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等春節檔的火爆勢頭,票房漸漸在新一年的工作日中冷靜下來,從三月到現在似乎很少有一部能真正戳中觀眾淚點笑點及嗨點的影片。直到《要活著去天堂》定檔6月14日,這部曾囊獲多個電影節獎項的國產電影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在父親節前夕露出「廬山真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
《要活著去天堂》是國產影片中為數不多的點映過千場次,點映觀影人群超30萬,場場收割觀眾眼淚的故事片,堪比一場心靈上的《戰狼2》。它也是李京剛導演「非遺三部曲」的開山之作,主要講述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海陽大秧歌的傳承與發揚。
然而,它並非是一部充滿古板說教意味的非遺宣傳片,其實是一個講述父愛如山的故事。
虐心技術滿點,在100分鐘裡,收走你一盆眼淚——不是虛誇!
它曾經獲得第27屆金雞百花國際電影節、聖地牙哥國際兒童電影節、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等多個獎項,這對於本來就鍾愛文藝片的各大電影節來說也許並不奇怪,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導演李京剛「觸電」的處女作,在此之前,他是一個在行業內從事近十年的廣告導演。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厚積薄發吧!
面對商業片如潮湧來,年輕導演蜂擁而至絞盡腦汁拍攝商業電影的現狀,導演李京剛依然堅守自己對於電影的一顆赤子之心。他說:「電影觀眾越來越看重故事和內容,不是所謂的商業片和文藝片的屬性,我只想做好作品,沒想過片子本身姓『文』還是姓『商』,只想把內容做好。」
看過點映的觀眾把李京剛戲稱為「徵服逍遙王的導演」,正是因為影片由老戲骨杜玉明領銜主演,曾經和張三丰糾纏不休練武成痴的「童年陰影」,如今在電影中化身成為海陽大秧歌的傳承人,然而卻因家事決心此生再不碰秧歌,箇中糾結痛楚,杜玉明都用自己精湛動人的演技淋漓盡致的詮釋出來,實現完美的「反派逆襲之路」。
故事裡的故事可以告訴你那顆眼淚叫做感恩!
影片主要講述老派秧歌傳人趙順心一生以學習和傳承秧歌文化為己任,但卻因兒媳誤會導致家庭關係緊繃,唯一同行的秧歌人又決心此生不再唱。遭受重疾困擾的趙順心不得不開始籌謀如何將秧歌繼續傳承下去。然而當下人們疲於生計,無心傳承,趙順心飽受煎熬。正當這時,他在自己收養的兩個孩子身上,看到了一絲希望。正當他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的時候,噩耗忽然降臨。
作為一部偏文藝的故事片,李京剛要為他的作品付出的不僅僅是身為導演本職工作之艱,更有來自各方的壓力。但秉持著對於傳統文化以及非遺藝術的不舍,以及對發揚家鄉海陽大秧歌的執念,李京剛頂下壓力,硬著頭皮「熬」出這樣一部催人淚下的樂大夫史詩,以感人至深的父愛故事,揭示蘊含其中的專屬於非遺文化的精神財富。
李京剛及其團隊從2017年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國家非遺類的要做成「三部曲」,第一部就是《要活著去天堂.》,第二部將在今年八月份開機,講的非遺人的國家民族精神。明年五月是第三部。李京剛表示,「我們要跟別的團隊不一樣,我們要獻禮70周年的三部曲。」帶著情懷,才能做出好電影。
這個父親節,這部國產影片只待收割觀眾眼淚!
父親節之際,陪父親吃個團圓飯,陪父親看一場難得的家庭電影,讓祖孫三代走進影院,看過之後,都可以跟父親說一聲「爸爸,我愛你」。一張電影票,或許會成為2019年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點擊閱讀全文,跳轉購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