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代的年輕人來說,婚姻和生子似乎是他們面前的兩座大山。在長輩眼中,在合適的年齡結婚生子是很正常的,但是孩子們似乎不這麼想。許多年輕人並不著急。
很多年輕人認為單身沒有什麼錯,不結婚不生孩子很容易,婚姻和孩子的教育不是什麼棘手的問題。
90後已經步入而立之年,有的已經快30歲了。很多人都不敢回家,怕的是很難面對父母「一遍接著一遍」的催婚,尤其是過年期間,面對親戚家人的「反覆轟炸」,年輕人似乎「苦不堪言」。
但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人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這兩者似乎已經逐漸上升到「國家層面」,並開始影響中國的「人口紅利」……
在以前,人口多是中國最大的國情。為了限制國家的產出增長,計劃生育政策很早以前就實行了,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政策制定以來,中國的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這也意味著從2020年開始,中國將迎來人口老齡化快速增長和老齡化程度快速加快的時代。許多人還擔心,隨著中國的出生率創下歷史新低,中國的人口紅利將會消失。
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最新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共有1523萬人出生,其中約50%的人將生二胎。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三年後,中國的出生人數仍處於下降趨勢。其中,2018年的出生人數比2017年少了約200萬,也是近年來的最低水平。
現在不僅是你的父母家人催生,而且是國家也加入了催生大軍,鼓勵你生孩子。數據顯示,中國北京、河北、廣東等地已經出臺了相關的「鼓勵生育」政策。諸如幫助支付「生育保險」和「延長產假」等福利已經出臺。就連人口大省河南也表示,有兩個孩子的夫婦如果一方有非基因缺陷,可以再生一個。換句話說,如果條件允許,生三個孩子也完全可以。
在寧夏,規定有一個以上孩子的公務員應被免職的規定已被刪除。蘇州也有消息稱,男性員工也可以申請「育兒假」。中國中部湖北省仙桃市也宣布了生育補貼政策,並對二胎給予1200元的補貼。可以說,各省各地的「鼓勵生育措施」,已經很有意義了。
然而,現在很多年輕人仍然不想要孩子。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會覺得結婚生子離他們很遙遠;剛剛在職場穩定下來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他們仍然把事業放在首位,「晉升」比「生孩子」更重要。已經有孩子的人抱怨說,他們想要孩子,但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畢竟,年輕人不光要償還房貸,還得還車貸,以目前的經濟水平,沒法生孩子。
其中,「生得起,養不起」,成為抑制年輕人生孩子欲望的「罪魁禍首」,他們不想讓孩子過窮日子,年輕人都想著先攢錢再要小孩,結果生孩子的計劃被無限延期。
但根據國情,生孩子已迫在眉睫。中國的總生育率,即育齡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已經下降到1.5。記得在1970年,這個數字保持在6個左右。有人預測,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到2027年人口增長將為負。與此同時,男女比例不平衡,婦女人數相對較少。如果他們不再有孩子,連生孩子的人都沒有了。
按照目前的情況,20年後,中國將成為下一個人口老齡化的日本。40年前,中國從貧困中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紅利是一個重要因素。正是因為人口眾多,中國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極大地節約了勞動力成本,才使中國成為世界聞名的工廠。
但現在,不僅人口紅利的優勢消失了,更可怕的是,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增加了養老金儲蓄的壓力。如果不相應地改變生育政策,人口危機將對中國的發展產生影響。
面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危機,國家也加入了催生陣營,一些專家認為,降低房價可以解決當前的危機。
對此,你咋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