塊協同發展的轉型戰略和投資板塊的妥善布局。據了解,旗下住宅產品縵合·北京的持續熱銷,無疑是合生創展在科技賦能企業轉型方面前瞻性和洞察力的重要體現。科技賦能與投資轉型戰略初見成效隨著雲計算、移動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的快速創新和應用,數字經濟正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布局數位化轉型,合生創展也正在穩步前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 科技賦能業務!萬翼科技打造智慧園區—萬科未來之丘
    「科技賦能,萬物互聯」!去年,首個萬科華為戰略合作智慧園區落成。據悉,這是廣州萬科與華為兩大五百強企業合作,為企業實現科技創新發展開拓新渠道、搭建新平臺。智慧園區項目融合了最新的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前沿技術,通過搭建統一的數據中臺,向下能實現若干個智能場景的打通,向上能為企業客戶和園區管理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不僅能提升園區安全性、運營效率和入駐企業的體驗感,也能在節省能耗、共享經濟和智能交通方面有一些全新的價值。
  • 2020世景會 | 數字賦能、科技引領智慧園林高質量發展
    本屆世景會以「景觀建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相關園林景觀行業協會領導、科研院校知名專家學者、全國園林花木行業龍頭企業、智慧園林科技服務企業、各省市優秀企業代表齊聚金陵,探討行業發展新方向、展示科技發展新成果、推介新產品。
  • 第八屆「先鋒杯」工作創新大賽優秀作品展播|打造救助信息平臺...
    今天,粵姐姐為大家推介的是省民政廳「智能化救助平臺」項目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省民政廳黨組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打造全新智能化救助信息平臺,建設高效便捷、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智慧民政系統。 救助信息平臺,運用科技創新與大數據信息提高社會弱勢群體救助保障工作水平,推動解決了救助對象「覆蓋窄」和「認定難」等問題,是藉助數字賦能,加快智慧民政建設,更好地履行民政為民職責的有力探索。
  • 聚焦4.7億中產人群,理享家科技賦能財富管理新時代
    客戶需求的升級就需要更加專業平臺,因此以匹配新中產人群的理財需求為目標的一批線上財富管理機構逐漸興起。  在此背景下,理享家緊抓機遇,這家創立7年,連接著2000餘家財富管理機構和20餘萬獨立理財師的金融科技平臺,持續進化,高效服務金融高淨值人群和正快速增長的中國新中產群體。  據悉,理享家組建了一支國際化的、具有投行背景的高管團隊。
  • 第四屆中國智慧商業與數位化運營高峰論壇:數位化賦能智慧零售
    以及分享了數位化如何賦能育兒顧問、後端管理自動化,零售的本質是一個服務的平臺。中國電子商會副會長柳玉峰企邁雲商創始人王友運:《小程序賦能智慧零售升級》我們願意通過一系列產品作為零售解決工具,為智慧門店提供數位化智能化的工具,實現「科技以人為本,智慧引領未來」。上海小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郭恩熹:《場外大數據賦能新零售思路 》
  • 「黑科技」賦能
    觀察這一樣本,不難發現,在全場景智慧零售體系中,數字「黑科技」對於生產、供應鏈的賦能無處不在。  無人店,賴不了帳  據悉,蘇寧智慧無人店的商品並沒有常規無人店商品上的RFID標籤(電子標籤),外觀上看起來並無特別之處。
  • 廣東:因殘、因病致貧對象納入救助範圍
    4月9日,記者從廣東省民政廳獲悉,廣東省民政廳、廣東省扶貧辦聯合印發《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確保貧困人口應保盡保、應補盡補、應救盡救,「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金融科技賦能
    券商與第三方平臺構築共贏新生態
    □本報記者 周璐璐 在「網際網路+」日趨繁榮的今天,金融科技賦能證券行業已不再是新鮮事。除了銀行、保險公司外,多家券商和騰訊雲、阿里雲、華為雲等實現合作,進一步提升行業服務的質量與效能,合作領域涉及網際網路證券業務場景創新、AI智能應用等。
  • 中國大地保險河北分公司科技賦能 國企擔當 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2019年,中國大地保險先後榮獲「年度最佳公司治理獎」、「年度保險科技創新金燕獎」和「年度最佳科技創新保險機構獎」。2020年1月16日,中國大地保險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建設項目。
  • 上海即富:領先支付科技技術賦能智慧新零售
    一些行業領先的公司,如網際網路+支付科技公司佼佼者「上海即富」,提出以領先支付科技技術賦能新零售,為各行業企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新零售時代,企業如何把握成功機遇?新時代的新零售生意怎麼做?據介紹,上海即富於2012 年9 月在上海創立,是一家中國領先的支付科技公司,上海即富秉承著專注為小微商家的生意為經營理念,以科技為驅動力,圍繞支付、數據、金融服務,通過不斷深化支付科技、數據科技、金融科技等綜合服務,為小微商家的經營實現全面賦能,建立以小微商家為核心的商業生態體系。
  • 空間科技賦能智慧城市新基點,空間俠開啟智慧未來
    從政策層面上來看,自2012年以來,國家層面的智慧城市建設相關規劃、評價體系等政策陸續出臺。在今年新基建風口之下,智慧城市作為數字經濟賦能的關鍵詞,再度引發各地政府出臺投資計劃和實施方案。 從智慧城市在建設數量上來說,目前全球已啟動或在建的智慧城市已達1000多個,歐洲、北美、日韓是智慧城市的區域。
  • 簡蘇科技首家亮相2020上海城博會,科技賦能智慧城市
    此次「智慧城市」展吸引了包括中國聯通、華為、騰訊雲、簡蘇科技、魯班軟體、曠視、見象、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電溯源科技、靜安城市、平安智慧城市、松江城運、黃浦城運、寶山城運、長寧城運、青浦城運、上海建科、復尚信息、上海電氣、成生科技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用智慧化、無人化科技賦能全球第一產業
    12月15日,一場以新技術賦能第一產業的盛會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XAAC 2020)在廣州隆重召開,來自農業生產、行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權威媒體共同見證了極飛科技2020年度的創新成果,同時也見證了新一代P系列農業無人機、創新雙旋翼飛行平臺V系列農業無人機、新增固體播撒和割草兩大執行單元的R150農業無人車、新一代農機自駕儀等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的問世
  • 小蟻科技:乘著新基建東風,為智慧空間賦能
    作為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小蟻科技也在默默蓄力,借著新基建的東風,將自己先進的AI計算機視覺技術,投入到公共服務中去。自2014年創立以來,小蟻科技經歷了硬體升級、軟體突破的技術革新,也實現了從「為全世界做相機」的1.0時代到「做世界的眼睛、可視化智能」的2.0時代的大跨越。
  • 科技創新文化賦能 長沙天心區搭路演平臺助非公企業騰飛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6日訊(記者黃時中 通訊員彭立新)12月16日下午,長沙市非公企業「科技創新文化賦能」創新路演展示活動天心專場在長沙天心文化廣告產業園舉行,來自天心區的四家創新企業通過項目路演的形式,展現了科技創新融合文化賦能的無限可能,彰顯了各自企業在數字經濟前沿陣地上的魅力風採。
  • 薩摩耶數科致力於「科技賦能者」 與特區一起乘風破浪
    作為金融科技的先行者,薩摩耶數科通過持牌金融機構向用戶提供溫暖的金融服務,讓每一位用戶感受到金融的溫暖。薩摩耶數科賦能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依託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等技術,設計整套智能風控解決方案,貸前嚴格把控偽冒風險、全面審核客戶資信;貸中精細化計量信用風險合理審慎投放授信;貸後持續動態業務監控、有力保障資產質量,實現業務全流程的管控,從而做到風險可觀、可測、可控。
  • 輕鬆保嚴選科技實力再獲認可 強勢入圍「2020中國保險科技100強」
    無獨有偶,前不久權威前瞻性科研機構億歐智庫剛剛發布了《2020保險創新發展研究報告》,輕鬆籌·輕鬆保嚴選和微保、支付寶,共同躋身網際網路保險三大流量平臺。輕鬆保嚴選在保險科技領域的建樹,屢次得到行業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