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復「 晚安 」 送 你 一 個 特 別 推 送
最近的微博熱搜,被韓國天團Bigbang成員李勝利的夜店賣淫醜聞刷了屏。
最近韓國娛樂圈出了大事兒,我也了解了一下,發現實在超出想像
新聞涉及警商勾結、偷稅漏稅、性賄賂、性接待,引起韓國總理出面發聲.
震動多國,滾雪球般,從最初的娛樂圈八卦,發酵成嚴重的社會性事件。
而山叔之所以關注此事,是因為很多讀者的私信,都在義憤填膺的控訴:事件中的性侵和性暴力,簡直構成了一部對女性的性侵史。
一切源於勝利夜店中一起暴力事件。
視頻裡,一個女孩被直接拽進包間,工作人員一臉司空見慣,對她的呼救充耳不聞……她接下來會經歷什麼,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慄。
之後,經營者勝利和明星客人們的群聊記錄被媒體曝光,內容之惡劣,實在令人髮指。
像視頻裡這樣,把女客人當做獵物下手傷害,已是常態。
不僅將喝醉的女孩拉去包廂騷擾,還把她們帶上車性侵,甚至把性侵過程和裸露照片發在群裡,汙言穢語大肆評論……
嫌女孩暈死過去沒意思,就乾脆餵藥迷奸。
這些被性侵併拍下視頻照片的女孩,大多才20出頭,僅僅是主犯鄭俊英手機裡,傳播這些視頻和羞辱討論女孩的聊天記錄,就高達20萬條!
毫無疑問,惡行有多起,且長期存在,這也是最讓人痛心的。
因為,不管怎樣的陰暗行為,能被大家所知的,往往不到這些行為總數量的百分之三,冰山一角。
也就是說,黑暗中,還有97%的同類行為不曾被我們知道。
事件背後,直指一個問題-對女性的性犯罪。
或許你會覺得,夜店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現實中,對女孩子的惡意傷害,卻真切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每一處。
偶像男團BigBang成員李勝利,被媒體曝光與大量違法犯罪事件相關。以他為旋渦中心,從韓國娛樂圈、警界、商界,到港澳和新加坡富商,再到中國多位藝人,都被卷進輿論。
韓國幾乎所有媒體電視臺全部上陣報導,朝鮮、越南、菲律賓媒體也加入其中,不斷曝光新事件。事情驚動了韓國總理,他親自指示「要徹底調查並依法處理」。
2月28日,李勝利宣布將配合警方的調查。調查事件包括:李勝利名下夜店Burning Sun,涉嫌為VIP顧客提供「迷奸藥」,方便他們迷奸女客人;李勝利曾花6億韓元(約合350萬人民幣)辦生日趴,為富豪投資人們準備「小姐姐」,提供「性招待」。
其它事件還包括,夜店涉嫌賄賂勾結警方、暴力毆打顧客、偷稅漏稅等等。
關於李勝利夜店為顧客提供「迷奸藥」這件事,韓國媒體Dispatch發現,這家夜店有一種叫MD(Merchandiser,推銷)的職位,專門負責把喝醉的女性送進VIP包房,以此獲得高額提成。
被送進包房的女孩,將被「潛規則」,遭受性騷擾、性暴力等等。有些MD就會給VIP顧客提供迷奸藥。
夜店員工還會偷看和拍攝他們發生性關係的場景,並且傳看。
媒體報導稱,這些事情夜店的幾位管理人員全部知情,甚至還會親自命令,讓MD找醉酒女性送進包間,或者提供迷奸藥。
某寶作為大平臺,果然是有大平臺的風範,你直接在搜索框輸入「迷奸藥」,是沒有用的。
估計是個敏感詞。
我換一種方法,輸入「催情藥」,一樣沒有,一樣是敏感詞。
但你輸入一個字,「催」,有意思的就出來了。
排在最前面的,是「催請粉」,「情」變成「請」,就不是敏感詞了。
這充分說明兩點:
1、某寶程序猿太不了解我國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了,以為把「催情」屏蔽就沒事兒了,這是個重大BUG,趕緊改改。
2、這玩意兒,有剛需群體,畢竟「催請粉」這樣的詞兒,都能想得出來。
這部分剛需群體,可能就是散落在角落裡的惡,他們隱藏在你身邊,但明晃晃地存在著,未必離你遠。
彈出的新界面,像酒店裡塞在房間門縫的小卡片。
圖片五花八門,都一樣,沒產品,圖片上寫著聯繫方式。
為了保護視覺環境,我抹掉了
找一個聯繫方式,加了。
於是,新世界的大門緩緩打開了。
店主像帶著面具的牧師,把我拽到離地十萬米的地底,看到了隱秘而黑暗的江湖。
店主開口問:「迷的,催的,迷幻的,你要什麼?」
我:「迷的是什麼,催的是什麼?」
和店主聊天記錄
為了不放太多圖,聊天記錄我就不一張一張放上去了。
感興趣的,看完文章,文尾自己刷著看。
顯然,我這種問題,一看就知道是小白,楞不懂事兒的。
店主開始給我解釋:
簡單來說,迷的,混入酒水裡,飲料裡,你喝了,幾分鐘之內,不省人事,陷入昏沉,持續好幾個小時。
這幾個小時之內,你完全無法控制自己,也沒有意識。
無論別人做什麼,你無法反抗,只能任人擺布。
絕大部分用迷奸藥實施強姦的案例,都是用這類型藥物。
催的,是催發你的性趣,激發性慾。
店主把這藥的說明書寫成了小黃文,少兒不宜,成年人也不宜。
用人話來說,這種藥,你喝了,會主動想與對方發生關係,「飢不擇食」。
迷幻,店主沒細說,我查了下資料,估計性質差不多和毒品類似。
和店主聊天記錄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店主詳細向我介紹了幾款產品,聊天過程很長,我就不細說了。
第一款產品是,聽話水。
和店主聊天記錄
聽話水,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迷奸藥,大部分渣得只剩渣滓的人渣,一般都是用這玩意兒。
在百度上輸入「聽話水」,你看到的,是這樣的頁面:
還有不少報導,是新浪新聞,中國青年網發的。
聽話水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學名叫γ-羥基丁酸,就是泛濫美國的GHB迷奸藥。
事實上,絕大部分這類藥物,成分都是麻醉劑和安眠類藥物,純度不同,劑量不同。
聽話水的功效,就在於無色無味,帶去酒吧,帶去KTV,偷偷往你飲料裡,酒裡,滴兩滴。
短時間內,能讓你很快失去意識,不能自控,任人擺布。
和店主聊天記錄
第二款產品是,三唑侖
三唑侖比聽話水可怕很多。
和店主聊天記錄
事實上,三唑侖是非常具體的國家管制類藥物了。
你在百度上輸入「三唑侖」,直接推薦你去看「中國禁毒網」。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苗翠蘭教授明確表示:
三唑侖為安眠藥,故意脫離醫學目的使用,可稱為毒品,為人工合成,可稱為合成毒品,主要用於迷奸,而不是催情。
三唑侖被稱為「迷藥之王」,有些三唑侖含有國家禁止類精神藥品「氯硝西泮」,屬於毒品範疇。
一次性大概放3-7粒,任何液體都可以溶,且無色無味。
15分鐘就會起效果,先昏睡3小時,據說,事後會斷片,喪失24小時內全部記憶。
和店主聊天記錄
店主告訴我,他有個客戶,經常買這種藥。
除了在酒吧、夜店、KTV用,一些平常約會上,也用。
《海峽都市報》的報導,一個變態,在聚會吃火鍋時,往火鍋和飲料裡放三唑侖。
受害女性很快就暈了,被架去賓館,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強姦,被拍裸照。
變態擺出各類性交姿勢,自拍,興致勃勃,仿佛在做著某件值得特別驕傲的事兒。
說不定還想著發個朋友圈,求贊。
人渣從不會覺得自己渣,有些罪犯,殺人強姦,和吃飯喝水一樣平常。
第三款產品,叫FM2~KKK3。
老實說,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看著也不像藥名,但號稱是「李宗瑞同款」。
李宗瑞,不說大家應該都知道。
不知道的,就太單純了,趕緊去百度下,找補找補。
和店主聊天記錄
按照店主的介紹,這款產品,吃了之後,5分之內,對方直接暈菜迷糊。
同時,整個人變得痴呆。
「讓幹嘛就幹嘛。」
會全身熾熱,呼吸急促,產生性交欲望。
和店主聊天記錄
第四款產品,不是迷奸藥類產品,是催情藥類的產品,叫「貓女二代」。
也就是傳說中的貓女水。
這個名字,大部分估計聽都沒聽過。
和店主聊天記錄
貓女水的成分,應該是一種性激素,喝了之後,體內激素增多,會有比較強烈性交欲望。
當然,也很容易達到性高潮。
店主和我說,他有個客戶,有一次加班到很晚,凌晨才從公司出來。
本來想去酒吧,在公司樓下24小時咖啡店,看見一個姑娘。
姑娘剛失戀,從男朋友家跑出來,不知道去哪兒,就在咖啡店裡坐著。
很晚,店裡只有她一個人。
這男的就過去了,兩個人喝著咖啡聊天,趁姑娘沒注意,男的把貓女水倒進姑娘的咖啡裡。
不到15分鐘,姑娘反映急促而強烈。
「倆人就找了個酒店,效果很好。」
店主還說:「這款產品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只要她找不到你下藥的證據,你就可以說她是自願,你沒有絲毫歹念。」
和店主聊天記錄
一個姑娘小瑩看到這句話之後說:
這世上有些惡,天然就是針對女性的,沒有道理可講,明明是強姦,他們還想看到你自願的樣子,很開心。
我想起電影《來電狂響》的一幕。
一個變態禽獸把馬麗演的笑笑強姦了,他買了一大堆情趣用品,有手銬,有鏈子,寄給了笑笑,寄到家門口。
他笑著對笑笑說:「你那天晚上的尖叫聲很好聽啊,你可是自願的,你想告我嗎?你也沒證據啊。」
後來,他被撞死了。
最讓我震驚的,是一款口香糖外包裝的產品。
和店主聊天記錄
從外表看,你絲毫看不出這會是迷奸藥。
裡面的東西,也做得和口香糖很像。
店主跟我說,這款產品也賣得特別火。
有些人,不常去酒吧啊夜店啊這種場所,會常備這款口香糖產品。
還是店主的一個客戶,跑黑車的,有時候拉一些女白領,尤其是出差的女白領。
她們不認識路,就帶著繞開繁華地段,和她們聊。
聊著聊著,遞給她們口香糖。
吃了之後,很快起效,5分鐘之內暈倒。
隨便開到一個荒郊野外,在車裡就能完事兒,車震完就回來。
「這款藥藥效時間不會很長,完事兒之後,帶回來,搖醒她,就說是坐車睡著了,她沒有記憶,也不會懷疑。」
和店主聊天記錄
和店主聊天記錄
你看到了:黑車的恐怖,絕不止在於坑你的錢。
我曾經去徒步搭車旅行318,還寫了一本遊記。
在318,你能看到很多站在路邊豎著大拇指求搭車的女生。
那些姑娘,通常扎著馬尾,通常咧嘴大笑,通常覺得自己的行為偉大且詩意,有個性,通常笑得很多男司機下意識就踩下了剎車。
看到這個故事,我突然意識到。
那些願意為你搭便車而停車的司機,也很可能常備這種口香糖。
在網吧男廁門板上,在各類小網站彈窗上,都看到很多這類產品的廣告。
一直以來,我都不怎麼信。
和店主聊了之後,我問我一個學醫的同學:
「這些亂七八糟的迷奸藥,催情藥,聽話水啊貓女水啊口香糖啊,真的存在嗎?確實存在嗎?到底是什麼成分啊。」
他:「真實存在,成分也不複雜,無非三類,安眠藥,麻醉劑,性激素。」
換句話說,所謂迷奸藥、催情藥,真真假假,名目繁多,其實就是這幾類成分。
果殼網也有相關的文章:
迷奸藥真實存在,並且確實有可能讓人無法想起事情經過。
截圖自果殼網
很多人估計也好奇,這些藥,究竟是怎麼被放進酒水和飲料裡,被對方喝下去的?
如果我死死盯著自己的杯子,不吃喝陌生人給的東西,還會中招嗎?
看了很多資料後,我的看法是:
防不勝防
在酒吧、夜店這種地方,被下藥的可能性,會比較大。
喝酒喝多了,本身就會有醉意,即使你有心提防,注意力也會減少很多。
而且喝酒喝多了,上廁所總要離場吧,去吐總要離場吧。
好,就算你來酒吧之前,屎尿都掏得乾乾淨淨,且意志力堅強,憋尿能力強大。
酒不喝完,膀胱不爆炸,堅決不離場。
有人打配合,拍你一下,你下意識要回頭吧,下意識視線要離開酒杯吧。
時機就出現了。
這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來自不經意間的惡。
上海寶山區檢察院碰到過這種案例,不是在酒吧,不是在KTV,是在日料店。
對,就是日常人來人往的日料店: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眾目睽睽,從下藥到帶姑娘去開房,一氣呵成。
巴西一位女孩,在參加一個音樂派對,她右手拿著飲料杯,左手拿著手機,正準備自拍。
旁邊一位男子,隨手往她被子裡扔了藥。
YouTube的播主Joey Salads,出去玩,碰到一隊朋友,兩男一女。
結果他很輕鬆地往女士杯子裡下了藥,幾秒鐘搞定,完全沒有被察覺。
還有一對是情侶,Joey Salads對他們說:「嘿,你們看。」
情侶同時往遠方看去,視線離開杯子,Joey 輕輕鬆鬆下了藥。
還有很多群,變態渣滓聚集地,每天的內容,就是分享迷奸藥新的使用方法,以及炫耀。
圖片來自網絡
有一種很天真的想法:
既然迷奸藥這麼恐怖,為什麼政府不加強管控?為什麼還允許這些玩意流通?
事實上,中國以全世界最大的力度禁毒,毒品還是在流通,在生產,禁而不絕,更何況是這些產品。
管控,也需要成本,預算有限,事情就得分優先級。
杜絕產品的優先級,無論如何,都比不上禁毒。
而事實上,2011年深圳性文化節,一款叫「迷奸粉」的快速催情藥,還被堂而皇之地擺出展覽。
現在找不到圖片了,只能找到相關文字
騰訊的今日話題曾經寫過迷奸藥的產業鏈,簡單來說,市面上的迷奸藥,很多都是小作坊生產的。
一些學化學的,學醫的,稍微懂點知識的,拿著原料,按照配方調配一下,就能生產,就能賣。
所以,你不必指望當局一紙禁令,所有這些產品都會消失。
有些惡,潛滋暗長,土壤是人性,而人性,改變不了的。
女生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恐懼。
恐懼是應該的,把所有的危險,都集中到一篇文章讓你看,當然會覺得恐懼。
可當你看完,視線離開手機,看著你熟悉的周圍,你依然會覺得安全。
這篇文章裡的這些例子,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小概率危險事件中,出門可能被車撞,坐車可能出車禍,感冒也可能致死。
只是我們知道,這種小概率的危險事件,不可控,不受人意志的影響。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安全意識。
同樣的,這篇文章的意義,也在於這裡:
你不必恐慌,依舊可以信任你周圍的環境,只是,你必須提高安全意識。
「我們的人生就像是電影,只是沒有殺人,但是做了很多值得被拘留的事呢。」
表面光鮮亮麗的偶像,背後卻是侮辱女性,窮兇惡極的罪犯!
當一個人明知法律道德卻絲毫不以為意,只一昧縱容自己欲望的時候,他就淪為了為惡魔。
最可怕的,是「壞」而自知。
那些徘徊在灰色地帶肆機性侵女孩的人,那些用各種迷藥手段加害女性的人,那些把惡臭的行為傳播出去肆意點評的人……從來不會被幾句話和圖片教化震懾。
尤其想要提醒女孩們,現實中,不僅僅在離我們生活較遠的夜店和酒吧,你去一次KTV,參加一次聚會,甚至是在飯店聚餐,都要謹慎,注意安全。
怎麼做呢?十點:
1、如果有可能,不要去酒吧,尤其是嗨吧這些地方,因為這些地方,發生問題的概率更大,出門被車撞也是小概率事件,但不闖紅燈的概率,比闖紅燈的概率,低很多。
2、參考第一條,如果要去,不要深夜去,不要晚上十一點後再去。
3、參考第一條,去了,喝酒,一定杯不離手,杯不離眼,與人群保持距離,喝完再去上廁所,上完廁所出來如果沒喝完,就不要喝了。
4、戀愛找身邊的,不要網戀,更不要線下見面約會,身邊都沒看上你的,隔著千萬裡能有人看上你?
5、出去搭便車旅行,只喝自己的東西,只吃自己的東西。
6、參考第四條,女生,最好不要一個人出去搭便車,這是旅行老司機的經驗之談。
7、不坐黑車,滴滴也出過事兒,但滴滴出事兒的概率,遠遠低於黑車,且全程監控。
8、人骨子裡有逃離熟悉環境的衝動,人骨子裡嚮往一定程度的新鮮與刺激,但得有個度。
9、參考第八條,這個度的底線就是,不要讓自己0抵抗力暴露在任何陌生環境裡,任何人面前。
10、有個女孩,深夜在酒吧喝酒,被下藥了,第二天在酒吧廁所門口醒來,周邊扔了二十多個保險套。記住這個例子,想像這個畫面,能讓你深深記住第九條的底線。
當我們無法規避掉一切可能發生的高風險事件時候,最為妥當的辦法,就是想盡一切辦法降低發生的概率。
在鞋底墊上一塊牛皮,永遠比把道路上所有的荊棘連根除掉要簡單。防人之心不可無。
而媒體所能做的,就是把罪行儘可能的曝光,讓更多人關注到,從而推動社會去解決問題,避免女孩們收到傷害。
我們真的希望,能有一天,不管在多晚的街道,我們抬頭,看見的不是邪惡嘴臉,而是漫天燦爛的銀河星空。
我們想要很簡單,不過是我們的女孩,能享有一個正常人最基本的權益,在這個社會簡簡單單的活下去。
因為你無法改變人性,無法改變沒道理的惡,你只能靠你自己。
參考文獻:
[1]. 騰訊今日話題:《為何迷幻藥在中國大行其道》
[2]. 真真假假「迷奸藥」,窗敲雨,果殼網謠言粉碎機
[3]. 馬凌霜. 迷幻藥,是藥物更是毒品[N]. 廣東科技報,2011-10-15(004).
[4]. 方陵生.迷幻藥:化學成果被濫用的困擾[J].世界科學,2011(02):18-19.
[5]. 王鹿.亞洲的毒品新潮——迷幻藥[J].國際展望,1996(18):17-19+1.
[6]. 苗翠蘭. 行政與刑事雙管齊下治理網售迷藥亂象[N]. 法制日報,2018-10-08(005).
[7]. 揭露迷奸產業鏈:300多人在線指導他給姑娘的火鍋下藥:女孩別怕
[8]. 我找淘寶賣迷奸藥的,聊了聊:新90後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