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是人生的驛站;書是生活的樂園,也是精神的港灣。家就像根,永遠是樹葉的歸宿;書就像是陳年的佳釀,融進了文明的傳承、生命的內涵。書香漫潤的家風可以塑造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嚮往的道德典範。
王連緒書香家庭
近日,筆者走進山西省陽城縣演禮鄉清池村《太行耕讀家風館》「王連緒書香家庭」
王連緒老人是一名老黨員、退休老教師,近年來,他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結合王氏家庭文化教育實際,建起了家庭教育讀書藏書館。書館使用面積300平方米,總活動面積600平方米。本館是以王氏「大家庭」組建的集體型「星期天讀書」館所。地址在陽城縣演禮鄉清池村綠道旁,清雅閒居,依山傍水,是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書館以耕讀傳家為宗旨,組織家庭成員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回故居讀書耕耘,形成一個以家庭為單位的耕讀學習氛圍,以文化為魂,代代傳承。館內設有家規家訓園、讀書勵志園、讀人思齊園、家風故事園、耕讀體驗園。以父輩王連緒帶頭讀書,子輩王旭東、王旭紅、王旭英等幾個家庭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故居功能,建館讀書,營造「大家庭」讀書學習氛圍,帶動全家子孫讀書學習,成為和諧幸福的「大家庭」。
家庭藏書萬餘冊。有書架、書桌、電腦、檯燈、音像、投影視頻、活動設備。遵循王氏家規家訓,制定有家庭讀書計劃,每逢星期天組織「大家庭」集體讀書學習活動一次,時間1至2小時。平時各家分散讀書自學每周不少於5小時,每天堅持有1小時的閱讀時間,且採取數字閱讀的新型讀書方式,提高閱讀水平。寫讀書筆記和讀書摘抄,已成為王氏「書香家庭」的文化習慣。以好的讀書習慣,構建了「孝愛、和諧、向上、向善」耕讀傳家的良好家風。王氏「大家」的家規是:「我愛祖國,我愛家鄉;耕讀纘緒,自信自立,見賢思齊;耕耘千遍須用心,破學萬卷始通靈;讀書讀人讀精神,習磨習秤習古聖。」王氏一大家十幾口人,家風牢記《四再》:「工作再忙也不能忘了讀書;經濟再窮也不能忘了祖業;生活再富也不能忘了祖國;走得再遠也不能忘了家鄉。」館內有讀書學習平臺、有作品展示平臺、有體會宣講平臺、有耕讀實踐平臺。有借書閱讀證。王氏「書香家庭」,從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以來,每年用於購買書籍報刊和家風建設上的家庭經費開支在2000元以上。2017年購書1萬元,2019 年購書5000元,購書、編書年平均500冊以上。為國家圖書館、井岡山等紀念館、省市圖書館、市慈善總會、機關、醫院、部隊、中小學校捐贈自己編著出版的家教紅色書籍10000餘冊。
本館開展家教家風讀書活動宣傳,從不自覺到自覺,從小家庭做起 ,從每個人起,聽黨話,跟黨走,愛國愛家,以好家風引領身邊的人、親友、村鄰逐步為形成「讀書、愛書、讀書生才、文化興家」的社會風氣起到一定示範。
在採坊中,王連緒老人講述了近期全家讀書的故事
建設書香世家,辦好星期天「讀書日」,全員參與,提升自己。大姑娘(媳婦)衛江霞提前備課寫心得,二姑娘李紅梅認真讀本查字典,三姑娘王永菊在新疆加班加點學,四姑娘張麗娜在晉城夜讀到兩點,提出「一地(清池老家根據地)、三點(新疆、晉城、陽城)」視頻網讀新模式。形成氛圍真讀書,修德修心學偉人。
「毛澤東的學習十分勤奮,像牛進菜園一樣,不歇停地埋頭讀。」大姑娘衛江霞在領學。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大孫女王玥和她父母一起學習毛澤東的立志詩。
「父母的教養對兒童成長的關係很大,學堂的教育則影響著少年未來的發展。」大孫兒王璐在學毛澤東的「六年孔夫子」,「鑑古知今」,「古為今用」。
《讀書勵志園》裡喜氣洋洋的學習氛圍
在王連緒的家庭,筆者看到王家一家團結和諧,一家人圍在父母身邊,誦讀著毛主席的書。王旭紅姑娘王玥說:通過爺爺、奶奶及父輩的讀書活動影響了我,使自己在無形中養成了一個讀書的好習慣,我已大學畢業,即將走向社會,自己要將王家好家風永遠傳承下去。
「父親的嚴厲性格,母親的高風品格,毛澤東堅毅的讀書自覺。」在新疆的三姑娘(媳婦)王永菊和三兒子王旭英深夜傳來讀書視頻。並從千裡之外郵寄回四套毛澤東選集,由父母贈送給兄弟姐妹們,讓他們通讀毛主席的書,傳承紅色精神。
三孫女王璠木齊和母親一起在網上學習。
在晉城工作的四姑娘張麗娜邊研讀邊做學習體會美篇,直到夜2點。
在採訪時,恰逢母親節,大兒媳衛江霞忙前忙後為母親處理家務,二媳媳李紅梅為送上玫瑰花,遠在外兒女們通過電話也為母親送來祝福,祝母親節幸福快樂。
村民郝軍霞說:太行耕讀家風館,是新鄉賢王連緒——我的鄰居伯伯,為帶頭人創建的,在我周邊不多的,擁有不少藏書的書香家庭之一,對推動陽城書香文化建設、小康社會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城鄉邊緣文化的發展,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願越來越多的讀書聲,在更加美麗的陽城,像一粒粒種子遇到了春天和泥土,漫山遍野地出土,成長,綻放,並越來越茂盛……
採訪結束時,王連緒告訴我,他要從自身做起,一代帶一代,帶著子女一周回一次家,讀書勞動體驗傳承一種基因。教育子女做到四愛,即:愛自己,從愛讀書做起;愛勞動,從日常小事做起;愛父母,從貼身點滴起做起;愛國愛黨,從愛家鄉做起。(張引牛)
來源:書香陽城
原標題:《浸潤書香,和諧大家——陽城縣書香家庭事跡展播之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