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刺激的2021年國考筆試剛剛落下帷幕,很多小夥伴在翹首以盼成績之時,也有人投入面試的提前學習過程之中。關於面試,部分同學以為面試只要答好題就可以了,因此很多同學在面試備考時只注重答題要點,其實不然,有很多細節需要大家進行關注。所以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備戰國考面試,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面試有哪些細節容易引起失分。
1.外在僵硬,不夠自然
答題本質是一個交流的過程,除了答題內容外,考官還會關注考生的舉止儀表和外在狀態。在緊張的壓力氛圍下,很多考生想要表現的面面俱到,比如問好時一定要鞠躬,答題時要整理桌面、刻意關注手擺放的姿勢等,過於僵化的外在會顯得較緊張和拘謹。要想避免這些問題,其實不必過度規範外在,只要表現出對考官的尊重即可,答題時注意與考官進行眼神交流,面帶微笑,外在大方自然,即能給人留下一個良好印象。
2.開頭、結尾表述僵化
很多同學在答題過程中,會過度追求語言的規範性,尤其開頭結尾的語言,大部分同學會刻意出現「考生開始答題」「考生答題完畢」的語言,每一次答題都會重複,顯得僵化。如果面試通知或者考官引導語中有提示,考生按照流程操作即可;如果沒有相關提示,答題中不需要太過模板的引導,考生在思考和梳理完語言後自然開始答題即可,同時開頭語結束語表述可以再多樣化一些,比如「第一題」「我談一談關於第一題的想法」「以上就是我的回答」等。
3.答題內容模板化,缺乏真情實感
考生作答時都會關注答題要點及內容規範性,但部分同學會出現要點銜接時過於模板的情況,容易缺乏真情實感,也體現不出考生對題目的真實性思考,比如在答計劃組織類型題目時,準備工作部分很多人都會以「首先我會準備一份工作計劃」或者「我會成立一個小組」開頭,並且不同題目答題內容都無任何太大的差異,容易顯示出答題內容的同質化,語言表述也不夠自然。為了避免此問題,考生在答題時需要融入真情實感,加強審題,關注題幹特殊信息,比如任務、身份、範圍等,做到因題制宜,在表達流暢的基礎上適當使用一些口語化表達,才能使答題內容顯得更加真實。
以上就是我們在答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技巧,一旦把握好這些容易失分的要點,做好充足準備,相信大家一定能在國考面試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