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記·採訪】諸葛亮的故事

2021-02-13 少年百科知識報

四川夾江縣第一小學

五(5)班  陶柯欣

指導老師  呂碧華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以虛張聲勢、迷惑敵人),佔據箕谷;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沒有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也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布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制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布於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饑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諸葛亮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而後,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馬謖被推走了。諸葛亮拭乾眼淚,又宣布一道命令:對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的副將王平加以褒獎,破格擢升為討寇將軍。善於自省的諸葛亮斬馬謖,升王平之後,多次以用人不當為由,請求自貶三等,一品丞相為三品右將軍,仍盡心竭力輔佐後主劉禪,欲圖中原,成就大業。

四川夾江縣第一小學

五(2)班  黃文卓

指導老師  劉耀華

  公元208年,曹操妄想一舉消滅劉備,同時吞併孫權佔據的江東地區。劉備和孫權決定聯合抗曹。

  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將商量進攻曹操,老將黃蓋說:「曹操兵多將廣,如果硬拼,必是雞蛋碰石頭,不如乾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黃蓋五十軍棍。黃蓋被責打後,派人送信給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時,潛伏在周瑜軍營裡的曹軍奸細也傳回周瑜責打黃蓋的情報,曹操相信了黃蓋真的要來投降,非常高興。

  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會水戰,而且對南方水土不服,經常生病。龐統獻計:「只要把船隻頭尾相連,用鐵索鎖住,上面鋪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連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戰船用鐵索相連後,衝波激浪,一點也不顛簸。兵士們在船上使槍弄刀,像陸地上一樣,一點也不覺得暈眩。曹操大喜,可是謀士卻說:「戰船連鎖固然是好,可是對方若用火攻,怕難以逃避。」曹操聽了哈哈大笑,說:「不必擔心。我們在北邊,他們在南邊。現在是冬季,只有西北風,哪裡有東南風?他們如果用火攻,豈不是燒了自己?」大家都誇曹操有見識,於是放鬆了警惕。

  誰知十一月二十這天,突然颳起了東南風。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善觀氣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準備。這時,曹操收到黃蓋派人送來的信,約好來投降。曹操帶了將領站在船頭等候。果然看見黃蓋領著十多隻小船,順風駛來,曹操高興得哈哈大笑:「有黃蓋幫我,周瑜這次死定了。」曹操的謀士對他說:「船隊看起來很輕,不像是運糧食的船呀。可能黃蓋來投降是假的。」曹操連忙傳令,叫黃蓋把船停在江裡,不能靠岸。但是已經晚了,十幾隻小船趁著風勢,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戰船前。黃蓋手一招,小船頓時燃起大火,原來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著火的小船借著東南風,直撞入曹操的戰船營裡,戰船立刻著火,因相互被鐵鏈鎖住,無法脫逃,頓時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棄船上岸,誰知岸上屯放糧食的軍營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燒了。孫劉聯軍乘勢猛攻,曹軍大敗,曹操狼狽突圍,逃回北方。

  經過赤壁一戰,孫權得以鞏固在江南的統治,劉備則乘機佔領荊州大部分地區,因而形成曹、孫、劉三方鼎立的局面。

四川夾江縣第一小學

六(1)班  張詩湲

指導老師  羅婭萍


  街亭失守以後,諸葛亮一面命關興、張苞率領人馬到武功山埋伏,一面派張翼帶兵去修理劍閣,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傳令,叫全軍暗暗收拾行裝,準備撤退。 諸葛亮調兵遣將,先帶領五千兵馬去西城運糧送草。

  司馬懿乘勝追擊,帶領大軍十五萬朝西城這邊蜂擁而來。這時諸葛亮身邊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的五千兵馬,已分了一半去搬糧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馬留在城中,眾文官聽到這個消息,都嚇得臉色發白。諸葛亮上城樓一看,果然塵土沖天,魏兵正分兩路殺來。諸葛亮當即傳令道:「將旌旗全部隱藏起來, 軍士們各守衛在城上巡哨的崗棚, 如有隨便出入城門及高聲講話的,殺!大開四個城門, 每個城門用二十軍兵 扮作百姓, 打掃街道。魏兵到時,不可亂動, 我自有計謀對付。」傳令下去後,諸葛亮披鶴氅,戴綸巾,引兩個少年攜帶一張琴,來到城頭上,憑欄而坐,焚香操琴演奏。

  司馬懿前軍來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都不敢前進,連忙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笑著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進,在馬上遠遠觀望,果然看見諸葛亮坐在城樓上,笑容滿面,悠閒地彈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寶劍,右面的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多個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軍中,連忙傳下命令,叫後軍充當前鋒,前軍改做後軍,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馬昭說:「莫非諸葛亮沒兵,故意作出這樣子,父親為什麼要退兵?」司馬懿板著臉說:「諸葛亮平時一向十分謹慎, 從不冒險。今天大開城門,必定有重兵埋伏。我們若是衝進去,一定中計。你們懂得什麼,還不快退!」

  諸葛亮見魏軍遠去, 哈哈大笑起來。

 

劉秀紅

  舌戰群儒的故事出自《三國演義》,講述諸葛亮為聯盟孫權抵抗曹操的過程中,遭到東吳諸謀士的責難,最後都被諸葛亮一一反駁,啞口無言。議事廳上,眾謀士齊聚,魯肅陪著諸葛亮上場。眾人與諸葛亮作揖後,落座。)

  張昭:聽說孔明先生在隆中的時候,將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

  孔明:哦,是的,這不過是我平生一個小小的比喻罷了。

  張昭:聽說劉豫州(劉備)三顧草廬,才幸運地得到先生。還說有了先生後就會如魚得水,現在卻連自己駐紮的荊州也被曹操奪去了,還有何打算?

  孔明:我們現在暫時處於不利形勢,至於我們下一步將採取什麼策略,恕我無可奉告!

  張昭:這麼說,好像先生言行有點不一致哦。先生自比管、樂的話,那也應該為老百姓除害,消滅亂賊。但是,實事卻是,劉豫州沒有得到先生之前,還能夠打些勝仗,現在得到了先生卻被曹操打的丟盔棄甲,到處逃竄。

  (眾謀士有人偷偷地笑出了聲音來)

  孔明:(啞然而笑)大鵬鳥展翅翱翔萬裡,它的志向豈是那些小鳥們能知道的?先前漢高祖劉邦多次被項羽打敗,但在垓下一戰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這就是因為有像韓信這樣的真正有謀略的英雄輔佐的結果。不像某些誇誇其談的人,坐在家裡談天說地,但是真正臨機應變在戰場上出謀劃策,卻一點辦法都想不出來。這真是讓天下人覺得太好笑了。

  (張昭無言以對)

  虞翻:現在的曹操擁兵百萬、良將千員,真可謂是銳不可當,你說我的分析對嗎? 

  孔明:曹軍是烏合之眾,雖然有百萬之眾,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虞翻:(冷笑道)你們累戰累敗,還說什麼不怕,這不是吹牛皮,說大話嗎?!

  孔明:我主劉豫州只有幾千人的軍隊,都不怕曹操的虎狼之師,而你們東吳兵精糧足,但卻人人怕得要死,個個都想勸說自己的主公屈膝投降,這樣膽小如鼠,還有什麼臉面在世間為人?!

  (虞翻不能對)

  步騭:孔明先生不會是想學蘇秦、張儀來遊說我們東吳來幫你們打敗曹操吧?

  孔明:蘇秦、張儀,都是能為國分憂、出謀劃策的英雄豪傑。絕不會像你們這些怕死鬼一樣只知道投降,你們還有什麼資格嘲笑蘇秦張儀?!

  (步騭默默無語,滿面羞慚)

  薛綜:曹操現在是天下三分而有其二,取代漢朝指日可待,我們不必做無謂的抵抗。

  孔明:薛敬文,你是漢朝的臣子,居然說出這種無父無君的言論!不配和我說話,請你不要再說話了!

  (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

  陸績:曹操是相國曹參的後代,而劉備賣草鞋的小販子,怎麼能和曹操相提並論呢?

  孔明:曹操既然是曹相國的後代,就應該忠君報國,但他現在卻成為了漢朝的亂臣賊子。而劉豫州堂堂皇室的後代,就算是小時候賣過草鞋,又有什麼可以覺得恥辱的呢?你是狗眼看人低!

  嚴畯:孔明先生就是會強詞奪理。請問孔明先生發表過什麼著作啊!

  孔明:有些人雖然寫了很多書,但只知道舞文弄墨、搬弄是非。

  (嚴峻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程德樞:你這樣的讀書人就是喜歡說大話,未必有什麼真才實學。

  孔明:讀書人有兩種,一種是忠君愛國,流芳百世。另一種則是書呆子,文章寫得洋洋灑灑,卻沒有正確的是非觀。請問你想做哪種讀書人呢?

   (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這時張溫、駱統正想上前與孔明辯論,忽然黃蓋走進)

  黃蓋:(大聲說)孔明是當世的奇才,你們卻百般刁難。如今曹操大軍壓境,你們不好好想想對付敵人的計謀,卻在這裡耍嘴皮子,有意思嗎?!

四川夾江縣第一小學

五(4)班  郭紫鈺

指導老師  李春梅

  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又足智多謀、料事如神,所以吳國都督周瑜非常嫉妒他。正值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之際,周瑜找到諸葛亮,提出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欣然答應,還說只需要三天時間,並願意立下軍令狀,如果完不成甘願受罰。

  按照當時的生產力,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不禁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諸葛亮呢,並沒有馬上造箭,而是找到他的好朋友魯肅,借了20隻船,每隻船上30個士兵。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扎了一千多個草人,排在船兩邊。

  到了第三天四更,天還沒亮,諸葛亮和魯肅一起來到船上。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那天,江上大霧瀰漫,船隻悄悄靠近曹軍水寨。諸葛亮命船一字擺開,又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但見霧太大,怕中埋伏,就命令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頓時,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人上。

  諸葛亮聽到這陣陣箭雨聲,心裡早已樂開了花,只管和魯肅飲酒談笑。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又令船調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諸葛亮掐指一算,霧要散了,便命令船趕緊往回開,並讓士兵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時,曹操才明白中計了。

  船回到營地,只見兩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隻船上至少五六千支,二十條船總數遠遠超過了十萬支,真是大豐收啊。周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仰天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江曉梅

  草船借箭之後,諸葛亮又與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營的計劃。但連日來江上一直刮西北風,用火攻不但燒不著北岸的曹兵,反而會燒到自己。周瑜為東風之事悶悶不樂,病倒在床上,眾將士皆不知所措。

  魯肅將周瑜臥病在床的消息告知諸葛亮,諸葛亮笑著說:「公瑾之病,亮亦能醫。」於是,倆人結伴探望周瑜,並給周瑜開了個藥方。周瑜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欲破曹兵,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見了,大吃一驚,暗思:「諸葛亮真是神人呀!」於是,坦誠相告,問諸葛亮有何辦法。諸葛亮說:「年少時,我曾遇到一位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只需在南屏山建一座七星壇,我於臺上作法,便可以借來三日三夜東南大風。」周瑜聽了大喜,命軍士於南屏山上築壇。

  諸葛亮辭別出帳,與魯肅上馬,來南屏山相度地勢,令軍士取東南方赤土築壇。壇分三層,共九尺,壇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寶蓋等環繞四面。

  一切準備停當,諸葛亮於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時,沐浴齋戒,身披道袍,來到壇前。他囑咐守壇將士:「不許擅離方位。不許交頭接耳。不許失口亂言。如違令者斬!」眾將皆領命。諸葛亮緩步登壇,焚香禱告。一天之中,上壇三次,下壇三次,卻並不見有東南風。

  周瑜手下眾將,都早已做好戰前準備,卻久久沒有等到東南風,不免心中有些疑惑。直到三更時分,忽然聽見風聲響,周瑜出帳一看,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吃驚不已,覺得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能,不能留他,便派人趕到七星壇去殺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會有這一手,事先離開了七星壇,回自己的根據地夏口去了。臨走還給周瑜留下這樣的話: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風大破曹兵,諸葛亮暫回夏口,異日再容相見。

  諸葛亮真的會「借」風嗎?其實並不是這樣,但他通曉天文地理,通過勘察地態和生物的變化,早已經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東南風。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不得不令人嘆服!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的故事
  • 諸葛亮的故事,三國裡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諸葛亮的性格:小心謹慎 曠世濟民 2、火燒博望 博望坡軍師初用計——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雲長可引一千軍往豫山埋伏,等彼軍至,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
  •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初出茅廬    新官上任三把火諸葛亮隨劉備到新野後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領兵十萬,到達博望城,逼近新野。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一時瑜亮    周瑜一直要置劉備與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計謀卻一個一個地被諸葛亮破壞,《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氣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狹窄,身上本來帶有箭瘡還末痊癒,氣怒之下,終於死去,他臨終時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個周瑜,為甚麼又還要再有個諸葛亮呢!」
  • 諸葛亮迎親的故事
    諸葛亮的大名在我們中國那是沒有誰不知道的,他的才智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非常的善於用計謀,還會排兵布陣,像八陣圖就是諸葛亮所創,他對劉備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如果劉備沒有諸葛亮的話那勢力是不可能發展的那麼順利的,很多的事情可能就不會做的那麼好了。
  •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閒轉,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地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地用手勢一一回答。       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       諸葛亮會說話了,非常高興,跑到道觀向老道人拜謝。老道人說:「回家對你爹娘說,我要收你當徒弟,教你記憶識字,學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用兵的方法。
  • 【語文資料】三國裡,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 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聯故事
    ---諸葛亮這副對聯的故事是這樣傳說的:諸葛亮出使東吳,準備蜀吳聯合共同抗曹。周瑜嫉妒諸葛孔明的才智,總想找個藉口殺他。在宴會上,周瑜故意對諸葛亮說:「孔明先生,我出一首詩你來對,對得出,有賞;對不出,以殺頭為罰,如何?」諸葛亮從容一笑道:「君子無戲言,請都督先說。」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 中醫藥故事Ⅱ | 第十二集:諸葛亮與行軍散
    千百年來,諸葛亮創造的「空城計」、「草船借箭」、「赤壁之戰」等傳奇故事,被人們口口相傳。他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他還對醫藥有一定研究和發現。今天文文老師就來跟大家分享一個諸葛亮與醫藥的故事。中醫藥故事 第二季 第十二集諸葛亮與行軍散(以下為錄音文字)聽眾朋友,你們好,《中醫藥故事》又與您見面了!我們所熟知的諸葛亮是羅貫中筆下《三國演義》裡那個神機妙算、義膽忠肝的大智慧家。
  • 諸葛亮扇子背後的故事
    遙想當年三國赤壁之戰的壯闊悲烈的場面,諸葛亮手中的鵝毛羽扇,似是呼風喚雨的神器,奧妙無窮。其實非也,它在諸葛臥龍的手中,是愛妻給予的情意深重之物,更是讓他泰然處世的智慧。    諸葛亮的妻子黃氏叫阿醜(史上也有記載其正名為黃月英)。當初諸葛亮聞其賢便毛遂自薦,前往黃家拜見阿醜的父親,也是當時的隱士黃承彥先生,並誠心要做他黃老的乘龍快婿。
  • 【聽】成語故事:開誠布公 l 應該表揚的諸葛亮
    故事演播:魔法兔大禮帽大朋友是誰呀?嗯,這個故事又是個諸葛亮有關呢。諸葛亮你已經很熟悉了吧?魔法兔大禮帽給你講過好幾個和諸葛亮有關的成語故事呢,比如:《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哦,還有《三個臭皮匠,當個諸葛亮》。那這次又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這就讓魔法兔大禮帽把故事講給你聽。開誠布公:比喻對人態度誠懇,坦白無私。
  • 扒一扒諸葛亮罵死王朗背後不為人所知的故事
    說起諸葛亮的大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扛把子級人物,諸葛亮被稱為整部作品的唯一男主,絲毫不過分。
  • 白帝城託孤的故事:劉備真心讓位諸葛亮?
    這就是著名的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故事,諸葛亮臨危受命,那麼劉備是真心讓位諸葛亮嗎?劉禪其實當時並不在場,所以感情的色彩實際上並不那麼濃厚,至少沒有了去抱諸葛亮脖子的角色;而劉備在託孤現場的言行就完全是針對諸葛亮和李嚴趙雲等人的,充滿了政治上的詭詐。且看這一段: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 曹操如何三請諸葛亮——那些毀三觀的「反三國」故事 | 奇書
    即使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相繼問世後,那些光怪陸離的「非主流」故事,也沒有完全銷聲匿跡。上世紀80年代,鄭伯成、韓進林即在湖北蘄春、浠水兩縣交界處(那裡有策山、策湖等地名,傳說孫策曾在此屯兵),從當地的教師、農民、公務員,以及鼓書藝人那裡,搜集到一批「反三國」故事,編成《曹操三請諸葛亮》一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 該成語常被用來稱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故事卻很可能是假的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時間是在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
  • 小故事大道理: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想當年街亭失守,諸葛亮因為派了馬謖去鎮守街亭,而馬謖覺得自己是個常勝將軍,跟諸葛亮說:「沒有關係,我一定會堵住司馬懿的兵馬的。」
  • 馮夢龍《智囊全集》諸葛亮智慧故事:治理天下應該公正,仁德之心
    《智囊全集》這本書是被後世稱為「六大傳世奇書」之一,如果你真有機會讀到了這三本書,《智慧全集》的這本書裡,全部記錄了的故事,是從先秦到明朝1238個先人古人的故事,但這些故事,都是非常經典的橋段。馮夢龍《智囊全集》這本關於智慧謀略的故事。
  • 司馬懿最大的敵手並非諸葛亮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用40集刻畫了司馬懿的隱忍,隱忍於曹操的朝堂上,而下半部《虎嘯龍吟》中,司馬懿最大的敵手並非諸葛亮,而是有著「第二個曹操」之稱的曹爽,是他讓司馬懿又多跪了30多集,一直隱忍到最後。
  • 諸葛亮出生在一個窯洞裡?名人故裡爭議又現新版本
    豐富的經歷,加之史料湮沒、史書記載過於籠統、區劃調整等原因,也讓後世在「諸葛亮故裡」這一話題上有了討論空間。事實上,早在清代,就有襄陽人和南陽人打官司爭搶諸葛亮的記載。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宋宇晟)「在天興村只要說到諸葛亮,他們都會異口同聲給出答案,諸葛亮是天興村人。」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後世的人們神化諸葛亮,《三國演義》寫得二人交戰經常是諸葛亮打得司馬懿落花流水,但那都是後人的杜撰,當不得真。3、他們的才能被劉備和曹操限制過嗎?這個問題不好說,因為人才只存在重用不重用,而沒有限制不限制的說法。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一般,所以劉備並沒有讓他打什麼仗,只讓他搞後勤。而諸葛亮的後勤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