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手辦收藏,你心中的骨灰級收藏家都有哪些?
是殿堂級手辦玩家黃子韜,低調的二次元收集控蕭敬騰,還是愛奶茶也愛Kaws的杰倫小公舉?看著大佬們在微博上曬出一牆一牆的手辦模型,動漫宅看了直呼內行&大佬威武並獻上自己的膝蓋。
但提到手辦,真的就只有當下的奇幻二次元嗎?當然不是,今天元物菌就為你們公開#古代大佬們的豪華手辦庫#。
No.1
政哥哥帶你入坑正規軍兵人手辦
提起老祖宗們的國風手辦,大家頭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和他的underground boy沒跑了。
手辦帝秦始皇
——全世界最有錢的1:1兵人手辦模型收藏愛好者!
——因曬出10000個等身大手辦而爆紅!
——明明是個男孩子,卻有九成手辦都是身穿制服的男性,只有一成是跑車,因此也被人稱為「gay政」!
傳說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史上最大最豪華手辦基地!
秦始皇的手辦庫存不多,也就幾個坑而已!「入坑」的全是寬肩窄腰大長腿,人均身高180,把最強國風寫在臉上的秦俑軍團。
步兵、騎兵、工兵等級森嚴,排兵布陣整整齊齊,總之是上至將軍、下到士兵馬車,入坑上牆要啥有啥。
眾所周知,始皇帝要求高、脾氣也是出了名的暴躁,所以他手下的手工大觸們是一點不敢糊弄事的,也因為這樣,才留下了這麼多人類早期馴服泥巴的珍貴成果 。
千篇一律的「網紅臉」在那個時代不吃香,捏臉創作下刀子務必追求寫實、生動,就跟作家寫小說會把親友團編排到故事裡一樣,匠人們造小人當然也免不了大眼瞪小眼、互看工友臉的環節。
除了臉面顏值,身形、衣著打扮也是手辦帝所看重的點。
別看坑裡的兵傭現在看起來正正經經、規規矩矩、灰不溜秋威嚴樸素的樣子,但在「有色眼鏡」的加持下,他們展現的可能是另一番想像不到的妖豔光景。
泥巴人也得捯飭,等身、灰模、上色,這是作為一個秦陵兵俑的基本素養。
腮紅抹重點顯氣色,帽子、衣服顏色也要好好搭配。粉綠、朱紅、棗紅、粉紅、粉紫、天藍、白色、赭石色的上衣穿起來,領口、袖口、襟邊也要鑲彩色邊緣做裝飾,褲子也儘量不要跟旁邊的隊友撞,他穿粉綠,咱就紅色、天藍、粉紫、白色走起。
明明出土的是塗裝帶色的兵傭手辦,一夜變回素體是什麼操作……
這是因為在早幾十年考古發掘的時候,我們的考古團隊還沒有成熟的色彩保存技術,導致了原本色彩鮮豔的陶俑在空氣環境下被氧化掉,顏料漆層也在極短時間裡捲曲脫落變成素胎。
脫去紅裝的傭,隱藏起了原本的「嬌」與「騷」,秒變高級灰,看起來就整齊劃一更膩害了。
No.2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野路子盲盒
政哥哥的兵馬俑有質有量,絕對可以說是手辦合輯裡的正規軍,但其實潛伏在眾多博物館裡的野路子,才更是超越了時代審美&異軍突起的尖貨。
7000-5000年前的「套娃豬」
啥是佩奇?古代江蘇人用一組豬豬陶罐告訴你!
豬,古稱「豕」「豚」「彘」「烏金」「黑面郎」等,是六畜之首,也是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的代表。
這群泥質灰陶的小豬有7000年到5000年之間歷史,來自江淮地區東部最大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高郵龍虯莊遺址。出土時共九件,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站成一排宛如套娃。
它們有的翹嘴睜眼,有的抿嘴拱鼻,有的眯眼憨笑,表情生動豐富,憨態可掬,體現了良渚文化陶塑藝術的獨特風格。
6000年前的「越獄兔」
這是一個新石器時期陶豆手辦,出土於邳州大墩子遺址,距今有6000年歷史。
在古代,陶豆是飯桌上用的餐具,造型多為淺盤形,高圈足。區別於盛飯用的陶缽,豆一般用來盛菜、盛副食,算是盤子、碟子的前身,是祭祀禮器組合裡很重要的一員。
這個陶豆的圈足上有一個「工」字形花紋,兩邊還各有兩個小點,看起來完全是綠豆圓眼三瓣嘴的兔臉既視感,是陶豆大家族裡最萌的「越獄兔」沒錯了!
5000年前的「囧江豚」
這貨學名叫江豚形陶壺,跟「越獄兔」「套娃豬」一樣來自新石器時代。
這隻5000歲的小江豚有著圓滾滾的身子,像鳥一樣尖尖的嘴巴,兩隻茫然的、提溜圓的眼睛看起來呆呆囧囧相當有喜感,體態肥柔胖碩但不失靈動。
話說,當時的古人根據江豚的樣子燒制了這款陶壺,雖然現在長江江豚已經是極度瀕危動物,但在那時候它們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人們經常能看到江豚在水中嬉戲的場景。
2000年前的「女交警」
這個一本正經站崗的文物來自南京博物院,是2002年泗陽大青墩漢墓出土的一件歌舞俑。
據專家分析,這極有可能是2000多年前泗水王的宮女,由於古代王侯將相怕死後日子無聊,一般會把生前奢華優渥的生活復刻下來帶到墓葬裡。所以在泗水王辭世後,能歌善舞的美姬也就被做成小木人手辦了。
造型上看,這件跳舞傭側著臉,右臂往前伸直,像一個又萌又颯指揮交通的警花小姐姐,但也有人覺得它更像是個一言不合就是幹、現實裡重拳出擊的肌肉男。
近2000年的「航空母雞」
這是一隻來自東漢墓葬裡的灰陶子母雞傭,母雞馱小雞,小雞棲息在媽媽背上的造型讓它有了「航空母雞」這個名字。
在古代,人們把雞視為太陽鳥,崇拜有加,十二生肖中,雞也是一種承載著德行與正義的動物。這件灰陶文物裡的母雞身形胖胖的,眼神溫柔,小雞則整個身體軟軟的趴著,只露出部分身體和一個可愛的小腦袋,看起來靈動又有愛,突顯了雞在世俗裡的習性和內在品質。
漢代時期墓葬出土的家禽造型文物數量很多,那一時期的人講究「事死如事生」,用豐厚的陪葬品還原出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而各類陶雞、陶鴨、陶豬出土,都是他們生前家中豢養家禽的場景再現。
━ ━ ━ ━ ━
傲嬌、抓馬、時髦、有趣又生動
古代大佬們的豪華手辦庫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如果您喜歡元物志
想了解更有趣、更新鮮的文化歷史冷知識
記得來關注我們
隨手點亮文章底部小星星
順便Biu出你的態度吧
(圖片來源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