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單純從體育競技方面來說,我也很喜歡這個只有19歲的日本女子桌球運動員!第一,過去的比賽,日本隊雖為強敵,但男女單打的冠亞軍,團體,雙打等頭籌均為中國所得,一帆風順的局面看了也覺得沒興趣。第二,自從伊藤美誠出現後,一石激起千重浪!使桌球比賽有熱點有看頭!我們應感謝她,因為她的出現,使我們女隊的競技水平又更上一層樓!記得年終總決賽時,伊藤剛打完五局混雙比賽,一點沒有休息就和陳夢又進行單打比賽,這種毅力也值得我們學習。
起初不太喜歡。隨著比賽層層推進,開始喜歡上了這位大頭姑娘。她的百折不撓,她的心如鐵,志如鋼,都令我興趣大增。十九歲,本該是「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的豆蔻年華,可她卻把青春獻給桌球事業。正是因為有了她,桌球大賽才有了韻味,才使得桌球如此有吸引力。否則國乒一家獨大,會漸漸變得乏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伊藤喚起了桌球狂潮!
伊藤也只是一個19歲的小姑娘,愛哭、愛鬧、也愛講大話。體育無國界,不要因為她僅僅是日本人而對她有多大反感!說實話,桌球如果沒有伊藤還真不好玩呢!有了伊藤,刺激、心跳加速都會隨著比賽而讓人們記憶猶新!
假如沒有伊藤,桌球還真沒有上升空間,她變化多端的發球、落點,兇狠的擊球讓我們看到與她的身高、年齡不配!
伊藤給中國人的感覺有點狂妄,畢竟在桌球這個領域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泰山北鬥,作為一個後來的追趕者,伊藤美誠取得一點成績就有種藐視國乒的狂妄完全激怒了中國球迷。所以她在大多數中國球迷眼裡也基本被鄙視的體無完膚。
但在日本人看來,伊藤就是他們的英雄,這麼多年來終於有人冒出來挑戰中國的權威,在他們看來難能可貴,也堪稱百年難遇。
當年的福原愛拉近了中日桌球的和諧交流,卻沒能讓日本的乒球崛起,也沒有在和中國的較量中撈到半點便宜,日本人其實是有內心的不甘的。
伊藤和張本的出現彌補了日本人心中的鋤頭之火,他們找到了發洩點,伊藤和張本就是最好的選擇。這兩個年輕人更符合日本人那種不甘人後發奮崛起誓死拼搏的好戰心理,伊藤的狂妄不是沒有後盾的,整個日本都是她的後盾,也就是她的狂妄得到了日本人的瘋狂支持和叫好,她在日本人心中是英雄般的存在。
伊藤和張本就目前而言他們的實力和成就都還遠遠無法匹配他們的野心,這在外人看來是狂傲的也是可卑可憐的,但是他們的神速進步和那種打不死的精神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真的喜歡伊藤,沒有她女子桌球比賽少了很多樂趣,少了很多懸念,最近的比賽即使在中國選手圍追堵截的情況下,她也能打到決賽,她是考驗桌球水平的試金石。明年奧運,她是一大看點,加上張本智和林昀儒的兩匹黑馬,鹿死誰手,真的還不知道。
個人觀點談不上喜不喜歡,如果沒有伊藤美誠的出現桌球停滯不前老是在看中國隊爭奪冠亞軍沒有一點激情。而沒有觀賞性觀眾也少了,非常不利於桌球事業的發展。
平心而論,這麼多年出了一個需要整個女乒從教練到球員都必須去十分認真對待的外國選手,伊藤美誠算是第一個,從她的實力上來講我佩服她。對於世界桌球運動的發展有益,也迫使桌球常勝冠軍的中國隊重新審視自己和對手,尤其是在技戰術方面,雖然目前還並不是群體性的對壘。伊藤真的要想捅破那一層紙,在心理層面和正手技術方面還得要下大功夫。中國女隊許多主力和非主力選手都是基本功要強於外國女隊的,包括伊藤。
而現在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的隊員會輸給伊藤,我認為就在於在某些技術環節上不是很適應伊藤的打法,從心理上心理上的有些畏懼而導致輸球,但一旦適應和化解了伊藤的威脅,那這個威脅就變成了她自己的短板。從多次的實戰證明伊藤只是偶爾勝過幾次。伊藤的自身條件不是很好,這就註定她走不了多遠,而且她面對的是整個實力在世界乒壇具有統治地位的中國隊。另外伊藤的性格極其不好,這也是制約她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可能這個連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但是作為觀眾和旁觀者是清楚的。由於性格的缺陷,又使她自己失去人緣。所以不光是我談不上喜歡與否,連她本國的球迷對她都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