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誰相聲說的最好大家各執一詞,但是要說德雲社誰最胖,孫悅當仁不讓,這個胖子頂上兩個嶽雲鵬的傢伙是德雲社除了餘錢賣最好的捧哏,為什麼相聲世家出身的他當初去選擇去動物園餵大象?一個是麵館的服務員,一個是大象的飼養,他們二人又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孫悅,探究它背後的故事。1976年10月13日出生於北京市西城區,正月從小就顯示出曲藝天賦,七歲能完整的說20多分鐘的相聲,在父母安排下到北京市西城區少年宮的相聲培訓班,學習七年11歲那年3月參加北京市少兒相聲大賽獲獎,他也在比賽中展現了在相聲方面的天賦。
從北京市園林學校畢業,分配到北京動物園兒工作。隨後加入北京德雲相聲聯盟,他也辭職的飼養大象的工作與嶽雲鵬搭檔,從此經常與嶽雲鵬一起在各個節目中說相聲。
相聲界有句老話叫,三分逗,七分捧,從來說相聲,當捧哏的要做好隨時挨欺負的準備,而嶽雲鵬和孫越這對黃金搭檔,近些年來一直活躍在德雲社的相聲,舞臺上憑藉著二人精彩默契的演出,每回演出都能逗得臺下觀眾哈哈大笑。
相比較可愛調皮的嶽雲鵬,觀眾們更是對他身邊的這個體型碩大的搭檔感興趣,畢竟那麼大的一個身子處在哪裡都會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嶽雲鵬也經常拿孫越的體型調侃。
尤其是經常當著滿場的觀眾,用賤賤的表情瞥著旁邊的孫悅,然後掩飾笑容,對臺下的觀眾說道:「大家知道孫老師以前做什麼的嗎?猜不到吧,孫老師以前動物園養大象的,然後話鋒一轉,看著旁邊面無表情的孫悅繼續對臺下觀眾笑著說,孫老師養了11年大象,結果動物園大象瘦了,孫老師胖成這樣。」
每當這時候,臺下總會爆出熱烈的笑聲兒,只留的臺上的孫悅一臉的尷尬回嶽雲鵬一句,「那意思是我吃的唄。」「嗯,不然呢。」就這樣,在嶽雲鵬的壞笑中,全場歡樂的氣氛被推到頂點。
老話說,相聲這行臺上無父子,臺下立規矩,他們之間經常調侃也是正常的事,郭德綱的兒子是於麒麟,于謙的兒子叫郭小寶,這些耳熟能詳的段子都為人津津樂道。
但是你以為孫悅養大象是嶽雲鵬編的話,那你就低估了這個男人的歷史了,孫悅確實在動物園餵過大象,而且一做就是11年,如果有人在1999年到2009年去十年前經常去北京動物園的話,那麼你一定會留意到一個小胖子,他總是滿頭大汗,推著小車給各種食草動物送吃的。
這個270斤的胖子,每當坐在大象旁邊時,總能引起小孩子的興趣,因為動物園人來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在孫悅看來就是一張張不同的臉譜,從小熱愛相聲的他總會認真地觀察身邊的遊客,然後將它們編輯自己背的滾瓜爛熟的相聲段子裡。
因為有的遊客態度不好,所以這十年來,孫悅在長期的工作中養成了溫和的習慣,從當初鋒芒畢露的小夥子磨練成了與世無爭的大胖子,說起當初為什麼會來動物園餵大象。
孫悅苦笑道,出身相聲世家的他從小就對相聲非常的感興趣,他的外公是相聲,大家李文華老先生就是姜昆的搭檔,而等到孫悅從相聲班畢業時,相聲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了,當時的相聲被新興的小品衝擊的厲害,很多相聲演員生活都難以為繼。
外公建議她去找個正經工作,把相聲當成是一門興趣愛好,找個班上挺好的,因為孫悅學的是園林,所以思來想去就去了動物園上班,於是就有了11年餵大象的故事,孫悅曾經驕傲的說,整個北京動物園食草類動物都是我餵的。
別看臺上的嶽雲鵬經常耀武揚威,拿各種詞語來擠兌孫悅,其實那都只是臺上需要的。臺下的嶽雲鵬非常的尊重孫越,嶽雲鵬並非科班出身,所以他在臺上的表演有時候會散慢一些,因為缺少條條框框的限制,有時候會摟不住,而每當這時,孫悅都會表現出一個老大哥的形象,及時幫他止住。
每當表演結束後到了後臺,嶽雲鵬總會去虛心的請教孫悅說,哥,我剛才這句話是不是說重了對觀眾是不是太重了?我是不是不該這麼做?而從小就苦練相聲的孫悅總是會毫無保留地幫助嶽雲鵬,也正是因為兩人的互相幫襯,這對黃金搭檔才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優秀的表演。
孫悅就是這樣永遠的與世無爭,永遠的那麼隨和,這些和他過往的經歷是有直接關係的,他雖然出身相聲世家,但是卻沒有絲毫的傲氣,他雖然經歷十年坎坷,但是卻並不氣餒,他從時間的磨礪中沉澱出了自己的相聲哲學,也在多年的歷練中成為了一代優秀的捧哏兒。
孫悅紅起來的年齡和于謙正好是一樣的,這正是一個相聲演員最好的年華,我們也期待他能夠在相聲這條路上走得更長遠,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歡笑。