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邵氏影迷,我十分推崇《香港奇案》系列。濃厚的市井味,曲折的情節引人入勝。每部電影分為幾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一個獨立的故事案件,每部單元多則4個,少則2個,有時每單元各由獨立導演執導,風格迥異。特別吸引人的是,電影中所涵蓋的案件皆取材改編自真實案件,每一案件似乎都有章可循。
當時我看完第一部後,未能盡興,馬上找來剩餘幾部來看,但限於資料短缺,其中兩部資源已石沉大海,最終我在淘寶花錢買來了影片。在此感謝天映娛樂收購了邵氏七百餘部電影並數碼修復。如果有朝一日我看完了所有現存的邵氏電影,恐怕我就要電影荒了。
片名:《香港奇案》(1976)
簡介:此片為《香港奇案》第一彈,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香港三大奇案,程剛執導的《灶底藏屍》,華山執導的《血濺吊頸嶺》,何夢華執導的《龍虎武師》均是轟動一時的大案。其中《灶底藏屍》最能拍出陰森詭異氣氛,啞女阿玲被殺一場,最為驚心動魄。所謂「奇案」實則是悲劇,反映七十年代香港社會低下層的苦況。當中的一集《龍虎武師》乃由才子蔡瀾編劇,恬妮一人分身兩角,劇情峰迴路轉。
南洋女珍妮因生出啞女,與夫發生爭執,帶著啞女兒和前夫離婚後,與情人王榮生結合。豈料王榮生本是登徒子,在花光珍妮帶來的財產後整日對母女倆惡語相向,在珍妮逃往澳門的當晚,兩人再次發生口角,王榮生將珍妮打暈後一不做二不休就把珍妮母女殺害,並藏屍灶底,逃亡外埠。也許冥冥之中有應果報應,王榮生在登船前一刻被繩之以法,此案告終。
此單元色調陰冷壓抑,珍妮逃亡澳門即將出門時,明知劇情不會如此簡單讓其逃離,但王榮生的突然出現仍然驚悚至極。
據說香港自開埠以來,曾多次發生過多宗灶底藏屍案件,與本單元最為相似的是:1967年,一對印尼藉母子被發現倒斃於灶底,並已被斬為14件。
行兇者滿以為將屍體深埋在灶底下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令自己逃過法網,不過通常這類型案件最後都會水落石出。因為含冤而終的死者可能會不斷「呼救」,而令事件曝光,將命案揭發。
▼第二單元《血濺吊頸嶺》
故事講述的是礦區工人蠻牛鴻的妻子與管工太子德勾搭成奸,蠻牛鴻為人木訥老實,直到妻子懷上了太子德的孩子,太子德不願承擔責任,妄圖讓蠻牛洪「喜當爹」,而交談過程被蠻牛洪無意聽到,蠻牛鴻終於忍無可忍,手刃姦夫淫婦,拉皮條的老太太三人,最終自己上吊自盡。類似悲劇屢見不鮮,仍舊在我們身邊發生。
此單元是我最喜歡的單元之一,由才子蔡瀾編劇,恬妮一人分飾兩角,實在過癮。
故事講述的是無業青年陳忠(羅烈 飾)經人介紹,做了片場的龍虎武師(龍虎武師可以粗略理解為現在電影片場的武行群眾演員和替身),大明星恬妮令陳忠一見傾心。不久陳忠結識了酷似恬妮的流螢阿紅(恬妮飾),為其拉起了皮條。陳忠自感沒有幫派依靠的生活沒有保障,隨加入黑幫,拼鬥後成為頭目。一日陳忠路遇一名少年劉阿仔,與自己境遇相同,心生憐憫,便收為馬仔,劉身手了得,很快受到了陳忠器重。然而陰差陽錯,劉阿在卻和阿紅有了私情……最終劉矛盾不堪,四面楚歌中殺害了陳忠,阿紅也被亂刀砍死。無依無靠的劉決定自首。
片中毫無隱晦地再現了邵氏片場的明星制度
以及片場龍虎武師魚龍混雜,拉幫結派 在漫畫《拳兒》中也有體現
每當人物彷徨之時,鏡頭便會轉到鐘錶,這一意象很有意思
最終劉阿仔無依無靠,心裡內疚走在路上,配合著空靈的音樂,顯得十分悲涼,這在七十年代的邵氏電影結尾中是十分少見的
片名:《香港奇案2 兇殺》(1976)
簡介:《香港奇案之二:兇殺》以真人真事改編四個故事:「鬼頭仔」、「大家姐」、「臨村兇殺案」,與轟動一時的「紙盒藏屍」。
這是香港奇案系列中,唯一一個完全黑白的單元。
故事講述的是啞巴阿財一直招人厭煩,只有一戶人家的媳婦阿蘭可憐同情他。某日同村的孩子追打戲弄阿財,一孩子失足落水,阿財將其救起,卻孩子母親臭罵。阿蘭為他帶了幾件舊衣服,在回家的途中被大伯阿全強暴。回家後,婆婆對其臭罵,認為她剋死兒子,又出去偷漢子,由於害怕阿全,阿蘭不敢說出真相,但是阿全隨即嫁禍給阿財,村人來到阿財家中將其拖出,準備浸豬籠。阿財死命掙扎逃到鎮上,在一家雜貨鋪裡當起了打雜。
不久被阿全發現,他告訴掌柜說自己弟媳被阿財強暴過,很快阿財就被辭退了。經過熟人介紹阿財到一家農場幫忙,在運送雞蛋的途中,又遇到阿全及幾個跟班,他們狠狠揍了他一頓,事後,好心人介紹他在自己上班的金鋪打雜,沒想到再次遇到了阿全,被打怕的阿財只好拿起門衛的槍枝,在搶槍的時候不慎將其打死。阿財逃到野外一間破屋內,很快就被警方包圍,警方找來阿蘭進行勸降時,幾名警察進屋,擊傷阿財,阿財被迫還擊,打死多名警察後,被擊斃。
此片黑白色調的壓抑,陰冷,更好地表現出殘疾人有口說不出的悲劇 。其中我最喜歡電影最後一個鏡頭:被擊中的阿財躺在地上,廣角鏡頭定在其扭曲的面目上,阿財殘喘之間,屏幕上閃出紅色的大字「點解」(為什麼)。強烈的視覺刺激未免會讓我們陷入反思:是什麼造就了這種悲劇。
▼第二單元《大家姐》
此單元較上一單元稍顯遜色。
故事講的是:阿明欠了黑道一筆錢,好友給他出主意,讓他把馬子賣到大家姐的地盤去,拿到錢後就走人。拿到三千塊後,阿麗就被賣身了。阿明假裝嫖客約了阿麗,兩人云雨過後,從旅館後門逃走。大家姐派人找到小癟三,受不了拳打腳踢,他供出阿明躲藏的地方。大家姐派人抓回阿明和阿麗,阿明進行反抗,眾人失手將其打死,大家姐令人將其拋屍野外,沒想到警方次日就發現屍體,根據從其身上發現的筆記本,警方抓捕了大家姐。
影片最後的大家姐境遇做的很逼真,所謂冤孽錢,冤孽散。
的確當時的香港,從事色情業的少女不在少數。黃沾的《大鹹濕》,《私鍾真面目》,邵氏的《應召名冊》皆反映了此問題,此類影片日後詳談。
▼第三單元《鬼頭仔》
【做鬼頭】廣東話, 貶義俚語。出賣朋友、或暗中告密、栽贓害人的人,謂之鬼頭仔;幹這類勾當的行為謂之「做鬼頭」,或簡稱「做鬼」。
此單元相對俗套,無太多亮點。
故事講的是:警方的線人阿福由於欠債主發哥一大筆錢,只好想方設法弄錢,他找來死黨小丁幫忙。兩人過失打死一名警察,搶走手槍。探長出大筆賞金,希望阿福找到那隻手槍,這筆錢恰好夠阿福還債。阿福讓小丁在埋槍的地方去取槍,而他則通知警方去抓人。最後警方得到了手槍,但是探長告訴阿福,雖然抓到人,卻失手打死了,而且那把槍和丟失的不一樣。阿福認為小丁之前肯定也偷埋過槍,一定把兩把槍搞錯了,當晚他去挖槍,被埋伏的探長抓獲,事實上小丁也沒有死掉,只是受了傷,他將出庭作證。 平淡無奇,看完基本上就忘得差不多了。
此案件改編自轟動一時紙盒藏屍案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處理手法:本片並沒有做太多的情景重現,而是把主戰場搬到了法庭,在對簿公堂時引出事情經過。
片名:《香港奇案3 老爺車縱火謀殺案》(1977)
簡介:綜合看來,此部影片過於庸俗,完全看不出奇在哪裡。由《法網難逃》和《老爺車縱火案》兩個故事組成。
一位探長被歹徒殺害,警方懸紅緝兇,經過調查,兇犯終於被逮捕。
其中片中床戲十足,典型的劇情不足,風月來補。
華語特攝談到的《力王》中,反派也是其飾演
《蕩寇志》中飾演李逵,血泊之中尋雙斧被看作經典
同樣在《林世榮》中飾演過類似蘇乞兒一般的乞丐高手
他的兒子就是樊少皇,葉問中的金山找
▼第二單元《老爺車縱火謀殺案》
片中老爺車並非名車,而是一個娛樂場所的名稱。由於榮及顧冠忠主演,描述無牌色情場所起火,釀成傷亡慘劇,警方疑是縱火案。純粹的湊數之作,不再贅述。
片名:《香港奇案4 廟街皇后》(1977)
簡介:包含摧花狂人和廟街皇后兩個故事
▼第一單元《摧花狂人》
壞人非禮時的所作所為像極了成人錄像
單聽片名便知大有變態狂魔的意味,然而此單元表現力並不充足,講述的是林天娜之妹遭五個變態虐待狂擄去,林對警探諸多責難,想不到下一個受害者竟是林天娜本人。片中俗氣地使被害和勇探擦出了火花,大有法制進行時的意味。
▼第二單元《廟街皇后》
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時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很多電影都曾以該條街道取景。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當然也不乏賣淫活動。
在此附上廟街王子尹光先生的歌曲《雪姑七友》(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聽完後即可感受到廟街的風俗趣味。
沒錯,這首歌就是周星馳在《逃學威龍》中唱的「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白雪公主一次睡七人」的原版出處。
廟街皇后由孫仲執導,描述少婦阿芳遭其夫賣到廟街妓院後,賣淫贖身,最後竟搖身一變成為「廟街皇后」...最終其夫與媽媽桑皆殘遭報應。
片名:《香港奇案5 奸魔》(1977)
簡介:邵氏正統香港奇案五部曲的最後一部,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此部由《槍》與《奸魔》兩部分構成。
故事江得勝陳琛和阿強遊手好閒,一日突然發現一個人被幾個人追殺,此人慌忙中扔下一個包裹。此人被殺後,陳琛二人找到包裹,拿回家之後發現是一把衝鋒鎗和子彈、手雷。在一次外出練槍時,碰到幾個阿飛找麻煩,阿強失手槍殺幾個,後來更被警察追查。不甘心命運的陳琛想到用槍來改變命運,於是夥同女友阿芬及阿強搶銀行,途中殺死一個職員。警方經過調查,將陳琛圍堵在酒店。陳琛為保護阿芬,用身體掩住了將要爆炸的手榴彈。
此片可反思的地方諸多,諸君不妨想一想,如果某年某日你意外得到一把槍又會如何?
▼第二單元《奸魔》
總的來說這部片很有年代感,體現在徙置區。
的確有太多女性不敢面對被強暴的事實而選擇了沉默,使得強姦現象更加猖獗
《奸魔》很多場景就在黃大仙實景拍攝,就是那份真實感,實事求是的桂治洪還訪問了原本住在黃大仙徙置大廈的強姦犯。
桂治洪在電影中摻入一些訊息,令觀看者反思,他批評當時的法例未完善,經常令被強姦者羞於給予真實口供,每每讓強姦犯脫罪,能起訴入罪的個案只得一半。另外, 他又責怪當時的警察濫用暴力,使警察成為市民最討厭的人物第二位,僅次於第一位的賊仔。
五集的邵氏香港奇案終於結束,感謝觀看。
你表姐工作室出品
▲
國內最酷的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