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民陳女士購買了一瓶「特侖蘇」牛奶。飲用後,陳女士覺得味道不對,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她買到的不是「特侖蘇」牛奶」,而是「特侖經典」牛奶。從外觀上「特侖經典」和「特侖蘇」牛奶幾乎一模一樣,陳女士沒有仔細辨別,這才買到了這種牛奶。
「我不是去買那個特侖蘇,那個外包裝完全是一樣的,但是喝起來味道完全不一樣,就像買的假貨一樣,反正味道就是不一樣。」陳女士說道。
陳女士買到的這種牛奶,就是人們常說的「山寨」商品。「山寨」商品模仿了正規商品的外觀,只是在商品名稱上做了一些細微的改動。晃眼一看,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是正規的商品。
記者在瀘州城區和鄉鎮的30多家商鋪、超市調查後發現,市場上還有許多這樣的「山寨」商品。例如,維達紙巾變成了維邦紙巾、達利園麵包變成了三源園麵包,純生啤酒變成了純生態啤酒......
龍馬潭區大通路的一家副食店內就有山寨的達利園麵包出售。該店店主告訴記者,這種外觀和達利園麵包幾乎一樣的三源園麵包銷量很好。
那麼這種商品市民真的願意購買嗎?記者採訪時,不少市民都表示,他們更願意購買正規品牌的商品,而不是山寨商品。之所以買到山寨商品,原因就是受到山寨商品外包裝的誤導。
那麼,這樣的山寨商品質量和被仿商品的質量有什麼區別呢?記者在另一家雜貨店購買了一種仿「純生」啤酒的「純生態」啤酒。記者看到,雖然「純生態」啤酒的包裝設計和藍帶啤酒廠生產的「超純」易拉罐裝啤酒幾乎一模一樣。但不同的是,「超純」啤酒是由廣東藍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授權,湖北藍帶啤酒有限公司生產的,而「純生態」啤酒則是由山東漢德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記者對比了兩種啤酒後發現,「純生態」啤酒味道比「超純」啤酒淡得多,泡沫也少了很多。
市工商部門:將嚴厲打假 提醒市民注意商品標識
「山寨」商品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我市工商部門該如何監管呢?在3月8日我臺播出的陽光政務政風行風節目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線回復了市民反映的問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副科長鄒佔文表示:近年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維權、打假這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加強,在打假方面主要採取定期檢查,落實經營者的責任的方式。
「主要就是落實這個經營者作為經營者的第一責任,他的進貨,檢查驗收,商品質量自身的管理,以及相關不合格商品的退換。」鄒佔文說道。
下一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將加大對仿冒商品的查處力度,除了採取監管的方式外,還將加大對廣大消費者防假知識的宣傳。
此外,如果消費者在市場上買到了「山寨商品」可撥打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舉報電話12315進行舉報反映,市工商局將立即調查查處。
在此陽光政務記者行動希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能加大對商家的監管力度,減少山寨商品在市場的流通,廣大聽眾朋友平時在市場上買商品時一定也要仔細辨別商品真偽,避免買到山寨商品,危害身體健康。
記者 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