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日本20年,被譽為科普書TOP,「軟」故事「硬」科普,讓娃跟隨小動物溫暖冒險!

2021-03-01 金龜子號

故事主角們是15種小朋友喜愛又熟悉的小動物。

有愛做遊戲的小瓢蟲、力氣大大的獨角仙、努力學飛的蝴蝶、愛滾成球球的西瓜蟲、蹦蹦跳跳的螞蚱、採蜜露的小螞蟻、愛淋雨的小蝸牛、喜歡比試的小鍬甲、揮舞著大刀的螳螂……


猜猜在我們肉眼很難觀察到的小小平行世界裡,它們都在忙些什麼?


哈哈,就像我們的小朋友們一樣,它們在忙著好奇地打量和感受著周圍的世界呀!

簡單有趣的文字配合溫暖可愛的畫面,展開了它們每天的生活冒險小故事。科普知識呢,被用故事線一個個「串」在了一起,「軟」故事和「硬」知識巧妙融合。

這一天午後,嘀哩嘀哩下雨了。「好舒服啊!」我們的小蝸牛慢慢(哈哈,多麼符合蝸牛形象的名字)從午睡中醒了過來。

而隨著故事展開,不經意間,一個個知識點被巧妙地嵌入其中,嘻哈歡笑間小朋友就接入了科普小知識!

看,我們的小慢慢爬出了殼:先是肚子,再是眼睛,再是尾巴,最後還拉了三條綠色的粑粑!(配合好玩的圖片自然而然地引出蝸牛出殼的順序。)


小慢慢一邊走一邊看這個美麗的世界,它還救了落水的馬陸弟弟。注意看,蝸牛的脖子可以伸得好長好長!

溫柔地講完故事,還從更專業的角度,在後記中更加詳細地描繪它們各自的生態習性,幫助孩子們更系統、深入地認識這些萌萌的動物小夥伴。

原來小蝸牛慢慢和蛞蝓是同類呢,它們一孵化出來就背著小殼。就像故事中所說的那樣,它們喜歡潮溼的天氣;碰上乾冷的日子,就會縮回殼裡,鑽到樹葉下睡覺……


這套日本童心社的繪本代表作,從1998年到2010年,由日本科學讀物獎得主高家博成歷時12年創作,已在日本暢銷超過20年,累計重印超過270次。

高家博成是農學博士、東洋大學特約講師。還曾是多摩動物公園飼育課昆蟲飼育組前組長。

他有著科學家的嚴謹,動物園工作的經歷也讓他知道怎麼講孩子才更感興趣。

繪者仲川道子呢,是日本知名繪本畫家,她的畫風明亮、溫暖,深受無數孩子與大人的喜愛。代表作《十隻小青蛙》暢銷近40年,是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這兩位平時特別低調。他們把更多寶貴的時間,藉助多年觀察和創作的經驗,把小小孩的調皮可愛融入這些小動物的形象裡,用清新又暖萌的圖畫故事表現了出來。

小朋友們可以通過這套充滿童趣的「畫冊「,親近和觀察我們身邊的小生態,更好地了解這些我們身邊小小的可愛鄰居。

就從這些生機勃勃的小動物開始,打開自然觀察的大門吧!

給小小孩的自然科普繪本更要分外嚴謹認真,譯稿完成後又邀請了中國動物學會會員、微博生態保護和動植物科普大V 「花落成蝕」(花蝕)從專業知識到圖畫細節一一查核。

這位狂熱的動物園愛好者,曾用4個月的時間走遍全國41座城市的56個動物園。他審完不由得感嘆:「這套書童趣的故事背後,有著多麼紮實的博物學基礎。「

「雖畫風可愛,其實用心頗深:水螳螂的尖嘴和捕捉足上的橫刺,雄性龍蝨膨大的抱握足,紅天蛾翅膀上的色塊分布,這些鑑別特徵全都畫了出來。」


水螳螂的尖嘴和捕捉足上的橫刺


紅天蛾翅膀上的色塊分布


雄性龍蝨膨大的抱握足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研員、動物學博士常凌小也讚嘆說:這套書中出現的所有動物,在繪畫上都符合其真實的生物學特徵,這點十分難得。

它並沒有為了追求藝術效果而肆意的去誇大裡面的動物形象。這也是特別打動我的地方。真正優秀的自然科普啟蒙,應該是建立從書本到大自然的真實聯結。

從繪本得來的科普知識,zui終要回歸到大自然中「檢驗」,引導孩子去觀察和尋找,促進孩子的思考,引導他們親近自然、愛上自然。

明明是參照真實生物特徵畫的小動物,但它們的形象太可愛暖萌了,看那神態和動作,真讓人不由自主聯想到孩子。

瞧小菜粉蝶眼皮耷拉著,嘴巴張得大大的,可真是被從沒見過的鳳蝶毛毛蟲嚇了個不輕啊!


小泥鰍睜大眼睛仔細看:咦,田螺到底在吃什麼?這時跑來一群小蝌蚪,他們流著眼淚,哭得好可憐啊! 


每一個小動物,就是一個個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小朋友。它們有著孩子調皮的天性——躍躍欲試想要去看看這個大大的世界!

小螳螂孵化出來啦。外面的世界真大啊,大家也趕緊出來看看吧!


小西瓜蟲呢,也要結伴出門去玩啦!

在「出門看天下」的路上,它們有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奇遇。

小夥伴們剛比試完力氣,結果一不留神摔倒在地上。


小雨蛙跳得太猛了,要被河水衝走啦!

但它們也有著孩子的幸運,每次都努力想辦法,從危險中掙脫出來。

看,烏龜小甲被老鷹抓住了。它用爪子抓老鷹的腳,老鷹疼得受不了,終於鬆開了小甲。


蜻蜓在風中使勁抓緊樹葉,躲開了蜘蛛的襲擊。


它們天真又爛漫,每次化險為夷時甚至有一點滑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

瓢蟲逃脫了草蜥的魔爪,身上卻沾上了草蜥的口水,黏糊糊的……

小螞蚱掙脫了蜘蛛網,但蛛網粘在身上到處都是,怎麼看怎麼有點狼狽……


它們會吵架打鬥。

為了喝到花蜜,獨角仙和鍬甲開始了角鬥。


但也感受到了友誼的真誠和溫暖。

小雨蛙一開始跳不起來,夥伴們一直鼓勵他。

故事的zui後,有個溫暖歡樂的結局:平安回到夥伴們中間!

小蝸牛們聚到了一起,玩得真開心!


哇,好多的鮮花,好多的小夥伴啊,一起喝花蜜吧!


每一個故事,就像小朋友們每天都在經歷的小日常。通過孩子的視角和情節,保護孩子好奇和愛玩的天性,繼而引起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書中的每一頁都至少有一個知識點,暗藏在畫面和文字的細節中,「軟」故事和「硬」科普完美交融,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接入知識,不知不覺愛上探索大自然。

讀著小動物們的溫暖冒險小故事,從水生動物到陸生,從飲食特性到棲息地,從身體結構到活動習性,輕輕鬆鬆就完成了自然科普啟蒙。

看,今天小蟻要去蚜蟲那裡採蜜露了。這是她出生以來第一次出門。(《小螞蟻採蜜露》)

知識點:

①螞蟻分為頭、胸、腹3個部分,有6條腿。

②螞蟻喜歡吃甜的食物,比如蚜蟲分泌出的蜜露。

③照顧蟻寶寶,是工蟻的任務之一喲。

姐姐們叮囑她:為了不迷路,要沿著其他姐姐留下的氣味走,還要記清太陽公公的位置。

知識點:

①觀察下面這張螞蟻巢穴剖面圖,就會發現螞蟻不愧為「地下建築高手」,建造的巢穴構造十分精美,就像迷宮一樣。

②觀察下圖右下角的螞蟻,她是蟻后,負責產卵。

③工蟻們呢,各司其職。有負責打洞的、往外搬運泥土的;有負責照顧蟻卵、蟻寶寶和蟻蛹的。

④為了確定爬行路線,螞蟻會循著其他螞蟻的氣味走或者觀察太陽的位置。這一點會在後文中多次提及,來加深孩子的印象。

小蟻在路上碰到了姐姐們,姐姐們再次提醒她「要順著標記氣味的路」走喲。

知識點:

①故事中已3次提到,和小蟻打交道的都是「姐姐們」,這其實也是在暗示:工蟻都是雌性的。

②螞蟻會標記氣味來認路。

③螞蟻的觸角是重要的感覺器官,它們用觸角碰觸角來和同伴傳遞信息。這也是在暗示:它們雖然長著眼睛,可視力並不好。


啊,小蟻抬頭看看太陽公公,伸著小小的觸角,順著姐姐們留下的氣味走呀走呀。

知識點:

①螞蟻的觸角就像我們的「鼻子」,能感受氣味。

②螞蟻特別喜歡吃甜甜的樹汁,為此不惜爬到高高的地方尋找食物。

啊,我們勤勞的小蟻終於爬到了枝葉的高處,她用觸角碰了碰蚜蟲,得到了自己夢想的蜜露。

知識點:

①蚜蟲吸食嫩枝葉中的汁,尾部會分泌蜜露。

②螞蟻用觸角觸碰蚜蟲,傳達自己的想法。觸角的用處真是太大了!

③喝了蜜露的螞蟻肚子鼓鼓的,原來螞蟻是把蜜露暫時儲存在肚子裡。


一陣大風吹來,小蟻沒站穩,從枝幹上被吹了下來。還好沒受傷。

知識點:

螞蟻身體很小很輕,被吹起來後會慢慢地落地,很少會受到傷害。

為了觀察情況,小蟻爬到高高的石頭上。啊,她被蟻獅的沙坑包圍了。危險!

知識點:

①蟻獅是螞蟻的天敵。

②蟻獅(幼蟲)善於在沙土裡建造漏鬥狀陷阱,這樣來誘捕螞蟻。

這時又一陣大風吹來,這次小蟻趴下來緊緊抓住石頭,zui後趁亂趕緊逃開了。

知識點:

螞蟻腳上有小鉤子,能在爬行時抓牢地面。只要做好了準備,就不會在強風吹來時被輕易吹飛。


雖然聞不到姐姐的氣味了,但小蟻看了看太陽的位置,終於回到了家。

知識點:

再次暗示螞蟻可以通過觀察太陽來判斷巢穴的方向。


一回到家,小蟻就給蟻寶寶餵了好多好多的蜜露。

知識點:

返回巢穴後,螞蟻會把肚子裡儲存的蜜露再吐出來餵給幼蟻。

每一本後面都會附一篇高家博成博士寫的後記,從專業視角更加詳細地講述了書中小動物的自然習性。這也是本套繪本的一大亮點。

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工作經歷,都決定了他能從兒童視角出發寫作和解說,他一方面是在「復盤」故事中涉及的知識點,另一方面也是在補充更多的相關知識。

比如,上文提到的《小螞蟻採蜜露》中,高家博成先是詳述了螞蟻的身體特點、居住地和食性,進一步指出螞蟻其實是把蜜露儲存在肚子裡的蜜袋中。

接著,他點出了螞蟻「觸角」極為敏感,會讓它們「循著之前其他螞蟻留下的氣味前進「,或者判斷「太陽位置和光線的變化」。腳上還有小鉤子和小吸盤有助於它們在爬行時抓牢地面。 

這就是在「復盤」文中的知識點,對螞蟻特有的生態特點,用科學的語言重新表述,加深孩子的印象,也是在為下一步閱讀內容更深刻的大部頭科普打下基礎。

zui後,高家博成基於故事本身,拓展了蟻群的社會性特點。「……是母系社會結構,有一隻蟻后和許多工蟻構成……春末夏初是螞蟻的繁殖期,會誕生長有翅膀的繁殖蟻和雄蟻……」

爸爸媽媽把後記讀給寶寶聽後,可以帶著這些「硬」知識點回頭和寶寶重讀故事,是不是會發現更多之前沒注意到科普細節呀?


每本間的動物有關聯性,會不同畫面間反覆出現,讓孩子直觀感受食物鏈的環環相扣,對自然界有直觀形象的整體性認知。

《小螯蝦愛乾淨》的故事中,小鰲蝦躲在巖石下瑟瑟發抖,原來一隻白鷺在水裡找來找去,想要吃掉它們!


《小泥鰍找食物》的故事中,小螯蝦一改瑟瑟縮縮,變得威風得意。他鉗住了小蝌蚪。美餐來了!


《西瓜蟲巧脫險》的故事中,小螳螂想盡辦法要吃西瓜蟲。zui後還不屑地把西瓜蟲踢到了一邊!


《小螳螂快長大》的故事中,小螳螂又差點變成了蜥蜴的大餐!啊,危險!

一個個故事讀下來,就會發現不同畫面的場景是動態和連續性的。

畫面看似簡單好玩,但也在暗中提示著小朋友們:

大自然有著自己的生存法則,在自動維持著生態系統的平衡。各個小動物間互為聯繫和互相影響,發揮自己聰明才智,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

●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高源、中國地質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郭昱/譯薦

●中國動物學會會員、微博科普大V 「花蝕」/審訂

●「少年得到」總編輯徐來、知名科普作家三蝶紀、北京自然博物館科研員常凌小/聯合推薦

為了保證譯文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這套書特別邀請了北京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高源、中國地質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郭昱翻譯。

高源老師主要從事展廳講解及科學教育研究工作,是全國十佳科普使者。郭昱老師常年在北京四中、北京八中、黃城根小學等中小學進行科普講座。

兩位老師長期活躍在科普第一線,與孩子經常面對面地討論和交流,不但隨時更新迭代科普方面的知識,而且對孩子的語言和想法非常熟悉。

還特別邀請中國動物學會會員、微博科普大V「花蝕」老師,從科學內容的表述到圖畫中的生物鑑別特徵,一一進行審訂,更保證了知識的嚴謹。

這套繪本還受到了「少年得到」總編輯徐來、知名科普作家三蝶紀、北京自然博物館科研員常凌小誠摯推薦。

「這套繪本童真童趣,把科普知識都蘊藏在故事裡。孩子們一定會喜歡!「少年得到」總編輯徐來看到這套書驚喜不已。

「充滿童趣又長知識的自然繪本」,科普作家三蝶紀這樣稱讚。

自然博物館的常凌小老師對它的嚴謹和準確性尤其認可。「這套書中出現的所有動物,在繪畫上都符合其真實的生物學特徵,這點十分難得。只有恪守真實的自然科普,才是真正好的自然科普。」 

如同本套書的特邀審訂者 「花蝕」所說,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愛上自然,去觀察周圍的小動物,那麼這套書可以作為一個開始。

相關焦點

  • 《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科普片及科普書發布
    讓更多青年愛上「美麗化工」和「美麗化學」《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科普片及科普書發布來源:科學網 2016-5-25 崔雪芹  5月22日,在43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共同倡議下,《探索化學化工未來世界(一)》系列科普片及配套科普書(第一冊)首發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 | 娃見娃愛的果凍發聲貼紙書,1本=英語書+遊戲書+故事書+科普書,可點讀,反覆貼,能水洗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套書既是遊戲書,又是認知書、故事書、科普書,一書多用,玩法多樣,孩子看一眼就會愛上它!我可一毛不拔,貼紙都得好好地待在這裡,這可都是我噠~(偷笑)怎麼玩轉集認知、故事、科普、遊戲於一身的果凍貼紙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認知啟蒙,主題詞彙輕鬆get2. 開放式場景,成就故事小達人3.
  • 2-6歲科普書是多,但這麼好玩的沒幾套
    熟悉繪本的老朋友可能對這書不陌生,自2016年引進,出版了8冊,叮噹可以說是超喜歡!今年海豚的編輯聯繫我,說第二輯新4冊終於來了,還是叮噹很愛的恐龍主題。我趕緊約樣書寄來,果然,陪他一個晚上全追完,意猶未盡吶。
  • 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排行榜,這些最具價值的書籍,你看過嗎?
    來源:排行榜123科普書顧名思義就是用最通俗且自然的語言文字去傳播科學和技術知識的書籍,有數學、宇宙或者是物理學等多種類型。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世界十大最好看的科普書,快來看看吧。》屬於系列科普書籍,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用獨特的方式為讀者展現了動物、植物、藝術以及物理和化學等各方面的知識。
  • 寒假觀影第二彈:20+部必看高分動畫片,趕緊和娃刷起~~
    內容涵蓋中國風、科普、藝術、英語啟蒙,寓教於樂,讓娃在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地漲知識、培養審美能力。👉溫馨提示:在後臺回復「高分動畫」即可獲得觀影連結。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又一精品。豆瓣評分:8.7分共4季,每季20-50集不等,每集12分鐘BBC出品的海洋探索類科普動畫,適合3歲以上的小朋友觀看。
  • 寒假觀影第二彈:20+部必看高分動畫片,趕緊和娃刷起~
    內容涵蓋中國風、科普、藝術、英語啟蒙,寓教於樂,讓娃在歡笑聲中不知不覺地漲知識、培養審美能力。👉溫馨提示:在後臺回復「高分動畫」即可獲得觀影連結。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動畫的笛子演奏是被譽為「中國魔笛」的笛子演奏家——陸春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江南絲竹代表性傳承人)。這部作品視聽俱佳。
  • 鄧超兒子「正太臉」風靡日本,娃遺傳6個優點,就足以感謝父母了
    說起娛樂圈中的模範父母,鄧超和孫儷夫妻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他們不但感情很好,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而且在養娃帶娃方面也做得可圈可點。鄧超兒子等等以一張「正太臉」風靡日本,氣質圈粉鄧超孫儷經常大大方方地讓孩子暴露在媒體的鏡頭下,等等和妹妹小花早就被大家所熟知,相比起年齡尚小的妹妹,哥哥等等的顏值似乎更具優勢,五官繼承了媽媽的靈動和可愛,沒有繼承爸爸的老成,卻遺傳了爸爸的挺拔紳士的獨特氣質
  • 想給孩子科普海洋知識?來KaDa故事看《海底小縱隊》
    帶娃去海底世界參觀,卻不知道如何給孩子科普?每次都是看個熱鬧,看了之後卻沒什麼印象?……我想你可能需要它:《海底小縱隊》,一部關於海洋冒險的科普動畫片。學習海洋知識,激發環保意識《海底小縱隊》系列動畫片一經播出,便迅速風靡全球100多個國家,陸續獲得了美國艾美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愛爾蘭電視電影獎等多項國際大獎提名。初登中國時,全網點擊量也是很快就破了50億。
  • 4-12歲童書推薦:日本暢銷科普書這樣給孩子上健康常識課
    這個創意來自日本暢銷書作家木村裕一的《身體島大冒險》,用擬人形式講述晦澀難懂的身體故事。這套書情節緊湊、生動有趣,翻完整本書如同在看一部緊張的電影,暢快淋漓的同時,也忍不住和孩子一起感嘆:身體原來是如此運轉的!日常生活中,受傷流血、感冒腹瀉,對於孩子來說相當於家常便飯,時有發生。但導致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 科學松鼠會講科普,太有趣了
    我覺得啊,科普書是個好選擇!科普書往往包羅萬象、知識點爆棚,不僅能夠解答孩子爆棚的好奇心,還能激發孩子對探索世界的嚮往,激勵他們成為一個熱愛生活、勇於嘗試的人。而國內原創少兒科普的創作力量還不夠強,想要買到一本專門為中國孩子設計,讀起來不乏味,還能有效吸收新知識的科普書,真的不容易。
  • 風靡日本的天價蜜瓜,引進國內只要二三十,甜度高達19°!
    這個跟哈密瓜酷似的甜瓜,在甜瓜界可是獨具優勢,被譽為「健康果王」、「水果之王」。多種維生素的含量比西瓜高4倍,比蘋果高6倍,以營養豐富,外形漂亮,口感細膩,香氣宜人,甜而不膩著稱。
  • 跟隨迷路的外星人開啟一段地球冒險之旅
    在這一本以小外星人的口吻講述的圖畫書中,我們跟隨敘述主人公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像成小外星人。站在外星人的角度,獲取更加開闊的視野,我們會看到什麼?孩童時期這樣的角色轉換體驗,將帶給孩子怎樣的影響?1983年,年僅27歲的他以《生氣的亞瑟》走入公眾視野,大獲成功。之後喜多村惠筆耕不輟,迄今已有幾十本圖畫書作品問世,獲獎無數,更是被媒體譽為「全球最具獨創性的、格調鮮明的童書插畫家之一」。
  • 悅娃書單寶寶最喜歡的低幼系列故事書Top10
    其實無論小女孩還是小動物,講述的都是寶寶的故事,讓寶寶在這些故事裡找到共鳴、找到快樂。大部分低幼書都是男孩女孩都適讀,但對於家長來說,可以挑選一下畫風、主題。許多系列是悅娃書單100本推薦過的,這裡再詳細介紹一下。排名不分先後,按照適讀年齡從小到大排序。嬰兒遊戲繪本
  • 換個角度學科學,推薦9本不錯的漫畫科普讀物(分齡)
    但也有朋友留言說,孩子對文字很多的科普書總有消化不良的感覺,唯獨對他的小漫畫愛不釋手,看了又看。所以希望檁子能推薦一些既有「營養」又符合孩子口味的科普書。今天檁子來滿足大家的要求,特別推薦9套通過漫畫故事學習知識的科普讀物。這些讀物本來就是驚險刺激、詼諧幽默的漫畫,又能學習到各種基礎的科學知識,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打開走進科學的大門。
  • 社群耍事|彩色森林「萌寵溫暖季」,邀你伴軟萌小動物共度充滿愛的...
    巴南彩色森林「萌寵溫暖季」拉開序幕羅,凡於2020年12月25日起至2021年1月20日期間前往該景區的遊客,均可享受「萌寵溫暖季」大優惠。記者了解到,在此期間所有在景區給萌寵小動物獻愛心、送溫暖的遊客,每個人只需80元(含門票),即可為所有萌寵小動物餵食。可領各種健康投餵食物5份,用以餵食羊駝、綿羊、梅花鹿、小鳥、孔雀、鴕鳥、錦鯉,小兔子等。
  • 讓娃在爆笑中被科普,反覆讀都不膩
    這套書引進自加拿大,在那裡被譽為「國家級」童書,出版以來榮獲10餘項大獎,在全球暢銷超過1000萬冊,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歡。科學是一件正經又嚴肅的事,所以科普類繪本總是不免有點枯燥,沒有故事類的繪本那麼好磕。所以很多小朋友看故事繪本看得飛起,一到科普類繪本就有門檻了。
  • 最近迷上了一部動畫,一查,原來它是首部諾貝爾獎科普動畫!
    自開播以來,這部動畫已經在俄羅斯、德國、波蘭、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的電視臺播放過幾十次,俄羅斯本土的觀眾更是累計超過500萬。麥克風捕捉到聲音,並將所有收到的電信號傳送到語言處理器;而語言處理器就扮演著耳蝸的角色,它將聲音發送到頭部皮膚下的接收器,然後傳到裝在耳蝸中的電極,這樣就能刺激原有的聽覺神經,並將信息傳入大腦裡了。
  • 盤點日本最受歡迎的漫畫家TOP5,他們的作品風靡了全球
    動漫一直是日本支撐日本經濟發展的第三大產業,日本也被譽為「動漫王國」。動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抓住了年輕人的心。而喜歡動漫的年輕人有的也已不再年輕,咻咻就是其中一位。就用《海賊王》舉個例子,《海賊王》從1997年連載至今,已經經歷了22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