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3》作為一個走鬧劇路線的類型片,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目標受眾的觀影需求。但是硬要標榜自己是所謂的「《唐探》電影宇宙」,我覺得是牛吹大了。
自從去年被《姜子牙》重創之後,我對於國產電影動不動就鼓吹自己要組建XX宇宙的話術就極端反感。不吹這個宇宙的牛逼,也許手鬆一下可以打四顆星。非要用這個噱頭、消費這個概念,那就得按照成熟的電影宇宙的標準去嚴格考量。
一部電影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接二連三地推出續集,過去我們老老實實地把這部電影及它的續集稱為一個「系列」。
後來行業內覺得「系列」這個概念不夠唬人,於是發明出了新的概念「IP」。再後來IP這個概念也群體免疫了,於是現在都爭先恐後地把自己拍的系列電影標榜為「宇宙」。
恕我直言,全世界的類型電影,目前能稱之為「宇宙」的有且僅有漫威電影宇宙。哪怕是在漫畫領域名氣比漫威還略勝一籌的DC,從2013年的《鋼鐵之軀》算起,八年過去了,也沒搞出像樣的電影宇宙。
除了漫威電影宇宙之外,也就只有最近兩年打好了《曼達洛人》這張牌的《星戰》系列目前有打造成一個影視宇宙的苗頭——而且《曼達洛人》劇集的製作人正是漫威電影宇宙第一階段的功臣、《鋼鐵俠1》的導演喬恩費儒。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一個半電影宇宙都在迪士尼手上,其他的都是遵循正傳、續集、前傳、外傳衍生方式的傳統系列電影。
如果《唐探》都算宇宙,那麼《柯南》應該算什麼?後者有十幾部劇場版、幾百集電視動畫、曾改編為真人電影和電視劇、還曾經跟《魯邦三世》等其他日本國民級IP聯動,卻也沒見人家打造什麼《柯南》宇宙(當然不排除國內無良代理商打出類似的噱頭來博眼球)。拍續集就老老實實說自己拍續集,扯什麼宇宙的淡呢。
如果非要說是宇宙,也不是不行,不過不是《唐探》宇宙,而是染谷將太宇宙。故事應該是這樣的:
空海和尚遠渡重洋,來到大唐,尋求生發秘方,以便自己能夠重新長出頭髮。在大唐他遇到一隻白鶴少年化身的妖貓,靈機一動,薅去了對方一身烏黑油亮的貓毛,給自己進行植髮。但是貓毛做成的假髮並不能持久,所以後來他又選擇了作為共生體毒液的宿主,一勞永逸地解決脫髮問題。再後來,空海身上的共生體被隔壁他的師弟、同樣是「空」字輩的少年空文搶走了。共生體對空海的臨別贈言是:你說我繼續留在你身上還能圖你什麼?圖你年紀大?圖你不洗澡?
雖然身上已經沒了共生體,但是一朝被寄生、一世是兄弟。同樣是共生體宿主的淺野忠信前來找空海通風報信,告訴他曾經被他薅得毛幹爪淨的妖貓前來尋仇。這隻貓經過千年修煉,學會了人類推理斷案的本事,江湖人稱黑貓警長。他化成人形的時候還給自己起了個化名叫秦風。
空海綁架了黑貓緊張正在偵破的案件的重要證人。儘管這位證人曾經在神去村對空海進行過一番林業知識的調教,空海還動過要跟她組建伐木累的念頭,但是危機關頭還是毫不手軟地把人給綁了,準備實施針對黑貓警長的陷害計劃。但他沒想到黑貓警長還有一位搭檔——哪吒三太子。
眾所周知,哪吒最大的勁敵之一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孫悟空的絕技之一是火眼金睛。所以黑貓警長身邊的這位哪吒,最大的本事就是讓敵人短暫習得火眼金睛技能,具體症狀是雙眼如遭烈火燒灼、又好像被撒了辣椒麵,簡稱辣眼睛。空海和尚一不小心中了這招逆向火眼金睛術,拼命找水源洗眼睛,一時慌不擇路,從高臺墜落,摔死在水池邊。一段糾纏千年的孽緣就此化解。
這麼一捋,是不是就覺得這個唐探電影宇宙的構建合理多了?不但唐探電影宇宙構建起來了,就連《姜子牙》搞砸的封神宇宙都能重新拼好。唯一的風險在於王寶強版哪吒所具備的辣眼睛特技不僅對片中敵人有效,對觀眾也起作用。
下面稍微收一收,說回電影。其實寶強的人設油膩辣眼也不是從這一部開始的,之所以這次大家都忍無可忍了,實在是因為影片其他方面也不盡如人意。最致命的是推理。一部電影千萬不能把最核心的反轉放在「兇手是誰」這麼傻的問題上,因為這個所謂的大懸念往往被演員咖位輕易出賣了。所以好的懸疑故事,通常能夠使力的點要麼是作案手法,要麼是作案動機,在這兩點上設置反轉,才有可能震到觀眾。
當年《唐探1》一鳴驚人,最關鍵的就是最後揭秘的密室構建手法,讓觀眾覺得「我怎麼早沒想到?還真是這麼回事兒嘿!」而《唐探3》一上來就推高觀眾預期,最後揭秘出來,觀眾的反應紛紛是「就這?」「就這?」兩個字翻譯過來就是:不會這麼小兒科吧……居然還真的就這麼小兒科。
導演可能依然很得意,覺得觀眾明明都沒猜出來還要嘲諷他,一定是嫉妒他的才華。確實包括我在內的相當一部分觀眾沒猜出來,最後的謎底是這麼個玩意兒。但是不是大家猜不出來,而是實在不好意思往這麼低能的方向去猜。
手法沒震住觀眾,那就只剩下動機了。這裡我也就不妨敞開了劇透一番。影片最後抖出來的最大一個包袱,其實是二戰後滯留中國的侵華日軍遺孤生存困境。這個話題很有現實意義,可是跟整部電影的氣質是矛盾的。導演沒能力讓全片的荒誕鬧劇氛圍最後安安穩穩地降落到這麼一個沉重的現實地基上面,之前的劇情缺少鋪墊,最後突兀地起範兒,白瞎了演員的演技。
推理不行,除此之外的類型元素就是動作和喜劇。
先說動作,王寶強和託尼賈兩個演員都是有功夫的,但是在片中都被設置為丑角,因此也就不指望他們身上能有什麼宗師、高手的氣度,觀眾對他們的打戲也就不會有太強的代入感。成龍拍的也是功夫喜劇,但他演的仍然是英雄,只不過是帶有小人物接地氣一面的英雄,所以滑稽可愛,然而並不猥瑣。陳思誠鏡頭之下的王寶強和託尼賈是猥瑣甚至愚蠢的,當然他們偶爾也會有閃光點,但是真正的英雄還是劉昊然扮演的秦風。
本片的動作戲不只是缺乏代入感這麼簡單,導演還會變著法地把觀眾往外拽,存心不讓人好好欣賞打戲。動作戲如果配有背景音樂,那麼演員的動作以及鏡頭的運用應當儘量貼合旋律,給人一種翩翩起舞的和諧觀感。這方面的正面案例就是《唐探1》那場模仿《老男孩》的走廊橫軸打鬥,與背景音樂《往事只能回味》十分貼合。
而本片經常是打著打著,畫面突然切走,音樂也戛然而止,讓人覺得好像在KTV裡自己唱得正高興、突然被不知哪個手賤的給切了歌一樣,極其不爽。需要說明的是,我這裡說的主要是動作戲的音樂突然中斷,片中作為搞笑手段而故意突然切入、突然切出的那首《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並不包含在上述範圍內。
最後說說搞笑的部分。
跟大部分人一樣,我笑的最大聲的一場戲,也是電梯詐屍那一段。但是當王寶強好端端出現在眾人身後的時候,我就笑不出來了。倒不是因為這段戲不尊重女性。很多成功的喜劇片也會有女性遭到毆打來製造笑料的橋段,比如《唐伯虎點秋香》裡的石榴姐以及挨了面目全非腳的秋香。
但是為什麼《唐伯虎》給人的不適感就沒這麼強?
首先石榴姐的設定就是一個丑角,她的遭遇符合觀眾的預期。《唐探3》裡面醫院那場戲本來有兩個護士,如果設定為其中職位較高、外形較兇悍的一位護士欺負另一位護士,然後她在電梯裡遭到了一頓毒打,那麼影片的觀感會好很多。當然這裡最適合挨打的還是唐仁,畢竟他是影片中的第一丑角,而且看明星挨打肯定也比龍套挨打更過癮。
然後再說秋香的面目全非腳,跟石榴姐不同,秋香是女主角、正面角色,讓她挨揍,觀眾情感上並不容易接受,於是影片馬上設置了還我漂漂拳這個梗,讓事情圓滿解決,最終笑果落點是「還我漂漂拳」這個無釐頭又很洗腦的武功名稱。
回到《唐探3》,小護士挨打之所以讓人無法接受,就在於她莫名其妙挨了一頓打,然後就沒下文了。
影片中小護士剛一亮相是在吃麵,可惜這裡是植入廣告,要對金主爸爸有所交代,不然可以設置為小護士吃壞了肚子,一直打嗝反胃,結果在運屍袋裡莫名其妙挨了一頓揍之後,意外把消化道給打通了,最後從袋子裡出來的一瞬間,吐了那些打她的人一身,然後她發現自己不打嗝了。這樣既不會損失笑點,觀眾也會覺得每個角色都得到了與之相稱的待遇。
以上說的還是影片中相對比較成功的笑點,其他一些尷尬刻意的笑點相比之下就更是等而下之了,比如那場Cosplay走秀。為了引出葫蘆娃的梗,特意讓妻夫木聰說一句什麼「動漫是我們日本的國粹,你們中國有嗎」的莫名其妙臺詞。
首先野田昊的設定不是中日混血嗎,他自己都會說中文,還會問得出這種弱智的問題?其次,哪怕是普通的日本人,也不會沒頭沒腦地蹦出這麼一句話來,這句話就不在劇本邏輯之內,簡直比《戰狼2》決戰時交叉骨非要作死地講一堆什麼中國人外國人、上等人下等人的屁話更沒邏輯。
所以我們應該慶幸拍出《戰狼》的是吳京,而不是同樣熱衷於戰狼式話語體系卻在才華和誠意上都不及吳京的陳思誠。如果《戰狼》這樣的題材交到陳思誠手裡,尷尬效果一定會放大一百倍。
說了這麼多對影片的批評,最後的最後稍微說一些我喜歡的地方。
想來想去,這個電影算得上優點的可能主要也就是演員陣容,這一點確實是《唐探3》最大的優勢,而且至少說明陳思誠確實知道主流觀眾喜歡看誰,而不是迷信流量大數據,去一味追捧那些只能在自己粉絲圈子裡吆五喝六、出了小圈子以後什麼都不是的各種新生代野路子偶像。
除了日本演員的傾情加盟之外,這次讓我倍感親切的還有網劇版幾位主角的回歸。得虧這片子推遲了一年上映,如果是去年這個時候,那我還不知道那幾個亂入的網劇主角是幹嘛的。只可惜邱澤的角色在電影裡太醬油了。看著他就那麼閃一下就沒了,心情回到了前年看《驚奇隊長》的時候,本以為年輕版寇森會大有作為,結果也是個可有可無的龍套,狠狠涮了一把我這個《神盾局特工》的老觀眾。
《唐探》網劇的大部分觀眾都對第三個單元嗤之以鼻,我剛好相反,就是衝著第三個單元才看完了整部劇。因為去年這個時候我正沉迷於新版《絕代雙驕》電視劇,看完之後意猶未盡,聽說主演也參與了《唐探》網劇,這才看的。所以《唐探3》電影中陳哲遠、馬伯騫他們幾個出來的時候,我還覺得挺燃的。當然這種燃瞬間就被生硬的植入廣告給澆滅了。
電視劇好歹是用整整四集來給手遊打廣告,恰飯也恰得鞠躬盡瘁。到了電影中直接變成了突兀生硬地念廣告詞,確實有點太藐視觀眾了。
如果說《唐探3》有什麼勉強能稱得上是在組建宇宙的地方,那可能就是跟網劇的聯動。但是畢竟網劇也叫《唐人街探案》,所以還是自己跟自己聯動。要真的實現組建宇宙的快感,還是得引入外部血液,讓不同系列的主角碰撞出火花。
上面提到的《絕代雙驕》另一位主演去年也有偵探劇開播,如果《唐探》跟《民國奇探》能實現聯動,讓小魚兒和花無缺再續前緣……咳……我是說兄弟重逢,那才真的有點「宇宙感」了。
影片的亮點部分我全都是圍繞著演員陣容來說的,最終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彩蛋裡亮相的驚喜嘉賓。我有點好奇他的戲份是最初就有的,還是延期之後補拍的,因為今年是牛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如果是一早就定好的,那麼可能是天意要讓這部電影推遲一年上映,在他的本命年由他客串的電影給觀眾拜年,簡直不要太應景。
接著上面的組建宇宙話題,既然組建宇宙需要引入更多其他系列的偵探,那麼這位幕後大Boss本來應該也是個偵探。我腦補他的生平應該是這樣的:大唐第一神探狄仁傑,為了替女皇嘗不死藥而陷入休眠狀態,沉睡千年之後以偵探之王的姿態歸來,組建神秘組織暗中掌控世界的秩序。
如果這個方案行不通,還有個備選設定,就是讓他乾脆做個普通的現代人警察,原本是拆彈專家,後來被炸斷了一條腿,逐漸憤世嫉俗,角色名字就叫安迪·銀腿。
以上這些臆想都實現不了也沒關係,只要續集能請到卷福和小羅伯特唐尼其一就行,不然豈不是白去一趟福爾摩斯的地盤。如果真能請來,我就承認《唐探》確實稱得上電影宇宙。
前幾天在手機上放歌聽,播到一首李宇春演唱的《唐人街》,詞曲作者是趙英俊。這首歌是《唐人街探案1》的片尾曲。其中有兩句歌詞是「請問走多遠才到唐人街?上二樓再聽一段兒《狄仁傑》。」大概我這麼執著於要看到《唐探》與《狄仁傑》聯動,就是因為這句歌詞總是在腦中揮之不去。
記得當年看完《唐探1》,然後又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把這首歌聽完,看著字幕滾動完,這才緩緩起身。一部如此喧囂熱鬧的電影之後配了這麼一首柔和的中國風片尾曲,感覺就像是夢結束之際、馬上要回到現實的一瞬間你為了睜開眼睛而不知從哪裡借來的一絲力氣。
《唐探3》有更多更滿的音樂,其中還有一些應當是花費了不菲的版權金買來的,比如結尾處麥可·傑克遜的《Heal The World》。
如果說片尾彩蛋的客串巨星亮相還有可能是早在一兩年前就定下的巧合,那麼這首歌則絕對是為了感嘆過去這一年的年景而特意補充收錄的。只不過當年的《唐探1》還可以靠一首柔和的片尾曲中和一下誇張躁動的影片風格,而到了《唐探3》,則是無論怎樣的天籟之音都壓不住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