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董事長王惠,不知道算不算娛樂圈中人,但肯定是一位奇女子。
王惠年少成名,師從京韻大鼓名家白雲鵬;十四歲就在天津舉辦了個人京韻大鼓專場演出,得到駱玉笙等前輩高人的肯定,是名震天津的大鼓名角兒;不到二十歲時已紅遍天津曲藝圈,堪稱色藝雙絕。
就是這樣一位少年英才,卻在個人事業的鼎盛時期嫁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黑胖子,放棄了個人大鼓事業,專心輔佐夫君創業;並不惜將自己的汽車、嫁妝等都倒貼給這個小黑胖子,幫他度過難關。
更過分的是,這個小黑胖子當時一文不名,還是個二婚帶孩子的,除了一身若隱若現的才華,啥都沒有;而且才華這東西時靈時不靈的,並不知道何時能被世人發現,發光發熱,沒有人給一絲一毫的保證。
就是在小黑胖子郭德綱前途一片迷茫的時候,王惠義無反顧的跟著他並肩向前,這需要多麼好的眼光,多麼大的勇氣?如果要評選娛樂圈眼光最好的女人,那王惠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王惠曾經在一次採訪中用非常質樸的語言表白郭德綱,大意是「我覺得他特別好,我怎麼那麼幸運遇到這麼好的人」;此時的郭德綱一窮二白,可能連他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有多好,而王惠就是認準了他,你說到哪兒說理去?用今天的流行語來說,這粉絲濾鏡得有多厚啊?
郭德綱面對王惠的深情,也很質樸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大意是「我都混成這樣了她都覺得我好,所以我要加倍努力,不讓她失望,一定要證明自己比她認為的還要好」,就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郭德綱才咬牙走過了那段最灰暗的日子,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
如果說王惠義無反顧的跟著郭德綱是因為愛情,那麼她對郭麒麟這樣一位繼子卻視如己出就更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在娛樂圈,孩子與繼父繼母之間面和心不和,甚至互相撕逼的案例時有發生;而郭麒麟被公認為娛樂圈最知書達禮的富二代,這與家庭環境的薰陶分不開;由此可見,這個三口之家有多麼的和諧。
為了郭麒麟的健康成長,王惠堅持不要自己的孩子;直到郭麒麟十八歲,完全成人了,王惠才有了自己的孩子;就這份心胸,這種豁達,一般女人真做不到。
對兒子好,對徒弟們就像兒子一樣,王惠真的是神一樣的存在。郭德綱的那批徒弟們,都是在半大不小的時候跟著學藝,每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不論擱誰家,有十來個小子都是一件令人發瘋的事,然而王惠將所有徒弟都管教的井井有條,服服帖帖;即便是退出德雲社的曹雲金、何雲偉,也說不出王惠半點不是!
王惠和郭德綱有一次參加北京臺一個訪談節目,帶著少年燒餅。主持人英達問燒餅「你覺得師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燒餅猶豫了一下說「我師娘是個善人」;對於常聽相聲的人來說,恐怕要笑場,因為郭德綱常把于謙的父親王老爺子稱為「騸人」;所以郭德綱馬上接話說「那叫善良人」,但是現場沒有多少人笑,更多的是感動。
燒餅當時還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又沒有讀過多少書,能用「善人」形容師娘,足以說明師娘對他是真的好。我們一般形容人好就是用「好人」「善良」這樣的詞,而「善人」是一個更有分量的詞,一般人真承受不起。
除了燒餅,像嶽雲鵬、孔雲龍、張雲雷、欒雲平等郭德綱早期弟子,都經常在採訪中提到師娘王惠的種種照顧;每一個都恩重如山!
嶽雲鵬當年在被後臺一幫人提議要開除時,是王惠主動說「就算留著他掃一輩子地,我也養著他」,不然哪有今天的嶽雲鵬?
孔雲龍三番兩次受傷時,王惠都像親生母親一樣照顧他,並在孔雲龍眼睛受傷,可能失明時,哭著說「為了你,師娘也要把大鼓再拾起來,你就給師娘彈弦」。
張雲雷北漂時,窮的睡麥當勞,是王惠千方百計找到他,二話不說扔下一萬塊錢,讓他收拾收拾,強行帶回德雲社,不然哪有今天的張雲雷?
曹雲金當年大鬧郭德綱生日宴,是王惠哭著跪下來,說「咱們好聚好散,大不了咱們不幹這買賣了」,所有人為之動容,大家哭成一片。
一件件,一樁樁,德雲社的所有人和粉絲們都記在心裡;沒有王惠的辛苦付出和苦苦維繫,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
在德雲社這樣一個男人的世界,王惠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她用女性特有的溫柔、體貼和善良感化著所有人。德雲社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而王惠是名副其實的當家人,這個公司的氛圍就是她個人性格的寫照!
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功,軍功章有王惠的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